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怎么买:北大宝妈的保险攻略

高媛萍
一本由北大硕士撰写,每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更新微博,总结了多种配置保险的方式。把自己的送给普通消费者的保险购买指南,以专业、客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保险知识向“保险小白”科普,使消费者看完本书后就能避开保险的各种“坑”,可以自行配置保险。本书将引用大量保险纠纷、理赔案例,详细介绍保险方案配置思路和方法,增强可读性,并尽可能以消费者能听懂的语言翻译保险专业知识。书稿编排贴心实用,层次分明,首先破除了普通人对保险的可能的疑虑,对问题给予直截了当的答疑,其次讲述了正确购买保险的必备技能,之后着重介绍了家
微微墨痕

未雨绸缪(2024/45) 保险为未来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未雨绸缪下的代表产物。在人生最好的阶段,利用好保险的杠杆原理做最长远的整体规划。保险也是医保的有力补充,可以转移大病及身故等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 常听的一句话“中产和破产之间,小康和赤贫之间,只隔一场病。”脆弱的中产家庭当引起重视,特别是稳定收入的来源人。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等四大类保障型保险适合大众家庭,值得优先入手。 其中具有广泛意义的大众适配型当属重疾和意外,终寿险考虑现金价值类跑赢通胀没问题,前提是长投,而定期寿险是完美衔接养老保险。 纯粹保障型产品类似于封闭式基金,一般人都不想用到吧,资金稳定型综合来讲比较高。而返现型保险类似于灵活存取基金,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资金周流转变高,会设置相应的年化率按年限逐年递增,超十年以上的提取计算才能勉强跑赢通胀(只能做一种理财型保险)吧,这还是在参考LPR低的时候做数据,不能承担其他突发事件可理赔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各大保险公司的年赔付和支付保费额还可以,具体还要参考疾病细分类别和理赔细则,和保险公司规模及公开的每年年赔付额、赔付率、响应时长。 >>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弱,越需要通过保险加强保障,用较小的资金,撬动较高的保障。 保险的杠杆作用,比如意外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就是用较小的保费拥有几百倍的保额保障。所以尽量选同等价位保额尽量高的,才是最有性价比的。 >>其实经济越不宽裕的家庭,才越需要保险。 意思是有十几套房子的人可以忽略了?但现实是经济宽裕的人,保险意识和体检意识都比较强(基因检测都做),更讲生活质量和长远规划,反之普通老百姓过的是没有计划的消费性生活,在没有压力没有疾病的年龄,也没有存款,随便月光,甚至很多是花呗的打工人,主打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 · 年金保险IRR计算,IRR保险照妖镜啊,做个表代入算一下就显出了原形,存三十五年年化率3.2% 绝了,都跑不赢通胀,放在2017年随便买个银行大额定存都不止。 另外,需要连续每年缴纳保额的一定注意不要断掉(如果忘记要在宽限期内补上),不然处于中止期的时候要出险(保险公司会有新的“等待期”)会拒保,漏缴得不偿失。 投保人豁免:A给B买保险,但A因意外无法继续支付保单,享受豁免,A可以不再缴纳,但B如果出险一样可以理赔。 >>如果不是情况紧急或病情需要,建议过了等待期再去就医或体检。 额这是有“时间”可做商量的时候考虑的方案,如举例的肝癌晚期生存期就6-12个月,再等3个月再理赔,额时间有点赶。 (但这个方案挺好的 不舒服去做大检查前 先掐指算一下重疾险的等待期还有多久,感觉实操不大)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胡适 · 整本书内容比较简单了解保险的入门级,BUG是书中信息很多滞后了,比如: >>保险业自己定义“重疾”的三个特征是:一是“病情严重”,二是“治疗花费巨大”,三是“不易治愈”。 ·银保监统一规定的28种重疾,2021年初,重疾新规正式实施,新定义明确规定了28种重大疾病+3种轻症的疾病名称和定义。新规下任何公司的重疾产品都必须包含“28种重疾+3种轻症”,且这些疾病从定义到理赔标准,完全统一。 ·再比如: 书中推荐的“中国保险万事通”微信公众号,能查到大部分保单,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回忆,和家人一一验证,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保单。 ·该公众号已于2023年12月31日起暂停服务。 完 2024.04.11

🇨🇳🇨🇳🇷🇺

这是我在微信读书上看的第一本关于保险的书,封面上的北大宝妈这几个字非常吸引我,这本书对各种保险的购买选择和购买过程介绍的也比较全面,但是不够深入,也正因为如此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保险知识普及读物,非常适合对保险一窍不通或者从来没有买过保险的保险小白读者阅读,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关于保险的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以前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也不是非常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个全新的保险品类:家财险,因为我一直非常担心家里的天然气泄漏,所以这个保险一直是我所最想买的保险,希望未来能够购买这种保险,也希望能够购买更多不同类型的保险。

琴琴

在23年第一天,花了不到三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对于一个保险小白来说,很实用,满满的干货,无论是各种保险作用和产品对比分析,还是如何选择保险、选择保险公司,以及购买保险后的注意事项,管理保单等都很详尽地展示了出来。 总之,是一本实操性实用性很强的书。 作者的很多表格和保险公司的列举,可以作为参考去进行信息梳理和比对。 摘: 1. 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先风险、后保险: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 基本原理是:商业保险需求=风险导致的费用需求-社保等其他方式承担额度-自己能承担的额度。 一般而言,普通三口之家,保险的合理支出应在整个家庭总收入的5%~15%。 原则二:先保障、后理财:优先满足保障的需求 我们买保险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保障,用较少的保费,撬动较高的保额。应该优先考虑那些保障属性强的产品,如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等。 在选购保障型产品时,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叫“杠杆率”。杠杆率高的保险产品,可以用更少的保费撬动更大的保障,通常都称得上是“性价比高”的保险产品。 原则三:先大人、后小孩/老人:优先满足家庭经济支柱的风险需求 2. 评价保险公司的核心指标:理赔率,偿付能力,风险评级,综合服务评级 3. 购买前(投保时)要了解的一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中止期 现金价值,保单贷款,减额交清,保费自动垫交,分红,转换年金 投保人豁免 4. 12378是保险监管机构在2012年设立的官方投诉热线,专门处理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投诉。

爸爸‮层图的你了并合并‭

书评10/100,阅读2h44m,制卡17张 先看了《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之后,对保险有了大体的框架认知之后看的这本,这本书有很多表格的案例对比,整体上比较偏实操的,也值得一读。 上本书已经明确了买保险的思路:我们应该先分析自己现阶段的需求,之后确定预算(保障类的不超过年收入的15%),最后才是确定产品。 所以买保险不能只是抄作业,而是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搭建自己的防守体系的过程。 这里就说一下这本书跟《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的不同之处吧。 1.挑选每类保险是的考虑因素 这本书里提到每类保险的产品特性不同,挑选产品时考虑的因素也不同,作者提到她的考虑因素如下: 医疗险、意外险等服务频次高、价格低、需要续保的产品,较少考虑价格差,而选择规模更大、产品稳定性较好的公司。 重疾、定寿等高保费产品,理赔概率/频率低,与保险公司的机构多少、服务能力等关系不大,“地板价”产品便宜了30%甚至更多,可以节省不少支出。 2.案例对比 本书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书里每个险种的介绍最后都有市面上代表产品的对比,作者用Excel表里列出来,对比各维度及价格,这种形式就方便我们在看表格的时候参照以上作者提到的考虑因素,自行对比感知一下每个产品的性价比,然后再看作者的简要点评(每个保险的优缺点),来校准自己的思路。另外,自己在对比每类保险时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梳理,也能使理论学习更能落地了一些。 3.家庭的保险配置方案 书里除了给成人、儿童、父母做保险的方案,还有3种家庭保险方案,也很有借鉴意义,综合考虑家庭的年收入、房贷和日常支出,把保费再分配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怎么分,考虑因素,如果没有明确思路,也可以参照学习,在16章。 4.给身体有小问题的投保建议 这本书里有特殊提到“多家投保”的方式,是之前那本书里没有提到过的,身体有些小问题投保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草率投保被拒之后可能会影响其他公司的投保,这点在父母投保时可能会用的上,可以参照20章多家投保这部分。 看完之后就把之前父母买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各类保单整理了出来,方便查看保障时限以及还有哪类的保险还有所缺失。

Elegance

内容不如我想象的深刻,讲的内容基本都在自己掌握范围内。不过研究保险也两年了,还是觉得没有称心如意的产品,比如百万医疗只能保一年不保证续保,前几年一直再入的话,到老了正是使用可能性大的时候,却入不了了,只能依靠重疾险托底,而重疾险的50万保额可能到你七八十岁的时候已经相当于现在不到十万的价值。总得来想,保险你觉得确实帮了你大忙的时候,好像绝大多数在人年轻时候用得上,这时候,保费没交特别多,保额和报销都能起到巨大作用。如果自己身体一直健康,那就需要随着通货膨胀,逐年增加保额,尤其是重疾险和寿险,不然好像确实作用不大。就像我妈二十年前买的养老,每年交近两千,但是现在每个月只返一两百,杯水车薪,没有看到巨大价值。还有就是,虽然说越早买保费越便宜,但是因为那时候患病率是极低的,没有划算不划算,都是保险公司经过精算的。所以了解保险,依然还没下定决心去买。再想想。 而且作者书中有两处明显的数据不合适,就是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可以核实一下。 但是作者辞职后,自由创业过上想要的生活这点我很佩服,我觉得自己有一天也可能走上这条路。祝福自己!

Amanda

真的打算静下心来相对系统地学习一点保险知识,上天安排我与这本书初遇,再加上作者的学霸背景,我就毫不犹豫点开来半读半听,先是体会到了作者身上的那股文艺风——在讲每一种保险之前作者会引用一段充满哲理性和文学性的直达人心的方式,有胡适,梁实秋,顾城…的文字,很喜欢引入也很贴切。然后是作者以自身的故事说起,从对保险的认知思维到知识,逻辑性强也没有什么废话,比较全面系统地帮助我对保险建立起认知框架,终于觉得自己不会盲目听保险营销人员推荐什么就去买什么,买保险的各种选择和决定其实也是一种从信息不透明到透明的过程,我大概会继续去学习一些相关科普,真的要感谢作者高高。

海棠吖~

一直想给自己买份保险,但无从下手,看完之后还是无从下手,但收获了知识,对于保险不再一无所知,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在脑海中,特别是基础险的认识。保险不出险的时候就是消费品,一旦出险了就是救命稻草,但很多人的保险意识还没有,很多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撑者都没有配备最基础的保险。

张大饼

之前一直对买保险有一种抵触,因为确实是听说了很多关于保险一些不好的信息。 有人说买保险没啥用都是骗人的,到了关键时刻是不会赔钱的;有人说卖保险的都不是啥好人;有人说买啥都不要买保险… 就如作者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实我们听到不是真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在我们买保险的时候,有一个健康告知,如果我们没有仔细阅读健康告知的话,没有如实填写自身的健康情况,那身体出了问题保险公司是有理由拒赔的。还有我们买的保险的种类,保险赔付的范围,如果我们买的保险是重疾险,那么想要赔付的范围属于医疗险,那保险公司也是拒赔的。 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保险不一定骗人,你认为的骗,可能责任在自己身上,保险有没有必要买,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家里成员得了大病,那整个家庭就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没钱看病,除了自责和内疚无助,四处求人,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去重症监护室和急诊学习的时候,看到了太多的生死画面,有多少人因为支付不起高昂的治疗费用,无奈选择了放弃治疗… 保险是真的很有必要买啊。 保险怎么选,选赔付额高的保险公司,选服务可靠的公司,比如中国人保和平安保险… 买什么样的保险,作者列举了四类保险:意外险、医疗保险、重疾险、定期寿险,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家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等,文中列举了很多例子,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身边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身体出现了状况,现在的人们工作压力很大,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育儿压力➕人际压力=容易产生健康问题。 为了未来有个保障,去研究研究保险吧…

黄老邪

《北大宝妈的保险攻略》,高媛萍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5月出版。微信读书app看的,此书从开始看到看完,持续很长时间,从2023年十一开始,前几天才看完,合计用时近10小时,2024年看完的第3本书。 此书是保险销售者写的书,整体一般,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观点中方案篇,保险投入占整个家庭收入中太高了。个人认为根本就没必要买那么多,现实生活中本人了解的个人、家庭保险配置没有这么多。(完) 2024年5月10日18:00写于咖啡馆。

莱欣

“保险是什么?” “保险有什么作用?” “保险对个人、对家庭的意义是什么?” “应该如何为自己、为家庭配置怎样的保险?” “购买保险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等等这些,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 真诚希望每一位都有幸阅读这本书,可以提前为自己为家人做出合理的保险规划。 祝君平安喜乐,长寿无疆

Bina

我最初对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源于我身边一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好友。当时的我还小,面对市场上繁杂的保险营销和不断的负面消息,缺乏辨别的能力,未能及时采取行动。 成为母亲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作者所描述的那种家庭责任感,迫切想为孩子做好风险管理。后面队友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肺部磨玻璃结节,成功买保险变得很奢侈。我常自责,我要是早一点行动起来该多好。 我仍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我相信书里普及的保险基础知识会帮助我启发我找到。

青諹

保险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保障,但不了解保险就入手,就会很容易买错保险,亦或者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险。 当我看到“保险怎么买”时,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丝好奇心,在此之前我也买过一次保险,但由于不了解入手,后期需要用时才感到后悔,于是果断放弃,选择退保,退回的资金比起买的资金少之又少,但这并没有使我选择继续投保,毕竟从长期来看,保险只用几次,赔的又不多的情况,真的没必要耗下去。 这本关于保险的书籍,倒是让我了解了不少专业知识,尽管不是非常的全面,但对于想要入手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小门槛,能尽量让你做好计划准备,减少踩坑,而不是一头雾水。

腻歪i

如果不读书的话,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了解保险,身边也没人和我说。所幸我翻开了这本书,关于保险这方面也了解一些,不会显得那么无知,也学会了用保险保障自己。谢谢作者,也谢谢每个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别人的人。

微胖中年少女

我是一个在保险行业有近十年运营经验但并未做过直接保险销售的人,相较于没有购买过保险的人,或者仅因需主动或被动偶尔购买过意外险的人来讲会有一些话语权。读过这本书以后,个人觉得比小雨伞写的那本书会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一些,细节也更友好。适合保险小白或者有想法加入保险行业的人了解,借鉴。适合保险新人进入销售角色前,二刷,三刷,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微微相信

这是一本很好的保险基础知识扫盲的书,里面介绍的很详细。普通家庭现在的抗风险能力实在太弱了,一场大病亦或是一个意外,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此时,如果有一笔赔偿金,就不会让这个家庭变得太难,所以,保险很重要!只是,书中列举的例子和方案,动辄一年好几万,在巨大的贷款和高昂生活成本下,恐怕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承受的……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