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结弦是怎么成为滑雪王者的? 1. 与生俱来的热爱。羽生结弦4岁起就开始学滑冰,途中虽经过一时的厌倦,但东日本大地震使他在家乡仙台的训练场被毁,他发现,果然“自己是离不花滑的”。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从一开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精进。 这句话是羽生结弦在经历大地震的恐惧和迷茫后,从优秀对手在痛苦中坚持参加世界大赛,从一次次冰演观众热烈的反响中,得出的。这句话也令我很感动。我想,这也是一直激励他前行的源动力吧。 2. 对成功的执着渴望。6岁的羽生结弦特别喜欢叶甫根尼·普鲁申科,他想像他一样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奖杯,让所有人看到。书中他不止一次提到,他特别喜欢观众看他的表演,人越多他越开心。3. 善于学习,特别是向强大的对手学习。比如初次参加成人组比赛,羽生会观察对手们的滑行或表演,不断模仿学习到加拿大训练后,他更有机会与顶级对手共同训练,近距离学习,从而极大改进自己原本“自以为是”的训练方式方法,得到更大更重要的提升。 4. 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用两个字总结《苍炎》或点评羽生结弦,那只能是“努力!”如果用四个字,那只能是“坚持努力!”羽生结弦这样说。 “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作法。” “奥运冠军什么的、世界冠军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我丝毫没有失去动力,我还想要变的更强大。新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当洞悉到自己的弱点时,再一次感受到‘我想要变的更强啊'!“努力会撒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苍炎》一书展现的柚子的职业生涯,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只争朝夕”。在普通人看来,他的训练是异常辛苦的,几乎算得上天天如此,似乎生活很枯燥,但是他们必然甘之如饴。
一本很鼓舞人心的书 羽生结弦 冬奥会花样滑冰两届金牌得主 在书中看到了羽生对滑冰的热爱和执着,面对各种挑战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追求滑冰技艺的极致。 坚持自己的梦想,永往直前!
有时我觉得他成名于少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虽然没有达到福原爱那种在镜头下在全民眼中长大的程度,但自10年起连续的赛时采访使他的成长和变化一览无余,看他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神采飞扬的年轻挑战者一步步成为气场实力压倒全场的世界王者。 他的故事就是最最王道的热血漫:第一篇是少年对世界的挑战,第二篇是少年对自己的挑战,而未来是少年对极限的挑战——年龄、伤势带来的生理极限,官方打压无人看好的心理极限,以及单纯意义上的、人类的极限。永远挑战,永远燃烧,永不止步。 我们何其有幸,得以见证传奇。
一口气读完!本书记录了羽生结弦的成长经历,再次验证了“业精于勤荒于嬉”,“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位把比赛演绎成艺术盛宴的大师令人炫目,令人敬佩! 羽生结弦1994年12月7日生于日本仙台市。是ANA旗下运动员。 他自4岁起开始滑冰。 2008—2009年获全日本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在2009—2010年赛季中,获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全日本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总决赛冠军。 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获铜牌,创日本男单最年轻铜牌获得者纪录。 自2012—2013年赛季起,将训练基地转移到加拿大,师从布莱恩·奥瑟。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男子单人滑金牌。 2014年、2017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四连冠(2013—2016年赛季),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四连冠(2012—2015年赛季)。 短节目、自由滑、总分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节目112.72分、自由滑223.20分、总分330.43分)。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男子单人滑金牌。 在2022年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自由滑比赛中,羽生结弦获得了第4名,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他挑战了自己,完成了对4A的突破,他依然是最棒的!
他纯粹得没有杂质,仿佛为花滑而生,今年冬奥会因为他的单纯可爱喜欢他,读完了之后深深折服于他的人品。 虽然跟他年纪相当,但我俨然要成了一个妈妈粉(大叫一声,柚子,妈妈爱你哈哈哈哈) 在自己的花滑世界里精益求精,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非常明白自己在每个阶段的目标并竭尽全力,不找借口,不抱怨,乐观积极。不知道怎么说了,但就是一句,如果你了解他,你会喜欢他的。 转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他的能量必定是向上的,积极的,乐观的。他希望自己就像隧道尽头的那束光。当你不误得失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当你保持斗志才会无所畏惧。世界上有很多值得人奋斗的事,如果我这套自由滑节目可以激励身边的人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哪怕一瞬间也是值得的。
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内心想做的,并且我内心想做的事情给我带了最大的回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出生于1994年,他曾19次打破世界纪录,两夺冬奥会冠军,也是世界花滑历史上首位超级大满贯得主。本书是他的自传,将带你回顾羽生结弦的冠军之路。 一、崭露头角: 1. 1994年12月7日,羽生结弦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给他取名“结弦”,希望他能够“像绷在弓上的弓弦一样,平静而充满斗志”。 2. 羽生4岁开始滑冰,小学四年级拿到了全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B组的金牌。他以俄罗斯“冰王子”普鲁申科为偶像,11岁时就定下了成为奥运冠军的目标。 3. 2010年3月,15岁的羽生拿到了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此时他已经能在一套节目里完成两个三周半跳,这是青少年组最高难度的动作。 同年秋,刚上高一的羽生开始参加成人组的比赛,并在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分站赛NHK杯中,完成了四周跳。 次年2月,他又在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夺得银牌,第一次登上了成人组国际大赛的领奖台。 4. 2011年的东部日本大地震,让羽生失去冰场。为了维持训练,羽生辗转别处的冰场。他还用演出代替训练,地震后的5个月里参加了60场冰演。 地震坚定了羽生滑冰的信念,也改变了17岁羽生的价值观,让他明白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理应如此的东西。他变得更加珍惜关于滑冰的一点一滴,也更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他说:“看到我表演的朋友,哪怕感到一丝鼓舞,哪怕产生一点儿往前看、向前走的力气,只要能从我的表演中感受到点儿什么,我的表演也就有意义了。” 5. 2012年3月,17岁的羽生结弦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拿到了一枚铜牌。 羽生当时的教练阿部奈奈美认为,羽生“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为了将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会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 他说:“努力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他也渐渐明白了自己追求的花滑是什么。之前,他一味地向其他成年选手学习,但现在,他想要有自己的特点,想要拿出“羽生结弦独有的东西”。他想要全力以赴、气势全开地比赛和表演。 二、世界冠军: 1. 2012年5月,羽生结弦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师从加拿大的金牌教练布莱恩·奥瑟。 2. 羽生训练的时候,会做“意象训练”,比如在做跳跃的时候,他的脑中会浮现跳跃瞬间的3D影像,然后他就知道哪儿有些不对,要稍微做些调整。在布莱恩教练的调教下,羽生的意象变得明确、细腻,就像看到3D效果一样。 布莱恩和他的教练团队还对羽生滑行时的蹬冰、压步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细化的调整,大大提升了羽生的滑行技术。 3. 2012年12月,18岁的羽生战胜了高桥大辅,首次夺得全日本锦标赛冠军。2013年12月,他又首次夺得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14年2月,羽生夺得索契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他的《巴黎散步道》《晴明》等作品也屡次打破花滑世界纪录。 4. 对于羽生结弦来说,花滑于自己而言,是“一生悬命”的事情。这个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一生用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件事”。 2014年的“血色魅影”,他打着绷带上场;2014年底,羽生相继实现了大奖赛总决赛两连冠和全日本锦标赛三连冠。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当时因为脐尿管残余症,肚脐肿起、流脓,不管是弯腰还是后仰都疼得很。 羽生说:“人是贪婪的,克服一个问题后又想着要继续跨过下一个坎儿。我的贪婪大概比一般人还高出一倍……因为真的很喜欢滑冰、很喜欢跳跃,所以才滑冰,才像这样参加比赛。这份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5. 2017年,羽生再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2018年,他在平昌冬奥会蝉联冠军。 2020年2月,25岁的羽生获得了自己的首枚四大洲锦标赛金牌,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六大国际赛事超级全满贯的第一人,这六大赛事分别是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锦标赛、世青赛和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 2022年北京冬奥会,羽生结弦向史诗级难度的阿克赛尔四周跳,也称4A,提出了挑战。虽然没有成功,但他说:“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就让我继续傻下去吧!”
体育无国界,从羽生的奋斗中也可以汲取力量。因为之前看过一部国内电视剧《冰雪之名》,见证过花滑运动员流汗流泪的奋斗史,这类运动需要的不止是天赋!
突发奇想选择用AI听书,把《苍炎和飞翔》听完了,还挺有意思😂,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本来想着听听就得了,没打算写点笔记的,最后变成必须得写点什么。 在此之前我对羽生结弦并不了解,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没有特别关注。 写这篇笔记不是因为这本书内容很好,而是透过书里让我看到羽生结弦背后的付出,对滑冰很纯粹的感情,文字里充满了稚嫩又纯粹的话语,那份纯真的信念。 今天通过这两本书羽生结弦有一些了解,没想到他经历了这么多,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台下比我们想像的难多了,但羽生依然向上生长,就像凤凰涅槃重生,终于有了属于他的时代。 【身语意三者知行合一的羽生结弦】 >>关于羽生结弦的不甘心 羽生说过很多次,不甘心啊!超级不甘心啊!太不甘心了!实在不甘心啊!每次表达不甘心都代表着他下一场想做的更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印象深刻的一次是,羽生自己认为在比赛中表现的不完美,出现了失误,可能要和奖牌无缘,然而他却获得了第一名,非常懊悔自己没有表现好,不应该拿金牌。教练对羽生说:“我知道你并不满意自己在自由滑上的表现,但你是堂堂正正地拿到奥运冠军的,你应该为此自豪啊!”每一次的不完美,都激发着羽生下次要更好。 >>关于羽生结弦对花滑的热爱 不记得他是几岁开始滑冰的,滑冰能让他感到快乐,在参加三人组的大赛,他才十几岁吧,脑子里只有一件事,一心只想着在比赛中,把自己一直努力做的事,目前为止所学所得全部发挥出来,周围的一切和他绝缘一般。 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又怎么能时刻去做意象训练,就连从酒店前往比赛现场的巴士上,我都一直看着视频做意象训练。把他在比赛中出色的跳跃动作努力烙印在脑海中。最理想的四周跳的画面、视频中看到的自己的四周跳,这两者啪的一下重叠,逐渐融为一体。正式比赛时,羽生一直很清晰地抱着这种意识。 羽生希望自己的表演,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展现出来,不是被切割成跳跃、旋转等一个个动作,而是作为一个3分、4分30秒的流畅的不间断的完整作品让大家看到。追求完美的他,在不断失败中调整心态,做训练,终于跳出了他想要的4A(虽然我不理解什么是4A)。羽生也通过了他的努力改变了人们对花滑的认识,好像也因此花滑更改了规则,还是促进了什么,记不清了。 羽生对滑冰的想法和理想一直都很明确,而这些理想都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他总说‘一定要拿到金牌’,而表演方面,羽生会说‘我一定要做这个’之类的话,这是他为自己的表演勾勒的理想蓝图。也为了实现这一蓝图而拼搏的信念应该是最强烈的吧。 还不够,还不够,距离自己理想中的滑冰还远远不够。这种渴望,将指引羽生走向无法用分数衡量的、艺术表现的高峰。 >>关于羽生结弦浴火凤凰涅槃重生 羽生在仙台经历了大地震,地震中的一幕幕带给了他很多创伤,只要一闭眼浮现都是灾难发生时的境况,这个确实很糟糕。因为地震原因,冰场损坏了,几乎中断了练习,几天时间不训练体能直线下降,腿部的肌肉没有了,这使得他很着急,虽然没法训练,他也要求自己做意象训练。在震后艰难的日子,劫后重生,经历的很多事,羽生更加坚定了信念,要把花滑进行下去,希望能够传递一种精神。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受灾地区的受害者的那种心态,我没能形容出来。 除了经历地震,还有训练带来的各种伤痛,我无法想象在身体伤痕累累那时,羽生是怎么上场表演的,在身体快支撑不住的时候,负面情绪累积到极点时,也能把比赛进行到底。想想都感觉到疼痛,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志在支持他呢? 最严重的一次脐尿管问题,本来要及时动手术的,动手术后要休息两个月,一想到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他硬是等到比赛结束后才做手术,而且这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在训练过程中肚子不断渗血出来,为了不染红赛服硬是多捆了几层绷带。你都不敢想象是什么样的。 经历地震,经历病痛,羽生正是在这些磨难中涅槃重生,把他天赋发挥到极致,冥冥之中好像他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为花滑而降生的。 漫画里走出的阴阳师羽生结弦,我特意去找了这段视频,简直就是晴明了呀!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 写了这么多,只是因为看到了羽生身上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信念,一种精神,不必把他当神一样看待,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如何实现他的理想,我们不必成为他,成为自己足够了,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当你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你坚定的信念,不要轻言放弃,这几年疫情反反复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跨过去,将会是一番新天地,不要轻易躺平,加油吧!
真诚感激《微信读书》,让我得以阅读了羽生结弦个人自传《苍炎》! 羽生结弦 一位统治花滑界一个时代的无与伦比、永存进取之心的运动员,他说“真的真的很感谢支持我的大家。作为一名运动员,我以后也将为了给大家带来希望而努力”。 您,站在那儿,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天空。 您,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坚守,为自己的信仰。 您的坚守,您的信仰,颠覆了世界的认知。 您,是国际花滑界无敌的存在,您的灵魂表演惊艳绝伦。 寰宇为你而震动,星空为你而闪烁!
11.30 知道羽生结弦是因北京冬奥举办,剪辑羽生花滑的短视频层出不穷。很幸运能够知道这位运动员 书中出现较多的字眼是“不甘心” 没有超越对手——不甘心;出现失误——不甘心;即使滑到了第一,也因没有达到预期不甘心。只有零失误才会会心一笑。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放在哪个领域都是顶尖的存在吧 “除了努力,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为此,尽我所有,做我能做的事。” 由衷敬佩这位将艺术与花滑融为一体的大师。每一位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都值得尊敬。 他让我想起:“最好的姿态,是拼命成长”
先看扉页,熟悉的操作,全部捐了,再附赠几张照片,一种讨好女粉的行为,此书目的为了营销人设,再看书的内容,果然平庸至极,百度词条式的书籍,贴心的按照时间顺序完成本书,夹扎着意林小故事般的鸡汤,毫无可读性,一本为了名声而出的书。 再看目录,你不能要求一个民办大学的体育生能多有逻辑,令他能够利用除了时间以外的线索编排此书,所以,我很满意,再细读标题,稚嫩的文笔,读着读着让人联想起自己高中时的创作。 再看内容,粗看过去,通篇都是双引号,这暴露出一些事情:这位作者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完成十万字的著作,只能由他以唠嗑的方式完成,内容由他人记录,当然,这位影子作者还需要对体育生说的话进行润色,已达到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感觉。 细细品味scene0,鸡汤与卖惨。好了后面没必要看了,按照时间顺序写卖惨和鸡汤罢了 往后翻了翻,怎么没有粉丝搞的家庭破裂的记录?太令人失望了 不值得一览
本书呈现出来的羽生是一个不那么“典型”的顶尖运动员,是有着极其强大人格的“生活斗士”。羽生永不服输的竞技精神,敏锐又切中肯綮的领悟力,精益求精的反思态度,以及如搏命一般的努力训练是他的制胜关键,但是,这还远非羽生的全部,我更加钦佩的,是他对花滑纯粹之极的热情,是他赛场上极其强大的爆发力,是他在逆境时绝地反击的能力,还有他始终如一的谦逊和谨慎,这些品质,给了羽生能从一名优秀选手蜕变为花滑王者的力量。 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去评估,羽生都具备绝对顶尖的素质,他的成功,是天赋之下的必然结果。
对于不了解的人,这套书似乎读之无味;但对于本书的受众(喜欢花样滑冰或羽生结弦的人),这套书看后将会很有感触。【⚠️《苍炎》与其说 是自传,不如说 是个采访录】 论这两本书本身,一开始就是为了 给在东日本大地震(3.11地震,对羽生影响非常大)中受灾的仙台冰场捐款 而出版的书,里面大部分是当时的口头采访,确实不具备文学性!单看这些 “冠军”“失败了”“四周跳” 不熟的人很难get到那意味着什么,不如去看那些纪录片、比赛、冰演、语录、短片!会更精炼 更燃 更有思想价值! 还没看的书友们做好准备,要求别太高 如果说第一部是少年的扬帆起航,第二部就是王者穿越风暴的飞翔。战斗的路上,有胜利,也有失败。但羽生却没有对成功的过程进行长篇大论,反而轻描淡写,更倾向于探讨自己的进步空间与失利的原因。他愈挫愈勇,会直言自己的目标,言语中能感受到那股不甘与斗志。日复一日的训练似乎辛苦又枯燥,但那正是羽生作为运动员的生活。真正动人的是他的积极进取,是他的坚韧与勇气,更是他的努力与自律👍 “经历的苦难,亦是修行”
羽生结弦是怎么成为滑雪王者的? 1. 与生俱来的热爱。羽生结弦4岁起就开始学滑冰,途中虽经过一时的厌倦,但东日本大地震使他在家乡仙台的训练场被毁,他发现,果然“自己是离不花滑的”。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从一开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精进。 这句话是羽生结弦在经历大地震的恐惧和迷茫后,从优秀对手在痛苦中坚持参加世界大赛,从一次次冰演观众热烈的反响中,得出的。这句话也令我很感动。我想,这也是一直激励他前行的源动力吧。 2. 对成功的执着渴望。6岁的羽生结弦特别喜欢叶甫根尼·普鲁申科,他想像他一样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奖杯,让所有人看到。书中他不止一次提到,他特别喜欢观众看他的表演,人越多他越开心。3. 善于学习,特别是向强大的对手学习。比如初次参加成人组比赛,羽生会观察对手们的滑行或表演,不断模仿学习到加拿大训练后,他更有机会与顶级对手共同训练,近距离学习,从而极大改进自己原本“自以为是”的训练方式方法,得到更大更重要的提升。 4. 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用两个字总结《苍炎》或点评羽生结弦,那只能是“努力!”如果用四个字,那只能是“坚持努力!”羽生结弦这样说。 “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作法。” “奥运冠军什么的、世界冠军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我丝毫没有失去动力,我还想要变的更强大。新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当洞悉到自己的弱点时,再一次感受到‘我想要变的更强啊'!“努力会撒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苍炎》一书展现的柚子的职业生涯,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只争朝夕”。在普通人看来,他的训练是异常辛苦的,几乎算得上天天如此,似乎生活很枯燥,但是他们必然甘之如饴。
一本很鼓舞人心的书 羽生结弦 冬奥会花样滑冰两届金牌得主 在书中看到了羽生对滑冰的热爱和执着,面对各种挑战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追求滑冰技艺的极致。 坚持自己的梦想,永往直前!
有时我觉得他成名于少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虽然没有达到福原爱那种在镜头下在全民眼中长大的程度,但自10年起连续的赛时采访使他的成长和变化一览无余,看他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神采飞扬的年轻挑战者一步步成为气场实力压倒全场的世界王者。 他的故事就是最最王道的热血漫:第一篇是少年对世界的挑战,第二篇是少年对自己的挑战,而未来是少年对极限的挑战——年龄、伤势带来的生理极限,官方打压无人看好的心理极限,以及单纯意义上的、人类的极限。永远挑战,永远燃烧,永不止步。 我们何其有幸,得以见证传奇。
一口气读完!本书记录了羽生结弦的成长经历,再次验证了“业精于勤荒于嬉”,“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位把比赛演绎成艺术盛宴的大师令人炫目,令人敬佩! 羽生结弦1994年12月7日生于日本仙台市。是ANA旗下运动员。 他自4岁起开始滑冰。 2008—2009年获全日本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在2009—2010年赛季中,获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全日本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总决赛冠军。 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获铜牌,创日本男单最年轻铜牌获得者纪录。 自2012—2013年赛季起,将训练基地转移到加拿大,师从布莱恩·奥瑟。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男子单人滑金牌。 2014年、2017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四连冠(2013—2016年赛季),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四连冠(2012—2015年赛季)。 短节目、自由滑、总分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节目112.72分、自由滑223.20分、总分330.43分)。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男子单人滑金牌。 在2022年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自由滑比赛中,羽生结弦获得了第4名,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他挑战了自己,完成了对4A的突破,他依然是最棒的!
他纯粹得没有杂质,仿佛为花滑而生,今年冬奥会因为他的单纯可爱喜欢他,读完了之后深深折服于他的人品。 虽然跟他年纪相当,但我俨然要成了一个妈妈粉(大叫一声,柚子,妈妈爱你哈哈哈哈) 在自己的花滑世界里精益求精,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非常明白自己在每个阶段的目标并竭尽全力,不找借口,不抱怨,乐观积极。不知道怎么说了,但就是一句,如果你了解他,你会喜欢他的。 转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他的能量必定是向上的,积极的,乐观的。他希望自己就像隧道尽头的那束光。当你不误得失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当你保持斗志才会无所畏惧。世界上有很多值得人奋斗的事,如果我这套自由滑节目可以激励身边的人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哪怕一瞬间也是值得的。
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内心想做的,并且我内心想做的事情给我带了最大的回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出生于1994年,他曾19次打破世界纪录,两夺冬奥会冠军,也是世界花滑历史上首位超级大满贯得主。本书是他的自传,将带你回顾羽生结弦的冠军之路。 一、崭露头角: 1. 1994年12月7日,羽生结弦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给他取名“结弦”,希望他能够“像绷在弓上的弓弦一样,平静而充满斗志”。 2. 羽生4岁开始滑冰,小学四年级拿到了全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B组的金牌。他以俄罗斯“冰王子”普鲁申科为偶像,11岁时就定下了成为奥运冠军的目标。 3. 2010年3月,15岁的羽生拿到了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此时他已经能在一套节目里完成两个三周半跳,这是青少年组最高难度的动作。 同年秋,刚上高一的羽生开始参加成人组的比赛,并在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分站赛NHK杯中,完成了四周跳。 次年2月,他又在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夺得银牌,第一次登上了成人组国际大赛的领奖台。 4. 2011年的东部日本大地震,让羽生失去冰场。为了维持训练,羽生辗转别处的冰场。他还用演出代替训练,地震后的5个月里参加了60场冰演。 地震坚定了羽生滑冰的信念,也改变了17岁羽生的价值观,让他明白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理应如此的东西。他变得更加珍惜关于滑冰的一点一滴,也更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他说:“看到我表演的朋友,哪怕感到一丝鼓舞,哪怕产生一点儿往前看、向前走的力气,只要能从我的表演中感受到点儿什么,我的表演也就有意义了。” 5. 2012年3月,17岁的羽生结弦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拿到了一枚铜牌。 羽生当时的教练阿部奈奈美认为,羽生“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为了将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会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 他说:“努力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他也渐渐明白了自己追求的花滑是什么。之前,他一味地向其他成年选手学习,但现在,他想要有自己的特点,想要拿出“羽生结弦独有的东西”。他想要全力以赴、气势全开地比赛和表演。 二、世界冠军: 1. 2012年5月,羽生结弦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师从加拿大的金牌教练布莱恩·奥瑟。 2. 羽生训练的时候,会做“意象训练”,比如在做跳跃的时候,他的脑中会浮现跳跃瞬间的3D影像,然后他就知道哪儿有些不对,要稍微做些调整。在布莱恩教练的调教下,羽生的意象变得明确、细腻,就像看到3D效果一样。 布莱恩和他的教练团队还对羽生滑行时的蹬冰、压步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细化的调整,大大提升了羽生的滑行技术。 3. 2012年12月,18岁的羽生战胜了高桥大辅,首次夺得全日本锦标赛冠军。2013年12月,他又首次夺得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14年2月,羽生夺得索契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他的《巴黎散步道》《晴明》等作品也屡次打破花滑世界纪录。 4. 对于羽生结弦来说,花滑于自己而言,是“一生悬命”的事情。这个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一生用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件事”。 2014年的“血色魅影”,他打着绷带上场;2014年底,羽生相继实现了大奖赛总决赛两连冠和全日本锦标赛三连冠。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当时因为脐尿管残余症,肚脐肿起、流脓,不管是弯腰还是后仰都疼得很。 羽生说:“人是贪婪的,克服一个问题后又想着要继续跨过下一个坎儿。我的贪婪大概比一般人还高出一倍……因为真的很喜欢滑冰、很喜欢跳跃,所以才滑冰,才像这样参加比赛。这份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5. 2017年,羽生再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2018年,他在平昌冬奥会蝉联冠军。 2020年2月,25岁的羽生获得了自己的首枚四大洲锦标赛金牌,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六大国际赛事超级全满贯的第一人,这六大赛事分别是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锦标赛、世青赛和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 2022年北京冬奥会,羽生结弦向史诗级难度的阿克赛尔四周跳,也称4A,提出了挑战。虽然没有成功,但他说:“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就让我继续傻下去吧!”
体育无国界,从羽生的奋斗中也可以汲取力量。因为之前看过一部国内电视剧《冰雪之名》,见证过花滑运动员流汗流泪的奋斗史,这类运动需要的不止是天赋!
突发奇想选择用AI听书,把《苍炎和飞翔》听完了,还挺有意思😂,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本来想着听听就得了,没打算写点笔记的,最后变成必须得写点什么。 在此之前我对羽生结弦并不了解,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没有特别关注。 写这篇笔记不是因为这本书内容很好,而是透过书里让我看到羽生结弦背后的付出,对滑冰很纯粹的感情,文字里充满了稚嫩又纯粹的话语,那份纯真的信念。 今天通过这两本书羽生结弦有一些了解,没想到他经历了这么多,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台下比我们想像的难多了,但羽生依然向上生长,就像凤凰涅槃重生,终于有了属于他的时代。 【身语意三者知行合一的羽生结弦】 >>关于羽生结弦的不甘心 羽生说过很多次,不甘心啊!超级不甘心啊!太不甘心了!实在不甘心啊!每次表达不甘心都代表着他下一场想做的更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印象深刻的一次是,羽生自己认为在比赛中表现的不完美,出现了失误,可能要和奖牌无缘,然而他却获得了第一名,非常懊悔自己没有表现好,不应该拿金牌。教练对羽生说:“我知道你并不满意自己在自由滑上的表现,但你是堂堂正正地拿到奥运冠军的,你应该为此自豪啊!”每一次的不完美,都激发着羽生下次要更好。 >>关于羽生结弦对花滑的热爱 不记得他是几岁开始滑冰的,滑冰能让他感到快乐,在参加三人组的大赛,他才十几岁吧,脑子里只有一件事,一心只想着在比赛中,把自己一直努力做的事,目前为止所学所得全部发挥出来,周围的一切和他绝缘一般。 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又怎么能时刻去做意象训练,就连从酒店前往比赛现场的巴士上,我都一直看着视频做意象训练。把他在比赛中出色的跳跃动作努力烙印在脑海中。最理想的四周跳的画面、视频中看到的自己的四周跳,这两者啪的一下重叠,逐渐融为一体。正式比赛时,羽生一直很清晰地抱着这种意识。 羽生希望自己的表演,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展现出来,不是被切割成跳跃、旋转等一个个动作,而是作为一个3分、4分30秒的流畅的不间断的完整作品让大家看到。追求完美的他,在不断失败中调整心态,做训练,终于跳出了他想要的4A(虽然我不理解什么是4A)。羽生也通过了他的努力改变了人们对花滑的认识,好像也因此花滑更改了规则,还是促进了什么,记不清了。 羽生对滑冰的想法和理想一直都很明确,而这些理想都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他总说‘一定要拿到金牌’,而表演方面,羽生会说‘我一定要做这个’之类的话,这是他为自己的表演勾勒的理想蓝图。也为了实现这一蓝图而拼搏的信念应该是最强烈的吧。 还不够,还不够,距离自己理想中的滑冰还远远不够。这种渴望,将指引羽生走向无法用分数衡量的、艺术表现的高峰。 >>关于羽生结弦浴火凤凰涅槃重生 羽生在仙台经历了大地震,地震中的一幕幕带给了他很多创伤,只要一闭眼浮现都是灾难发生时的境况,这个确实很糟糕。因为地震原因,冰场损坏了,几乎中断了练习,几天时间不训练体能直线下降,腿部的肌肉没有了,这使得他很着急,虽然没法训练,他也要求自己做意象训练。在震后艰难的日子,劫后重生,经历的很多事,羽生更加坚定了信念,要把花滑进行下去,希望能够传递一种精神。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受灾地区的受害者的那种心态,我没能形容出来。 除了经历地震,还有训练带来的各种伤痛,我无法想象在身体伤痕累累那时,羽生是怎么上场表演的,在身体快支撑不住的时候,负面情绪累积到极点时,也能把比赛进行到底。想想都感觉到疼痛,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志在支持他呢? 最严重的一次脐尿管问题,本来要及时动手术的,动手术后要休息两个月,一想到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他硬是等到比赛结束后才做手术,而且这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在训练过程中肚子不断渗血出来,为了不染红赛服硬是多捆了几层绷带。你都不敢想象是什么样的。 经历地震,经历病痛,羽生正是在这些磨难中涅槃重生,把他天赋发挥到极致,冥冥之中好像他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为花滑而降生的。 漫画里走出的阴阳师羽生结弦,我特意去找了这段视频,简直就是晴明了呀!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 写了这么多,只是因为看到了羽生身上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信念,一种精神,不必把他当神一样看待,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如何实现他的理想,我们不必成为他,成为自己足够了,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当你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你坚定的信念,不要轻言放弃,这几年疫情反反复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跨过去,将会是一番新天地,不要轻易躺平,加油吧!
真诚感激《微信读书》,让我得以阅读了羽生结弦个人自传《苍炎》! 羽生结弦 一位统治花滑界一个时代的无与伦比、永存进取之心的运动员,他说“真的真的很感谢支持我的大家。作为一名运动员,我以后也将为了给大家带来希望而努力”。 您,站在那儿,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天空。 您,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坚守,为自己的信仰。 您的坚守,您的信仰,颠覆了世界的认知。 您,是国际花滑界无敌的存在,您的灵魂表演惊艳绝伦。 寰宇为你而震动,星空为你而闪烁!
羽生结弦是怎么成为滑雪王者的? 1. 与生俱来的热爱。羽生结弦4岁起就开始学滑冰,途中虽经过一时的厌倦,但东日本大地震使他在家乡仙台的训练场被毁,他发现,果然“自己是离不花滑的”。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从一开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精进。 这句话是羽生结弦在经历大地震的恐惧和迷茫后,从优秀对手在痛苦中坚持参加世界大赛,从一次次冰演观众热烈的反响中,得出的。这句话也令我很感动。我想,这也是一直激励他前行的源动力吧。 2. 对成功的执着渴望。6岁的羽生结弦特别喜欢叶甫根尼·普鲁申科,他想像他一样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奖杯,让所有人看到。书中他不止一次提到,他特别喜欢观众看他的表演,人越多他越开心。3. 善于学习,特别是向强大的对手学习。比如初次参加成人组比赛,羽生会观察对手们的滑行或表演,不断模仿学习到加拿大训练后,他更有机会与顶级对手共同训练,近距离学习,从而极大改进自己原本“自以为是”的训练方式方法,得到更大更重要的提升。 4. 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用两个字总结《苍炎》或点评羽生结弦,那只能是“努力!”如果用四个字,那只能是“坚持努力!”羽生结弦这样说。 “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作法。” “奥运冠军什么的、世界冠军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我丝毫没有失去动力,我还想要变的更强大。新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当洞悉到自己的弱点时,再一次感受到‘我想要变的更强啊'!“努力会撒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苍炎》一书展现的柚子的职业生涯,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只争朝夕”。在普通人看来,他的训练是异常辛苦的,几乎算得上天天如此,似乎生活很枯燥,但是他们必然甘之如饴。
11.30 知道羽生结弦是因北京冬奥举办,剪辑羽生花滑的短视频层出不穷。很幸运能够知道这位运动员 书中出现较多的字眼是“不甘心” 没有超越对手——不甘心;出现失误——不甘心;即使滑到了第一,也因没有达到预期不甘心。只有零失误才会会心一笑。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放在哪个领域都是顶尖的存在吧 “除了努力,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为此,尽我所有,做我能做的事。” 由衷敬佩这位将艺术与花滑融为一体的大师。每一位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都值得尊敬。 他让我想起:“最好的姿态,是拼命成长”
先看扉页,熟悉的操作,全部捐了,再附赠几张照片,一种讨好女粉的行为,此书目的为了营销人设,再看书的内容,果然平庸至极,百度词条式的书籍,贴心的按照时间顺序完成本书,夹扎着意林小故事般的鸡汤,毫无可读性,一本为了名声而出的书。 再看目录,你不能要求一个民办大学的体育生能多有逻辑,令他能够利用除了时间以外的线索编排此书,所以,我很满意,再细读标题,稚嫩的文笔,读着读着让人联想起自己高中时的创作。 再看内容,粗看过去,通篇都是双引号,这暴露出一些事情:这位作者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完成十万字的著作,只能由他以唠嗑的方式完成,内容由他人记录,当然,这位影子作者还需要对体育生说的话进行润色,已达到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感觉。 细细品味scene0,鸡汤与卖惨。好了后面没必要看了,按照时间顺序写卖惨和鸡汤罢了 往后翻了翻,怎么没有粉丝搞的家庭破裂的记录?太令人失望了 不值得一览
本书呈现出来的羽生是一个不那么“典型”的顶尖运动员,是有着极其强大人格的“生活斗士”。羽生永不服输的竞技精神,敏锐又切中肯綮的领悟力,精益求精的反思态度,以及如搏命一般的努力训练是他的制胜关键,但是,这还远非羽生的全部,我更加钦佩的,是他对花滑纯粹之极的热情,是他赛场上极其强大的爆发力,是他在逆境时绝地反击的能力,还有他始终如一的谦逊和谨慎,这些品质,给了羽生能从一名优秀选手蜕变为花滑王者的力量。 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去评估,羽生都具备绝对顶尖的素质,他的成功,是天赋之下的必然结果。
对于不了解的人,这套书似乎读之无味;但对于本书的受众(喜欢花样滑冰或羽生结弦的人),这套书看后将会很有感触。【⚠️《苍炎》与其说 是自传,不如说 是个采访录】 论这两本书本身,一开始就是为了 给在东日本大地震(3.11地震,对羽生影响非常大)中受灾的仙台冰场捐款 而出版的书,里面大部分是当时的口头采访,确实不具备文学性!单看这些 “冠军”“失败了”“四周跳” 不熟的人很难get到那意味着什么,不如去看那些纪录片、比赛、冰演、语录、短片!会更精炼 更燃 更有思想价值! 还没看的书友们做好准备,要求别太高 如果说第一部是少年的扬帆起航,第二部就是王者穿越风暴的飞翔。战斗的路上,有胜利,也有失败。但羽生却没有对成功的过程进行长篇大论,反而轻描淡写,更倾向于探讨自己的进步空间与失利的原因。他愈挫愈勇,会直言自己的目标,言语中能感受到那股不甘与斗志。日复一日的训练似乎辛苦又枯燥,但那正是羽生作为运动员的生活。真正动人的是他的积极进取,是他的坚韧与勇气,更是他的努力与自律👍 “经历的苦难,亦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