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 2024.7.2 本书书名很有吸引力, 但是,投资很简单却不容易。 我们知道投资能让绝对资产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本金的多少,收益率的高低,投资的时长。 本金的多少决定我们的起点, 收益率的高低决定我们资产增长的快慢, 投资的市场决定我们资产能达到的规模。 要做到这三点 首先,我们要开源节流,努力存钱,减少欲望。 其次,我们要拥有投资能力,也就是跑赢指数,识别公司等的能力。 再次,我们要有好的身体状态,要能将自己的复利时长尽可能拉长。 共勉之。
14年读的这本书,当时也按书里的方法进行了小量的定投做尝试,买了沪深300,中证500,纳指和亚债指数。中间经过牛市,确实没有亏损,后来因为用钱,就全部赎回了,只保留了亚债基金。 前几年这本书对于刚接触理财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入门书,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操作,体验一下股票市场的涨跌,看看自己的承受力。 这几年国内基金市场也很火,有很多机构会有一系列教程,相对来说会比这本书更实际一些,但基本方法还是书中这些。
很棒。国内也有写基金定投的书,但是感觉没写到点子上。首先,必须是大盘指数基金,不是随便什么基金。其次,必须是美股不是A股。脱离了这两点,讲什么微笑曲线都是空中楼阁。买大盘指数基金就是赌国运,只能无脑推荐SP500
做过定投的人,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他直指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利益不一致时带来的选择。就是很典型的基金经理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矛盾时,个人应该如何选股。其实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也是一样,一旦利益不一致,为了获得利益很多操作就会变型。比如就像民营医院,假设核心就是通过医疗的药品以及手术赚钱的话,我如何判断医生的建议是按照我健康利益最大化做的还是为了盈利?或者两者都有的时候我们一般很难分辨。
第一步还是要学会聪明地花钱,老生常谈了。 然后作者推荐投资指数型基金,列举了统计和真实比赛及费率数据来佐证自己认为主动型基金长期并不划算的观点。我平时也有定投基金,但产品的费率确实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才反应过来,产品本身的收益率,要能覆盖费率和通货膨胀率才算真的在盈利。 接着作者还给出了一套懒人的按比例组合投资的方法,买入卖出就是为了平衡比例。 对于要持有个股的情况,作者也给出了一些选股建议,注意到当3年内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高于1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时,可能作为卖出时机,反之为买入时机(财务稳健、高效经营、对股东诚实的前提下)。 通俗易懂观点明确易行。看完当天我便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投资策略,把费率不划算的产品替换掉、重新评估个股的可持有度、调整组合比例,以及增持一篮子指数基金了。
2024年之前我是一个对钱没有概念的人,没概念到什么程度,一个月花多少钱我不知道,花到哪里我不知道,但好在我每个月会给自己留出来一部分钱,虽然这部分钱不固定,但庆幸还是留了,不然我现在可能是一个身无分文还在外漂泊的穷光蛋吧。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是九千五,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过任何暑假工或者非正式的工作,这有好处也有坏处。九千五从家里接到的使命是,你够花就行,于是我认为我每个月这九千五够我花就行,我疯狂地买很贵的护肤品,买大牌口红,买各种并不保值的名牌衣服。家里堆满了护肤品,但我还是觉得我需要更好功效的护肤品,于是不管自己有多少也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每天都在买买买,但这些所谓更贵的护肤品并没有给我带来好处,反而让我的皮肤变得越来越敏感,我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护肤品,跑了各种医院,才发现人的皮肤只需简单保湿就可以。买衣服也类似,不断地购进新衣服,却发现自己还是那些穿,于是我将那些不穿的衣服不断地仍,捐,卖,留下几件经常穿的衣服,发现自己也是可以穿的很整洁,体面。我喜欢极简的生活,我目前也在追求极简的生活,人,物品,感情都在极简,远离非同频道的人,抛掉烂到的感情与物品。以前总是像朋友家人说“我要赚钱”,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花我都不敢说了,或许是我看清了现实,也或许是我就不想说了。目前如果不上班我没有任何收入,仅有的一些存款很快也能花掉,我不想像传统式的那样存钱,我要改变一些我的存钱概念,让钱生钱,多方面地得到钱,而不仅仅是丢掉工作我什么都没有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会慢慢探索,给自己三年的时间。
微读推来的,快速看完了。 理财方面有不少地方可以借鉴一下。 投资方面,作者经历了至少三波大牛市,互联网,全球化,无限宽松。想躺赢复制作者的收益,大概想多了。
1,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什么最好的时间就是从现在开始。 2,不要买任何主动型基金 3,不买黄金。 4,要用债券基金作为对冲。
之前也看过基金类的书,这本书又有不一样的收获 1.买指数基金,可以在东方财富买美指基金,大A基金就使用定投法和做波段,利用微笑曲线,3000以内多买,3200以上减少持仓 2.保持债券比例,相当于提高抗风险能力 3.股票占比不要过多,书中说10%,个人认为不要超过20%,关注市盈率 4.要有信心,不要害怕熊市,相反要保持冷静,在熊市多买指数基金,在牛市反而要冷静 5.做长线持有,不要频繁交易 虽然说是入门书籍,但讲出了投资的核心
虽然理财书大多很相似,这本书尤其让我想到了《穷爸爸和富爸爸》,一来就告诉你,如果你想成为富人,那你先检视一下自己的消费方式。 作者的观念,我是认同的,如果你是工薪族,那么你最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消费。对于他提出的买二手车这一点,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有意思,觉得可以一试。 我们买车五年来,现在这已经是第二辆新车了。汽车贬值这个问题,只要你不卖,好像影响不大。可是一旦准备换,那么损失的就比较多了。所以,汽车是消耗品,哪有不烧钱的?如作者所说,可以买一辆没有碰撞过保养良好的二手车,开开可以继续换,换了也不心疼。不需要特意追求新的。 学会理性消费,学会了储蓄,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学会投资。作者推荐的指数投资,虽然没有具体分析,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让钱生钱,让它下金蛋。这个指数投资是值得研究的。不过,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很不一样,还是不能盲目,要做好心里建设,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行呢。 各位,加油吧,祝早日发家致富。
你要懂得在人声鼎沸时离场,在一片黑暗时进场,这才是真正的高抛低吸。
1.◆ 想要致富,先“会”花钱。 ◆ 积累财富的一个重大秘诀:消费观念决定消费习惯。 ◆ 在学习投资积累财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攒钱。 2.授子以财,不如授子理财,不要把财富直接留给孩子。 3.在追求财富和实现财务独立的道路上,很多人都会犯一个愚蠢的错误:喜欢营造让自己看上去有钱的幻觉,而不是做一个真正的有钱人。 4.在买汽车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转手的价格。 5.我必须要在每天晚上记录开支,将它当做可衡量的标准。 6.实现股票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个低费率的指数基金。 7. 购买指数基金:低管理费、佣金极低、交易成本和年费几近零、税收极低。增加你的净资产,利用神奇的复利力量“利滚利、钱生钱”。
总结全书就是买美国股指,加点全球股指,再买点债券。而且基本是闭眼买。没有什么方法论。是以美国股市长期上涨的30年倒推出来的总结。以后是否还适用也无从判断。老外就是特别擅长把一句话写成一本书,凑字数能力一流
适合理财和投资小白 理财的部分还是讲的不错,但是对于投资部分其他很多投资类书籍讲的差不多,今年大盘股跌成股,如果在去年买入了,今年最少套50%左右,很多投资类书籍有告诉投资者买啥,但是没有具体说什么时候买,这才是最关键的,很多人买了行业龙头股,结果买进去就成了股东 看书后一定要多看,多交流,多问,多思考,才能不会尽信书📚
一般般,没啥干货。 国外基金爱好者写的入门书,类比国内的话,也就是螺丝钉,简七,望京博格之流的水平。 比如,书中提到的“懒人投资方法”和简七之前在且慢搞的“极简投资组合”如出一辙。 本书写了9条投资原则,总结下: 1.普通人,买股票不如买基金;一定要买股票的话,不要超过10%; 2.买主动基金不如买指数基金。这点在国内适不适用,存疑。 3.买指数基金也不要全买国内指数,最好买一部分全球化指数,避免本土偏好。 4.也不能全买指数基金,需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一部分买国内指数,一部分买全球指数,一部分买债券,然后定期再平衡。
《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 2024.7.2 本书书名很有吸引力, 但是,投资很简单却不容易。 我们知道投资能让绝对资产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本金的多少,收益率的高低,投资的时长。 本金的多少决定我们的起点, 收益率的高低决定我们资产增长的快慢, 投资的市场决定我们资产能达到的规模。 要做到这三点 首先,我们要开源节流,努力存钱,减少欲望。 其次,我们要拥有投资能力,也就是跑赢指数,识别公司等的能力。 再次,我们要有好的身体状态,要能将自己的复利时长尽可能拉长。 共勉之。
14年读的这本书,当时也按书里的方法进行了小量的定投做尝试,买了沪深300,中证500,纳指和亚债指数。中间经过牛市,确实没有亏损,后来因为用钱,就全部赎回了,只保留了亚债基金。 前几年这本书对于刚接触理财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入门书,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操作,体验一下股票市场的涨跌,看看自己的承受力。 这几年国内基金市场也很火,有很多机构会有一系列教程,相对来说会比这本书更实际一些,但基本方法还是书中这些。
很棒。国内也有写基金定投的书,但是感觉没写到点子上。首先,必须是大盘指数基金,不是随便什么基金。其次,必须是美股不是A股。脱离了这两点,讲什么微笑曲线都是空中楼阁。买大盘指数基金就是赌国运,只能无脑推荐SP500
做过定投的人,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他直指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利益不一致时带来的选择。就是很典型的基金经理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矛盾时,个人应该如何选股。其实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也是一样,一旦利益不一致,为了获得利益很多操作就会变型。比如就像民营医院,假设核心就是通过医疗的药品以及手术赚钱的话,我如何判断医生的建议是按照我健康利益最大化做的还是为了盈利?或者两者都有的时候我们一般很难分辨。
第一步还是要学会聪明地花钱,老生常谈了。 然后作者推荐投资指数型基金,列举了统计和真实比赛及费率数据来佐证自己认为主动型基金长期并不划算的观点。我平时也有定投基金,但产品的费率确实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才反应过来,产品本身的收益率,要能覆盖费率和通货膨胀率才算真的在盈利。 接着作者还给出了一套懒人的按比例组合投资的方法,买入卖出就是为了平衡比例。 对于要持有个股的情况,作者也给出了一些选股建议,注意到当3年内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高于1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时,可能作为卖出时机,反之为买入时机(财务稳健、高效经营、对股东诚实的前提下)。 通俗易懂观点明确易行。看完当天我便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投资策略,把费率不划算的产品替换掉、重新评估个股的可持有度、调整组合比例,以及增持一篮子指数基金了。
2024年之前我是一个对钱没有概念的人,没概念到什么程度,一个月花多少钱我不知道,花到哪里我不知道,但好在我每个月会给自己留出来一部分钱,虽然这部分钱不固定,但庆幸还是留了,不然我现在可能是一个身无分文还在外漂泊的穷光蛋吧。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是九千五,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过任何暑假工或者非正式的工作,这有好处也有坏处。九千五从家里接到的使命是,你够花就行,于是我认为我每个月这九千五够我花就行,我疯狂地买很贵的护肤品,买大牌口红,买各种并不保值的名牌衣服。家里堆满了护肤品,但我还是觉得我需要更好功效的护肤品,于是不管自己有多少也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每天都在买买买,但这些所谓更贵的护肤品并没有给我带来好处,反而让我的皮肤变得越来越敏感,我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护肤品,跑了各种医院,才发现人的皮肤只需简单保湿就可以。买衣服也类似,不断地购进新衣服,却发现自己还是那些穿,于是我将那些不穿的衣服不断地仍,捐,卖,留下几件经常穿的衣服,发现自己也是可以穿的很整洁,体面。我喜欢极简的生活,我目前也在追求极简的生活,人,物品,感情都在极简,远离非同频道的人,抛掉烂到的感情与物品。以前总是像朋友家人说“我要赚钱”,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花我都不敢说了,或许是我看清了现实,也或许是我就不想说了。目前如果不上班我没有任何收入,仅有的一些存款很快也能花掉,我不想像传统式的那样存钱,我要改变一些我的存钱概念,让钱生钱,多方面地得到钱,而不仅仅是丢掉工作我什么都没有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会慢慢探索,给自己三年的时间。
微读推来的,快速看完了。 理财方面有不少地方可以借鉴一下。 投资方面,作者经历了至少三波大牛市,互联网,全球化,无限宽松。想躺赢复制作者的收益,大概想多了。
1,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什么最好的时间就是从现在开始。 2,不要买任何主动型基金 3,不买黄金。 4,要用债券基金作为对冲。
之前也看过基金类的书,这本书又有不一样的收获 1.买指数基金,可以在东方财富买美指基金,大A基金就使用定投法和做波段,利用微笑曲线,3000以内多买,3200以上减少持仓 2.保持债券比例,相当于提高抗风险能力 3.股票占比不要过多,书中说10%,个人认为不要超过20%,关注市盈率 4.要有信心,不要害怕熊市,相反要保持冷静,在熊市多买指数基金,在牛市反而要冷静 5.做长线持有,不要频繁交易 虽然说是入门书籍,但讲出了投资的核心
虽然理财书大多很相似,这本书尤其让我想到了《穷爸爸和富爸爸》,一来就告诉你,如果你想成为富人,那你先检视一下自己的消费方式。 作者的观念,我是认同的,如果你是工薪族,那么你最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消费。对于他提出的买二手车这一点,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有意思,觉得可以一试。 我们买车五年来,现在这已经是第二辆新车了。汽车贬值这个问题,只要你不卖,好像影响不大。可是一旦准备换,那么损失的就比较多了。所以,汽车是消耗品,哪有不烧钱的?如作者所说,可以买一辆没有碰撞过保养良好的二手车,开开可以继续换,换了也不心疼。不需要特意追求新的。 学会理性消费,学会了储蓄,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学会投资。作者推荐的指数投资,虽然没有具体分析,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让钱生钱,让它下金蛋。这个指数投资是值得研究的。不过,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很不一样,还是不能盲目,要做好心里建设,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行呢。 各位,加油吧,祝早日发家致富。
你要懂得在人声鼎沸时离场,在一片黑暗时进场,这才是真正的高抛低吸。
1.◆ 想要致富,先“会”花钱。 ◆ 积累财富的一个重大秘诀:消费观念决定消费习惯。 ◆ 在学习投资积累财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攒钱。 2.授子以财,不如授子理财,不要把财富直接留给孩子。 3.在追求财富和实现财务独立的道路上,很多人都会犯一个愚蠢的错误:喜欢营造让自己看上去有钱的幻觉,而不是做一个真正的有钱人。 4.在买汽车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转手的价格。 5.我必须要在每天晚上记录开支,将它当做可衡量的标准。 6.实现股票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个低费率的指数基金。 7. 购买指数基金:低管理费、佣金极低、交易成本和年费几近零、税收极低。增加你的净资产,利用神奇的复利力量“利滚利、钱生钱”。
总结全书就是买美国股指,加点全球股指,再买点债券。而且基本是闭眼买。没有什么方法论。是以美国股市长期上涨的30年倒推出来的总结。以后是否还适用也无从判断。老外就是特别擅长把一句话写成一本书,凑字数能力一流
适合理财和投资小白 理财的部分还是讲的不错,但是对于投资部分其他很多投资类书籍讲的差不多,今年大盘股跌成股,如果在去年买入了,今年最少套50%左右,很多投资类书籍有告诉投资者买啥,但是没有具体说什么时候买,这才是最关键的,很多人买了行业龙头股,结果买进去就成了股东 看书后一定要多看,多交流,多问,多思考,才能不会尽信书📚
一般般,没啥干货。 国外基金爱好者写的入门书,类比国内的话,也就是螺丝钉,简七,望京博格之流的水平。 比如,书中提到的“懒人投资方法”和简七之前在且慢搞的“极简投资组合”如出一辙。 本书写了9条投资原则,总结下: 1.普通人,买股票不如买基金;一定要买股票的话,不要超过10%; 2.买主动基金不如买指数基金。这点在国内适不适用,存疑。 3.买指数基金也不要全买国内指数,最好买一部分全球化指数,避免本土偏好。 4.也不能全买指数基金,需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一部分买国内指数,一部分买全球指数,一部分买债券,然后定期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