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内幕(沈醉回忆录)

沈醉
本书作者沈醉,18岁起就加入了刚刚创立的军统,并在其中度过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18年。他亲眼见证了军统的草创、壮大、缩编、败逃,自己也从线的“行动组”,辗转做到军统总务处长,又被“发配”到云南。他个人的经历,就是军统兴衰的缩影;他笔下的军统,是对已刻在自己生命中一段漫长歧路的冷静反思。每一段内幕,都是一份无法释然的记忆。
八聲甘州

这本不同于我看的前两本(《战犯改造所》《我的特务生涯》),前两本比较偏口语化,有一种想起什么写什么的感觉,所以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回忆。更好读,也更有趣。 这一本更像是交上去的报告,分条列目,对于军统的来历、部门、人员等等都交代得很清楚。只不过需要读者在此之前有一定量的相关知识储备,不然读起来会有些吃力。 但为什么这本在豆瓣上的评价并不高,沈醉自己在后记中也写了,“我写这些资料,都是凭记忆先后整理出来的,既不会全面,又可能记错;有的事情在不同的稿件中出现,不仅有繁有简,甚至连语气用辞等都不一致。”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甚至在有的篇目中,指代作者本人的,一会是人称代词“我”,一会又是第三人称“沈醉”,多少会显得割裂。同时,因为涉及到作者并不光彩的过往,以及“最难下笔的是那些很少人知道的事情,而且知道的人或是死去或是不在大陆,便产生能不写便不写或能少写便少写的念头。”删改和斟酌之间,可信度因此也大打折扣(原谅我有些阴谋论了,原因是看到一位书友打的差评,引用了一篇公众号文章,读完之后发觉“是了,回忆录还是不可全信”)。不过,回忆录也算是一份珍贵的史料,读一读还是能收获很多知识的。 碎碎念:在搜沈醉啥时候去世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沈醉和前妻粟燕萍是在离别三十年后才重新见面的。此时粟燕萍早已改嫁他人多年,孩子们也都生活在台湾。最后只有沈美娟回到大陆与父亲重逢,她当时与父亲分别时不过三岁,去接站时父女俩还是凭近照才能相认。那个时代,劳燕分飞,骨肉分离的事真的多的不能再多了。

林语溪

沈醉,被捕时为保密局云南站站长。 18岁时被戴笠亲自提升为为军统行动队,小组的组长。让一堆比他大的人能够停服于他,可见他的能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从第一次杀人的紧张,恐惧,吃饭时惊的餐具掉落桌子上,到后来居然拿犯人当靶子练习射击,从通信员到杀人恶魔,所以沈醉枪法还是不错的。 沈醉详细介绍了军统里的,秘密逮捕,公开逮捕,暗杀,审讯的一些详情。包括接触到的要人,叶挺,江姐,张学良,等等。 再到后来在军统总部当总务处长,利用小心思住茅草房获得戴笠进一步信任。 沈醉的业务能力可以说是出众的,戴笠亲自培养的心腹,年龄小,资历深。但是沈醉缺乏深远的政治眼光,这一点,戴笠毛人凤多次批评他。 在云南危机四起的时候,头脑清晰,判断明确。最后被卢汉囚禁的时候并果断交出保密局云南势力,并包括过境的特务头子。 沈醉的一生,由人变鬼,最后在功德林由鬼变成人。他的这几本回忆录,里面有重叠,有重复,但是相互印证,互相能够补充详细的细节,如果有人能够把这几本重新融合整理,那么沈醉回忆录的可读性,完整性就会增强很多。 读历史,尤其是细枝末节,就得读这样的回忆录。由当事人讲述曾经的事情儿,往往比后人按图索骥要清晰明白的多。 如果你想了解,功德林改造战犯灵魂的历史,想了解军统的历史,看民国社会真实的历史的细节,那么沈醉回忆录为必读书目。

书海夜航

此书 也涉及了不少 "办公室政治" 《潜伏》 与它相比 可就是: 小儿科了…………

书海夜航

一则军统饶富神秘色彩 二则亲历、亲闻 三则文字晓畅 故而: 可读性极强…………

Yang

非常好的一本书。书中军统的几个大头目,如戴笠、唐纵、郑介民、毛人凤,无一不是干事兢兢业业,心里都是想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把人情世故写的很详细,斗争无处不在,残酷无情,何时何地都有。 作者沈醉,也是个狠人,人情世故一点不差,手腕也很强,比如毛人凤把他排挤出军统总部,他还想暗杀毛人凤。 适合每名职场人员阅读,就会发现自己所遇到的困难,真的是浮云,困难不算什么,人啊,还得磨炼!

刘鲁静

二十几年前数度读此书,仅仅看个热闹;二十几年后再度读此书,始读出点“门道”。剔除一点“时代局限”,不啻为一部“神作”。

体元

读起来需要勇气的书。不论我看过几遍红岩,由当年军统的少将处长写的军统内部的事还是让我气愤地无法一次性看完。每次停下需要看点快乐的书缓一缓,再拿起看又要鼓起勇气。 连看都如此,当时那些人们经历的又是多么惨不忍睹。 所以最后国民党败,是理所当然的事。

Dinskoi

沈醉是个很聪明的人,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但他还是保留了一点良知,这也是他没有不得善终的原因。文中多次说到他母亲对他的教诲,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是他的福星。

盏茶

沈醉,这个曾经的国民党军统大特务,在解放前,不知杀害了多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1949年底云南解放时作为战犯关押,经过11年的改造,彻底认清了过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与残暴,特赦后,在周总理的殷切关怀下,以史为鉴,通过回忆录记录下了令人恐怖的军统历史。 这本《军统内幕》非常写实地记录了军统如何训练特务人员,揭示了军统在上海、重庆、云南等地的罪恶活动,揭秘了杨杏佛、史量才等进步人士以及杨虎城将军被害的经过,更深入浅出地记述了罪恶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内幕,对于美国特务在中国如何作威作福做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更揭示了蒋介石集团完全就是美帝的走狗。此外对于一些军统头子毛人凤、唐纵、郑介民等做了详尽的记录,揭露他们的各种罪恶行径。 经过战犯改造后,已经成为坚定统战一员的沈醉,早已剖析了自己过去的种种恶行,悔不当初,也感恩于共产党的深切改造,通过文字讲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军统,每一段都是他漫长歧路的深刻反思,都是他难以忘怀的无法开释的记忆。

不言悔若

我觉得看杨虎城和叶挺将军被囚禁的部分,让我想起骆宾王的这首诗《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真的是太贴切了,在史书上不过三两行的人物,所经历的磨难难以想象,更加突显其熠熠生辉之光芒。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惟愿英魂长存!

Absolute

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仅能够了解国民党军统的历史和运作方式,更能够让人深刻反思历史,作者的回忆不仅揭示了军统的内部运作机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作者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忏悔。读完这本书后可以再看看作者所写的《战犯改造所见闻》,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终于读完了。沈醉的《军统内幕》。详细讲了民国时期军统的组织划分,特务训练内容以及对各党派人士,人民进行迫害的过程(典型为迫害杨虎城过程)和几个军统大佬的故事。同时这本书也有大量刑侦知识可以学习。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党与军统在黑暗之中斗争激烈,双方渗透都是无孔不入! ​东方希姆莱—戴笠,做事细节,有头脑也最为神秘。周总理曾说,戴笠之死,使革命提前十年结束。

凑凑的味道

本书展示了军统的发展历程和几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此外还有戴笠麾下军统三巨头的小传,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索民国特务工作的绝佳视角。这些个特务,哪里有什么“凝聚意志,保卫领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全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蝇营狗苟,灭亡是必然的。

赵·全反射集成阿贾克斯·月

很棒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扯个题外话,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美西方那么害怕红色苏联红色中国,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太理解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要扯上意识形态。我不知道这个是否跟国民党“怕”共产党有关,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确实有点明白国民党为啥那么怕共产党了。至于具体为啥,诸君亲自去看去品味一下吧。 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有八卦的感觉,也不失严肃和紧张。作者肯定会有自己的态度,但对事件人物具体细节的描写,感受起来还是很顺的。 反正看完本书,我很喜欢写这本书的沈醉。

马力的意外

看了好久,大部头,但兴趣盎然,大时代,军统,国共,新中国,谢谢沈老和沈老女儿,让我们能够身临现场。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幸之,生活在这个盛世,如你们前辈所愿。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