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漫画故宫其实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前故宫副院长李季,亲率专家团队审校! Ps:此为第一册,后续两册敬请期待~
言简意赅,却干货满满。如果去故宫前能读到这本书,那参观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不用翻手机查资料了。 当我刚跨入太和门时,就见到雄伟壮观的太和殿,由于它有三层地基,所以看起来特别高大雄伟,踏着细碎的小步子走在宽广的太和殿广场上,脑子里不停地闪过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想起三百多年前,雄才伟略的朱棣曾经在这里训诫百官、爱玩的朱厚照正兴高采烈地想着去草原看月亮、心机深沉的嘉靖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把一帮大臣脱了裤子打屁股、二十多年不上班的万历,站在夕阳下,想起小时候那苦逼的往事……往事如烟,历史虽已远去,但历史的故事却流传下来,成为我们的精神的一部分。 在坤宁宫第一次见到帝后大婚的龙床,可能是因为没有灯光的原因,即使是白天,里面也阴暗得很,这里曾是明朝皇后的寝宫,想着这里曾经住着一个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个深情绝望的女人…… 朱红色的高墙把紫禁城围了起来,那些住在深宫大院的女子,也许曾无限地羡慕着外面世界的烟火。也许她们也曾站在墙边,听外面车马的轱辘声,听小贩们的吆呼叫卖声…… 历史已湮灭在尘烟中,还好剩下这一座座宫殿,仿佛跟我们诉说曾经的辉煌壮阔和落寞沧桑…… 故宫值得多去几次。
小伙伴们,他来了,他来了 他带着小神龙及熠熠生光的审读团队,哎妈呀, 全是国家队的 博物馆历史文物赛道的 顶流大咖网红 神采奕奕挥手走过来了 这里有 刚刚过了600寿诞春秋的紫禁城 随着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正式成立 186万余件文物 珍藏在这座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内 让平凡的我们可以走进昔日帝王之家 全方面触摸这座中华文化宝库 就算每天只看一件文物 都可以保证至少五百年绝不重样 这里有 古建筑之美 奇珍异宝之美 历史文化之美 还有浩如烟海的其他你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之美 不来 ,是你的遗憾
六百年你好——2023年第94本 每次踏上北京的土地,顿生不敢亵玩的肃穆感,想必其中的一半是故宫给的。一次打车经过北墙,我问司机师傅,他每次经过是否感受到强烈的抽离感,他不太理解抽离感这个词。我重新表达了一遍,是否将自己与故宫融为一体,独立于亦幻亦真的都市之外,他望了一眼斑驳的城墙,犹豫后说了句:看惯了也就不震撼,让我有抽离感的是每天辛苦围着故宫东转西转,也赚不到几个钱,勉强维持个生计。 他的话多年后我仍记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对他来说仅仅是个乘客预约目的地,但对我来说却像朝圣一般:故宫雄浑大气,却又细节拉满,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秀松亭亭,它果然与任何建筑群都有区别,置身其中仿佛你读过看过的关于明清的所有文字影像都在脑子中过了一遍,顺带着所有的零碎记忆都被激活——被它的磁场深深感染,我今年都19岁了(不接受反驳),使用“最”字要格外审慎,但这也许是我今生能见到的最磅礴的非自然景观。 没错,它的磅礴需要比较,夏天游沈阳故宫,女儿意犹未尽,就到了出口,问我爸爸,故宫好但太小,北京的呢?我抚其小辫子笑而不答,最后只说了一句沈阳故宫不过是满人暂时使用的复制品罢了。我希望她有朝一日亲口给我答案,于是有了这本书的父女共读,计划为未来的北京之行打个基础。 混知团队从来都没什么一本正经,能做到少见的亦庄亦谐,就是给了故宫极大的面子。但我隐约感到故宫应该是系列作品,这只是第一部,因为它本身还是博物院,博物院内海量的奇珍异宝一句未提,料想也不是混知团队的一贯风格。
此文转书友笔记: 全文背诵。等有亲戚朋友来北京去故宫玩儿,我就开始炫技,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知识渊博让他们高攀不起的人,然后他们为了拉拢我,就会心甘情愿的请我吃前门的老冰棍了。我真是太聪明了 ♥明朝朱棣选址北京定都。 ●阴阳平衡——靠山靠水。《周礼》 ○人工挖出土堆成山,叫景山(明朝叫福山,后改名万岁山,清朝改名景山) ○景山距离天安门3.3公里,高42.6米。用来接收上天传来的阳气。 ○在紫荆城里挖人工河,叫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 ○作用:景山——抵御北方刮来的寒风 金水河——提供消防等用水 ♥紫荆城的布局: ●前朝后寝——天人合一,家国天下 ●中轴贯穿——《周易》八卦——三殿五门 ①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作用: 太和殿:新帝登基、皇后册封、皇帝过生日等 中和殿:皇帝检视祭祀、耕种用品 保和殿:选拔人才,科举殿试 ②后三宫:坤(八卦地)宁宫,交泰殿(泰卦:天地合而万物生),乾(八卦天)清宫。 “乾清坤宁”——社会稳定,生活美满 ③五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现在拆了) ●东西对称——八卦五行 ①妃子——12宫: (第一坤)咸福宫,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太极端,永寿宫 (第二轮)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 ②太妃,太后(西边)——慈宁宫,永寿宫 ③皇子(东边)——南三所 ♥紫荆城的建筑特点: ●台基 ①作用:房子离地,水上不去,木头不易腐烂 ②发展:从佛教里汲取灵感,台基表面逐渐美观,叫:须弥座(图片在第四章第一节) ③等级的体现: 三级台基——皇家 两级台基——寺庙 一级台基——百姓 ●屋身 ①在古代,墙只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真正承重的是柱子。柱子越多房子尺寸越大 ②皇家宫殿——面阔九间甚至更多 官衙——面阔五至七间 百姓——面阔三间 ※太和殿面阔11间 ●屋顶 ①宫殿、寺庙用重檐芜殿顶(太和殿),重檐歇山顶(保和殿),重要场所用单檐芜殿顶、单檐歇山顶,百姓用悬山顶、硬山顶。 ♥清朝保和殿 ●睡觉——帝王暂居处 ①清初爱新觉罗入住紫荆城没有精力和钱财。集中修整前三殿。修好后,顺治皇帝住进保和殿 ②满族人“择高而居”的传统。 ※住在高处,象征高人一等 ※登高望远,安全性好 ③太和殿办公,保和殿居住。也算符合“前殿后寝” ④顺治13年,皇帝才搬回内庭乾清宫居住 ●吃饭——皇家宴会厅 ①明朝建造保和殿时,减去一部分柱子——减柱法 ②功能: ※节日宴 ※嫁女婚宴 ※送行宴 ●考试——科举殿试场 ①科举制 ②县试--小升初考试 府试--中考 院士--高考 秀才--高中毕业生 乡试--大学答辩 举人--本科生 会试--研究生答辩 贡生--研究生 殿试--博士生答辩 一二三甲--博士生 ③科举作弊: ※夹带:带小抄 ※枪替:替考 ※通节关:勾结考官 ④科举作弊的防范: ※结保报考制:考生相互担保,一人被抓,其余人受牵连 ※浮票制:准考证,一人一证 ※锁院制:参考人员锁在一起,与外界断联 ※糊名制:遮盖考生姓名,籍贯,祖上三代姓名 ※誉录制:把考卷誊抄一遍再给阅卷官批改,以防考官认出考生字迹 ♥清朝坤宁宫: ●坤宁宫开始是皇后的住处。清朝开始,皇后在六宫中随机挑一个。坤宁宫另有作用:(纪念祖先) ①添加满族元素 ※改窗——直棂窗:一马三箭直棂窗 ※加炕 ※挪门 为了顺应满族的习惯和中原的传统,把门挪到了中央偏东侧的位置 ②祭祀 早上在西祭祀,晚上在北祭祀 ③婚房 ※婚礼四部曲: 纳采:第一次“送礼”,送宝瓶、马鞍等物品。 大征:第二次“送礼”,除了马鞍之类的物品,还送金银珠宝。 册立:第三次“送礼”,送金册金宝(相当于皇后的凭证),这也是皇家与民间婚礼最重要的区别。 奉迎:派使节到皇后家,迎接皇后入宫。 ④大婚期间,皇后和皇帝住在坤宁宫,几天后按照规矩,皇后到六宫中居住 ♥六宫 ①选妃: ※明朝:普通女性。防止官家女子入宫和官员勾结乱政 ※清朝:八旗女子。为了巩固地位 ※正八旗:把所有队伍编成八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分别是: 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②住所:合院(看位分) 越受宠离养心殿越近 地位越低离中轴线越近 ※慈溪把储秀宫和翊坤宫打通,合二为一,变成现在这样 ※地位高的住正殿,地位低的住偏殿 ※分封:清朝采取集体分封。防止恶性竞争 ♥故宫里常见的动物 ①完美强者——龙:中华文化图腾 ②力量强者——狮子:佛教护法神 ③头脑强者——甪端 ④凤凰——凤凰代表男性,武则天用凤凰当做自己的图腾,之后用来代表女性 ⑤麒麟——比喻有出息又孝顺的子孙 ⑥龟——商朝之后用火烤龟壳,根据龟壳的裂纹占卜凶吉 ⑦鹤——鹤寿命长,是长寿的象征。太和殿宝座有两对铜鹤,寓意保佑皇帝长寿 ※太和殿前,有一对铜鹤和铜龟。是空心,重大宴会会在里面放香,香的烟从嘴里吐出 ⑧大象(祥); 太和殿有一对铜象 蝙蝠(福) ⑨脊兽:骑凤仙人——龙,凤,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半小时漫画故宫》:故宫,一座包含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和文化精髓的瑰宝。 背景山,面金水, 负阴抱阳生元气。 紫禁城里分前后, 前朝治,国兴隆。 后寝住,家人同。 中轴线上有神通, 前三殿,办典礼, 后三官,乾坤泰。 妃嫔东西六宫守, 太后西,皇子东, 紫禁城里不再空! 祈福驱邪三拔尖, 强龙熊狮和甪端。 风麒龟鹤四大兽, 争先恐后亮美相。 祥瑞之兽真不少, 莫要忘,蝙和象, 福气满,太平相。 太和殿上十神兽, 辟邪难,保太平。 感谢博学多识的混子哥让我通过这么轻松的方式看到了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和其所蕴含的文化。
全文背诵。等有亲戚朋友来北京去故宫玩儿,我就开始炫技,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知识渊博让他们高攀不起的人,然后他们为了拉拢我,就会心甘情愿的请我吃前门的老冰棍了。我真是太聪明了 ♥明朝朱棣选址北京定都。 ●阴阳平衡——靠山靠水。《周礼》 ○人工挖出土堆成山,叫景山(明朝叫福山,后改名万岁山,清朝改名景山) ○景山距离天安门3.3公里,高42.6米。用来接收上天传来的阳气。 ○在紫荆城里挖人工河,叫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 ○作用:景山——抵御北方刮来的寒风 金水河——提供消防等用水 ♥紫荆城的布局: ●前朝后寝——天人合一,家国天下 ●中轴贯穿——《周易》八卦——三殿五门 ①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作用: 太和殿:新帝登基、皇后册封、皇帝过生日等 中和殿:皇帝检视祭祀、耕种用品 保和殿:选拔人才,科举殿试 ②后三宫:坤(八卦地)宁宫,交泰殿(泰卦:天地合而万物生),乾(八卦天)清宫。 “乾清坤宁”——社会稳定,生活美满 ③五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现在拆了) ●东西对称——八卦五行 ①妃子——12宫: (第一坤)咸福宫,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太极端,永寿宫 (第二轮)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 ②太妃,太后(西边)——慈宁宫,永寿宫 ③皇子(东边)——南三所 ♥紫荆城的建筑特点: ●台基 ①作用:房子离地,水上不去,木头不易腐烂 ②发展:从佛教里汲取灵感,台基表面逐渐美观,叫:须弥座(图片在第四章第一节) ③等级的体现: 三级台基——皇家 两级台基——寺庙 一级台基——百姓 ●屋身 ①在古代,墙只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真正承重的是柱子。柱子越多房子尺寸越大 ②皇家宫殿——面阔九间甚至更多 官衙——面阔五至七间 百姓——面阔三间 ※太和殿面阔11间 ●屋顶 ①宫殿、寺庙用重檐芜殿顶(太和殿),重檐歇山顶(保和殿),重要场所用单檐芜殿顶、单檐歇山顶,百姓用悬山顶、硬山顶。 ♥清朝保和殿 ●睡觉——帝王暂居处 ①清初爱新觉罗入住紫荆城没有精力和钱财。集中修整前三殿。修好后,顺治皇帝住进保和殿 ②满族人“择高而居”的传统。 ※住在高处,象征高人一等 ※登高望远,安全性好 ③太和殿办公,保和殿居住。也算符合“前殿后寝” ④顺治13年,皇帝才搬回内庭乾清宫居住 ●吃饭——皇家宴会厅 ①明朝建造保和殿时,减去一部分柱子——减柱法 ②功能: ※节日宴 ※嫁女婚宴 ※送行宴 ●考试——科举殿试场 ①科举制 ②县试--小升初考试 府试--中考 院士--高考 秀才--高中毕业生 乡试--大学答辩 举人--本科生 会试--研究生答辩 贡生--研究生 殿试--博士生答辩 一二三甲--博士生 ③科举作弊: ※夹带:带小抄 ※枪替:替考 ※通节关:勾结考官 ④科举作弊的防范: ※结保报考制:考生相互担保,一人被抓,其余人受牵连 ※浮票制:准考证,一人一证 ※锁院制:参考人员锁在一起,与外界断联 ※糊名制:遮盖考生姓名,籍贯,祖上三代姓名 ※誉录制:把考卷誊抄一遍再给阅卷官批改,以防考官认出考生字迹 ♥清朝坤宁宫: ●坤宁宫开始是皇后的住处。清朝开始,皇后在六宫中随机挑一个。坤宁宫另有作用:(纪念祖先) ①添加满族元素 ※改窗——直棂窗:一马三箭直棂窗 ※加炕 ※挪门 为了顺应满族的习惯和中原的传统,把门挪到了中央偏东侧的位置 ②祭祀 早上在西祭祀,晚上在北祭祀 ③婚房 ※婚礼四部曲: 纳采:第一次“送礼”,送宝瓶、马鞍等物品。 大征:第二次“送礼”,除了马鞍之类的物品,还送金银珠宝。 册立:第三次“送礼”,送金册金宝(相当于皇后的凭证),这也是皇家与民间婚礼最重要的区别。 奉迎:派使节到皇后家,迎接皇后入宫。 ④大婚期间,皇后和皇帝住在坤宁宫,几天后按照规矩,皇后到六宫中居住 ♥六宫 ①选妃: ※明朝:普通女性。防止官家女子入宫和官员勾结乱政 ※清朝:八旗女子。为了巩固地位 ※正八旗:把所有队伍编成八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分别是: 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②住所:合院(看位分) 越受宠离养心殿越近 地位越低离中轴线越近 ※慈溪把储秀宫和翊坤宫打通,合二为一,变成现在这样 ※地位高的住正殿,地位低的住偏殿 ※分封:清朝采取集体分封。防止恶性竞争 ♥故宫里常见的动物 ①完美强者——龙:中华文化图腾 ②力量强者——狮子:佛教护法神 ③头脑强者——甪端 ④凤凰——凤凰代表男性,武则天用凤凰当做自己的图腾,之后用来代表女性 ⑤麒麟——比喻有出息又孝顺的子孙 ⑥龟——商朝之后用火烤龟壳,根据龟壳的裂纹占卜凶吉 ⑦鹤——鹤寿命长,是长寿的象征。太和殿宝座有两对铜鹤,寓意保佑皇帝长寿 ※太和殿前,有一对铜鹤和铜龟。是空心,重大宴会会在里面放香,香的烟从嘴里吐出 ⑧大象(祥); 太和殿有一对铜象 蝙蝠(福) ⑨脊兽:骑凤仙人——龙,凤,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2024-02-11《半小时漫画故宫》 作者: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看了觉得没有期待的那么多。 中国文化:奇异的神话、汹涌的历史、壮观的建筑、文学、戏剧、服饰…… 它们像河流奔赴海洋,最终汇流成璀璨的中华文化。而这些文化有个完美的载体,那就是--故宫。 元明清,北京成为家国的中心,延续至今。 元朝忽必烈开始入住北京。 明朝朱棣开始入住北京,故宫前任紫禁城就是永乐帝朱棣时建成(1420年)。 清朝爱新觉罗·福临开始入住北京。 紫禁城历经600多年,明(14)清(10)两朝24位皇帝轮番坐镇。 紫禁城的选址3条,充满着古人的智慧。 1.)按照《周礼》的规定--居中。 2.)王宫附近,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便于生活和行政管理。 3.)靠山靠水,山水留元气,阴阳平衡!背山(景山)面水(金水河),负阴抱阳。 紫禁城布局的奥秘: 1.中轴贯穿 2.东西对称 3.前朝后寝 中轴线上的都是按最高规格建筑的 大和殿(举行朝会)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后宫卧室) 交泰殿 坤宁宫 三大殿前,三殿五门 太和门(殿前门) 午门 端门(紫禁城的门) 天安门 大清门 后三宫的两边是妃嫔的住处,东西六宫。 按五行之说,金木水火土,来安置:太后和皇子的寝宫。 金对西老年,太后西宫。 木对东少年,太子东宫。 水对北(死亡) 火对南(青年) 土对中(中年) 中国的典籍里有一群经久不衰的古灵精怪,它们带着各种美好的寓意,带给人们快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里最鲜明活泼的承载。 人们把这些神兽,融进各种场合场景中,服饰、绣品、传说、故事、唱本、戏曲、装饰、建筑……用来祈福和驱邪。 故宫更是将这些神兽,装饰到极致。 龙--中华文化中重要的图腾之一。 九龙壁,雨花阁,御花园千秋亭,都有龙。 狮子--力量的强者,门前蹲着俩狮子🦁,狮子头上的都发卷,也有讲究,皇家的卷就多喽。 甪端(lù duān)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寄寓了中国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四大美好神兽:凤凰、麒麟、龟、鹤。 风和龙一起,龙凤呈祥。 麒麟孝顺的子孙。 龟鹤都是长寿。 蝙蝠,福气满满,是福不是祸。 象,太平有象,吉祥如意。 能避难的:骑凤仙人 能辟邪的: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獬豸xie zhi。 能避火的:押xia鱼,斗牛,行什。 屋檐上的神兽,随着建筑规格升格,最高建筑神兽最多。 最高等级就是太和殿11个:骑凤仙人,龙,风,狮,天马,海马,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于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花费1个小时4分读完! 23年读完的第81本书! 截止本书23年已累计阅读8322086字了! 截至本书23年已累计节省3247.1元啦! 也是少有的一本能把故宫讲的这么清楚的趣味科普书! 第一次知道故宫更多的是来源于小时候看过的影视剧吧, 看的什么后宫内斗,然后各种皇帝。 可能小时候还还珠格格。 比较深入的是看末代皇帝的故事。 之前还没有产生这么强烈的愿望希望去看一看, 现在看完本书之后却希望能去看一看。 毕竟几百多年的历史。 本来也想高考考去北上广深, 然后因为实力不足就没能。 希望以后能做或者研究生能去北京发展! 还是希望能去大城市见识一下世面! 故宫的背后体现着很多我们中华传统的东西,之前也在直播上看过故宫。 但是真的有些东西你只能亲自看一看感受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样子的。
半小时系列出新必读,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文化自信,满满民族自豪感的团队,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爱国情怀传递给了读者。印象最深讲到故宫的建筑构造,从须弥座讲到面阔进深,再到重檐顶、单檐顶,直棂窗、菱花窗,还有合院以及屋脊上的神兽,不禁感叹古建筑中文化之大美。 混子哥出品漫画不管是最早连载的中国史,还是古诗词系列,抑或古典著作解读,以及刚开启的地理课堂,中国的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短小精炼的篇幅,幽默诙谐的语言,又兼顾当下流行梗,让读者在哈哈一笑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再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良性循环。 越读书越觉得不懂得实在太多,时间又是如此金贵,知识似乎怎么也补不过来。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相信坚持的力量,每天读一点,进步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思考的习惯,情绪也会在不稳定中趋向平缓,接受苦难看淡苦难,会越来越好~
花生书语之混子哥《半小时漫画故宫》 (2024.06.25,NO.72)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故宫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沧桑。而混子哥陈磊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精心打造的《半小时漫画故宫》时,能让人重新认识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宫殿。 书中的开篇就提到“这种背山面水的格局在风水学中被称为负阴抱阳”,这一句话不仅让人对故宫的选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哲学的尊重与追求。负阴抱阳,不仅是对故宫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更是对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半小时漫画故宫》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故宫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用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将故宫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书中,我们可以从三大殿中了解礼仪官制,感受到古代帝王的威仪与尊贵;到后三宫,则可以欣赏到古建之美,品味那份沉淀了数百年岁月的韵味。不仅如此,书中还涉及了建筑、珍宝、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期待第2册…… 推荐指数:四颗星⭐
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是一本漫画、历史、故宫科普类的书,文字有趣轻松阅读,又不失严肃严谨 紫禁城依据周礼、五行、八卦建立,选址和布局讲究有山有水,每座宫殿的面阔进深、屋檐、廊柱、台阶多少都有讲究,总原则就是: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轴贯穿,东西对称。各宫各殿也都有其命名的寓意、以及其功能用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历尽600余年历史的故宫,经过多次的改建,才是现在看到的故宫模样,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六百年紫禁城巍峨壮阔、气象万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万千气象。故宫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宫殿本身,还有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印记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称帝,开启了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基业。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朱棣下诏参照南京皇宫建造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十一月初四,宫殿建成,朱棣下诏:次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到正统六年(1441)正式宣告:大明北京为首都,南京为陪都。 这便是北京故宫的由来,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米(原南京皇宫占地100万平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 在古人眼里,山水能留住元气,达到阴阳平衡!所以故宫必须要依山傍水。于是,工人们把建造紫禁城挖出来的土堆在一个小山丘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景山。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这便是崇祯自缢的地方。 宫城里还特地挖出了一条河,取名金水河。这样宇宙的阴阳元气终于都能汇聚在紫禁城。这种背山面水的格局在风水学中被称为负阴抱阳。 北京城的皇宫用四道城墙来层层拱卫。 第一道城墙,围起紫禁城,也叫宫城,这便是今天的故宫。 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因北极星距离较远看起来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中国古人将其称作紫微星垣,认为是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间皇帝的居所。由于宫城严禁擅入,因此便有了“紫禁城”这个称谓。 南面为正门,由南向北有三道门——第一道是承天门(天安门),第二道是端门,第三道是午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北面为玄武门(今神武门)。 第二道城墙,在宫城之外,围起来叫作皇城。 四面开七座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两道门,第一道为大明门,其东转有一座长安左门,向西转有一座长安右门;第二道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第三道城墙,在皇城之外,围起的是为内城。 内城共设有九座城门:南面丽正门(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第四道城墙,后来在嘉靖年间,在内城之外,又围起一道城墙,叫作外城。 外城开七座城门:南面为中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今广安门)、北为西便门。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中又以太和殿等级最高,所以它的面阔有十一间!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古人喜欢把神兽的形象装饰在建筑四周,用来祈福和驱邪,故宫也不例外。比如龙、狮子、甪端、凤凰、麒麟、龟、鹤、蝙蝠、大象等。 建筑等级越高,脊兽数量越多,而拥有十只脊兽的,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 辛亥革命以后,故宫一分为二:后宫仍为旧皇家禁地,前廷于1914年2月4日,成立国家古物陈列所,将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等处文物,集中转运过来,暂存于武英殿等处。并将武英殿西配殿开放。 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10分,溥仪等清皇室成员,搬离故宫。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在乾清宫前举行隆重典礼。故宫博物院目前收藏文物高达186万余件。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清明上河图》和乾隆参与设计的“金瓯永固杯”,西晋陆机《平复帖》是我国传世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迹,隋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故宫会遗憾。如果你还没去过故宫,那就读一下这本书吧!
半小时漫画故宫其实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前故宫副院长李季,亲率专家团队审校! Ps:此为第一册,后续两册敬请期待~
言简意赅,却干货满满。如果去故宫前能读到这本书,那参观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不用翻手机查资料了。 当我刚跨入太和门时,就见到雄伟壮观的太和殿,由于它有三层地基,所以看起来特别高大雄伟,踏着细碎的小步子走在宽广的太和殿广场上,脑子里不停地闪过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想起三百多年前,雄才伟略的朱棣曾经在这里训诫百官、爱玩的朱厚照正兴高采烈地想着去草原看月亮、心机深沉的嘉靖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把一帮大臣脱了裤子打屁股、二十多年不上班的万历,站在夕阳下,想起小时候那苦逼的往事……往事如烟,历史虽已远去,但历史的故事却流传下来,成为我们的精神的一部分。 在坤宁宫第一次见到帝后大婚的龙床,可能是因为没有灯光的原因,即使是白天,里面也阴暗得很,这里曾是明朝皇后的寝宫,想着这里曾经住着一个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个深情绝望的女人…… 朱红色的高墙把紫禁城围了起来,那些住在深宫大院的女子,也许曾无限地羡慕着外面世界的烟火。也许她们也曾站在墙边,听外面车马的轱辘声,听小贩们的吆呼叫卖声…… 历史已湮灭在尘烟中,还好剩下这一座座宫殿,仿佛跟我们诉说曾经的辉煌壮阔和落寞沧桑…… 故宫值得多去几次。
小伙伴们,他来了,他来了 他带着小神龙及熠熠生光的审读团队,哎妈呀, 全是国家队的 博物馆历史文物赛道的 顶流大咖网红 神采奕奕挥手走过来了 这里有 刚刚过了600寿诞春秋的紫禁城 随着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正式成立 186万余件文物 珍藏在这座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内 让平凡的我们可以走进昔日帝王之家 全方面触摸这座中华文化宝库 就算每天只看一件文物 都可以保证至少五百年绝不重样 这里有 古建筑之美 奇珍异宝之美 历史文化之美 还有浩如烟海的其他你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之美 不来 ,是你的遗憾
六百年你好——2023年第94本 每次踏上北京的土地,顿生不敢亵玩的肃穆感,想必其中的一半是故宫给的。一次打车经过北墙,我问司机师傅,他每次经过是否感受到强烈的抽离感,他不太理解抽离感这个词。我重新表达了一遍,是否将自己与故宫融为一体,独立于亦幻亦真的都市之外,他望了一眼斑驳的城墙,犹豫后说了句:看惯了也就不震撼,让我有抽离感的是每天辛苦围着故宫东转西转,也赚不到几个钱,勉强维持个生计。 他的话多年后我仍记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对他来说仅仅是个乘客预约目的地,但对我来说却像朝圣一般:故宫雄浑大气,却又细节拉满,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秀松亭亭,它果然与任何建筑群都有区别,置身其中仿佛你读过看过的关于明清的所有文字影像都在脑子中过了一遍,顺带着所有的零碎记忆都被激活——被它的磁场深深感染,我今年都19岁了(不接受反驳),使用“最”字要格外审慎,但这也许是我今生能见到的最磅礴的非自然景观。 没错,它的磅礴需要比较,夏天游沈阳故宫,女儿意犹未尽,就到了出口,问我爸爸,故宫好但太小,北京的呢?我抚其小辫子笑而不答,最后只说了一句沈阳故宫不过是满人暂时使用的复制品罢了。我希望她有朝一日亲口给我答案,于是有了这本书的父女共读,计划为未来的北京之行打个基础。 混知团队从来都没什么一本正经,能做到少见的亦庄亦谐,就是给了故宫极大的面子。但我隐约感到故宫应该是系列作品,这只是第一部,因为它本身还是博物院,博物院内海量的奇珍异宝一句未提,料想也不是混知团队的一贯风格。
此文转书友笔记: 全文背诵。等有亲戚朋友来北京去故宫玩儿,我就开始炫技,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知识渊博让他们高攀不起的人,然后他们为了拉拢我,就会心甘情愿的请我吃前门的老冰棍了。我真是太聪明了 ♥明朝朱棣选址北京定都。 ●阴阳平衡——靠山靠水。《周礼》 ○人工挖出土堆成山,叫景山(明朝叫福山,后改名万岁山,清朝改名景山) ○景山距离天安门3.3公里,高42.6米。用来接收上天传来的阳气。 ○在紫荆城里挖人工河,叫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 ○作用:景山——抵御北方刮来的寒风 金水河——提供消防等用水 ♥紫荆城的布局: ●前朝后寝——天人合一,家国天下 ●中轴贯穿——《周易》八卦——三殿五门 ①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作用: 太和殿:新帝登基、皇后册封、皇帝过生日等 中和殿:皇帝检视祭祀、耕种用品 保和殿:选拔人才,科举殿试 ②后三宫:坤(八卦地)宁宫,交泰殿(泰卦:天地合而万物生),乾(八卦天)清宫。 “乾清坤宁”——社会稳定,生活美满 ③五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现在拆了) ●东西对称——八卦五行 ①妃子——12宫: (第一坤)咸福宫,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太极端,永寿宫 (第二轮)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 ②太妃,太后(西边)——慈宁宫,永寿宫 ③皇子(东边)——南三所 ♥紫荆城的建筑特点: ●台基 ①作用:房子离地,水上不去,木头不易腐烂 ②发展:从佛教里汲取灵感,台基表面逐渐美观,叫:须弥座(图片在第四章第一节) ③等级的体现: 三级台基——皇家 两级台基——寺庙 一级台基——百姓 ●屋身 ①在古代,墙只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真正承重的是柱子。柱子越多房子尺寸越大 ②皇家宫殿——面阔九间甚至更多 官衙——面阔五至七间 百姓——面阔三间 ※太和殿面阔11间 ●屋顶 ①宫殿、寺庙用重檐芜殿顶(太和殿),重檐歇山顶(保和殿),重要场所用单檐芜殿顶、单檐歇山顶,百姓用悬山顶、硬山顶。 ♥清朝保和殿 ●睡觉——帝王暂居处 ①清初爱新觉罗入住紫荆城没有精力和钱财。集中修整前三殿。修好后,顺治皇帝住进保和殿 ②满族人“择高而居”的传统。 ※住在高处,象征高人一等 ※登高望远,安全性好 ③太和殿办公,保和殿居住。也算符合“前殿后寝” ④顺治13年,皇帝才搬回内庭乾清宫居住 ●吃饭——皇家宴会厅 ①明朝建造保和殿时,减去一部分柱子——减柱法 ②功能: ※节日宴 ※嫁女婚宴 ※送行宴 ●考试——科举殿试场 ①科举制 ②县试--小升初考试 府试--中考 院士--高考 秀才--高中毕业生 乡试--大学答辩 举人--本科生 会试--研究生答辩 贡生--研究生 殿试--博士生答辩 一二三甲--博士生 ③科举作弊: ※夹带:带小抄 ※枪替:替考 ※通节关:勾结考官 ④科举作弊的防范: ※结保报考制:考生相互担保,一人被抓,其余人受牵连 ※浮票制:准考证,一人一证 ※锁院制:参考人员锁在一起,与外界断联 ※糊名制:遮盖考生姓名,籍贯,祖上三代姓名 ※誉录制:把考卷誊抄一遍再给阅卷官批改,以防考官认出考生字迹 ♥清朝坤宁宫: ●坤宁宫开始是皇后的住处。清朝开始,皇后在六宫中随机挑一个。坤宁宫另有作用:(纪念祖先) ①添加满族元素 ※改窗——直棂窗:一马三箭直棂窗 ※加炕 ※挪门 为了顺应满族的习惯和中原的传统,把门挪到了中央偏东侧的位置 ②祭祀 早上在西祭祀,晚上在北祭祀 ③婚房 ※婚礼四部曲: 纳采:第一次“送礼”,送宝瓶、马鞍等物品。 大征:第二次“送礼”,除了马鞍之类的物品,还送金银珠宝。 册立:第三次“送礼”,送金册金宝(相当于皇后的凭证),这也是皇家与民间婚礼最重要的区别。 奉迎:派使节到皇后家,迎接皇后入宫。 ④大婚期间,皇后和皇帝住在坤宁宫,几天后按照规矩,皇后到六宫中居住 ♥六宫 ①选妃: ※明朝:普通女性。防止官家女子入宫和官员勾结乱政 ※清朝:八旗女子。为了巩固地位 ※正八旗:把所有队伍编成八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分别是: 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②住所:合院(看位分) 越受宠离养心殿越近 地位越低离中轴线越近 ※慈溪把储秀宫和翊坤宫打通,合二为一,变成现在这样 ※地位高的住正殿,地位低的住偏殿 ※分封:清朝采取集体分封。防止恶性竞争 ♥故宫里常见的动物 ①完美强者——龙:中华文化图腾 ②力量强者——狮子:佛教护法神 ③头脑强者——甪端 ④凤凰——凤凰代表男性,武则天用凤凰当做自己的图腾,之后用来代表女性 ⑤麒麟——比喻有出息又孝顺的子孙 ⑥龟——商朝之后用火烤龟壳,根据龟壳的裂纹占卜凶吉 ⑦鹤——鹤寿命长,是长寿的象征。太和殿宝座有两对铜鹤,寓意保佑皇帝长寿 ※太和殿前,有一对铜鹤和铜龟。是空心,重大宴会会在里面放香,香的烟从嘴里吐出 ⑧大象(祥); 太和殿有一对铜象 蝙蝠(福) ⑨脊兽:骑凤仙人——龙,凤,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半小时漫画故宫》:故宫,一座包含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和文化精髓的瑰宝。 背景山,面金水, 负阴抱阳生元气。 紫禁城里分前后, 前朝治,国兴隆。 后寝住,家人同。 中轴线上有神通, 前三殿,办典礼, 后三官,乾坤泰。 妃嫔东西六宫守, 太后西,皇子东, 紫禁城里不再空! 祈福驱邪三拔尖, 强龙熊狮和甪端。 风麒龟鹤四大兽, 争先恐后亮美相。 祥瑞之兽真不少, 莫要忘,蝙和象, 福气满,太平相。 太和殿上十神兽, 辟邪难,保太平。 感谢博学多识的混子哥让我通过这么轻松的方式看到了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和其所蕴含的文化。
全文背诵。等有亲戚朋友来北京去故宫玩儿,我就开始炫技,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知识渊博让他们高攀不起的人,然后他们为了拉拢我,就会心甘情愿的请我吃前门的老冰棍了。我真是太聪明了 ♥明朝朱棣选址北京定都。 ●阴阳平衡——靠山靠水。《周礼》 ○人工挖出土堆成山,叫景山(明朝叫福山,后改名万岁山,清朝改名景山) ○景山距离天安门3.3公里,高42.6米。用来接收上天传来的阳气。 ○在紫荆城里挖人工河,叫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 ○作用:景山——抵御北方刮来的寒风 金水河——提供消防等用水 ♥紫荆城的布局: ●前朝后寝——天人合一,家国天下 ●中轴贯穿——《周易》八卦——三殿五门 ①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作用: 太和殿:新帝登基、皇后册封、皇帝过生日等 中和殿:皇帝检视祭祀、耕种用品 保和殿:选拔人才,科举殿试 ②后三宫:坤(八卦地)宁宫,交泰殿(泰卦:天地合而万物生),乾(八卦天)清宫。 “乾清坤宁”——社会稳定,生活美满 ③五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现在拆了) ●东西对称——八卦五行 ①妃子——12宫: (第一坤)咸福宫,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太极端,永寿宫 (第二轮)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 ②太妃,太后(西边)——慈宁宫,永寿宫 ③皇子(东边)——南三所 ♥紫荆城的建筑特点: ●台基 ①作用:房子离地,水上不去,木头不易腐烂 ②发展:从佛教里汲取灵感,台基表面逐渐美观,叫:须弥座(图片在第四章第一节) ③等级的体现: 三级台基——皇家 两级台基——寺庙 一级台基——百姓 ●屋身 ①在古代,墙只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真正承重的是柱子。柱子越多房子尺寸越大 ②皇家宫殿——面阔九间甚至更多 官衙——面阔五至七间 百姓——面阔三间 ※太和殿面阔11间 ●屋顶 ①宫殿、寺庙用重檐芜殿顶(太和殿),重檐歇山顶(保和殿),重要场所用单檐芜殿顶、单檐歇山顶,百姓用悬山顶、硬山顶。 ♥清朝保和殿 ●睡觉——帝王暂居处 ①清初爱新觉罗入住紫荆城没有精力和钱财。集中修整前三殿。修好后,顺治皇帝住进保和殿 ②满族人“择高而居”的传统。 ※住在高处,象征高人一等 ※登高望远,安全性好 ③太和殿办公,保和殿居住。也算符合“前殿后寝” ④顺治13年,皇帝才搬回内庭乾清宫居住 ●吃饭——皇家宴会厅 ①明朝建造保和殿时,减去一部分柱子——减柱法 ②功能: ※节日宴 ※嫁女婚宴 ※送行宴 ●考试——科举殿试场 ①科举制 ②县试--小升初考试 府试--中考 院士--高考 秀才--高中毕业生 乡试--大学答辩 举人--本科生 会试--研究生答辩 贡生--研究生 殿试--博士生答辩 一二三甲--博士生 ③科举作弊: ※夹带:带小抄 ※枪替:替考 ※通节关:勾结考官 ④科举作弊的防范: ※结保报考制:考生相互担保,一人被抓,其余人受牵连 ※浮票制:准考证,一人一证 ※锁院制:参考人员锁在一起,与外界断联 ※糊名制:遮盖考生姓名,籍贯,祖上三代姓名 ※誉录制:把考卷誊抄一遍再给阅卷官批改,以防考官认出考生字迹 ♥清朝坤宁宫: ●坤宁宫开始是皇后的住处。清朝开始,皇后在六宫中随机挑一个。坤宁宫另有作用:(纪念祖先) ①添加满族元素 ※改窗——直棂窗:一马三箭直棂窗 ※加炕 ※挪门 为了顺应满族的习惯和中原的传统,把门挪到了中央偏东侧的位置 ②祭祀 早上在西祭祀,晚上在北祭祀 ③婚房 ※婚礼四部曲: 纳采:第一次“送礼”,送宝瓶、马鞍等物品。 大征:第二次“送礼”,除了马鞍之类的物品,还送金银珠宝。 册立:第三次“送礼”,送金册金宝(相当于皇后的凭证),这也是皇家与民间婚礼最重要的区别。 奉迎:派使节到皇后家,迎接皇后入宫。 ④大婚期间,皇后和皇帝住在坤宁宫,几天后按照规矩,皇后到六宫中居住 ♥六宫 ①选妃: ※明朝:普通女性。防止官家女子入宫和官员勾结乱政 ※清朝:八旗女子。为了巩固地位 ※正八旗:把所有队伍编成八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分别是: 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②住所:合院(看位分) 越受宠离养心殿越近 地位越低离中轴线越近 ※慈溪把储秀宫和翊坤宫打通,合二为一,变成现在这样 ※地位高的住正殿,地位低的住偏殿 ※分封:清朝采取集体分封。防止恶性竞争 ♥故宫里常见的动物 ①完美强者——龙:中华文化图腾 ②力量强者——狮子:佛教护法神 ③头脑强者——甪端 ④凤凰——凤凰代表男性,武则天用凤凰当做自己的图腾,之后用来代表女性 ⑤麒麟——比喻有出息又孝顺的子孙 ⑥龟——商朝之后用火烤龟壳,根据龟壳的裂纹占卜凶吉 ⑦鹤——鹤寿命长,是长寿的象征。太和殿宝座有两对铜鹤,寓意保佑皇帝长寿 ※太和殿前,有一对铜鹤和铜龟。是空心,重大宴会会在里面放香,香的烟从嘴里吐出 ⑧大象(祥); 太和殿有一对铜象 蝙蝠(福) ⑨脊兽:骑凤仙人——龙,凤,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2024-02-11《半小时漫画故宫》 作者: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看了觉得没有期待的那么多。 中国文化:奇异的神话、汹涌的历史、壮观的建筑、文学、戏剧、服饰…… 它们像河流奔赴海洋,最终汇流成璀璨的中华文化。而这些文化有个完美的载体,那就是--故宫。 元明清,北京成为家国的中心,延续至今。 元朝忽必烈开始入住北京。 明朝朱棣开始入住北京,故宫前任紫禁城就是永乐帝朱棣时建成(1420年)。 清朝爱新觉罗·福临开始入住北京。 紫禁城历经600多年,明(14)清(10)两朝24位皇帝轮番坐镇。 紫禁城的选址3条,充满着古人的智慧。 1.)按照《周礼》的规定--居中。 2.)王宫附近,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便于生活和行政管理。 3.)靠山靠水,山水留元气,阴阳平衡!背山(景山)面水(金水河),负阴抱阳。 紫禁城布局的奥秘: 1.中轴贯穿 2.东西对称 3.前朝后寝 中轴线上的都是按最高规格建筑的 大和殿(举行朝会)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后宫卧室) 交泰殿 坤宁宫 三大殿前,三殿五门 太和门(殿前门) 午门 端门(紫禁城的门) 天安门 大清门 后三宫的两边是妃嫔的住处,东西六宫。 按五行之说,金木水火土,来安置:太后和皇子的寝宫。 金对西老年,太后西宫。 木对东少年,太子东宫。 水对北(死亡) 火对南(青年) 土对中(中年) 中国的典籍里有一群经久不衰的古灵精怪,它们带着各种美好的寓意,带给人们快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里最鲜明活泼的承载。 人们把这些神兽,融进各种场合场景中,服饰、绣品、传说、故事、唱本、戏曲、装饰、建筑……用来祈福和驱邪。 故宫更是将这些神兽,装饰到极致。 龙--中华文化中重要的图腾之一。 九龙壁,雨花阁,御花园千秋亭,都有龙。 狮子--力量的强者,门前蹲着俩狮子🦁,狮子头上的都发卷,也有讲究,皇家的卷就多喽。 甪端(lù duān)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寄寓了中国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四大美好神兽:凤凰、麒麟、龟、鹤。 风和龙一起,龙凤呈祥。 麒麟孝顺的子孙。 龟鹤都是长寿。 蝙蝠,福气满满,是福不是祸。 象,太平有象,吉祥如意。 能避难的:骑凤仙人 能辟邪的: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獬豸xie zhi。 能避火的:押xia鱼,斗牛,行什。 屋檐上的神兽,随着建筑规格升格,最高建筑神兽最多。 最高等级就是太和殿11个:骑凤仙人,龙,风,狮,天马,海马,狻猊,獬豸,押鱼,斗牛,行什。
于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花费1个小时4分读完! 23年读完的第81本书! 截止本书23年已累计阅读8322086字了! 截至本书23年已累计节省3247.1元啦! 也是少有的一本能把故宫讲的这么清楚的趣味科普书! 第一次知道故宫更多的是来源于小时候看过的影视剧吧, 看的什么后宫内斗,然后各种皇帝。 可能小时候还还珠格格。 比较深入的是看末代皇帝的故事。 之前还没有产生这么强烈的愿望希望去看一看, 现在看完本书之后却希望能去看一看。 毕竟几百多年的历史。 本来也想高考考去北上广深, 然后因为实力不足就没能。 希望以后能做或者研究生能去北京发展! 还是希望能去大城市见识一下世面! 故宫的背后体现着很多我们中华传统的东西,之前也在直播上看过故宫。 但是真的有些东西你只能亲自看一看感受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样子的。
半小时系列出新必读,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文化自信,满满民族自豪感的团队,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爱国情怀传递给了读者。印象最深讲到故宫的建筑构造,从须弥座讲到面阔进深,再到重檐顶、单檐顶,直棂窗、菱花窗,还有合院以及屋脊上的神兽,不禁感叹古建筑中文化之大美。 混子哥出品漫画不管是最早连载的中国史,还是古诗词系列,抑或古典著作解读,以及刚开启的地理课堂,中国的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短小精炼的篇幅,幽默诙谐的语言,又兼顾当下流行梗,让读者在哈哈一笑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再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良性循环。 越读书越觉得不懂得实在太多,时间又是如此金贵,知识似乎怎么也补不过来。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相信坚持的力量,每天读一点,进步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思考的习惯,情绪也会在不稳定中趋向平缓,接受苦难看淡苦难,会越来越好~
花生书语之混子哥《半小时漫画故宫》 (2024.06.25,NO.72)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故宫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沧桑。而混子哥陈磊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精心打造的《半小时漫画故宫》时,能让人重新认识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宫殿。 书中的开篇就提到“这种背山面水的格局在风水学中被称为负阴抱阳”,这一句话不仅让人对故宫的选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哲学的尊重与追求。负阴抱阳,不仅是对故宫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更是对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半小时漫画故宫》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故宫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用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将故宫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书中,我们可以从三大殿中了解礼仪官制,感受到古代帝王的威仪与尊贵;到后三宫,则可以欣赏到古建之美,品味那份沉淀了数百年岁月的韵味。不仅如此,书中还涉及了建筑、珍宝、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期待第2册…… 推荐指数:四颗星⭐
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是一本漫画、历史、故宫科普类的书,文字有趣轻松阅读,又不失严肃严谨 紫禁城依据周礼、五行、八卦建立,选址和布局讲究有山有水,每座宫殿的面阔进深、屋檐、廊柱、台阶多少都有讲究,总原则就是: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轴贯穿,东西对称。各宫各殿也都有其命名的寓意、以及其功能用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历尽600余年历史的故宫,经过多次的改建,才是现在看到的故宫模样,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六百年紫禁城巍峨壮阔、气象万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万千气象。故宫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宫殿本身,还有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印记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称帝,开启了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基业。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朱棣下诏参照南京皇宫建造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十一月初四,宫殿建成,朱棣下诏:次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到正统六年(1441)正式宣告:大明北京为首都,南京为陪都。 这便是北京故宫的由来,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米(原南京皇宫占地100万平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 在古人眼里,山水能留住元气,达到阴阳平衡!所以故宫必须要依山傍水。于是,工人们把建造紫禁城挖出来的土堆在一个小山丘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景山。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这便是崇祯自缢的地方。 宫城里还特地挖出了一条河,取名金水河。这样宇宙的阴阳元气终于都能汇聚在紫禁城。这种背山面水的格局在风水学中被称为负阴抱阳。 北京城的皇宫用四道城墙来层层拱卫。 第一道城墙,围起紫禁城,也叫宫城,这便是今天的故宫。 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因北极星距离较远看起来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中国古人将其称作紫微星垣,认为是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间皇帝的居所。由于宫城严禁擅入,因此便有了“紫禁城”这个称谓。 南面为正门,由南向北有三道门——第一道是承天门(天安门),第二道是端门,第三道是午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北面为玄武门(今神武门)。 第二道城墙,在宫城之外,围起来叫作皇城。 四面开七座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两道门,第一道为大明门,其东转有一座长安左门,向西转有一座长安右门;第二道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第三道城墙,在皇城之外,围起的是为内城。 内城共设有九座城门:南面丽正门(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第四道城墙,后来在嘉靖年间,在内城之外,又围起一道城墙,叫作外城。 外城开七座城门:南面为中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今广安门)、北为西便门。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中又以太和殿等级最高,所以它的面阔有十一间!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古人喜欢把神兽的形象装饰在建筑四周,用来祈福和驱邪,故宫也不例外。比如龙、狮子、甪端、凤凰、麒麟、龟、鹤、蝙蝠、大象等。 建筑等级越高,脊兽数量越多,而拥有十只脊兽的,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 辛亥革命以后,故宫一分为二:后宫仍为旧皇家禁地,前廷于1914年2月4日,成立国家古物陈列所,将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等处文物,集中转运过来,暂存于武英殿等处。并将武英殿西配殿开放。 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10分,溥仪等清皇室成员,搬离故宫。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在乾清宫前举行隆重典礼。故宫博物院目前收藏文物高达186万余件。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清明上河图》和乾隆参与设计的“金瓯永固杯”,西晋陆机《平复帖》是我国传世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迹,隋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故宫会遗憾。如果你还没去过故宫,那就读一下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