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之缠论新解

缠中说禅著 付学军编
本书系编者根据缠中说禅的108篇博客整理,从市场哲学的角度出发,详细讲述了缠论的投资逻辑和心法。 全书共分为实战篇、论证篇和闲话篇三大部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作为研究缠论的上乘之作,尤其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的投资者使用。 读者可边投资边学习,通过参缠将投资中的疑问解决,研读三遍开悟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炒股赚钱是如此简单。
omega

其实在开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另一本介绍缠论的漫画,原本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值,关于价投基本面的书看了许多,关于技术面的也陆续看了不少,总结归纳了一些各自的共通点,而对于“缠论”,在开始之前,我觉得应该万变不离其宗,但多看一些倒不是什么坏处,于是抱着这个看看吧的心态,便开始看了。 看完漫画的内容,开始觉得缠论有点意思了,开始觉得缠论的框架跟我已知的技术面体系有不同,不像威科夫小到一根K线和成交量的细节控,也不像《以交易为生》那样趋势线,阻力位,突破背离等等那么的“技术”,更不像《金融怪杰》、《股票魔法师》那样偏图形派般的图腾玄学,而是有种同而不同,似是而非的感觉,什么分形,笔,线段,中枢,背驰,走势,趋势,三卖三买……开始觉得这是一套能自圆其说的体系。于是便有了打开这本书的冲动。 老实说,刚开始到中间部分,读的还是有些晦涩生硬,主要是夹杂了太多的所谓“禅”的内容以及网聊般的行文,还有就是代数,集合,几何的表述方式,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适应,于是也周边做了很多搜索和资料查询,去理解书里没有梳理得非常清晰的知识点。 前边有多抓狂,结束的时候就有多欣然,的确如同作者所说,缠论的内在体系有很高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不是作者行文上看似东扯西掰的模糊包容,而是内在本质上,其实是在用数学思维把技术的东西做归纳整理,完成了技术面上从基础假设,基本条件,基本元素的分类与严格定义,元素状态的定义,元素与元素间、状态与状态间的明确边界,观察的条件与辅助线的建立方式……如同几何公理般,完成了点、线、面,三维,思维空间的整体构建,然后再去推导这个框架体系中元素的运动与变化,以及作为观察者(而非预测者)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为和无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如何在这其中,最大可能地与市场的“道”融为一体,既观“世音”,也观“自在”,大概此就是所谓“缠中说禅”的感觉吧。 不敢说自己已经懂了里头的真义,所以也不好说这个体系里对应市场的千变万化,是否已经有了完美的归纳集合,这个只能实践中观察,不断精进吧,十分感谢作者,或者如同江湖那样尊称一声“缠师”,在西方已经发展这么多年的理论体系上,辟出这么一片独特的自留地,而其中开出的花,却是包罗万象:从一粒沙可见世界。

道明

此书作者非丁元英本人,也非原型,原因如下: 1.丁元英是信仰佛教的,口中常常是佛教的术语不断,思辨意味十分浓郁,此ID更受哲学和物理学的影响更多,从其语言中可以体现。 2.丁元英告诉欧阳雪在一个时间买股票,在另一个时间卖出,约净赚近20%,此ID不会这样,他会不断降低成本,然后才有可能不操作。 3.丁元英曾说:谁会把自己股市赚钱的秘密写在书上。此ID居然写在了广泛流传的网络上,与丁元英不符。 4.丁元英抽烟喝酒,没见他学习养生,所以此ID学习中医一点也与丁元英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此人不是丁元英本人,也与丁元英略有不同,二人相同的地方是: 1.大富大贵过,大彻大悟过,对道的把握出神入化,对人性的了解超凡入圣,对自己的把控和自律让人望尘莫及。 2.拥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其深厚底蕴,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妙,让人望尘莫及。 3.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二人都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这一点也让很多现代的投资者望尘莫及。

读书赚钱

看了几遍,评论下。 内容一般,语言垃圾。 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走势分类,平 涨 跌 2拐点,背驰,趋势幅度,角度,时间分型 3技术指标,均线 ma 成交量 布林 实际上就这些东西,因为如果按照最小级别说。 就是先分析现在是什么走势,然后再等待是否有拐点。 这里只需要分型即可。 书中的线段,笔,中枢这都只是为了增加稳定性。 但是作者的语言逻辑很是差劲,表达能力非常垃圾。 其次,编者的组织能力也很垃圾。 k线的本质,就是一个金钱能量的推拉和转换。 上涨的时候,如果幅度 角度 时间一直增大,自然就不会反转,持有即可。 如果反之,则反转,反弹即将出现。 这其实不是物理的问题,这是人类计数的问题。 比如现在是1,下跌为2,回涨为3,自然是2为顶点。这哪里扯上物理和数学……。 还有作者说的3类买卖点,乱七八糟,自己都说不明白。 这一切,都只是发现出来的。 只要转折,必定有顶底分型,上涨和下跌一段时间之后,必定要横盘。 k线到底缠绕几次可能反转,也是发现的规律。 作者如果真有实力,应该把这些东西简单化。 这玩意就像2个人踢足球一样。 刚开始,球在地上这叫横盘。 然后,a一脚飞出。直到b脚之前,球是减速度的。 b脚接球,t出去,这一段就是减速+分型。 然后其他就不需要了,因为笔 线段,中枢根本是分型和走势的组合。 讲半天都没讲清楚啥玩意,还把周期讲的晕。 谁这样炒股啊? 从天k到1分钟去分析 累死去求。

VAN

股市是人的博弈。 这本书算是股民吹捧的比较厉害的一本了,前不久网上认识一个大哥,盘中资金大概几千个吧,他自己玩股票,同时还帮别人代理托管交易赚佣金。他提到缠论一书,因此我找来特意学习一下。 整体来看,书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书中介绍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概念,比如吻,中枢,分型等等,想要搞懂还是得花些时间的。因为很多概念头一次没看太懂,也就大略翻了翻,发现技术流之外,作者谈到的一些交易心得和人性问题,倒是蛮吸引我的。比如,股票就是股票,只是一堆纸,没有值得产生感情的,只有好票和坏票,能帮赚钱的就是好票,亏钱的就是坏票,不分什么行业板块。又比如,股票和彩票、赌博本质上类似,都是搏概率的产物。如果做得好,股市就是提款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里赚到钱,市场从来都是明白人挣糊涂人的钱。在市场经济中,只要你参与到经济中来,就是经济人了,经济人当然就以赚钱为目的,特别在资本市场中,没有慈善家,只有赢家和输家。无论你在其他方面如何成功,到了市场里,赢输就是唯一标准,除此之外,都是废话。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本书有一些理论其实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大A环境了,尤其伴随着近年来量化交易的兴起繁荣,其本身也影响到了股市的生态和运转。 顺便谈一点个人最近的心得体会: 1.入市的那一刻,就应该意识到你的钱已经不是钱了,是欢乐豆,不要轻易受到涨跌的影响。 2.不管是龙头战法还是低吸高抛,每个成熟的交易者都必须拥有一套稳定的操作交易系统,严格执行并不断打磨,这是稳定盈利的前提条件。 3.尽量让自己客观,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要对股票产生情感,不要过分留恋也不要厌恶回避,做到最大程度的理性,最好能成为一台冰冷的交易机器,该买的时候买进,该跑的时候跑路。 4.高手买进龙头,超级高手卖出龙头,会空仓的才是祖师爷。要学会适度空仓,行情不好看不准的,就不要做,不要为了交易而交易。永远满仓,永远热泪盈眶。 5.敬畏市场。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心存幻想,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要跟随趋势,而不是逆势而为。 6.你看中的是别人的收益,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学会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边际,做好风险管理。 7.股票本质上无非就是人的博弈,技术派也好消息派也好,指标走势利好利空都是手段,背后是人性的博弈,你想要筹码吗?我全都给你,你害怕了要跑了?那好我全都要。所以要不断努力去克服你的恐惧和贪婪,才有可能走得更稳。 暂时想到这些,希望大家早日开悟,旗开得胜!

一顺成空

看完书,吧,最开始反而邯郸学步,把我搞得越来越糊涂,亏惨了,后来呢,有点用,学习这玩意,更练武功一样,最后一定要忘记招数,把内容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吸收了,而不是试图寻找圣经,给我上了一课,给个一般的评价足够了,后面还会好好学习,不过角度变了,不存在圣经这种东西

ドラえもん

这本书我正在阅读中,并且已经初步试验其中的方法。单纯从这几天来看,至少翻红了;能否长期实用,我觉得既有缠论的效用,更有个人掌握与运用的程度。我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这本书。感想如下: 1.缠论是一个非常精妙的理论。禅师将其构建得如此健全和完备,堪称一绝。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难以创出如此成就。 2.本书的整理影响阅读的效果。编者将禅师的《教你炒股票108课》原文进行了用词修改虽然是为了避免不雅,但也失去了原汁原味,如果可以建议大家去读原文。另一个就是编者打乱了原文顺序,会让初学者对一些突然出现的词感到疑惑。同时也是将禅师写这门课的思维打乱了。 3.大多数人都没认真理解精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禅师其实写的很抽象,且原文并没有配图,虽然编者在有的地方配了图却不能诠释精髓,这也导致很多读者读的不深。我每读一部分,都会逐个翻阅大家的想法。比如在提到“对反弹的明确界定(对应禅师原文29课)”中提到转折力度与级别阐述“对于上涨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下跌与盘整;对于下跌的转折,也有两种情况:上涨与盘整。”没有一个读者在此划线,而在“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处却有600多人划线,但也没读者留下笔记。其实此处提到的转折非常耐人寻味,如果进一步思考会发现起码转折后有8种上涨4种力度,而这4种力度又会形成中枢扩展、中枢延伸以及形成第三类买卖点。而这4种力度主要是围绕是否突破最后一个中枢的DD、ZD、ZG、GG点的一个演化。这一块估计很多人没有思考过。再例如应该也有很多人没理解“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甚至看到很多人没理解同级别与次级别的概念。比如形成一段30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需要几个1分钟级别走势?如果下跌a+A+b+B+c中,b的力度一般只能是同级别,而c一般如果是小于b的次级别又是作何解读?还有很多此类禅师一笔带过的话,尤其没有足够的配图,很多人应该都是读过且过,没有做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小菜花

缠论知识确实有用,博大精深,如果能运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来教学更能接受。 《教你炒股票之缠论新解》 缠中说禅著 付学军编 61个笔记 ◆ 前言 >> 凯恩斯戏称金融投资如同选美,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公司,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公司 ◆ 作者序 >> 靠研究公司基本面买股票,那种积累速度太慢,只适合大资金。 >> 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另外,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 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 ◆ 第一部分 实战篇:投机游戏 >> 真明白市场的,就无所谓牛熊,市场永远都是提款机。 >> 小男人,没什么劲;小盘的股票,也一样。 >> 如果跟盘技术不行,有一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就是盯着所有放量突破上市首日最高价的新股以及放量突破年线然后缩量回调年线的老股,这都是以后的黑马。 >> 散户,一定要等趋势明确才介入或退出,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 >> 有一个抛股票的原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的机会;另一种是第一波就火爆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驰或放巨量的,一定要小心,找机会走人。 >> 市场也只有两种,能搞的和不能搞的。必须坚持的是,不能搞的就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搞,除非能达到某种能搞的标准而自动成为能搞的对象。一旦被搞的分类原则确定,就一定要严格遵守“只搞能搞的”原则。 >> 对于水平高点的人来说,一个带均线和成交量的K线图,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有意义。 >> 甄别股票,必须要选择三个独立的系统。其中一个最常用的 >> “飞吻”:短期均线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 当走势突破短期均线却不能突破长期均线,就会形成“飞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马上形成陷阱,就会形成“唇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出现一定的反复,就会形成“湿吻”。 >> “飞吻”是基本没有任何反抗力,“唇吻”的力度也一般,而“湿吻”,就意味着力度有了足够的强度,而一切的转折,基本都是从“湿吻”开始的。 >> 没有趋势,没有背驰。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 >> 如何判断“背驰”?首先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力度: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 >> 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 按这个定义,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唯一的缺点是必须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断,这时候,走势离真正的转折点已经有一点距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还有一种方法,技巧比较高,首先再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吻”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底部马上形成。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但有一个缺陷,就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 有买入价值的是:“下跌+上涨”“下跌+盘整+上涨”“上涨+盘整+上涨”三种。 >> 可以马上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买卖方法:在第一类买点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无论后面如何,都马上退出。 >> 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走势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因此这里就得到了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选择买入品种的标准程序: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其次,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再次,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 >> 第一类买点: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就是由“长压短”最后一吻后出现的背驰式下跌构成。第二类买点:“短压长”第一吻后出现的下跌构成。 >> 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例如,周线上的第二类买点由日线上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 >> 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合一 >>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 >>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 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 >> 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 那么,进到市场,打开走势图,首先要找什么?就是找当下之前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 >> 只在第三类买点买入,一旦形成新中枢就退出。例如操作级别是30分钟,那么中枢完成向上时一旦出现一个5分钟向下级别后下一个向上的5分钟级别走势不能创新高或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一定要抛出 >> 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 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 >> 看MACD柱子的面积不需要全出来,一般柱子伸长的力度变慢时,把已经出现的面积乘2,就可以当成是该段的面积 >> 缠中说禅走势类型分解原则: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 一天的交易时间是4个小时,等于有8个30分钟K线组成的一个系统。把3个相邻30分钟K线的重叠部分当成每天走势上的一个中枢,那么,一般来说显然,任何一天的走势,无非只有三类:(1)只有一个中枢;(2)两个中枢;(3)没有中枢,其力度依次趋强。 >> 仓位是一直不变的,最开始多少就是多少,上上下下,卖点的时候变少,买点的时候又回复原来的数量,但绝对不加仓,一开始就买够 >> 唯一值得选择的,就是波动大的股票 >> 只在月线、最低是周线的买点位置进去,追高是不可能的,这样会让变负数的过程变得太长,而且都是在庄家吸得差不多时进去,一般都是二类或三类买点,这样可以骗庄家打压给点货,从散户手里买东西太累,一般不在月线的第一类买点进去,这样容易自己变庄家了 ◆ 第二部分 论证篇:万物生长 >> 股票走势,归根结底是不可复制的,但股票走势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不可复制的走势,却毫无例外地复制着自同构性结构,而这自同构性结构的复制性是绝对的 >> 看走势的背驰、转折,不过是第一层次的东西,哪天能看明白社会经济、政治等结构的背驰、转折,那才是更高层次的东西。 >> 线段必须要被线段破坏才算是真破坏,单纯的一笔是不能破坏线段的,这就避免了一些偶然因素对走势的干扰 >> 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 钢铁战士的最基本标准是什么:(1)买点总在恐慌的下跌中形成,但只要买点出现,就要义无返顾地买进。(2)上涨总在不同情绪的交织中进行,抵抗住各种情绪的干扰,用钢铁般的意志把股票持住,决不中途给抛下车。(3)卖点总在疯狂的上涨中形成,只要卖点出现,手起刀落,让股票见鬼去。(4)任何的操作失误,只是一次跌倒,跌倒就爬不起来的,绝对不可能是钢铁战士。失误就要总结,绝对不在同一错误上犯上两次。(5)买错比卖错严重,一旦确认买错了,一定要手起刀落,让股票见鬼去。如果市场给你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你没把握,也就是第二类买卖点,那就买豆腐回家;如果市场给你第二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你没把握,也就是第三类买卖点,那就直接回家撞墙。(6)市场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被市场毁掉的是你,战胜市场的也是你,你比市场强悍,市场就是你的;否则,你就是市场的点心。(7)踏准市场的节奏,就可以在刀山火海中逍遥游。 >> 这里必须强调突发消息对市场走势以及操作的影响是不必过于在意的, >> 只要是围绕一中枢的两段走势都可以比较力度。 >> 如何去划分笔的步骤:(1)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2)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忽略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忽略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3)经过步骤(2)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忽略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忽略掉。 >> 缠中说禅买卖点级别定理”: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 向上段的运作,都是先买后卖的。一旦向上段的运作结束后,就进入向下段的运作。向下段的运作刚好相反,是先卖后买 >> 这个V型反转的级别,决定了中阴的级别与力度。 ◆ 第三部分 闲话篇:立地成佛 >> 所有理性模式后面,都毫无例外地对应着一套价值系统为依据 >> 方法再说一次:①选定一个足够去反应的级别,例如,30分钟或5分钟的级别,或者干脆就用日线级别的,这样选择的目标相对少点,不用太乱。②只介入在该级别出现第三类买点的股票。③买入后,一旦新的次级别向上不能新高或出现盘整背驰,坚决卖掉。这样,只要级别足够,肯定是赚钱的。走了以后,股票可能经过二次回抽会走出新的行情,但即使这样也节省了时间,有时间就等于有了介入新股票的机会。④如果股票没出现3的情况,那一定是进入新一轮该级别的中枢上移中,一定要持有到该上移的走势出现背驰后至少卖掉一半,然后一个次级别下来(这里可以回补,但如果有新股票,就没必要了),在一个次级别上去,只要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就一定要把所有股票出掉。注意,有一个最狠的做法,就是一旦上移出现背驰就全走,这样的前提是你对背驰判断特别有把握,不是半桶水,这样的好处是时间利用率特别高。⑤尽量只介入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买点。因为第二个中枢以后,形成大级别中枢的概率将急促加大。⑥本方法,一定不能对任何股票有感情,所有股票,只是烂纸,只是用这套有效方法去把纸变黄金。走了以后,股票经过盘整可能还会有继续的新的中枢上移,这是否要介入,关键看高一级别中枢的位置,如果该股票继续是在高一级别中枢上有可能形成第三买卖点,那这介入就有必要,否则就算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把所有的草都搞一遍,你自然就从散户变大散户了。 >> 市场,就是要零投入去赚钱。 >> 市场中,最大的敌人之一,就赌徒心理、赌徒思维。

银钰

还可以读一读

东东

读这本书期间,我亏了半年的一点股票,调整思路,竟然神奇的发生了大逆转,真是有趣。书中的内容很专业,中枢,级别,背驰,分型结构,趋势类型,三类买卖点等一些知识点,看懂了一部分,但不通透。技术需要不断操作才能熟练,心态需要有足够多的经历和反思才能从容平和。选股与择时,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做波段操作加快成本为0或增加筹码。市场从来都是明白人挣糊涂人的钱,耐心等待时机,果断出手,找准节奏,戒骄戒躁,投资是一生的游戏,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

小辣椒

缠中说禅,我的最爱![爱心][爱心][爱心][玫瑰][玫瑰][玫瑰]

每星期躺平读书60h+学韩语20h

很早以前接触《缠论》,对作者言之凿凿的公式化论点深为不屑,觉得是对布朗运动的过度解读。 有了几年看图经验后,现在很重视“背驰”。趋势力度减弱对转折点的定位,靠谱度足可高达十之六七。 “分型”用于圈定背驰段的起点和终点,减少了千人千浪的尴尬,也使背驰可证伪从而合理设止损价。

静静

要把缠论内容都学全就要耗费很多时间,何况还要会用 运用自如。 还要把缠论量化,网上的缠论指标有不少是错误的,你会分辨吗?

杨永庆

《缠论》中国特色版本的五浪理论!本书看懂的人不多,研究的人很多。正如书中所说,再好的技术,只要你有了赌性,一定很惨!技术是死的,炒股就是修禅,机械呆板,枯燥乏味,那些小道消息,新闻股评,忽悠人的东西,终究都是骗人的!学技术,只是多了一种预测,市场变化,你能输的起,就一定有机会!

小小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挺值得学习的,对于一个老股民来说需要腾空一下脑子里的原有思维在来学习,唯一的阅读难点在于缺少图片的解说,和太多的自创语术以及一些数学公式,其实不必要按图索骥,化繁为简,悟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其实照着书上说的机械化的按第三类买卖点操作也可以在市场混个温饱,这只是初读两天一口气刷完,看懂一些也没看懂一些,那些不懂的过段时间来回顾即可!建议去读《从零开始学缠论》有很多配图解说,理解起来不废力,我也是刚刚搜到!

Valerie

他用词放荡不羁,他年纪轻轻就已病逝,他用本ID尊称自己,他涉猎广泛,精通数学、诗词、政治,他有傲气也有侠骨,他的真实身份像个谜,喜欢这样的男人,可惜天妒英才! 谢谢编者编排了这本书,让我得以靠近这颗灵魂!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