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评价 美国心理学会曾对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进行过排名,结果弗洛伊德排在第三(仅次于斯金纳和皮亚杰),足见其影响力。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心理学家波林就做过如下评价(Boring,1950): 他在思想领域和了解人类本性的新技术方面是一位先锋……一位忠实地坚持他的基本意图而努力工作了50年的先锋,他对知识的贡献在于他改变并带来了成熟的思想体系。三百年以后在写心理学史时,似乎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字就不能写出一本堪称普通心理学史的书。 (一)贡献 (1)弗洛伊德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其后的人格理论家从弗洛伊德理论中借用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和假设,他们都继续提出并推进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许多心理学史专家相信,精神分析理论为人格理论指明了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2)弗洛伊德还被公认为是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今天,采用和治疗师讨论的方式来治疗心理障碍,已作为一种成熟方法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广泛运用。一些治疗技术,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和催眠的使用已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3)弗洛伊德还开创了人格研究的众多领域,如性本能、自我、潜意识等,推广了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如今,在许多心理治疗师、人格理论家及心理学各领域的研究工作中,焦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多年前弗洛伊德将这些概念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从而影响了今天人格研究的主题。
看弗洛伊德的传记主要是因为了解了精神分析,看了他的精神分析引论后感觉了解一下这位伟人的生平或许能更有助于了解他的著作。 这本书里有一点论点很戳我,就是精神分析的疗效,弗洛伊德在困境之中得到了许多被精神分析治好的人的帮助,还有它在战争中对抗神经症的作用。我想精神分析之所以能从暴风雨般的批评中突出重围,一定和它的有效性是分不开关系的。它可以说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那个所有的问题都是源自器质性病变的时代。 我自己之所为会接触到精神分析,并坚持下来也是因为它的疗效。我在22年得了抑郁症,是活了这么久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多的痛苦和无价值感。后阅读了身体知道答案,按着以往写日记的习惯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结果却将很多问题追溯到了童年,由此开始了我的心理分析之路。也是后来我才发现很多在这本书里戳我的点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的概念。 于是后来想试试心理学考研,而我却是在系统学习了心理学以后才知道自己一直写心理分析的方法是属于精神分析的。我每次遭遇痛苦以后,或者被头脑里的某些想法emo的时候,就会去写然后很自然地很多当下的体验会和我过往的经验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很大的突破是我重新审视了过去当时的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并接受了当时的自己。这个在精神分析里的专业概念叫做“矫正性情感体验”,但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个概念,只是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心理分析治好了我从初中时代就开始的抑郁,我的价值观重塑了,人也变得自信了起来。变态心理学中说精神分析是治疗抑郁症的长期疗法,我想我验证了。但其实我在学这些主流心理学教材时,我感觉对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负面偏见其实是比较大的,相比于其他的心理学流派来讲。我有些时候也会质疑自己,一是质疑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做心理分析对不对二是官方权威对精神分析的偏见,但是正如前面所言,它非常非常有用,带给我了切实的改变和内心的安宁,这是我活这么久自十年前那场变故后接触所有的东西从来没有带给我过的。所以我一直坚持心理分析,也非常信赖精神分析,我感觉精神分析对于在原生家庭中缺爱,童年没那么幸福,很自卑的人来说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救赎,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人生之光。 看传记的时候有的时候看着看着很想哭,因为有对这位伟人的同情与惋惜吧。但也能觉察到很多人性。弗洛伊德无疑是一个天才学霸,而且是一位非常自信坦荡,有仁慈之心的人。他谈性完全是基于临床实践,他一生都忠于他的妻子。能敢于把性提出其实正是因为他对这方面彻彻底底的坦荡。精神分析其实无疑是揭示了人性的肮脏,所以它受到了很大的批判。但揭示这一切的人却正是一位人品非常卓越对真理有执着追求的人,因而他才会做这件事。还有就是我想弗洛伊德有仁慈之心也是他创立精神分析的原因之一。当这些病人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问题导致的身体问题在当时如果就这么下去的话这些病人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会一辈子被人当成疯子,会被送进精神病院,欧洲的精神病院对待病人是非常残酷的。但他发现了这些病人的心理上的问题并发现了心理上的疗效最重要的是他敢于把这一切作为科学真理展现在大众视野里,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还是这么做了。我也是精神分析的受益人之一,所以我心中对弗洛伊德是充满了敬仰之情的。虽然后来有许多人把他的学说改头换面加以完善,但弗洛伊德是提出这些的先驱,被无数人唾骂的也是他。这本书里面充满了对弗洛伊德命运的感慨,其实我觉得在这个世界整个人类,像弗洛伊德这种至情至善的人,他必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但我不会再对他觉得同情、哀婉,反而我会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弗洛伊德本人也是自信和自豪的否则他晚年也不会产出那么多著作了。 致敬伟大的弗洛伊德先生♥️♥️♥️
"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遭受了三次致命的打击: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它将人类从自己是“上帝之特创、宇宙之骄子”的地位上拉下马来;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将“人类乃万物之灵”、认为自己与阿猫阿狗之类有最本质区别的幻想打个粉碎,使人类看到自己也只是动物之一种,高级点而已,可笑的猴子是我们的直系老祖;第三次则是精神分析,它毫不留情地忠告人类:你们对自己其实并无深刻认识,也无法用意识或理智真正控制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虽然几千年以前你们就在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大喊:“人啊,你要认识自己!”
弗洛伊德传 直面人性 最早听说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是高中几个舍友经常提到他的著作,听到过力比多、性学等概念。后来阅读了西方哲学史、被讨厌的勇气等书,了解到了阿德勒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老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加上弗洛伊德学说表面上看起来的直白露骨,大逆不道,但是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的弗洛伊德自己却过着十分节制和清高的生活,再加上阅读爱因斯坦传记的时候了解到爱因斯坦竟然和弗洛伊德也有过交集。另外有说法认为20世纪末评选的千年来最伟大的人中就有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马克思。种种这些让我想去了解一下这位弗洛伊德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本书读的时间有些久远了,模糊的印象中,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和学说都起源于他对癔症的研究。这种非器质性的精神病都起源于性的欲望。弗洛伊德以此为线索为病人提供的治疗都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因此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它的学说应该作为某种实践科学来看待。就像量子力学一样,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说可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量子力学是有用的是因为基于这些基本假设我们可以预测现象并被实验证实或者证伪。弗洛伊德的学说在治疗精神病的领域曾经取得过从未有过的成功,这说明他的学说至少有可取之处,虽然太过惊世骇俗,但是不需要上纲上线将精神分析理论污名化乃至去诋毁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 我并不研究精神分析,所以看这本书主要还是阅读弗洛伊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故事,希望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而不是想深入探讨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以上就是我对于弗洛伊德的学说的所有看法了。下面来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弗洛伊德的几个人生经历。 弗洛伊德从小就是十分天才的学生,而且与此同时十分勤奋,胸怀大志。很早就获得了大学教授的赏识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但是由于当时科研环境经费不足,他不得不放弃做纯粹学术研究而是成为了一名医生,进入医院挣钱。而这种改变的最终导火索是他爱上了一位姑娘,为了结婚不得不挣钱养家。而且弗洛伊德最终遇上对的人几乎是在博士毕业的年纪。这十分有现实启示意义。 虽然向现实做了妥协,但是弗洛伊德不同寻常之处终于显露出来,结婚之后,弗洛伊德将时间分成了两半,一半开业行医,挣钱养家;一半用来搞毕生向往的纯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男性癔病上。这一点和爱因斯坦早年的经历多么相像。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大学职位的爱因斯坦只能靠着朋友关系在专利局当一个平凡的公务员,但是爱因斯坦也是在很快完成上班任务之后开始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并且网罗了一些伙伴经常讨论科学哲学问题。伟大的人不会在意客观条件的艰难,而是尽力用好困难的现状,找到自己的终生目标之后不懈追求! 经历了常年的冷板凳之后,弗洛伊德有一天终于大放异彩,周游欧美列国,巡回演讲。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弗洛伊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他的研究却是做的好。弗洛伊德进行研究工作时喜欢系统的方法,坚持写作,读书,和规律的生活。在每天行医之后,他会仔细记录分析病例,思考总结归纳,提出新的见解,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使得弗洛伊德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思想的精华。 弗洛伊德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在成名之后仍然在一线进行曾经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是极有规律的生活,早上行医,晚上归纳。每周的犹太人安息日全家休息放松。曾经看到过一句话,真正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得奖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 最后说一点虚的东西。弗洛伊德最开始研究生物学,之后迫于生计行医谋生,开始研究医学和精神病学,但是逐渐在日常的研究中深入,乃至直指人心,到达哲学的范畴,恰好符合古希腊神庙上的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虽然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但是他并没去“逆天改命”,而是顺应命运的安排,不过却从不“认命”,而是在命运的大势之中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加上努力和坚持才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不错 详细讲述了弗洛伊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前世今生 值得阅读
很值得读的书,让你知道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越是伟大的人他的人生路似乎是越坎坷,但是伟大的人物与凡人的区别:就是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越挫越勇,也正因有如此的特质,他们才能成为伟人,我们一直认为一个统治国家的总统、主席才资格称为伟人,在这里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知道:一个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家更应该称之为伟人。。
伟人散尽了最后的智慧和光芒,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拋下了所有热爱他的人和这个世界走了! 伟大的诞生,伴随的一定有诋毁,质疑,攻击和漫骂,但什么也阻挡不了伟人和他创造的科学理论!
读这本传记,不时令人肃然起敬,除了弗洛伊德大师个人高超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蹦出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等名字跃然纸上,像看得眼花花的时候突然眼前星光一闪,blingbling٩(๑^o^๑)۶ 叙述手法有别于一些以时间轴为顺序的传记,是按照佛洛伊德大师人生中的大事件为中心思想归类整理,每个章节里面再按时间条理清晰的叙述,读起来很容易把握脉络。故事感很强,让一位伟人的形象平和而亲近的立于读者面前,让人充满敬佩、崇拜又有毫无距离感的可亲可爱。在叙事过程中,科普了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引人入胜,又通俗易懂。 文教授文采斐然,在文中还不时引用中国的古文古诗、俗语谚语,妙笔生花,趣味横生,每次开始阅读,都恨不得一气呵成的读完,是非常值得阅读而有趣的一本传记。
花了一周读这本传记,心中泛起的是无限的敬畏。让我看到了一生矢志不渝坚定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力量。思想带来的分分合合,犹如物种演化史一样,构成了人类文明。钦佩佛洛依德面对苦难的勇气,尤其是那段犹太人苦难史和自身疾病史,他是不幸的又是极其幸运的。一生虽然苦难重重却因思想的光辉获得了最大的尊敬。很多人想名垂青史甚至不惜靠臭名昭著在历史留下一笔,但真正崇高伟大的人从来没有这么功利虚荣过。一生只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已经是足够幸福的人了。
第一次看名人传记类的文体,对内容的一些疑问,由于无从比较只能暂时搁置。要更客观地描述,还是加入笔者主观的偏好也无妨呢?读者有可能不熟悉的部分,是否需要一再重复?此外,弗洛伊德的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自身天赋、坚毅、自省、开放、长寿缺一不可,所以普通人对鸡汤式的“努力”听听就好。
读此书前一直觉得弗洛伊德是个高高在上的精神分析学大师,理论的创造者,他的思想理论深邃而复杂,也许还有点枯燥,不敢深入拜读;读了此书之后感觉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他的作品也没有那么的高深和枯燥,下一部准备看看《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他的理论也是逐步进化完善的,即使如此,也不见得完美,精神分析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独立个体,每个人的案例都有独特之处,和科学理论的唯一性不同,精神分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这也是为什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同样能在精神分析史上享有盛名。 大师们因为学术上的分歧互相攻击直至绝交有点让我猝不及防,在我的心目中,大师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包容,也许过于聪明的人也许都不在意世俗(平等)的友情吧?又或者大师们习惯了被仰慕者包围和照顾,缺少了体验平等友谊的氛围?
别读,这本书的作者是狗屎
很高兴看了这本书。 作者的语言很优美也很有趣,我基本上是马不停蹄的用一周中近24小时的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了。 虽然按我的感受来说,我觉得作者对弗洛伊德教授的喜爱和尊敬导致了本书某些细节事件的认知偏差。 但不妨碍我们通过本书全面深刻的了解了弗洛伊德教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同时更是一位思想巨人的一生。 弗洛伊德教授开创的精神分析对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明,但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教授他所挖掘出的人类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敢于将那些人性中最隐秘的最难以言说的部分公布于大众之前,最终改变了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通过此传致以弗洛伊德教授最崇高的敬意!
原本以为弗洛伊德是高高在上的,严厉专注的,在学术方面非常钻研的且学术之路也是一路顺遂的…….一个伟人。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也有着我们普通人的种种烦恼,也会碰到有人那么尖锐地批判他的观点,也经历过曾经的支持者们与他的分崩离析。非常赞赏他碰到困难跟挑战,一直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即便遇到追随者后来的背叛,他虽痛苦,但也从未低头。最终非常欣慰地迎来了全世界对他的认可。我想,这是属于他的英雄之旅。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自己的英雄之旅,我从这本书获得了赋能,觉得自己也要去体验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就像弗洛伊德曾经做的那样。
我看完整本书也不知道什么叫精神分析及其原理,可有可无的文字太多,还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唯一收获是知道这位大师的生活琐事。
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评价 美国心理学会曾对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进行过排名,结果弗洛伊德排在第三(仅次于斯金纳和皮亚杰),足见其影响力。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心理学家波林就做过如下评价(Boring,1950): 他在思想领域和了解人类本性的新技术方面是一位先锋……一位忠实地坚持他的基本意图而努力工作了50年的先锋,他对知识的贡献在于他改变并带来了成熟的思想体系。三百年以后在写心理学史时,似乎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字就不能写出一本堪称普通心理学史的书。 (一)贡献 (1)弗洛伊德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其后的人格理论家从弗洛伊德理论中借用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和假设,他们都继续提出并推进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许多心理学史专家相信,精神分析理论为人格理论指明了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2)弗洛伊德还被公认为是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今天,采用和治疗师讨论的方式来治疗心理障碍,已作为一种成熟方法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广泛运用。一些治疗技术,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和催眠的使用已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3)弗洛伊德还开创了人格研究的众多领域,如性本能、自我、潜意识等,推广了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如今,在许多心理治疗师、人格理论家及心理学各领域的研究工作中,焦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多年前弗洛伊德将这些概念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从而影响了今天人格研究的主题。
看弗洛伊德的传记主要是因为了解了精神分析,看了他的精神分析引论后感觉了解一下这位伟人的生平或许能更有助于了解他的著作。 这本书里有一点论点很戳我,就是精神分析的疗效,弗洛伊德在困境之中得到了许多被精神分析治好的人的帮助,还有它在战争中对抗神经症的作用。我想精神分析之所以能从暴风雨般的批评中突出重围,一定和它的有效性是分不开关系的。它可以说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那个所有的问题都是源自器质性病变的时代。 我自己之所为会接触到精神分析,并坚持下来也是因为它的疗效。我在22年得了抑郁症,是活了这么久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多的痛苦和无价值感。后阅读了身体知道答案,按着以往写日记的习惯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结果却将很多问题追溯到了童年,由此开始了我的心理分析之路。也是后来我才发现很多在这本书里戳我的点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的概念。 于是后来想试试心理学考研,而我却是在系统学习了心理学以后才知道自己一直写心理分析的方法是属于精神分析的。我每次遭遇痛苦以后,或者被头脑里的某些想法emo的时候,就会去写然后很自然地很多当下的体验会和我过往的经验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很大的突破是我重新审视了过去当时的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并接受了当时的自己。这个在精神分析里的专业概念叫做“矫正性情感体验”,但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个概念,只是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心理分析治好了我从初中时代就开始的抑郁,我的价值观重塑了,人也变得自信了起来。变态心理学中说精神分析是治疗抑郁症的长期疗法,我想我验证了。但其实我在学这些主流心理学教材时,我感觉对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负面偏见其实是比较大的,相比于其他的心理学流派来讲。我有些时候也会质疑自己,一是质疑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做心理分析对不对二是官方权威对精神分析的偏见,但是正如前面所言,它非常非常有用,带给我了切实的改变和内心的安宁,这是我活这么久自十年前那场变故后接触所有的东西从来没有带给我过的。所以我一直坚持心理分析,也非常信赖精神分析,我感觉精神分析对于在原生家庭中缺爱,童年没那么幸福,很自卑的人来说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救赎,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人生之光。 看传记的时候有的时候看着看着很想哭,因为有对这位伟人的同情与惋惜吧。但也能觉察到很多人性。弗洛伊德无疑是一个天才学霸,而且是一位非常自信坦荡,有仁慈之心的人。他谈性完全是基于临床实践,他一生都忠于他的妻子。能敢于把性提出其实正是因为他对这方面彻彻底底的坦荡。精神分析其实无疑是揭示了人性的肮脏,所以它受到了很大的批判。但揭示这一切的人却正是一位人品非常卓越对真理有执着追求的人,因而他才会做这件事。还有就是我想弗洛伊德有仁慈之心也是他创立精神分析的原因之一。当这些病人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问题导致的身体问题在当时如果就这么下去的话这些病人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会一辈子被人当成疯子,会被送进精神病院,欧洲的精神病院对待病人是非常残酷的。但他发现了这些病人的心理上的问题并发现了心理上的疗效最重要的是他敢于把这一切作为科学真理展现在大众视野里,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还是这么做了。我也是精神分析的受益人之一,所以我心中对弗洛伊德是充满了敬仰之情的。虽然后来有许多人把他的学说改头换面加以完善,但弗洛伊德是提出这些的先驱,被无数人唾骂的也是他。这本书里面充满了对弗洛伊德命运的感慨,其实我觉得在这个世界整个人类,像弗洛伊德这种至情至善的人,他必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但我不会再对他觉得同情、哀婉,反而我会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弗洛伊德本人也是自信和自豪的否则他晚年也不会产出那么多著作了。 致敬伟大的弗洛伊德先生♥️♥️♥️
"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遭受了三次致命的打击: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它将人类从自己是“上帝之特创、宇宙之骄子”的地位上拉下马来;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将“人类乃万物之灵”、认为自己与阿猫阿狗之类有最本质区别的幻想打个粉碎,使人类看到自己也只是动物之一种,高级点而已,可笑的猴子是我们的直系老祖;第三次则是精神分析,它毫不留情地忠告人类:你们对自己其实并无深刻认识,也无法用意识或理智真正控制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虽然几千年以前你们就在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大喊:“人啊,你要认识自己!”
弗洛伊德传 直面人性 最早听说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是高中几个舍友经常提到他的著作,听到过力比多、性学等概念。后来阅读了西方哲学史、被讨厌的勇气等书,了解到了阿德勒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老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加上弗洛伊德学说表面上看起来的直白露骨,大逆不道,但是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的弗洛伊德自己却过着十分节制和清高的生活,再加上阅读爱因斯坦传记的时候了解到爱因斯坦竟然和弗洛伊德也有过交集。另外有说法认为20世纪末评选的千年来最伟大的人中就有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马克思。种种这些让我想去了解一下这位弗洛伊德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本书读的时间有些久远了,模糊的印象中,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和学说都起源于他对癔症的研究。这种非器质性的精神病都起源于性的欲望。弗洛伊德以此为线索为病人提供的治疗都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因此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它的学说应该作为某种实践科学来看待。就像量子力学一样,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说可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量子力学是有用的是因为基于这些基本假设我们可以预测现象并被实验证实或者证伪。弗洛伊德的学说在治疗精神病的领域曾经取得过从未有过的成功,这说明他的学说至少有可取之处,虽然太过惊世骇俗,但是不需要上纲上线将精神分析理论污名化乃至去诋毁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 我并不研究精神分析,所以看这本书主要还是阅读弗洛伊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故事,希望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而不是想深入探讨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以上就是我对于弗洛伊德的学说的所有看法了。下面来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弗洛伊德的几个人生经历。 弗洛伊德从小就是十分天才的学生,而且与此同时十分勤奋,胸怀大志。很早就获得了大学教授的赏识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但是由于当时科研环境经费不足,他不得不放弃做纯粹学术研究而是成为了一名医生,进入医院挣钱。而这种改变的最终导火索是他爱上了一位姑娘,为了结婚不得不挣钱养家。而且弗洛伊德最终遇上对的人几乎是在博士毕业的年纪。这十分有现实启示意义。 虽然向现实做了妥协,但是弗洛伊德不同寻常之处终于显露出来,结婚之后,弗洛伊德将时间分成了两半,一半开业行医,挣钱养家;一半用来搞毕生向往的纯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男性癔病上。这一点和爱因斯坦早年的经历多么相像。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大学职位的爱因斯坦只能靠着朋友关系在专利局当一个平凡的公务员,但是爱因斯坦也是在很快完成上班任务之后开始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并且网罗了一些伙伴经常讨论科学哲学问题。伟大的人不会在意客观条件的艰难,而是尽力用好困难的现状,找到自己的终生目标之后不懈追求! 经历了常年的冷板凳之后,弗洛伊德有一天终于大放异彩,周游欧美列国,巡回演讲。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弗洛伊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他的研究却是做的好。弗洛伊德进行研究工作时喜欢系统的方法,坚持写作,读书,和规律的生活。在每天行医之后,他会仔细记录分析病例,思考总结归纳,提出新的见解,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使得弗洛伊德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思想的精华。 弗洛伊德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在成名之后仍然在一线进行曾经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是极有规律的生活,早上行医,晚上归纳。每周的犹太人安息日全家休息放松。曾经看到过一句话,真正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得奖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 最后说一点虚的东西。弗洛伊德最开始研究生物学,之后迫于生计行医谋生,开始研究医学和精神病学,但是逐渐在日常的研究中深入,乃至直指人心,到达哲学的范畴,恰好符合古希腊神庙上的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虽然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但是他并没去“逆天改命”,而是顺应命运的安排,不过却从不“认命”,而是在命运的大势之中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加上努力和坚持才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不错 详细讲述了弗洛伊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前世今生 值得阅读
很值得读的书,让你知道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越是伟大的人他的人生路似乎是越坎坷,但是伟大的人物与凡人的区别:就是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越挫越勇,也正因有如此的特质,他们才能成为伟人,我们一直认为一个统治国家的总统、主席才资格称为伟人,在这里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知道:一个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家更应该称之为伟人。。
伟人散尽了最后的智慧和光芒,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拋下了所有热爱他的人和这个世界走了! 伟大的诞生,伴随的一定有诋毁,质疑,攻击和漫骂,但什么也阻挡不了伟人和他创造的科学理论!
读这本传记,不时令人肃然起敬,除了弗洛伊德大师个人高超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蹦出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等名字跃然纸上,像看得眼花花的时候突然眼前星光一闪,blingbling٩(๑^o^๑)۶ 叙述手法有别于一些以时间轴为顺序的传记,是按照佛洛伊德大师人生中的大事件为中心思想归类整理,每个章节里面再按时间条理清晰的叙述,读起来很容易把握脉络。故事感很强,让一位伟人的形象平和而亲近的立于读者面前,让人充满敬佩、崇拜又有毫无距离感的可亲可爱。在叙事过程中,科普了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引人入胜,又通俗易懂。 文教授文采斐然,在文中还不时引用中国的古文古诗、俗语谚语,妙笔生花,趣味横生,每次开始阅读,都恨不得一气呵成的读完,是非常值得阅读而有趣的一本传记。
花了一周读这本传记,心中泛起的是无限的敬畏。让我看到了一生矢志不渝坚定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力量。思想带来的分分合合,犹如物种演化史一样,构成了人类文明。钦佩佛洛依德面对苦难的勇气,尤其是那段犹太人苦难史和自身疾病史,他是不幸的又是极其幸运的。一生虽然苦难重重却因思想的光辉获得了最大的尊敬。很多人想名垂青史甚至不惜靠臭名昭著在历史留下一笔,但真正崇高伟大的人从来没有这么功利虚荣过。一生只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已经是足够幸福的人了。
第一次看名人传记类的文体,对内容的一些疑问,由于无从比较只能暂时搁置。要更客观地描述,还是加入笔者主观的偏好也无妨呢?读者有可能不熟悉的部分,是否需要一再重复?此外,弗洛伊德的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自身天赋、坚毅、自省、开放、长寿缺一不可,所以普通人对鸡汤式的“努力”听听就好。
读此书前一直觉得弗洛伊德是个高高在上的精神分析学大师,理论的创造者,他的思想理论深邃而复杂,也许还有点枯燥,不敢深入拜读;读了此书之后感觉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他的作品也没有那么的高深和枯燥,下一部准备看看《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他的理论也是逐步进化完善的,即使如此,也不见得完美,精神分析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独立个体,每个人的案例都有独特之处,和科学理论的唯一性不同,精神分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这也是为什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同样能在精神分析史上享有盛名。 大师们因为学术上的分歧互相攻击直至绝交有点让我猝不及防,在我的心目中,大师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包容,也许过于聪明的人也许都不在意世俗(平等)的友情吧?又或者大师们习惯了被仰慕者包围和照顾,缺少了体验平等友谊的氛围?
别读,这本书的作者是狗屎
很高兴看了这本书。 作者的语言很优美也很有趣,我基本上是马不停蹄的用一周中近24小时的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了。 虽然按我的感受来说,我觉得作者对弗洛伊德教授的喜爱和尊敬导致了本书某些细节事件的认知偏差。 但不妨碍我们通过本书全面深刻的了解了弗洛伊德教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同时更是一位思想巨人的一生。 弗洛伊德教授开创的精神分析对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明,但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教授他所挖掘出的人类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敢于将那些人性中最隐秘的最难以言说的部分公布于大众之前,最终改变了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通过此传致以弗洛伊德教授最崇高的敬意!
原本以为弗洛伊德是高高在上的,严厉专注的,在学术方面非常钻研的且学术之路也是一路顺遂的…….一个伟人。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也有着我们普通人的种种烦恼,也会碰到有人那么尖锐地批判他的观点,也经历过曾经的支持者们与他的分崩离析。非常赞赏他碰到困难跟挑战,一直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即便遇到追随者后来的背叛,他虽痛苦,但也从未低头。最终非常欣慰地迎来了全世界对他的认可。我想,这是属于他的英雄之旅。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自己的英雄之旅,我从这本书获得了赋能,觉得自己也要去体验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就像弗洛伊德曾经做的那样。
我看完整本书也不知道什么叫精神分析及其原理,可有可无的文字太多,还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唯一收获是知道这位大师的生活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