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 三略全鉴

姜尚 黄石公
《六韬》《三略》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三略》相传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所著,它与前代兵书不同,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六韬三略全鉴》汇集了两部兵书的内容,对其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有助于作者更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墨༒痕༻

我建议你千万不要为资本家拼命干活! 比如计件工资,原来是一个件一块钱,你一天八个小时干了三百件,挣了三百块钱,干了几天,老板不乐意,改成五毛钱一个件了。虽然你不乐意干,但总有人一天猛干五百件,挣了二百五,为了多挣钱,甚至还有人愿意免费加班干。老板一看,居然还有降价的空间!然后改成两毛五一个件了,也开始让你免费加班了。反正老板知道,你不干总有人干! 内卷就是这样开始的,最后每个打工人都被卷成了廉价劳动力,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不说,连家庭都无法照顾了。这就是为什么打工人一直都在遭受苦难的根本原因。廉价劳动力这个词,说起来轻松,其实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要知道,身体是自己的,家庭也是自己的,工作是别人的,利润是老板的!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彻底觉悟,彻底摆脱内卷!

安宁Merlin 笔名:宁溪

《六韬》《三略》第一遍阅读完毕。接下来先去看《素书》、《冰鉴》、《挺经》、《家书》,看完之后再继续看下面的兵书。加油,安宁同志💪💪💪

浅涡微漾

从前不爱看兵书,觉得一个女孩子看兵书不适宜。并不是指别人,而是说我自己。不知何时爱上看兵书,直到看完这本《六韬 三略全鉴》,这才后知后觉发现:所谓兵书里面隐含的道理,不仅仅只是用兵之道,还涉及了人生方方面面的大智慧;一个人真正读懂兵书就能学会做人做事。但愿我能有所收获,而不是读过就忘。

青衿

圣贤之书开卷有益 此书读之数遍了,远在二十多年前还在学校就读就读过《太公兵法》,也就是这里的《六韬》。虽然感觉是后世之人伪造之书,但古来圣贤,多有假托之名,名之为太公,其实质在于法。故我从不以为伪书不是经典,就如古文尚书的大禹谟。 太公兵法之所以很值得学习甚至诵读推广,在于其蕴藏之大道密义,尤其如《文韬》《武韬》真乃文韬武略,千万年修炼仙魂之发声也,做人做事之本真哲学。《文韬》大可深读,尤以开篇之《文师》独具慧眼沧桑,《武韬》之《武启》也很好。其他如后面之虎豹犬则更注重战术之类可浅读之。 怀敬畏以读此书,可以赏心,可以治心,可以得大智慧。

晨曦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同天下人分享利益的,才能得到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 一旦拿了君主的俸禄,就会服从君主的命令。 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道义所在的地方,便是天下人争相归附之处。 追逐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的地方,便是天下人争相归附之处。” 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对于忠正守法的官员,升高他们的官位;对于廉洁爱民的官员,增加他们的俸禄。 识别善恶好坏,表彰善良人家。凭公正无私的原则处理事情,用法律制度约束邪恶作假的行为。对于有功的人,哪怕自己厌恶,也一定要给予奖赏;对于有罪的人,哪怕自己喜爱,也一定要加以惩罚。 爱民。原则就是不要损害百姓的利益,不要毁坏百姓的家园,不要肆意杀害百姓,不要让百姓受苦,不要让百姓怨恨。 治国:为百姓谋利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安抚百姓的家业而不是毁坏他们的家业,保障百姓的生存而不要滥杀无辜,给予百姓实惠而不要侵占掠夺,使百姓安居乐业而不要让他们蒙受痛苦,让百姓高兴而不要激起他们的愤怒。(爱国如爱家) 身为君主,应当洞察民情;身为臣子,应当谦恭服从。 不要轻率地赞许认同,也不要粗暴地拒绝排斥。轻率地赞许认同就容易丧失主见,粗暴地拒绝排斥就会闭塞言路。 如果能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能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意见,就没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能用天下人的头脑去考虑问题,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洞察一切,不受蒙蔽。 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谨慎)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谦和而清静地修身,恭顺而谨慎地处事,强大而能够自居弱小,隐忍而实则刚强,这四点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应推行的。】 【挑选人才的六个标准,即仁、义、忠、信、勇、谋。】 六守: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 让一个人富裕,观察他是否逾越法度; 让一个人显贵,观察他是否骄横不驯; 对一个人委以重任,看他能否坚定不移地完成任务; 命令一个人处理问题,观察他是否隐瞒欺骗; 让一个人身临危难,观察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一个人处理突发事件,观察他是否应对自如。 不要把治国大权委托给别人,否则,君主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威。 太阳正当正午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曝晒;握有利刃的时候,要抓紧时间宰割;执有斧钺的时候,要抓紧时机征伐。 对于顺从自己的人,要给予他们恩惠并加以任用;对于反叛自己的人,就动用武力消灭他们。遵循上述原则而不要怀疑,天下人自然就和顺驯服了。 圣人便是效法这一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来治理天下的。(该干什么干什么) 君主一定要做到可怒则怒、杀伐决断、适时攻伐,这样国家才能强盛。 崇德才兼备的贤明之人,抑制无贤无才之辈,任用忠诚信实之人,除去奸诈虚伪之徒。 做君主的,应当如同龙头一样,高瞻远瞩,洞察一切问题,审慎听取意见,对外表现出庄严肃穆,而将内心的真情隐藏起来。要让人觉得像天空那样高而不可极,像深渊那样深而不可测。 作战取胜的关键方法,在于秘密地勘察敌情,抓住有利的战机,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给予敌方迅猛的打击。 第一要求修心养德,以观天道,做好准备,等待伐商的时机; 第二要把握好战机,这个战机要从天道、人道以及“心”、“意”、“情”去观察; 第三要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这是进攻和防御成功的关键;(上下思想一致) 第四要与天下人同呼吸、共命运,把利益分给天下众人; 第五要隐藏自己的谋略,于无形之中运用智慧而不被人察觉; 第六说明如今的商朝已有亡国之兆,这时正是大军出征讨伐的好时机,一旦发兵,天下都会顺从。(趁虚而入) 先看到公开的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既要看到他的外在表象,又了解他的内心想法,才能知道他的真正意图; 既要看到他疏远什么人,又了解他亲近什么人,才能明白他的真实情感。 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同疾苦互救济,同情感互保全,同憎恶互帮助,同爱好共追求,这样的话,就是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战车机弩也能进攻,没有壕沟壁垒也能防守。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运用智慧于无形中,而不显现出来;真正有大谋略的人,会在行动之前运用谋略,而不显现出来;真正勇敢的人,会在最初就打消敌方的气焰,而不将勇敢表现出来;真正谋利益的,谋的都不是表面的利益。 【与天下人共命运,自然会受到欢迎,不会遭到反对。】 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让老百姓不知不觉受到教化,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天地从不刻意暴露自己的规律,万物自会按其规律生长;圣人从不炫耀自己的英明,所以自能成就辉煌的功业。 “文伐”的意思是利用权谋计策、政治、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来打击敌人。 十二种“文伐”的方法(腐蚀、磨灭斗志),分别是:顺从使敌生骄,亲近敌国宠臣,贿赂敌君近臣,荒废敌君心志,掩盖敌国忠臣之功,收买内臣、离间外将,贿赂敌国君主,加深与敌国友谊,夸耀赞美敌国国君,取得敌国信任,阻塞敌国耳目,供养敌国乱臣。 暗中许诺下高官厚爵,悄悄地赠送大量财宝,来收买敌国的英雄豪杰。我们自己国内积蓄充实,但表面要装作很贫乏。暗中收纳敌国的智谋之士,与他们一起商议大计。秘密地吸纳敌国勇士,借以增强我方的士气。要尽量满足这些人的欲望,并让这种欲望不断地滋长蔓延。 想要进攻强大的敌人,一定要先助长他的强势,等他骄傲自满,再趁机进攻;想要离间敌人的亲信,一定要先收买敌人的其他心腹,让其散布流言;要瓦解敌人的军队,一定要先给敌国的士兵民众以恩惠,让他们的心归顺我。运用计谋,周密最为重要。设想许多对付敌人的方案,以丰厚的利益诱惑敌人,敌人内部必然会起争夺利益之心。要想离间敌国君主和亲信宠臣之间的关系,应该根据他们的喜好,给予那些宠臣一些好处,送给他们所想得到的东西,许诺给他们丰厚的利益,疏远他们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无法有所作为。 民众如同牛马一样,经常喂养他们,他们就会顺从并亲近主人。 辅佐之人: 要有腹心一人,主要负责出谋划策,应付突然事变,观测天象,消除祸患,总揽军政大计,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要有谋士五人,主要负责判断军事行动的安危,消除隐患,鉴别将士的品行才能,制定赏罚细则,授予官职,决断疑难问题,裁定事情是否可行。要有掌管天文的三人,主要负责观察日月星辰,观测风向气候,推算时日吉凶,考察福祸征兆,核查灾异现象,观察人心之所向。要有懂得地利的三人,主要负责察明军队行军和驻扎的地形状况,分析利弊得失,观察远近地形的险易,以及江河水情和山势险阻的状况等,确保军队作战不失地利。要有通晓兵法的九人,主要负责分析探讨敌我形势的异同,分析作战胜败的原因,选择不同条件中作战的兵器进行训练,检举揭发不守纪律的人。要有管理粮草的四人,负责考虑军中粮食消耗,储备积蓄物资,保证粮道畅通,运送粮草并顺利抵达,保证军队的供给。要有负责振作威武的四人,主要负责选拔有才能之士,挑选武器装备,组织部队风驰电掣般行动,迅猛快速地打击敌人,使敌方不知所措。要有执掌旗鼓的三人,主要负责用旗鼓传达号令,让士兵们根据旗鼓所示的信号行动,或者故意制造假符节、发布假命令来迷惑敌人,确保我军忽来忽往,神出鬼没。要有得力干将四人,担负重要使命,从事艰巨任务,挖掘壕沟陷阱,修筑城墙堡垒,确保防御的坚固。要有博学多才的三人,主要负责指出将帅的不足,弥补其过失,接待外来宾客,谈判问题,消除祸患,排解纠纷。要有擅长权谋的三人,主要负责策划诡诈的奇谋妙招,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特殊事件,让敌人无法识破其中真相,并运用得变化无穷。要有情报探子七人,主要负责往来外县,听风声,观动静,探察四方的形势,了解敌军情况。要有爪牙五人,主要负责宣扬我军军威,激励三军斗志,使将士们敢于冒险犯难,毫无畏惧地去攻克敌人的精锐部队。要有羽翼四人,主要负责宣传我军的威名声誉,以震慑四方,动摇敌国军心,削弱敌军的斗志。要有间谍八人,主要负责刺探敌方的动态变化,观察敌人意图,自如应对,进行间谍活动。要有术士二人,主要负责使用诡诈手段,借助鬼神的力量,迷惑扰乱敌方的军心。要有方士二人,主要负责各种药品,治疗刀伤剑伤,医治各种疾病。要有会计二人,主要负责核计算军队的营垒、粮食和财用的收支情况。 五种美德就是指: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和忠贞。 十种缺点:勇敢却轻易赴死,性子急躁并且急于求成,秉性贪婪而贪图利益,为人仁慈却姑息违法乱纪的行径,聪明机智却胆小怕事,诚信却容易轻信他人,廉洁却对部下很苛刻,足智多谋却优柔寡断,性格刚毅却顽固不化,天性懦弱且喜欢依赖别人。 八种方法: 一是提出问题,看他是否解释得清楚; 二是详细追问,考验他的应变能力; 三是在他身边安插间谍,看他是否忠诚; 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是否有所隐瞒,来考察他的品德; 五是让他管理财物,考察他是否廉洁; 六是用女色来试探他,看他有没有操守; 七是让他身处危难之中,看他是否勇敢; 八是用酒灌醉他,看他是否能保持常态。 如果杀掉一个人就能震骇全军的话,就杀掉他;如果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全军高兴,就奖赏他。诛杀,贵在敢杀地位高贵的人;奖赏,重在奖赏地位低下的人。 攻伐作战的方法。 其一要伺敌而动,灵活作战,既要遵循一般原则,又要出奇制胜; 其二要防患于未然,于无形中取胜,不要等失败了才采取措施; 其三,作战就一定要攻克敌军,用兵一定要秘密,行动一定要出其不意,计谋一定不要被识破; 其四要看清敌人的行动,摸清敌情; 其五,作战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其六,兵贵神速,军事行动要像“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善于用兵的人,不等敌方摆开阵势就会发起进攻;善于排除祸患的人,能够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将之消除;善于打胜仗的人,能够取胜于无形之中。最高明的作战艺术是无须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 对用兵来说危害最大的就是犹豫,对军队来说最严重的灾难就是狐疑。 五行相互生克的原理,是天地演变的自然规律。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仔细探明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或者无人防守的处所,趁虚出击,就可以突出包围圈。 周全考虑和准备。 所以 提及都是前期的准备和调研。 【一国之君要收揽民心,一军之将要收揽士心。】 “军队要以奖赏作为表象,以惩罚作为本质,不能偏废。”赏罚一旦严明了,将帅的威信就能树立起来;选拔的官吏得当,士兵就能心服口服;任用的人德才兼备,敌国就会畏惧。 对待有才能的士人,一定要谦恭而不可以傲慢;对待将领,要让他内心畅快而不能让他心存忧虑;制定谋略的时候,要深思熟虑,不能犹豫不决。 将领的谋略一定要非常保密,士兵的思想一定要团结统一,进攻敌人一定要猛烈迅速。 深谋远虑,勇敢威武,是身为将领最为宝贵的品德。适时而动,当怒则怒,是将领用兵的艺术。

小宁

十星🌟推荐好书 首先个人感觉东篱子的翻译准确生动 入言入理非常感谢作者把这么难懂宝贵的祖先智慧解译为现代文 让我们有机会一睹古人的经典智慧 非常感谢译者的付出 感觉意犹未尽 真敬佩古人的智慧 其实两本书中的韬略之术历尽千年而闪闪发光 其中对人性的分析是永恒不变的 几千年前是贪嗔痴 现在同样是贪嗔痴 古人打天下 称王拜相和现在的商业竞争不谋而合 都是需要谋略和团队 对于领导之术 治国治军 完全可以借鉴到现代商业之中 真正读懂了必能开拓一番事业 而对于战争篇 有些年代的限制而无法真正读懂 但姜太公和黄石公的谋略智慧 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我用一段姜太公的话结尾 这就是商业或者成事的本质肺腑之言 拜读了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15]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锅贴春卷酸梅汤

①对于兵器、布阵、具体策略的讨论已经过时,应略读。 ​②朴素唯物主义、民本思想、反战思想是古代兵书的合理内核,但是披着对话、比喻的外衣,且落脚点是为君王服务,仍要精读。 ​③抽出合理内核需要借助马哲。

学兵法最快的方式是参与战争,现在没有这样的环境,也没有得到教育的熏陶,看个热闹都看不到。 以正合,以奇胜。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天时,地利,人和。

这本书非常好,讲述天下僵局被围。该如何经营突围战争,联合起来共同突围,灵感源源不断瞬间醒悟知道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多啦B梦

前几篇有点用,就是后几篇关于打仗那几个地方,我感觉没有,为什么我感觉没用呢?这也只是我个人感觉,因为他那个都是卸载战场了,你说的那些东西根本都不实用。然后上中下三略挺有用的,都是领导必读的。

厚德载物

挺好,可读。

Mr.张

兵家鼻祖,思想深邃。在封建社会却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很难得。

Atopos

我是先读的《孙子兵法》,然后看的这本,里面很多的观点和《孙子兵法》里都有相通之处,两者相比,《孙子兵法》总结的更简洁明了,

兵法大多一脉相承,治国打天下只要打着以民为本,为民请命基本都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旦问鼎天下又开始鱼肉百姓,自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呜呼哀哉

值得一读被国外称为兵家百科全书各种翻译,六韬三略。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