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写得有点啰嗦啊……哈哈哈哈~ 但是内容的骨干还是很坚实的,撇开文中不断重复强调“量价分析好NB啊”以及主要观点后的过量展开叙述后,最关键的理念就是价格的变化,需要结合成交量强度的变化,再结合对应K线图所处的背景位置(前后以及上下),形成一个多维多象限的立体信息:价格(涨丨跌 )x 成交量(强丨弱) x 状态(多丨空丨平) x 位置(峰丨腰丨谷);我觉得这是本书中的核心理念框架。 在这个框架外,延伸出一些对相应K线的解读,仿佛一本破解市场信息的外语课程,有基本的字母(不同形态的K线),组成单词(几组K线的组合图形),形成短语与句子(一段趋势中的市场变化信号);透过这种解读,会让我们更容易感知市场透露的信息,从而做出对应的决策;然而,也正如我们用语言沟通一样,表面讲的字义,有时候并不代表真实的意图,所以要“read between lines”, 中文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市场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表面的信息中,真假难辨,所以存在误判概率,且需要事后才能验证真伪;所以作者说量价分析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我能理解,科学是能在给定条件下重复验证且获得预设结果的,而市场正如语言一样,表面一套,真实意图却未必总是如此。 似懂,非懂,市场的真意如老佛爷的心意,喜怒未必形于色,全凭卿家自己的修为与判断,谁让我们选择吃这碗饭呢~哈哈~
读完此书,你将成为一名量价分析专家,破译局内人的伎俩与信号,然后跟随他们的脚步。
多少次被我自己嗤之以鼻的技术分析现在总算能看进去了,并且如获至宝,尽管股神点评说:你那都是教科书上的,没用,要锻炼盘感,需要几十年的累积。 其实量价分析作为行为学的一个形态,是有科学道理的。👌🎉🎉要习惯接受所有市场都在某种程度被操控的观点再去看市场。什么是市场操控:创造一种环境,引发投资者心中的恐惧和贪婪。✔✔🌹🌹局内人会协同作战,但并不是垄断联盟。再次强调重要的是成交量而非操纵因素。 🎉🎉🎉作者从做市商的角度(零售价格售出以批发价格购入的股票)切入分析买卖的奥秘,👍👍👍成交量(成交量大小相对值,与价格和时间高度相关)不骗人。1、从供求关系去理解证券交易,2、从因果关系和3、投入产出关系去看成交量大小应该与价格的波动成正比,否则就是异常,要重点关注异常!👀👀👌👌无论何时出现异常,首先应当考虑我们在趋势中所处的位置,就是打掼蛋的定位! 要对单段k线和连续k线进行分析,吸筹派筹,测试(供给测试和需求测试),不同形态(射击十字星,锤头,吊人,十字星),支撑位阻力位(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分析,是价格变动的历史走势)……判断弱势,强势,是不是反转;要学会用不同时间跨度看,后视镜,快车道,慢车道……一般而言,市场涨的慢跌的快,类似过山车。 高频交易的四种核心策略:做市提供流动性赚取差价;套利;结构性策略(潜伏套利和塞单交易);方向性策略(指令占先,趋势引发)。
【推荐星分】★★二星,60分 【作者简介】安娜·库林,女,外国人 【出版时间】没深究 【不适合阅读】 【本人拙见】 1、不评价行吗?看完了,就让她过去吧。 2、量价很重要,她强调很重要,我也知道很重要,但她讲的不太好。 3、知道了威科夫量价分析法,至今是华尔街的圭臬。
量价分析作为技术分析的底层技术之一,是技术派的人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市面上量价分析的经典书籍似乎并不多。我认为最经典的应该算这本书了。如有更好的,欢迎推荐给我,谢谢 。 这本书我前后看了几遍,这几天放假又拿来了温习。 这本书每次阅读都让我特别痛苦。因为这本书言之有物,但是食之无味。如果文如其人的话,我相信我面对的是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虽道行很深,但啰嗦不己。这也让我想起了我读的另外一本书,关于股票形态的,那本书的作者,为了体现他的幽默感和代入感,虚构了一个学习炒股的角色,整本书里面都充斥着毫无意义的有关这个角色的内容,那个时候我读的也相当的痛苦,同样是边读边靠。幸亏这位作者在他的新版里面把这个角色内容全部去掉了。所以说不合适的写作方式会导致读者增加学习难度,产生厌学情绪。 虽然阅读的体验不好,但书中的内容是很扎实的。说明了量价分析的方方面面。从主力的视角来解释股价走势, K线形态,阻力位,支撑位。日本蜡烛技术那本书绝大多数内容只讲到了K线形态和价格,基本上没有成交量的分析当了其中有一章说了成交量但是泛泛而已。 本书我给4星推荐,如果不是因为本书太絮絮叨叨了,本应该是在量价分析书中是五星。 总之本书筋肉饱满,但厚脂护体。边读边靠吧。也希望该书能有一个新版,更精炼,更优美。
🌳🌳⛩相较于自媒体大V们吹嘘的那些神一样的操作,这本书显然更具逻辑性和实操性,作者安娜·库林自己就是一个拥有16年丰富经验的量价操盘手。我不是一个趋势投资者,但量价分析是我最为推崇的技术分析方法,另一个是“遛狗理论”--均线系统,市场就像一只被主人牵着的小狗🐶,总会围绕着那根绳子来来回回的跑。 量价分析就像一根魔术棒可以揭开蒙着面纱的真实市场,让你看清市场情绪变化和大部分的主力行为(🍀想百分百看透是不可能的😂,尤其当主力吸筹阶段会做的相当隐蔽,普通投资者很难辨别)。我也曾经观察过kdj和布林线,可以说t们属于市场同步甚至滞后指标,没有前瞻性(当然也许是我学艺不精吧😁)。 安娜·库林在这本书里对量价分析的底层逻辑做了详细阐述,有些书友觉得太啰嗦了,而我却觉得这是作者负责任的态度,毕竟阅读此书的人投资基础参次不齐,对于投资小白而言越啰嗦就越能整明白。量价分析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人、钱、情绪‼️参与的人多、资金充裕叠加情绪高涨,没有不涨的股市;反过来当人的情绪悲观做空意愿强烈没有不跌的股市,就像现在(2023)。股市的最不确定因素在人,而人的情绪最不可控,所以这也是作者一直强调的“量价分析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的原因。 本书的第四至六章节是精华(我认为😁),量价分析有几个核心🍀 1.第一个核心就是成交量的柱状图和k线(包括7个元素:开盘价、收盘价、最低价、最高价、上影线、下影线和实体)的合理匹配,量价背离即为异常🍀关注并警惕。通常来讲高于平均水平的成交量对应高实体k线(无论阴阳k线),背离则意味着后续可能走弱或者反向而行。 2.同样的k线形态在不同的位置代表的意义不同,作者例举了几个常用的k线形态—锤头🔨线、射击十字星(倒锤头线)、长腿十字线、高实体线(光头光脚)、吊人线(高位锤头线)。其中锤头线和吊人线就属同k线不同位置的典型,锤头线被理解为单一强势特征,但如果在顶部出现且前面出现过阴线,则是典型的主力诱多,莫要被t一叶障目了😁。 3.多时间跨度下观察,我之前喜欢用日、周、月线观察,对较长趋势判断还行,对当天的趋势往往判断错误。结合本书内容增加了对分时图和分钟线(5、15、30分钟图)的观察,再结合日k线,你会发现大资金是如何运行的。还有筹码分布图可以结合运用分析,也可以发现一些主力的轨迹。 4.保持足够的耐心,股市就像一艘万吨级航母,转换方向需要时间,买卖双方的筹码转换也需要充分换手,所以不可能大级别的V形反转,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反反复复消磨你的意志,就像现在。 这就是我对本书内容的理解,技术分析只是微观层面的,还要结合宏观层面分析,整个经济环境↓区间股市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推荐一本书《如果巴西下雨就买星巴克咖啡》,这是一本专门讲宏观的书,缺少宏观的指引无异议瞎子摸象,我的个人观点😁🌻🌻。
威科夫三大定律:1,供给需求定律2因果定律3投入产出定律。认同此核心思想。更认同量价是资本市场最核心也是最能了解真相的指标。 分析量价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量对价格的确认还是异常,或者说通过量价对比来确定价格运动是真实的买卖推动还是被操纵的。尤其对于A股,T+1、涨跌停板、大资金才能参与的股指期货做空等天然容易被操纵的交易制度,看透价格运动是否被操控对于账户盈亏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操纵的角度,且个人认为股票市场的个股的波动皆是被操纵的结果,这个操纵的抓手就是价格。和作者观点相反不是量确认了价格,而是价格是否带动了应该有的量即量能。个股的定价权在操纵者手里,其正是通过拉高或压低价格带动所有参与者恐惧和贪婪情绪从而做出错误或跟随的操作来达到目的的。逻辑上大阴大阳如果不是操纵出来的就应伴随大的成交量,如果不是就意味着操纵者只操纵价格而没有大量参与交易(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大成交量只有操纵者参与才会有),这是就要警惕趋势的改变。长上下影线预示着操纵者对价格空间的试探,伴随的量的大小意味着卖盘抛压和买盘支撑强弱。 量价异常要引起警惕,但不意味着马上要入场,耐心等待惯性停止反转才是最佳时点,就像作者所说买入和卖出高峰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1.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知道了成交量的重要性。还有一句话,交易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说到底,就是概率游戏。不要指望着凭借一两个技术就能完美预测,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2.交易量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与价格有本质区别,而其他技术指标,均线 macd ksj等等,其实都是价格和均线的变形,本质还是价格,而成交量不是。但成交量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辅助指标,技术分析最根本的,还是价格。 3.另外量价分析是微观的技术分析方法,是我的交易系统中买入和卖出的关键指标,但还有其他方法也要结合,就是宏观技术分析方法:趋势线 支撑阻挡 价格形态等。要宏观和微观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分析方法。 4.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关系。通过本书可以知道,媒体消息是专业投资者的喉舌,当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我们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以技术面作为唯一入场出场标准。基本面也不是说全没用,新闻可以辅助我们抓住热点股,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5.技术分析和时间的结合。要知道,时间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要懂得等待,等一个好的入场点,等待趋势的来临和发展。一个成熟趋势的发展,至少要等待7-8周以上才行,甚至几个月,几年。所以,降低交易频次是很重要的。另外,关于卖出,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父。当你买入一个票之后,要耐心持有,准备好止损,等待趋势的发展,也是时间的魅力之一。 6.所有的技术指标,和时间。其实都是价格过滤系统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过滤假信号,增加抓住趋势的概率。基本面分析也是如此,本质都是过滤假信号,过滤不好的标的。永远要记住一句话,交易,是一种概率游戏。只要你的交易系统是正期望,做好止损,赚大赔小,时间久了,就会赚钱。这就是时间的魅力。但你要做到,彻底的执行交易系统,知行合一才行。 7.第一次写这么多书评,就说到这吧!
安娜库林的这本《量价分析》是我阅读的第二本关于量价分析的书,总的来说,我是推荐的,相对于我读的第一本国内作者的量价分析书籍来看,这本书明显对量价形态所变现出来的内在逻辑有了很重笔墨的描述,诚然大部分人感觉有些啰嗦,但的确啰嗦有啰嗦的道理。 毕竟逻辑关系的描述,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要掌握是需要花些时间的,这种啰嗦我更愿意看重的是作者的苦口婆心。 唯有“成交量”没法骗人,作者写量价分析是建立在威科夫操盘法理论上的,即市场/个股的走势,是建立在有庄家/局内人操作的设定下的。 有很多人持反对的意见,认为市场总是随机的。 但我想说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股价总是训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在发展,哪怕大家认为没有庄家/主力一说,或者个股存在着很多庄家,但是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市场的走势,肯定是所有合力的结果。 而单个力量最大的一方,我们都可以是否主力或庄家,如果你忽略了他的存在,那是要吃大亏的。 除了书中关于量价分析的逻辑外,这部分也是最重点的内容,我想,我必定会重读很多遍这本书,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量点,就是作者试图结合价量分布的原理(即筹码峰),两者相结合去确认市场中的阻力和突破点,但可惜价量分布这部分的着墨有点轻,需要读者另外去考究。 这本书,对于很多没有耐心学习技术分析的人来说(加上读者有啰嗦之嫌),肯定难以下咽,但是作为交易者,我们必须尊重市场,没有耐心虚心的学习,难道你还指望作者直接把股票代码塞你嘴里?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
的确···是写得有点啰嗦啊……哈哈哈哈~ 但是内容的骨干还是很坚实的,撇开文中不断重复强调“量价分析好NB啊”以及主要观点后的过量展开叙述后,最关键的理念就是价格的变化,需要结合成交量强度的变化,再结合对应K线图所处的背景位置(前后以及上下),形成一个多维多象限的立体信息:价格(涨丨跌 )x 成交量(强丨弱) x 状态(多丨空丨平) x 位置(峰丨腰丨谷);我觉得这是本书中的核心理念框架。 在这个框架外,延伸出一些对相应K线的解读,仿佛一本破解市场信息的外语课程,有基本的字母(不同形态的K线),组成单词(几组K线的组合图形),形成短语与句子(一段趋势中的市场变化信号);透过这种解读,会让我们更容易感知市场透露的信息,从而做出对应的决策;然而,也正如我们用语言沟通一样,表面讲的字义,有时候并不代表真实的意图,所以要“read between lines”, 中文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市场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表面的信息中,真假难辨,所以存在误判概率,且需要事后才能验证真伪;所以作者说量价分析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我能理解,科学是能在给定条件下重复验证且获得预设结果的,而市场正如语言一样,表面一套,真实意图却未必总是如此。 似懂,非懂,市场的真意如老佛爷的心意,喜怒未必形于色,全凭卿家自己的修为与判断,谁让我们选择吃这碗饭呢~哈哈~
文笔优美,读了就知道了,好吃牛🐮
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波动伴随着很低的成交量,那么其中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原因。然而,当一只股票的价格变动伴随着很高的或者逐渐增大的成交量,那么这种变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变动。如果价格继续向着同一方向变动,并且拥有相应的成交量支撑,那么这将是一段趋势即将开启的信号。 因果定律:凡事要有结果,首先应当有原因,并且因果之间呈正比例关系。换言之,小规模的成交量变化将引起小范围的价格波动。这条规律用在多条价格柱状图的时候,往往可以预示未来的趋势。如果拥有重大的起因,那么往往也拥有重大的结果。如果起因较为轻微,那么也将产生轻微的结果。 投入产出定律:图表上价格的变动将反映成交量的变动,通过投入(即成交量)即可预计相应的产出(即相应的价格行为)。如果定律成立,那么市场即是按照其应有的规则所运行的,我们就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分析后续的柱状图。如果不成立,这就是一种异常现象,我们应当深究其背后的原因。 专业人士的卖空之道: 1. 作为商人,专业人士期望以零售价格售出以批发价格购入的股票。(拉升价格) 2. 专业人士在这一行中干得越久,他们就会积累更多的资本进行批发买入、零售卖出的生意。 3. 随着传播媒介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们会进入市场,这会进一步改变供求因素,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增强。 4. 为了买入和卖出更多的股票,交易所成员会通过媒体寻找新的途径以提升他们的卖出技巧。(新闻、消息传播) 5. 为了利用更多的金融资源,专业人士必须使股票价格下降的幅度进一步扩大,从而洗出投资者,获得足够多的筹码。(打压价格进行洗盘吸筹) 6. 股价的上涨应当拥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公众的注意,以便出售持续增多的存货股票。(不断拉升价格吸引散户入场) 7. 最活跃的股票,需要更长时间的派筹。(不会直接走A) 8. 经济的发展将受制于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将造成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升、高利率以及原材料匮乏等问题。
唯有成交量是藏不住的。 其实之前接触了一下量价分析,但是因为那本书开篇实在太亮眼,导致有些不真实(营销过头了)而放弃,这次机缘巧合之下读了这本书,或许可以回去把那一本好好看一下,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要理解专业人士们的做法,投资者应当学会从一个试图以零售价格卖出手中股票存货的商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在他们清空货架上的存货的同时,出于盈利目的,他们将以批发价格买入更多的商品。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以下这八条法则: 1. 作为商人,专业人士期望以零售价格售出以批发价格购入的股票。 2. 专业人士在这一行中干得越久,他们就会积累越多的资本进行批发买入、零售卖出的生意。 3. 随着传播媒介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们会进入市场,这会进一步改变供求因素,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增强。 4. 为了买入和卖出更多的股票,交易所成员会通过媒体寻找新的途径以提升他们的卖出技巧。 5. 为了利用更多的金融资源,专业人士必须使股票价格下降的幅度进一步扩大,从而洗出投资者,获得足够多的筹码。 6. 股价的上涨应当拥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公众的注意,以便出售持续增多的存货股票。 7. 最活跃的股票,需要更长时间的派筹。 8. 经济的发展将受制于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将造成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升、高利率以及原材料匮乏等问题。
本书深入探讨了理查德·威科夫量价分析的原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成交量和价格变动来识别市场趋势,包括吸筹、派筹、测试、抛售高峰和买入高峰等关键行为。理查德·威科夫的方法强调了市场心理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 作者安娜·库林在本书中,阐释了量价分析的3个核心概念: 1. 量价分析的基础是供需法则。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价格将会上升;相反地,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将会下跌,结果,超额的供给会被吸收。成交量的变化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活跃程度,从而提供了供需变化的直接证据。 2. 量价分析是一门艺术,绝非科学。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分析都是主观的,不会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指导我们的行动。应对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耐心,不是一旦出现信号就立即行动,即使行动也要小心求证,验证假设。 3. 使用量价分析作为分析手段时,我们仅仅在寻找两件事物。价格是被成交量所确认,还是价格中存在异常现象。具体分析包含六个步骤:(1)识别市场阶段:判断市场是处于吸筹还是出货阶段;(2)观察成交量:关注成交量与价格变动的关系,特别是关键价格水平附近的成交量变化;(3)确定关键水平:识别支撑和阻力水平,作为潜在的买卖点;(4)分析价格趋势:结合成交量分析价格的持续性和可能的反转;(4)制定交易计划:根据量价分析结果,决定买入、持有或卖出策略;(6)管理风险:设置止损点,确保交易风险可控。
量价分析的首要原则: 一、艺术而非科学。对量价分析的运用并没有像牛顿定律一样通用的自然规律,对市场的分析是主观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评估、交易喜好灵活地运用量价分析。 二、耐心。当通过量价分析得出一个市场走势将要反转信号时,市场的运行也有惯性,并不会立刻就掉头,所以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继续观察市场走势,继续验证信号的可信度,当市场给出答案,符合自己的看法时,就果断出手交易。 三、相对性。成交量的大小可以通过以往相同价格波动时的成交量对比得出。 四、熟能生巧。通过实盘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熟练度,要熟练运用量价分析就是要多花时间,多多练习。 五、技术分析。量化分析只是技术分析的一种,还需要其他工具来辅助分析,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 六、确认还是异常。量价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成交量相对价格波动的大小来确认当前市场的走势是正常还是异常。当量价一致时,市场朝当前趋势继续正常波动运行,当量价背离时,就需要注意市场是否会出现反转。 威科夫三大定律 1.供求定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价格将会上升;相反地,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将会下跌,结果,超额的供给会被吸收。 2. 因果定律,即凡事要有结果,首先应当有原因,并且因果之间呈正比例关系。换言之,小规模的成交量变化将引起小范围的价格波动 3. 投入产出定律,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力度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换言之,图表上价格的变动将反映下方成交量的变动。两者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通过投入(即成交量)即可预计相应的产出(即相应的价格行为)
Wyckoff及其相关的量价理论是最为科学的技术分析方法之一. 原著名“《A Complete Guide To Volume Price Analysis 》”—Anna Coulling. 安娜的这本著作十分适合Wyckoff初学者初窥门径,是交易书架上的极佳补充。 本书在翻译后的内容与原作几乎没有太大差异,图表的内容也与原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