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读的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传统文化! 让你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读南师的书,是需要有人生阅历的,少年时读,总觉得全是教条,中年之后读,就如老坛陈酿,总能润我心田。正如读中国的儒释道经典,尤其是《论语》,似乎都是“正确的废话”,但人过四十,再读这些东西,方能体验其中之味道,其博大精深。 这几本书实为经典,推荐给大家读读。年轻人请略过……
2024年龍年的第一本書 《中國有文化》《人生無真相》《正道的謀略》南懷瑾先生的一套系列著作拜讀!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不讀南懷瑾,閱盡詩書也枉然! 讀的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傳統文化! 讓你徹底愛上中國文化! 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欲必生; 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行道不求無魔,道無魔則誓願不堅; 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折道義; 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亦動;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則怨恨滋生。 學問以勤學為入門,孝養以竭力為真情。 處世以立德為事業,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精進以律己為第一,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行持以觀心為穩當,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治事以精嚴為切實,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居眾以謙恭為有理,言語以減少為直截。 待人以至誠為供養,長老以耆舊為莊嚴。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天下的道理就那麼一點點,但學上來怎麼就那麼的難啊!人這一輩子,就三句話——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地死掉。 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金錢的浪費,而是認知的遲到!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向塵世外看上一眼。到死也不明白一切皆為一場空! 《無聲告白》里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活成一個普通人。 像普通人一樣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遇到一個對的人,擁有一個平淡的小家,光是這些,就已經要耗費全部的精力了。 年少時都有過光鮮亮麗的夢想。那時候,談起未來,眼睛里都閃著光。也曾想鮮衣怒馬,仗劍走天涯,後來陰差陽錯、世事無常,深夜聚在一起,杯子碰過都是夢碎的聲音。 很多時候,是不由人;很多事,不是做給自己看的,是為了融入身邊的環境,為了看起來像一個普通人。我們登上並非我們願意登上的舞台,表演並非我們意願的節目。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活成一個普通人。甚至,於某些人來說,光是成為一個普通人,就已經耗費了全部的力氣了。生活不易,要對自己好一些啊。 今年的春晚看了一點,李白先生《將進酒》記憶尤新,最後附上一首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千金散盡還復來!不知為何我就是特別喜歡這一句。可能我骨子裡也想如李白先生一樣活的那麼灑脫吧! 2024年2月16日(正月初七書留)
开篇的照片让我的南怀瑾老先生自此再也说不出口!(原来也是颜控🤤🤤🤤) 正所谓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读的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传统文化! 南师让我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三本合集分开读过,这一次再次合起来阅读,体验完全不一样,有种战胜了大部头的感觉。 这是一套南师弟子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主要是南师著作太多,实在来不及全部读完,正好,这本合集算是提取精华,适合我这种心急的人。 本合集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师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 《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师关于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等方面的体现,属于中国哲学。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包括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以及用人七大板块。
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 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 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要在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
这是一套南怀瑾先生讲给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分别对应南怀瑾作品中与当下普通读者关系密切、适合入门的板块。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包括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以及用人七大板块。
初读南先生的书感到儒释道杂糅,疑惑重重。看多了南先生的书,渐感博大精深。就如南先生所说,学习中国文化,如不研究一点诗词,就失去了理解很多绝妙哲学智慧的机会;如不读经书就看不懂历史,不读历史就理解不了经书。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用纯粹的诚意坚持大道,不迷惘不畏惧,当尽就尽,何复多虑!
人生一切的境界,天下大事,都是一样,时间、空间都是条件,机会来了要知道把握,机会过了,你在后面赶,那没有不失败的,当然把握得不对也不成功。
利用碎片时间读完的三本,感觉特别受用,十多年前没读懂的,有了这些年的经历多少有一点点明白了。南老师讲解的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很实用,可以作为为日常工作生活接人待物上对自身的要求了。儒释道里,最羡慕的还是道家的逍遥自在啊。
很荣幸遇到了这本书,并开启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前对《易经》有所耳闻,但怯于古文和盲史,看了南师的讲解,耳目一新,也明白了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因为古书中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和一些永不枯竭的做人道理。这本书开启了,我对《论语》、《易经》、《庄子》的阅读,打开自己对中国文化探索的触角,有机会再去拜读老先生妲《论语别裁》。以儒、释、道三家文化,去理解人生,理解出生入死,平凡过一生,坦然面对生死,这仅是放下的一个梦境,醒了,还是又跨入另一个幻境。期待这个梦境的打开,也接受这个梦的幻灭。仅是形态在这个宇宙间的发生变化,内在的本能还在。
- 南怀瑾1918-2012 古代典籍.经史合参 - 老子他说 论语别裁 孟子七讲.孟子旁通 - 中国有文化; 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 - 人生无真相; 人生.规律/困境/价值 方向+选择 - 正道的谋略; 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
这是一套可以常存在书架上的宝书。道理简单行动难,首先是先懂道理,道理知道了,时常让长辈、老师、朋友提醒自己去按道理做就可以了。
本书所收的文章,有的来自南怀瑾先生著作中的完整篇章,我们只在原文基础上精简行文、重分段落、重拟标题等。有的文章是从多部作品中摘选、衔接而成,以便用一篇文章较完整地讨论一个话题,为了前后衔接得当,个别语句的顺序、措辞有调整。每一篇文章之后,注明了所选素材的出处。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为真情;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精进以律已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人生若能明己,明事,舍得,放下,不当真,这也很坦荡吧。
15/54内用黄老,外以儒墨 我们生在全面西化之后,长在崇洋媚外之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传统、迂腐、封建糟粕。加上社会和舆论总妖魔化国学。经常看到以下报道语境:藏污纳垢的国学院、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坑蒙拐骗的算士与中医。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加上文言文的语义难解,很多不知所云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断层,但是经过南怀瑾的讲解,才知道此中有真意。力存大人之志,只存高远,养浩然之气,在正道的基础上再谈学识、修养、文化、艺术,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路线。 在造富神话、重商重利、精致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精神滋养,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长期主义的标尺。
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读的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传统文化! 让你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读南师的书,是需要有人生阅历的,少年时读,总觉得全是教条,中年之后读,就如老坛陈酿,总能润我心田。正如读中国的儒释道经典,尤其是《论语》,似乎都是“正确的废话”,但人过四十,再读这些东西,方能体验其中之味道,其博大精深。 这几本书实为经典,推荐给大家读读。年轻人请略过……
2024年龍年的第一本書 《中國有文化》《人生無真相》《正道的謀略》南懷瑾先生的一套系列著作拜讀!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不讀南懷瑾,閱盡詩書也枉然! 讀的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傳統文化! 讓你徹底愛上中國文化! 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欲必生; 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行道不求無魔,道無魔則誓願不堅; 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折道義; 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亦動;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則怨恨滋生。 學問以勤學為入門,孝養以竭力為真情。 處世以立德為事業,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精進以律己為第一,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行持以觀心為穩當,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治事以精嚴為切實,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居眾以謙恭為有理,言語以減少為直截。 待人以至誠為供養,長老以耆舊為莊嚴。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天下的道理就那麼一點點,但學上來怎麼就那麼的難啊!人這一輩子,就三句話——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地死掉。 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金錢的浪費,而是認知的遲到!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向塵世外看上一眼。到死也不明白一切皆為一場空! 《無聲告白》里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活成一個普通人。 像普通人一樣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遇到一個對的人,擁有一個平淡的小家,光是這些,就已經要耗費全部的精力了。 年少時都有過光鮮亮麗的夢想。那時候,談起未來,眼睛里都閃著光。也曾想鮮衣怒馬,仗劍走天涯,後來陰差陽錯、世事無常,深夜聚在一起,杯子碰過都是夢碎的聲音。 很多時候,是不由人;很多事,不是做給自己看的,是為了融入身邊的環境,為了看起來像一個普通人。我們登上並非我們願意登上的舞台,表演並非我們意願的節目。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活成一個普通人。甚至,於某些人來說,光是成為一個普通人,就已經耗費了全部的力氣了。生活不易,要對自己好一些啊。 今年的春晚看了一點,李白先生《將進酒》記憶尤新,最後附上一首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千金散盡還復來!不知為何我就是特別喜歡這一句。可能我骨子裡也想如李白先生一樣活的那麼灑脫吧! 2024年2月16日(正月初七書留)
开篇的照片让我的南怀瑾老先生自此再也说不出口!(原来也是颜控🤤🤤🤤) 正所谓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读的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传统文化! 南师让我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三本合集分开读过,这一次再次合起来阅读,体验完全不一样,有种战胜了大部头的感觉。 这是一套南师弟子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主要是南师著作太多,实在来不及全部读完,正好,这本合集算是提取精华,适合我这种心急的人。 本合集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师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 《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师关于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等方面的体现,属于中国哲学。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包括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以及用人七大板块。
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 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 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要在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
这是一套南怀瑾先生讲给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分别对应南怀瑾作品中与当下普通读者关系密切、适合入门的板块。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包括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以及用人七大板块。
初读南先生的书感到儒释道杂糅,疑惑重重。看多了南先生的书,渐感博大精深。就如南先生所说,学习中国文化,如不研究一点诗词,就失去了理解很多绝妙哲学智慧的机会;如不读经书就看不懂历史,不读历史就理解不了经书。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用纯粹的诚意坚持大道,不迷惘不畏惧,当尽就尽,何复多虑!
人生一切的境界,天下大事,都是一样,时间、空间都是条件,机会来了要知道把握,机会过了,你在后面赶,那没有不失败的,当然把握得不对也不成功。
利用碎片时间读完的三本,感觉特别受用,十多年前没读懂的,有了这些年的经历多少有一点点明白了。南老师讲解的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很实用,可以作为为日常工作生活接人待物上对自身的要求了。儒释道里,最羡慕的还是道家的逍遥自在啊。
很荣幸遇到了这本书,并开启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前对《易经》有所耳闻,但怯于古文和盲史,看了南师的讲解,耳目一新,也明白了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因为古书中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和一些永不枯竭的做人道理。这本书开启了,我对《论语》、《易经》、《庄子》的阅读,打开自己对中国文化探索的触角,有机会再去拜读老先生妲《论语别裁》。以儒、释、道三家文化,去理解人生,理解出生入死,平凡过一生,坦然面对生死,这仅是放下的一个梦境,醒了,还是又跨入另一个幻境。期待这个梦境的打开,也接受这个梦的幻灭。仅是形态在这个宇宙间的发生变化,内在的本能还在。
- 南怀瑾1918-2012 古代典籍.经史合参 - 老子他说 论语别裁 孟子七讲.孟子旁通 - 中国有文化; 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 - 人生无真相; 人生.规律/困境/价值 方向+选择 - 正道的谋略; 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
这是一套可以常存在书架上的宝书。道理简单行动难,首先是先懂道理,道理知道了,时常让长辈、老师、朋友提醒自己去按道理做就可以了。
本书所收的文章,有的来自南怀瑾先生著作中的完整篇章,我们只在原文基础上精简行文、重分段落、重拟标题等。有的文章是从多部作品中摘选、衔接而成,以便用一篇文章较完整地讨论一个话题,为了前后衔接得当,个别语句的顺序、措辞有调整。每一篇文章之后,注明了所选素材的出处。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为真情;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精进以律已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人生若能明己,明事,舍得,放下,不当真,这也很坦荡吧。
15/54内用黄老,外以儒墨 我们生在全面西化之后,长在崇洋媚外之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传统、迂腐、封建糟粕。加上社会和舆论总妖魔化国学。经常看到以下报道语境:藏污纳垢的国学院、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坑蒙拐骗的算士与中医。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加上文言文的语义难解,很多不知所云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断层,但是经过南怀瑾的讲解,才知道此中有真意。力存大人之志,只存高远,养浩然之气,在正道的基础上再谈学识、修养、文化、艺术,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路线。 在造富神话、重商重利、精致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精神滋养,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长期主义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