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中文版)

郭新
本书是大型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同名图文珍藏版,本书用30多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为读者展示了青藏高原上的人与自然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共舞、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体现了独到的高原社会风貌和自然图景及其深刻人文情怀和意蕴。本书聚焦当代西藏人的生活,呈现当代西藏的心灵史,贯穿了一个看来平淡无奇,实则关乎国家、民族以及个体生命根本的人文主题。本书秉承原片创作风格的优秀“基因”,以国际化叙事方式讲述地球最高处人类生存的鲜活故事,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记录地球上极地地带的生命之美,充分表现了西藏的自然
邓占科

云游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打开纪录片《第三极》我的灵魂被洁白的雪山,湛蓝的圣湖,纯净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带走了。。。 我想象着自己, 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 翻山越岭只为一场遇见, 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 渐渐的我被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打动了。。。 在林周,一个农妇细心救助了一只飞来越冬,受伤的黑颈鹤。 在藏北,一户居民虽然自家的羊被狼吃掉了,依然救下了风雪中的6个小狼崽。 在青海,一家牧民男主人辗转选中了一只灰獒,但他并不能立即带走它,而是要选一个好的日子来迎接它,戴上哈达,给予尊重的故事。 在拉萨,一个老人和一只被认为是过世妻子灵魂依托的羊(放生洋),转经路上最特殊的组合,但却丝毫不影响那份虔诚的故事。 在雪粒村,多杰用狼毒草制作的藏纸,柔韧又不怕虫蛀,不易变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经历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制作了属于藏族人的书籍。 在圣湖当惹雍错边上,人们欢庆一年一度的开耕节,种植青稞。 在喜马拉雅山的峡谷里,人们利用有限的土地,种植了神秘的鸡爪谷。 还有夏尔巴人为了一个使命,能让全村人齐心协力共同合作采集悬崖上巨大的蜂巢。蜂蜡最终运到尼泊尔,制作佛像模具的故事。 在山南,索朗和大姐治理风沙,以使土地回归富饶。人们从土地中获取了某种收获,也回馈给土地旺盛的生命力。 在安多赛马节上,两百多匹马上十岁不到的小崽子们展现了牧民的精神风貌。 在海拔超过五千米的村子,牧民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利用结冰的湖面,运输羊群到小岛上吃草,牧民背着那些不能行走的羊以及母羊在小岛上产下羊羔等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场面。 在拉萨,有说唱草原英雄格萨尔的艺人,他同时是一位大学生的故事。 在横断山脉的嘎玛沟,制作唐卡的高龄喇嘛和学生停下手中的画,为了救治一只受伤的牛上山采药。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善良重于一切。要画佛,先做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描画唐卡的笔触才能柔和,画中的佛陀才能充满慈爱。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个门巴村寨世代制作石锅,刚刚通车的墨脱公路,给村子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在米林的深山里,珞巴族老猎人一直努力把民族的文化传承给正在上学的小孙子。 在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脚下,人们磕长头转山,为他人祈福生活的美满。 还有小情侣草原约会,高原的美景传情达意。 两人同是在外读书的大学生,男孩已经在乡里工作,女孩子也快大学毕业。两个人席地而坐,女孩给男孩分享着温泉蛋,(没错,就是女孩刚刚用温泉煮的鸡蛋),女孩告诉男孩自己毕业后打算回家乡。两人在草原上散步聊天,情义越来越深,男孩带女孩到清澈的措普湖边,远处是深山与森林,近处是湛蓝的措普湖,男孩大喊一声许多鱼儿来到面前,他们安静的戏完鱼,羞怯的男孩突然把用来祈福的风马纸,撒向空中。他并不擅长表达感情,但漫天飞扬的风马纸说明了和心上人约会的心情。 山有情,人有意。藏族小情侣表达情感,没说一句我爱你,但眼前的美景却说出了一切。和心上人在家乡的美景里徜徉,还有什么更美好的事情呢? 第三极这一个个和谐的画面,让我涌着爱静静的被黑夜包裹~~~ 此时我才明白, 原来西藏最迷人的不是洁白的雪山,湛蓝的圣湖,纯净的天空,辽阔的草原…… 而是那上善若水的人心!比风景更纯粹和虔诚的人心。还有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以及心灵及情感那不可思议的高度深深吸引着我!!! 果然~~~ 羊湖湖畔那位近八十岁双胞胎姐姐说的对:“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 ——邓占科 ——2024年6月2日

向阳

纸上云旅游之三:南极北极第三极。 云旅游第三本,就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喜欢这一本,整体下来都很不错,比较贴近生活一些,看完莫名的很是向往。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就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那么应该早餐点一碗藏面,油饼,酸萝卜吃完早餐,去八廓街,大昭寺转一圈,然后在仓姑寺喝一杯甜茶点个炸土豆,晒着太阳,享受阳光充沛的悠闲下午时光吧…或许一个下午就可以这样什么都不做消磨下去,耳边听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口音听不懂猜不透的语言,也是一种享受吧… 是相较于《西藏,西藏》和《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旅行指南:西藏-318国道》这两本来说介绍比较细致的一本,是看起来不那么累的一本书,上述两本看的时候没有个地图光靠想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关于藏族藏民藏文化的会有一个系统化知识的梳理,对很多知识会有一个补充,推荐。

可可西里

借用印度网友的话:《第三极》是在给心找一个出口,给灵魂 一次洗礼。 去过西藏拉萨,到过林芝鲁朗镇,在鲁朗吃过石锅鸡,看了第三极感觉太不够了,对于第三极需要深深的热爱,因为它的雪山、冰川、草原、荒漠,因为它和他们(她们)的善良、纯真与和谐;因为它和他们(她们)发自内心的微笑。。。

佛系少女

未去过西藏,全靠看书来了解西藏的一切。希望看的这些书都能在脑海里打下基础。 如果有一天,去到西藏,能带有敬畏之心看眼前之景色。

穆如清风

神秘的第三极,连绵的山脉,巍峨的雪山,平静的湖泊,装点起美丽的高原。转山转水转佛塔,修身养性平善恶!

茉莉小晴

西藏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磅礴、毫不吝啬的美,而且藏族人对自然和生命有着融入血肉的敬畏和虔诚。

GAO

可读!西藏环境的、人文的、社会历史的解读,有别于一般的游记。

石福兴

20200625端午佳节,在阿里旅行返程日喀则的车上听读完这本书,《第三极》让我对于此次的西藏旅行更多的沉淀和平静对待!这次西藏9天的行程,再配上看看西藏的书,践行着自己读书与旅行的思想!真好一会再去看看这部纪录片!

天天天蓝

土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哪怕是在狭窄的山间。 那是来自高原的声音, 接受阳光的照耀,然后赠与生长的果实。 在复杂环境中,人类展现出与自然合作的想象力。 第三极,山的顶点,水的源头,也是生命的和谐家园。

miss莫

通过读这本书,去找回这个纪录片看。书中文字能细嚼,纪录片能直观,更热爱和向往西藏,纪录片中人物或故事都纯朴又真实,人们脸上表情真真切切,故事很能反映西藏的文化。祈盼着我下一次西藏之行,相信必然比上一次更有感悟和更加热爱那片土地。

橡树叶

《第三极》完全值得看几遍!它非常能深入人的灵魂,打到人的神经末梢,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每看一遍,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是最用心的、也是最好的关于西藏的纪录片。

童小波

西藏——地球的第三极 从我知道西藏开始,她一直都带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本书基于央视纪录片《第三极》而编辑,从一个个最朴实简单的真实故事开始,向我们展示西藏的环境、人文、历史等等,让我们能透过面纱,去欣赏、去了解最真实的西藏。 “西藏之所以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不仅是风景,更重要的信仰和善良”,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无垠的草原,绵延的戈壁,奔腾的江河...纪录片的每一帧,书籍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拥有让人神往的美景。但西藏不仅仅有美景,还有善良的藏民和淳朴的信仰。 2023年元旦日看完本书,看了很多关于西藏的书,越发觉得西藏很让人神往,希望今年有机会能去。

牧羊女

《第三极》是我最喜欢的纪录片之一了,看过两遍,这本书是根据纪录片而制作出来的文字解读本,内容比较简单,书也很薄,喜欢里面的图片,有些地方即使自己去过也没拍出这样的效果,技术和设备都不行[皱眉] 曾经跟随纪录片的脚步去寻访上绒布寺的那位僧人阿旺桑结,幸好同车的杨姐帮忙拍了一张合影,感谢,成为很珍贵的回忆。后来政策就不让在离上绒布寺很近的地方住大本营了,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机会再去上绒布寺了... 第一次去阿里路过冈仁波齐,因为怂没有转山,所以在去年夏天自己一个人特意跑去转山,一是怕年龄大了走不动[冷汗]二是觉得应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犹豫,尤其疫情下,这种想法被放大。 去年还特别巧合的去了普莫雍错(本来是去四零冰川路过景点,意外收获)湛蓝的湖水,在阳光照射下,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师傅说冬天都是蓝冰,好想再去看看[捂脸] 西藏对我而言是去了还能找个理由再去的地方,虽然去过几次,但感觉还有好多地方都没去过...曾让我一度怀疑上辈子是不是高原上的👀 浪里个浪,有缘下次见喽[耶]

珊珊得久

和谐、自洽,神圣不可侵犯,世外桃源一般存在的地方。它播下一片善良纯粹的种子,教我们学习用心去感恩,用爱去体会,用情去融入,用勤劳勇敢去创造,用自然之心去维护,用包容去与世界和解、共荣

莲藕

“西藏之所以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不仅是风景,更重要的是信仰和善良。”每读一本有关西藏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继续!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