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 sailing weather ahead 祝一帆风顺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Sailing》辽远而悠扬的旋律和大西洋上海风的微凉,让我沉浸在某种诗意的过往。 林静的这本航海随笔,既融化了我的心,也坚强了我的心。 对于林静来说,用文字分享航海所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非常享受这一过程;对于我来说,我也非常享受她的享受。 林静的经历告诉读者:航海的经验和自信都是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当中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水手的经验很重要;适当的恐惧对于生存非常必要。恐惧是健康的,是生存的必要保障。如果带着梦幻去航大海,很快就会失望的,人在大海面前永远谦卑。 航海的经历就像十八世纪葡萄牙的波特酒,在欧洲装桶后要被船载着到刚发现的新大陆去转一圈,两年后再回欧洲时,酒就最后酿成了。海上的颠簸,赤道的炎热……都是使波特酒芳醇不可缺少的程序。 正是在这样的程序中,航海两年来,林静夫妇虽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精神上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满足。 只有精神才能安慰精神,只有精神才能答谢生命。 航行者豪迈,朝碧海而暮苍梧。 Can you hear me through the dark night far away. We are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to be near youto be free. Oh Lord! Bon Voyage 祝一路顺风
海洋,海洋 承载着多少人的梦啊 这个梦,藏在回忆的画面里,它是幼时与父亲在海滩上捡到的贝壳,是航游时偶遇红扑扑亮晶晶的美丽晚霞,是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的欣喜惬意,是《大航海时代》游戏中的探险与征服,是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是《海洋天堂》如梦似幻的生命之美。 这个梦,写在探险的故事里,它是哥伦布探寻的美洲新世界,是达伽马开辟的欧亚新航路,是麦哲伦环绕的蔚蓝地球,是杰克斯派罗的黑珍珠,是路飞的黄金梅利,一代代骄傲的勇士们把惊涛骇浪的海洋作为毕生追求的天堂。 这个梦,留在古老的战场里,它是堂胡安率领的基督教舰队与伊斯兰世界的勒班陀之战,是英吉利海峡德雷克海盗击溃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一战德国击溃英军150余艘战舰的日德兰大海战,是毁灭日本军国主义太平洋霸权的中途岛之战,无数英烈的鲜血与灵魂永远的留在了海洋之中。 这个梦,融在财富的追求里,它是渔民世世代代经营的海产乐园,是殖民与自由贸易主义开端的地理大发现,是近现代的海洋运输、海洋油气、海盐化工、海滨旅游,以各种方式不断在开发利用海洋这片无尽的宝藏。 无数的人类,拥有无数的梦想,即便如此,无数中的大多数终生与这梦想相忘于凡尘琐事,这本书的主角,是这无数中的少数,他们辞掉工作、走出家门,建造一艘名叫“同道者”的帆船横跨大西洋,游历美洲、欧洲与北非,接触到奢华的富商、逐梦的中产、爱好生活的“海上流浪者”,欣赏到风景旖旎或是波澜壮阔的自然之美,在国与国、海与海之间,在760天的生命之中,感受到作为一个生命应该追求的自由意义。 阅读完本书之后,我延伸查阅了另一些航海的故事,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们变卖房产、辞掉工作,用为数不多的资产游历在海洋的天地之中,从此生命绽放出新的篇章,海洋也成为他们收入与生活的新途径,当然,这是特殊的例子,没有普遍的参考,但它生动展现了人生另一种生活的真实。 去往生命所能到达的每一方天地,本就是作为生命本身的权利,但总有原因使这个权利被遗忘,当我们组建家庭生育子女,当我们生活安逸收入稳定,当我们父母年迈不便远游,最后的最后,当我们闲来无事但也身体不灵,所有的梦想都如此不切实际、遥不可及,那些践行梦想的实践家在最初又是如何被诟病为“单纯”。物质的原因、责任的原因、他人看法的原因,种种规则的限制使自己唯有保持现有的状态才能感到踏实,直到生命到弥留之际依然只剩下物质、责任与他人看法,这种符合大众“预期”的终结,也许它属于群体中的人,而不属于个体中的生命。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去航海,很多朋友不支持我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是啊,意义…… 当一个男生向心爱的女生表白,他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被女生坚定回绝之后,他认为表白毫无意义。 多少年后回想起这段尴尬微微一笑,他认为非常有意义。 青春年少留下了多少精彩纷呈的故事,如今想来,哪一件没有意义? 当人类第一艘小舟漂在河里,它的意义就是从河这边到河那边。 当人类第一眼看到大海,它的意义就是捕捞起来的大鱼。 直到人类上到更高的天、下到更深的海,它的意义变成了无限大。 没有哪件事的意义是可以被预测的,可以被预测的事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或者说,所有新的经历,都有意义。 正如读书,若书中内容早已知晓,那读书实在没什么意义。正因为不懂,读书才有意义。 也如一生,最美是未知。
这个周末跟着林静的游记在大西洋闯荡!尽管我受不了穷游、驴族的旅行方式,特别我从事的是高危行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绝对不允许冒险。但是我认同作者的价值观,谢谢分享了这辈子我们都不会去体验的事。使我当年在大航海游戏中一次次的冒险,拨开云雾,认识的世界地理更具像了!
断断续续看了近2个月,就当游记来看,颇有冲击。当绝大多数人还在为生计奔波,一对夫妻,利用2年时间,追梦赤子心,拼搏大航海,令人敬佩和羡慕。
Fair sailing weather ahead 祝一帆风顺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Sailing》辽远而悠扬的旋律和大西洋上海风的微凉,让我沉浸在某种诗意的过往。 林静的这本航海随笔,既融化了我的心,也坚强了我的心。 对于林静来说,用文字分享航海所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非常享受这一过程;对于我来说,我也非常享受她的享受。 林静的经历告诉读者:航海的经验和自信都是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当中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水手的经验很重要;适当的恐惧对于生存非常必要。恐惧是健康的,是生存的必要保障。如果带着梦幻去航大海,很快就会失望的,人在大海面前永远谦卑。 航海的经历就像十八世纪葡萄牙的波特酒,在欧洲装桶后要被船载着到刚发现的新大陆去转一圈,两年后再回欧洲时,酒就最后酿成了。海上的颠簸,赤道的炎热……都是使波特酒芳醇不可缺少的程序。 正是在这样的程序中,航海两年来,林静夫妇虽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精神上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满足。 只有精神才能安慰精神,只有精神才能答谢生命。 航行者豪迈,朝碧海而暮苍梧。 Can you hear me through the dark night far away. We are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to be near youto be free. Oh Lord! Bon Voyage 祝一路顺风
对于每个男孩来说,可能心中都会有一个航天梦和航海梦,但是因为身边种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真的去实现,但是通过这本书,也算是和作者一起航游760天。作者笔触细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航游生活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是文章生动有趣,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精彩!
这段话很有感触:回首半百人生的一个个路标,中学时代所向披靡,清华八年蹉跎岁月,出国大潮随波逐流,浪迹天涯异国同生。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太多的困难障碍,唯有航海是需要我鼓起全部勇气、使出全部的能量才做到的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成就,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它对我的影响不可能用几句话来表达清楚。人的思维在特定条件下会有一个飞跃,这些条件包括一个巨大的挫折、一场大病、或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它们的作用就是跳出习以为常的思维轨迹,从完全崭新的角度去看事物,也许能催化顿悟。
航行两万海里的帆游故事
我本向往蓝色大海,却读了一罐子柴米油盐。说是游记,远不如《我在印度的701天》细致入微,只能算是走走停停的夫妻二人的航游流水账,比起16岁女孩儿单手驾船的《逐梦大海》,更不能说是航海冒险了,少了太多惊心动魄。
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航海经历,但看看人家写的,也挺满足。
人活着就得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能象咸鱼一样平平庸庸苟且偷生。
每一段有趣的人生,似乎都是来之不易的。最艰难的选择,往往是和过去熟悉的生活撕裂。现实和理想之间,差的就是这一刹那间决定的勇气。最喜欢的是开篇辞职买船去航海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片段。梦想看似简单,准备起来不简单。[憨笑]
这本书陆陆续续读完,畅快而有趣。作者是真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也许是理工科生的缘故吧,虽然文笔没有太多的绚丽,但无论是白描还是科普,人物或经历,写的都非常对我个人的胃口。 倾佩作者说走就走的勇气,即使晕船、过敏,之前似乎也是个航海小白。也佩服作者在航游的终点,还能重归人间的烟火,归来仍是少年。 摘抄一段作者的自述作为结尾:“回首半百人生的一个个路标,中学时代所向披靡,清华八年蹉跎岁月,出国大潮随波逐流,浪迹天涯异国同生。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太多的困难障碍,唯有航海是需要我鼓起全部勇气、使出全部的能量才做到的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成就,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它们的作用就是跳出习以为常的思维轨迹,从完全崭新的角度去看事物,也许能催化顿悟。” 于我而言,此生永远也不会有这种航游的经历,因此,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这种栩栩如生。
经历了林静夫妇的经历,谢谢作者,期待着你的第2部航海游记
一口气读完。有趣,有启发,有鼓舞,有情调,有知识,有见识......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