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策略投资——探寻债券与股票的平衡术

胡宇辰
本书基于作者在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多年的固收 + 实务经验和思考所成。书稿系统性介绍固收 + 投资,重点探讨多资产组合的构建与动态管理方法,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股票、衍生品等分类资产策略的差异化应用,以及作者从业期间的心得体会,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全景式的多资产、多策略框架体系。 本书可用作资产管理从业者的工作手册,也可用作泛金融从业者和监管政策制定者的业务参考书,同时还是个人投资者和财经媒体从业者专业提升的好帮手。
王笑

这本书专业度足够,里面很多行业研究框架,可能是因为金融本质上就是枯燥乏味的原因,所以评分有点低估,同为业内人士支持作者💕

Araña

花了一周半近乎囫囵吞枣的看完了,对我这种菜菜读着还蛮吃力的👉👈 太长不看版书评:推荐对象-准备在二级市场发展的同学(固收和权益方向感觉都可以看看) 用途-作为准备面试的资料,复习一些研究逻辑/框架,对首尾部分的观点学习一个 啰嗦版书评: 总的来说写的有点像卖方研报,但是读起来简练且更有条理些 深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对懂得人来说写的有点浅且繁冗,对不懂的人或者新手韭菜来说写的又有点太深了(比如好多地方用到了希腊字母但只给出了结果没有解释,默认读者知道了),个人觉得比较适合我这种实习生读来自学,面试前看看扩展一下,某种意义上可以当“面经”准备面试用 内容上作者首先从顶部介绍了一下固收+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方法,然后按利率债、国债期货、信用债、可转债、股票的顺序介绍了一下不同类型资产的研究框架并且给出了实例(可以看我上面配的图,我只列举了一部分,还蛮丰富的,这也是我觉得可以用来准备面试/当自学资料的原因),接着给出了绝对收益股票研究的几个案例和作者多组合资产管理实践的心得,最后加上了一些生活杂谈(这部分读完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很遗憾,这本书我没有购买,因为我读了目录后,又翻看了部分章节,发现书中的理念和实例,不符合我对于一本好书的标准,首先举例中提到利亚德,即行业龙头先行者,我本以为这本书是2018年以前的书,但实际上这本书是2023年的书,还比较新,这就奇怪了,一本在2023年出的书,竟然违背常理,讲一个从2018年4月就开始走下降趋势的“假龙头”股,不知道以这本书作为依据,以此股作为标的,做一个资产配置,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想想都明白,截止2024.3.4日,此股价格由17跌至4块钱最低,现在还是5块钱左右,试问何谈资产配置,如何保证资产不缩水,如何让这本书不再助长“韭菜”,怕是出书的人本身就在割韭菜,市场割,出书圈钱割,都是割,市场乱象越发出奇,圈钱套路越来越浮躁,那剩下就只有行骗了吧,怪不得总说:其他行业里学几年很可能是专家,而股票市场学几年很可能是骗子,这句话一点不假!

有范儿

近两年大火的“固收+”产品,其实并不是新兴的业务。市场上常见的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基金中,大量产品都属于“固收+”大家族。通过前面的科普,只有清楚了“固收+”产品的底层逻辑,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书中有理论和实践, 一些栗子🌰也结合了国内的实际情况。 只是那些模型公式还都是基于老美的数据, 这个看看就好。 另外, 原以为作者是个白手起家的金融从业者, 直到看到最后作者缅怀他父亲的那一章, 发现自己肤浅了,天真了😓。 张雪峰说的没错, 如果身边没有一些金融业的关系和资源, 普通百姓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千万别选金融专业😓。

Kevin Ho

打造基于投资者需求的资产管理——固收+业态发展对投研迭代的启示。权益资产可以根据市值(大、中、小盘),风格(成长、价值、平衡),行业(科技、医药、消费、制造、周期),以及国家或区域市场来进行管理。本书关于权益估值模型与信用风险定价映射关系的研究颇具理论深度,对组合风险预算和战术资产配置具有宝贵的实战启示;在权益分析框架中,纳入低波动固收+组合特有的安全边际意识,明确短期估值合理范围和隐含回报率分布的理念,具有前瞻性。

Katniss

很幸运在固收+研究业务从业的第1-2年,深入学习了这本书。 从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到现在,业务上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还是会翻回去看某些章节,现在对我来说已经是一本工具书了😅 很适合像我这样的新人研究员入门~推荐~

Alfa

略知一二,略懂略懂

陈琨

因为取材的原因,全书有比较强的拼凑感,无论是不同时间的事件,还是不同来源、作者的思考和分析。这导致阅读过程不是很顺畅,有时缺乏解释,有时解释过多,前后不太连贯,小错误也不少。 当然全书对固收+领域的思考和总结值得称道,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分享也很受用。全书的精华在首末。所以,总的来说,算是功过相抵吧。

O Ferrum.

行业黑话一套套的,这本书的受众到底是谁?个人投资者看不懂,行业从事者也不必听你说,离了术语就不会直白地说话真是一种知识的诅咒。想为行业向投资者介绍新产品,要投资者承受更大的风险,购买新产品,就要讲好故事,设身处想想投资者关注的是什么,不是自己堆砌一堆术语自嗨。

平凡之路

对我来说《固收+策略投资》一书算是一本有浅有深的策略工具书、思路创新书。特别是作者对可转债的剖析角度和层次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对作者的知识传授再次表示感谢。

蒲公英的约定

对投资来说,理论大于实战!没多大用

小高读书

对我当前的理解能力而言,我对本书的评价是:无法评价。太多的专业词汇,太多的默认基础知识,对我而言阅读难度太大了。

N

一本比较专业的书,适合投资从业者阅读。 很多地方地方一眼带过,也不是很懂。 比较赞同作者的看法,即对于未来国内资金增大对资本市场权重的趋势。 确立了这个信念,我们做好资产配备以及股债平衡,在保证较高安全边际和知行合一的前提下,进行长期投资,我想收益会让我们感到满意。 或许,国内的资本市场正在慢慢的让我们改变人生。

折风

每天上班通勤在地铁上阅读,没想到几个月就读完了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