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爱自己从整理开始

袁春楠
人生的改变,从整理开始。整理是一束微光,照亮整个世界。整理有形物品,实现轻盈生活;整理无形之物,唤醒自在人生。整理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一组重复的动作,它有着实实在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开启心智、改变人生。整理物品与环境,并用整理的思维梳理与物、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摆脱混乱,收获美好。
博集新媒

赶在618前读完,终于保住了钱包! 可能因为作者是中国人的关系,这是我读过的生活整理类书籍中感觉最舒服也最实用的一本。尤其对照冲动消费那一章,感觉自己的心理被偷窥。的确,我们从购物中得到的快乐,并不是物品本身带来的,而是从自发想象出在使用这些新物品时的情景中获得的,冲动消费的后果就是家中囤积了一堆无用之物。 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没有故作高深,读完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也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自己的整理之路了。

失眠馆长

“j人的快乐人生操作手册” 4个笔记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现代人进入消费时代,反而变成“我买故我在”。人们总是喜欢把目光投向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品,但是,这些原本为提供便利而生的物品被大量采购回家后,又渐渐变成人们的负担。 >> 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了解自己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过程。通过了解你拥有的物品,探索你当下的生活方式、你的喜好、你是谁(哈哈其实就是正念的觉察的具象化体现呀) >> 留白,再把思路拓展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维度吧。比如每餐饭吃8分饱,给肠胃留有2分余地;每天日程安排8分满,给临时突发事件留有2分余地;对外界只投入8分专注,2分留给自己独处。 >> 每一个想改变的人,都要先行动起来。自己先做到,之后才能影响别人。如果自己不行动,那你永远也唤起不了别人想改变的念头。 100圆梦计划和九宫格晨间笔记很有意思,谢谢作者的很具有实操性的建议。

落雪🫧

整理前的5条原则: 1. 不在能量低时整理【且时间太久,让人生理不舒服】 2. 不要冲动购买收纳工具【不盲目,控制物品数据;必买时计划好大小,个数,买双数同样式的】 3. 整理之前全家先规划【全家动静先,规划物品区域】 4. 每天整理5分钟,先行动再完善【可以一次只整理一个区域或一类物品】 5. 接受环境会复乱的事实 整理5+1步曲:清空、分类、简化、收纳、定位和留白 清空:指的是全部取出,是把同类物品从家中所有的空间里找出来并集中,千万不要一件一件从里往外掏。 分类:辨功能、识区域、定频率(可与清空同步进行) 简化:是根据你当下的价值观对持有的全部物品做出取舍 收纳是指用一个动作把物品收入容器中,方便未来拿取。收纳工具不是必须的,收纳工具的采买只是作为生活功能的补充,点到为止就好。 定位:巧用小小标签化繁为简,根据标签标命以及颜色等,指明物品:1.便于拿取2.便于归位 留白,多清、少买,不轻易带回家【过满则乱,留白是让空间保持呼吸感的好方法。】 选择收纳工具,有4点原则: 1. 统一:集中选购1到3个品牌;颜色选透明或白色,同款的数量最好一次下单两件。 2. 外形:选收纳能力最强的正方形、长方形,造型上的优选顺序是开放式>抽屉式>带盖式,以方便用最少动作拿取。 3. 材质:在外展示的选有质感的,塑料感强的收进橱柜里。 4. 功能:通用性强、适合在多个功能区收纳物品的工具是最优选的 3个常用收纳原则 1. 套餐式收纳:完成一个功能的成套物品放在同处。例:清洁工具 2. 隐藏式收纳:隐藏式收纳的精髓就是统一外观、掩盖凌乱。例:衣服,充电线,各种洗护用品统一瓶子 3. 直立式收纳:直立式收纳可以使相同的空间容纳多一倍的量。例:图书,衣服,面膜,证件 打造留白的具体方法: 100%留白:没有东西 80%留白:只保留三五件必要的常用物品时,80%留白就做到了。桌面 20%留白:柜橱、抽屉等内在空间建议达到20%留白的状态。 规划衣柜: 服装大致能分成4类:要挂起来的长大衣;要挂起来的短衣物;要折叠的衣物比如T恤衫;小件衣物比如袜子、内衣 这划分思路:70%(悬挂区+叠放区)+20%备用区+10%临时区=100% 为何喜欢购物:我们从购物中得到的快乐,并不是物品本身带来的,而是从因它而产生的憧憬中来的。 5种冲动购物的原因: 1. 用购物来纾压 2. 用购物来“爱自己” 3. 为了理想中的自己乱投资 4. 用持有的物品证明“我”的存在:反思购买动机 5. 被广告营销影响而购物 购物前要做的两件事: 1. 确定家中库存量和物品年度使用量 2. 家中物品电子化 (做个小记录,看看家中的日用消耗品-纸巾,洗发膏,沐浴露,牙膏,多久能用掉1件。) 5条购物的艺术: 1. 少去信息量大、做判断很被动的地方 2. 主动过滤多余的广告 3. 清单购物法和升级质量标准 4. 填饱肚子再购物 5. 减一才能加一 5条家庭购物标准: 1. 物尽其用:购买后,1周内至少用1次,如果连着1个月不使用,同类物品今后不再买 2. 数量极简化:同类物品的数量控制在1件,多个功能区会用到的同类物品,如剪子,不超过3件。 3. 日用品不囤货:消耗类的物品如卫生纸,用到最后一卷再买。 4. 购买前要讨论:在工作中使用的物品、送人的礼品,需要讨论之后再买。 5. 犹豫的先不买:在选购物品时,遇到有点喜欢又有点犹豫不决的,暂时放弃。 价值观明确的人,能3秒做出决定,完成对一件物品的取舍,甚至一份职业的选择。反之,价值观模糊混沌的人,就很容易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纠结游离,延误做选择的最佳时机。 价值观整理5步法: 1. 挑选10个关键词,分别写在10张明信片大小的纸上 2. 排序,按照你内心的重要程度从上到下排序。 3. 淘汰,末位淘汰制,一步步减去最不重要的,直到只剩下排名前三的关键词 4. 造句,用排名前三的关键词组成一句话,就形成了你的价值观1.0版本 5. 提醒,把价值观纸片放在固定的地方,每天看一眼,确认当天是否按照价值观做出了各项选择。如果有差异,及时调整。 每年的1月1日,对价值观版本进行复盘。 参考价值观关键词排序,再延展到你会选用的物品,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是简单且快捷的人生法门。 与隐形智囊团,对话: 工具:纸笔|电脑上书写环境:安静一对一智囊:分不同的主题或者按照心情起伏。对应不同的人去模拟谈话。可以是 名人导师、过去和未来的自己、已经去世的家人 一对多智囊会议:光靠一个人协助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开一个一人对多人的隐形智囊团会议。 推动目标实现的工具——101目标 101目标的5+1步曲: 第一步:清空首先,写下一份私人订制的101目标清单。两周以内写完目标清单。数量不最重要。目标无论大小。写下的目标要具体、量化。要注意分辨目标与习惯的差异。 第二步:分类,目标输入Excel中,主题分类,标号。如:事业、家庭、娱乐、体验、财富。标1-101号 第三步:简化,站在高点看现在。留下你真正想达成的,不坚定,参考了别人的清单,为了凑数写下来的,就可以删掉了。 第四步:收纳,提醒机制是不可或缺。 一种方法是把目标清单电子化,放入手机备忘录里。另外也推荐用纸质版的小号活页手册。 第五步:定位,目标清单随身携带,或放在你经常能看到的地方。 第六步:留白当你完成了以上5个步骤之后,可以根据每一年价值观、心态、人生方向的改变,重新对101目标清单做出调整。 治愈拖延症的100次圆梦计划 100次圆梦计划是一款记录和推动梦想实现的工具,是一大张画了100个空格子的纸 当不再强迫自己,彻底放下对连续100天的执念,而转变成通过做某件事情100次,来实现更自由、随性的刻意练习时,很多人都慢慢找到了成就感。 使用100次圆梦计划的步骤: 1. 在表格左上角写上姓名、起始日期 2. 写上你想开展的目标项目的名称 3. 写上预估时间(建议预估时间最短半年,最长两年。) 4. 在每个格子中填写关键词(比如:日期、主题、时长、地点、感受、收获等。) 5. 完成后带着表格进行一次小型分享 6. 表格使用场景 7. 游戏晋升参考机制(每20个、40个、60个、80个、100个格子后面还可以填写阶段性的小奖励) 书写晨间日记的5+1步曲: 第一步:清大脑 第二步:分类, 九宫格晨间日记模板把八个卦数分别对应了人一生中想追求的不同主题维度,即“乾”对应工作事业、“兑”对应心灵花园、“离”对应人脉关系、“震”对应知识体系、“巽”对应体验账户、“坎”对应财富账户、“艮”对应健康账户、“坤”对应家庭生活。在正位上写作,会给人顺畅感。中宫格内可用来写年度目标。 分类记录后,可以帮你清楚地了解和量化日常精力的分配情况。 第三步:简化,在九宫格,选3个以内的格子,重点写就可以了。 第四步:收纳,多写自我肯定的话语 第五步:定位,给每一篇日记都标注一个当日标题 第六步:留白,你有随时停下来的权利,不需要强迫自己每天都写。 复盘,每周、每月、每年 自我管理的通用原则:PDCA循环。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复盘 A:Act对复盘的内容做下一步升级 如何做好复盘: 复盘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你只需要写下做一件事之后的3点收获、3点日后如何改进的内容就足够了。 如何写年度大事记: 第一步:写下来,从今年开始回忆,想想有哪些值得标注的人生重大事件,一句话概括 第二步:继续写,作为一项固定习惯,平时等待重大事件发生,并在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更新文档的内容 第三步:多分享 每月复盘:1年中阶段性总结12次。 可以把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想象成一部电影、一首歌,然后,给这段独一无二的过去写下1到3个关键词, 另外,可以写下针对年度目标,在当月做了哪些具体行动,目标完成度有多少。 最后可以写下对下个月的预测和期待。

小碗儿

【2022年的52本书】第40本,袁春楠的《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 1, 在全世界都很热闹的总结2022年的时候,我还是想安静的坐下来,认真的写一下2022年读完的这最后一本书,这虽晚却非常好的一本书。 忘了是参加了一个什么活动,系统推给了我这本书,在我阳后的几天居家生活中,我慢慢恢复了体力,,开始环顾这个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单位而遭冷落的家,享受慢慢回暖的亲子关系,也开始动手整理一些旧物,收拾一些堆得到处都是的杂物和书籍。 在这样的时刻,微信读书系统适时推给了我这本书,于我而言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在我需要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正好就派上了用场,立刻就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效果,可以说是学以致用最快的一次了。 2, 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我养成了一个小习惯,那就是:每天整理五分钟。从家里的电脑、书桌、玩具、沙发、衣柜,到办公室的电脑、办公桌、文件筐,我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动手整理一会儿。当然,这个5分钟,只是一个启动力,有时候开启了5分钟的整理,一不小心就整理了半个小时。而有时候,就只是5分钟,周遭的环境就变得更舒适起来。 书里提到的整理分为6个步骤:“清空,分类、简化、收纳、定位和留白”。每一个步骤都很有用。不过,在日常的每天一小段的整理中,并不需要每天都把东西清空出来,而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整理,到下一阶段,连家里的小孩都知道积木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宝石应该放在哪个位置、笔应该放在哪个位置,袜子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做好分类,下一步的整理工作就非常简单。 简化这个环节很重要。作者书中提到,“一只垃圾袋在装满的情况下大约重50斤。在每家客户一天的整理中,少则淘汰5大包,多则10大包,也就是平均要淘汰250斤到500斤的物品。”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把一些非必要的东西、一个月没有用过的物品、一年没有穿过的衣服、好久没有读过的书、一直没有用过的健身器材都打包扔了、卖了、送人,家里的空间就变得更大更空阔起来。当我们对外在的物质需求没有那么多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变得更加自由。 留白也很重要。当山水画中的留白给我们艺术之美的时候,其实生活中的留白也很重要,满满当当的书架并没有多少美感,塞得满满的衣柜也不会让你的衣服更有品位,当你学会清空,生活才会留白。当你学会留白,生活才更舒适。 3, 书中的太多观点对我而言都很有用。 比如,书中提到,三十年没有收拾过的屋子,怎么能指望你通过三天的收拾就一下子变得整洁起来呢? 每到换季的时候收拾衣橱,我收拾一下午,就开始陷入烦躁状态,需要出去走走,第二天才能继续整理。作者提到,“一个人持续整理超过2小时,就会感到疲劳,判断力和思考力开始走下坡路;当持续整理超过4小时,整个人会陷入各种杂物中难以自拔,能量被大大消耗”。当我看到作者提到收拾1米宽的衣橱需要用2小时的时候,我就释然了,也不那么焦躁了。 作者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我们也大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目光放长远一点,不妨以年为单位,每天整理一点,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舒适一些。 比如,书中提到,收纳绝不等于整理。我也曾像书中的作者一样,多年前受一本畅销书《家庭收纳1000例》的影响,把家里的东西藏藏藏。藏起来乍一看是干净整洁了,但是等下次要找东西的时候,确实是找不到。此外,《家庭收纳1000例》是日本一位收纳师按照日本拥挤的小户型设计的,实际上中国人目前的居住条件,都不再是那么拥挤了,所以很多看似有巧妙的收纳技巧实则没有多少用处。看完目前这本整理的书籍,才知道原来我们整理最终是为了使用,除了表面看起来干净整洁以外,更多是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使用。所以,整理中的定位很重要。 总之,这本书讲的有形整理,让我养成了每天整理5分钟的好习惯。当我昨天晚上6点多才下班的时候,我依然抽出了五分钟的时间,把堆得杂乱的工作资料整理归位,办公桌变得很整洁,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当我今天晚上带着家人把家里收拾一遍的时候,孩子说:妈妈,家里真整洁,我收获了稳稳的幸福感。 4, 这本书分为上下篇章,除了上半个篇章讲有形的物品整理以外,下半个篇章介绍了无形的人生整理,用不急不缓、娓娓道来的语调,带领我们去反思自己人生目标、人生规划等无形的整理,此外,还有用两周的时间写出101个愿望突破迷茫,用100次圆梦计划治愈自己的拖延症、每天写晨间日记来找回自信等方法也都很实用。方法很多,我筛选了几个有用的,让自己的目标变得闪亮起来,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一座灯塔,循着内心的指引,更坚定的找到要走的路,用行动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 最后再分享书中一句短小有力的话:“价值观就是,对你而言,什么最重要,什么可抛弃”。 我相信,通过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整理,我们的内心一定会慢慢梳理出来什么物品、什么书籍、什么事情、什么人对我们来说更重要,什么对我们来说是可以抛弃的,也一定会引导自己,在这个众声喧嚣的世界里,拥有更少的东西,活出更大的价值,让生活变得更轻盈,让内心变得更有力量,让人生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定有力。 加油吧,读书人!

Cherish

整理术 1.永远不要在能量低时主动整理 2.先不要冲动购买收纳工具 3.整理之前先做规划 4.每天5分钟,不要贪多 5.接受环境会复乱的事实 6.整理5+1步曲:清空,分类,简化,收纳,定位和留白 清空(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一件一件整理,记住物品的使用频率,把半年都没有用到的东西都丢弃) 分类(先按照各种规则给物品分类,给物品贴上标签解决归属问题。同一类物品最多只固定放在家中的1到2个区域,物品放的太分散,大大影响找物品的速度。) 简化(少而精是选择物品的关键。制定简化标准,定期定量淘汰闲置物品释放空间。淘汰的越多,拥有的越少,你就越自由。身无一物遗嘱模板) 收纳(工具的选择1-3个规格,套餐收纳,直立收纳,隐藏式收纳。弧线收纳方式。) 定位(贴标签。) 留白(桌面100%留白,其他能看到的面80%留白,橱柜20%留白) 7.空间(划分好黄金区,白银区,青铜区) 8.存放(用挂存挂用叠存叠,选择合适的工具。) 9.按照自己的使用方式给家里划分功能区。 10.不乱买东西,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11.不舍得扔东西?因为心中缺爱,用物代替。因为扔错了东西懊恼,该扔则扔,不该扔的保存(怦然心动整理法)。 12.不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先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整理五步法:①写下10种价值观,②排序,③淘汰,④前三个关键词造句,⑤贴出来提醒自己。 13.购物前要做的两件事:①确定家中库存量和物品年度使用量,②家中物品电子化。 5条购物艺术:①少去信息量大、做判断很被动的地方②主动过滤多余的广告③清单购物法和升级质量标准④填饱肚子再购物⑤减一才能加一 14.思维导图整理法。对话法(自我,一对多,虚拟与名人对话)。 15.学会整理相册(与自己身边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治愈的一些小方法)。 16.明确界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物与物,物与空间,空间与空间,比如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应对中国式家庭关系的7条法则: ①眼不见,心不烦 ②无求助,不帮忙 ③找家长,吐心声 ④早搬家,立门户 ⑤搬走后,不执着 ⑥用金钱,换价值 ⑦外来人,好念经 17.整理自己的人生:谋爱先谋生,爱人先爱己。 18.整理夫妻关系:改变先从自己做起,给另一半留够空间,共同制定家庭标准。 19.为孩子绘制一张成长蓝图。 20.人生目标的建立:①用101目标清单突破迷茫②坚持圆梦,每日事物做到80%③记录自己的成长蜕变(坚持写晨间日记)④复盘:每周,每月,每年 21.要学会做个有计划的人。

資治通鑒 晨

本書作者,給我們展示了,她從國有單位被辭退之後自己創業的過程,選擇的創業是替別人整理,別人家的衣櫃或者是房間,以及後來上電視上媒體豐富的經歷和,不得不說這有一定的炫耀成分,炫耀自己現在已經是個成功人士了,不是那個被國有企業辭退的小職員了。 但是有一點他們有說明的是能夠請這種專業管理團隊的家庭絕對不是普通的家庭,至少都是有點錢的家庭,至少都得是金領級別的收入,普通市井小明是請不起這種專業級別的團隊的,所以說,這本書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就是學習,他如何整理的方法,然後自己動手。

望月

这一本并不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写整理的书。从几年前看的断舍离到这一本应该看了不下五本。经过时间的沉淀,也许是量变引发了质变。这一次我真心想要开始改变。 “当一个人真心想要改变时,整理,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一组重复的动作,它有着实实在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开启心智,足以改变人生。” 非常受益,今天早上开始每天整理30分钟。希望1年以后可以有所改变……

一缕光

✅ 62本 推荐自己二刷本书,里面的几个观念也是自己正相信的事,量变到质变,坚持的复利效果。选择一些有趣,感兴趣的事情去坚持,不给自己太大压力,带着挑战的心态去完成,更容易实现自己定的目标🎯 现在看书,我会先看评分及评论,看看这本书在70分里面是什么理由,在80分里面又有什么争议,在90分里面又是什么层次。一般来说90分的是必看的新思维,80分的是挑战自己认知的坚信度,70分的是沙子里面找些贝壳🐚有用的内容需要挑挑拣拣。 这是我开启准备看下一本书的状态,想接下来,需要接受什么新事物,就会去看什么题材的书。看完的书也会移除我的书架,做减法,一直以来,整理到清空这个过程,我都觉得是非常舒适的一个状态。希望可以贯彻到每个方面。 之前记录的一段话,也适合本书,整理到清空的观念。这可能是因为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正向的坚持,我也做到了坚持听书,对我的生活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希望可以培养更多有趣的爱好去坚持,人生可能会更精彩,努力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

Yicey

说起来,我应该读了很多本整理的书籍。从蚂小蚁的《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开始,并对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接下来找了这个作者的另一个作品《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发现评分挺高,通过这两本书,我能够感知到自己的物品摆放有问题,每次都因为途径的关系,导致没有办法放回原位,之后就进行一系列的摆放和改正。因为喜欢上整理,从主页搜索有没有其他同类型的书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全2册:整理术+实践解惑)》这本书挺全面的,也花了不少时间去读。学会要整理自己的衣物,首先应该学会扔,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衣物都丢掉,留下来的衣物折叠成长方体。恰好是五一放长假,我也顺带整理了自己的衣物,印象最深的是扔了5大袋衣物。这本书有那种封建迷信什么的,比如女性整理衣物应该跪在地上,我接受不了。只能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整理,人生变轻松了》这本书感觉没用,写的太过于简略了。隔了几个月之久,我从主页推荐上发现了这本书《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爱自己从整理开始》我学会了留白的艺术,书桌,展示台等放在明面上的东西,至少要留白80%才看起来不乱。关注的穿搭博主向我展示了衣服留白的重要性。留白对生活很重要,安排时间规划时,也要考虑留白,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段。

东方岷

之前看过同类型的《断舍离》,没看之前以为都是同类型的书,看了一半就发现还是有不同的,作者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种草了一下五点: ①从整理物品到整理人生,外界是内心的投影,通过整理外界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内心。 ②接受复乱,复乱很正常,总结复乱的原因,以及下一步需要怎么做才能乱得慢点或少点。 ③“价值观整理5步法”,文中说是整理3个关键词,我自己最后留下了4个关键词,且价值关键词会随着时间和成长而改变。 ④“为自己写下一份私人订制的101目标清单。用最快的时间,在两周以内写完目标清单”。我从昨晚写了大概20个左右,争取两周内写完。在写完的下一刻,我就立马完成了一个,其实目标没有想得那么难完成。 ⑤年度总结和年度计划。我是从前年开始写年度计划,去年开始写年度总结。态度和生活也是从前年开始变好的,准备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今后继续。 文中有提到作者喜欢看有能量的书,哈哈,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有能量的书 。

阅读是一种兴趣

人生的改变,从整理开始。整理是一束微光,照亮整个世界。整理有形物品,实现轻盈生活;整理无形之物,唤醒自在人生。整理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一组重复的动作,它有着实实在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开启心智、改变人生。整理物品与环境,并用整理的思维梳理与物、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摆脱混乱,收获美好。

Shirley

小时候时常幻想换一个发型换一身衣服别人就认不出自己,这大概就是最早对脱胎换骨的认识。 特别喜欢脱胎换骨这个词,比如脱胎换骨的美丽,脱胎换骨的精神面貌,仿佛人生真的可以如穿越般一瞬间重来。 这本书让我明白,整理物品要一步一步走,可以从一个抽屉一个柜子开始。改变人生也需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今天还生活在谷底,明天就一飞冲天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袁春楠,最有名的标签是整理师。感觉她是一个勇于尝试的人,将看似在国内行不通的整理师这个职业做到了现实,并且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作者结合自己的实例出发,从30岁时的工作生活一团糟,经过7年的整理,渐渐成为一个工作和生活都逐渐顺利的整理师。 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讲整理有形的物品,后一部分是整理无形的人生。 整理物品其实比较简单,先扔扔扔,再用收纳工具将各种物品有序存放,并且要做到方便取用。 但是整理物品最难的第一步,是下定决心开始面对凌乱的现状。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整理人生最难的第一步也是面对。 第二步是行动起来,不能总是停留在想做的阶段。 作者分享的整理人生的方法也简单。先勇于面对,再梳理曾经或未来想实现的101个目标,选择几个简单的目标优先去实现,增加成就感,写下几个希望坚持100次的练习,再通过月复盘周复盘日复盘去拆解目标逐步实现。

陈沙

一个人起心动念想要开展整理工作、学习整理,首先是因为对当下不满,想改变自我、改善身心。在《了凡四训》中,明代作者袁了凡曾提出“改过之法”可以分成3个层面: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 首先,从事上改,也就是就事论事。比如,家中乱了,可以通过整理物品和调整空间布局,调整能量场让家中整洁起来。这种改过是直截了当且一目了然的,但是不能除掉病根。 其次,从理上改,也就是从理论层面反思,彻底杜绝同类错误。比如,要先分析家中总是很乱的原因,到底是身心虚弱、没时间,还是不懂得整理的方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整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较为深入透彻,缺点是只做到了分门别类地改正问题,还不算釜底抽薪、防患于未然。 最后,从心上改,也就是在错误的根源上改过。心若不动,就能减少种种过错的源头。比如,要降低对不必要物质的欲望,不去追求,就自然规避了随之而来的痛苦和负面情绪。因此,从心上改,是彻底在根源上的改变。 先行动起来整理身边的物品,再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由表及里,在生活中持续领悟,你就有机会跳脱表象,提升身心维度,提高个人觉悟和境界,自然就会做到物尽其用,减少囤积,让整理不再成为人生困扰。 物尽其用,是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样物品。曾经我也认为人在年轻时要多多试错、大胆拥有、快速淘汰。在经历了自己和客户大量买与扔的过程后,人生体验告诉我:经历了狂买、囤积、曾经拥有的人,更容易领悟什么是用心惜物、取之有道,更容易尊重并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哪怕不那么令人怦然心动的物品,也更容易理解原来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只是想要的太多。

自省💫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整理类的书籍,上一本书介绍了很多整理类的方法,但是没有这本对我的冲击力大。 当看完前半部分整理有形物品的时候,我也陆陆续续动手整理了卧室,和客厅的物品,找了一个大垃圾袋,一直整理一直扔。那种不堆积,平面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看着就很舒服。 我家里本来物品也不多,不严重,整理起来也好整理,但是这次整理也有一些感悟,比如没用的东西及时处理不要拖沓,尽量不要让家里存在没用的物品,及时扔掉,或者送人等等。 当把家里收拾整洁后,每天花少量的时间就可以维持了,不像以前,总觉得哪儿都乱,收拾不干净,越乱的时候,也越不想整理,因为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反而越干净,偶尔一两件物品摆放不对,也能及时发现并归位。 对于物品的购买欲望,不敢说自己永远处于理性状态吧,大多数是可以理性思考的。读了作者的这本书,更有动力控制自己的购买欲了。 后半部分的整理无形人生,让我感触最深的部分是101个目标,和圆梦100次计划表,以前我也想过打卡健身,写日记啥的,但是都么有坚持下去,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连续被中断的时候很影响自己的心态。而作者提出的100次而不是100天,可以不连续,这点儿就很好的。 我也买了作者用的100圆梦计划表,买回来10张,先完成两三张坚持下去试试。希望自己也可以一天比一天变得优秀吧。

桃花心木

写下101个目标并在7年里全部实现;从和陌生人说话就面红耳赤、手心冒汗,毫无公众表达能力,到如今在电视采访、网络视频课、线下分享会👏😂😂😂上侃侃而谈;从最初大脑空空如也,到要求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年读100本,连续7年,累计阅读图书超过700本;从不会写作、提笔忘字,到持续写博客、晨间日记超过100万字,还出版了自己的书。 甚至就连爱情,也是“整理”为我带来的缘分——他偶然地来应聘成了我的一名助手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