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存钱罐:金融学教授的儿童财商启蒙课

阎志鹏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亲身体验系统地探讨了如何提高孩子财商。在 资源、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的财商能力模型的基础上,作者不但深入浅出地讨论了财商涉及的基本方面:品格、工作、储蓄、花费、借债、给予和分享、守住财富、投资的普世智慧等,还详细地分年龄阶段分享如何实际指导孩子提高财商。对于有未成年孩子(包括大学生)的父母来说,这是一本提高财商的启蒙书,也可作为一本亲子育儿书。对于缺乏财商教育的大学生和其他成年人,这本书也能够帮助你提升获取、管理和增长财富的能力。
冬子

2022.11.08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看的财商书。 因为女儿才3岁4个月,所以我重点看了3-5岁的行动计划,但这本书会留着慢慢温故知新,毕竟里面还有6-12岁、13-18岁等等,是操作性和落地性很强的书。 昨晚带女儿出去散步,她想要买玩具,拉着我不肯走,我想起了书本里的一句话,对她说:“需要和想要是不一样的,需要可以买,而玩具只是你想买的,想要的不能买,因为你刚买过一个了。” 对于女儿的各类教育我还算比较重视,财商一样,结合书本我把适用于我女儿的列了出来,逐一落地行动。 1.培养坚毅的品格 作者一开始就大篇幅说了“坚毅”(我还以为我看错了书),后面他才说了这和财商教育有很大关系,我也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品格,对女孩子而言更为重要。 作者在第十章特意讲了女儿财商的侧重点,男女有别是生理的,也是社会的。这不可否认,不如加以正视。“坚毅”培养的重要意义也是其中之一。 2.准备三个储蓄罐 储蓄、消费和捐赠。 生活中很少用到现金了,女儿会有把硬币放到储蓄罐的习惯,这三个储蓄罐我会备起来,同时多用现金。(她现在买东西都会说妈妈,扫二维码) 3.力所能及的家务 现阶段也会让她参与到一些家务中,比如摆放鞋子、摆放碗筷、择菜、洗碗等,只是老觉得她做得不够好,下意识又自己包揽走了。 我需要多放手,相信她,陪伴她,引导她。这阶段我不给予金钱奖励,多是口头具体表扬和偶尔的物资奖励。一般会说:“静静很棒,自己脱下来的鞋子袜子都整整齐齐摆放好了,还把爸爸妈妈的鞋子也摆放好了。” 4.给予者的分享培养 我有做到的几个小事:每次有朋友见面时,会准备礼物,如果有小朋友,则让她自己准备(她比较乐于分享);睡前和她复盘幼儿园生活和我的工作,告诉她每天都要感谢老师朋友爸爸妈妈等;有些书籍和玩具赠送给有需要的人或机构(她这块她会不同意,不同意的时候我也充分尊重她) 作者也提到给乞讨者献爱心等,我之前是带静静绕过去,大概不想让她看到不美好的一面,但其实这是社会常态,我要平常心,她也就平常心了。后续身上会多备点现金,遇到乞讨者就带着她先爱心。 5.生活中的经济学 超市购物告知女儿价格,告知货比三家…这些我也有断断续续有在做,意识不够强烈,下一步加强。 生活中的房租、水电还没有让女儿参与过,也可以让她参与进来。 书本中提到记账,我也得这一次,这阶段我觉得用一些图表会更直观,帮女儿更好的了理解这个世界,也有利于思维构建。 6.终身阅读终身学习 亲子共读我从她4个月就开始了,到现在基本一天没落,这块对自己唯一的建议就是匹配她的年龄阶段,选择更合适的绘本。 语言类绘本我会讲得更好,DK认知世界类的是现阶段的核心,不过我自己动力不足,因为语言类更轻松,还是要让她悦观百科。 巴菲特10岁看完了图书馆所有的投资理财师,有些还看了不止一遍!我自己也要先多看些,后续配合我女儿也看! ps:我把作者推荐的几本加进去了,先看起来! 财商也是从父母教育开始,为保孩子天天向上,我要好好学习!书中有用的绝不止这些,我只是列举了对我女儿现阶段有用的!

Muse💋

你有孩子吗?想让孩子未来衣食无忧吗?想避免自己和家人被金融诈骗吗?那你一定要看这本《三个存钱罐》!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习惯不定期地读一些金融理财类书籍,所以书中所提到的书目我也读过七七八八,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对《三个存钱罐》这本书的喜爱! 对于给孩子从小培养财商,前有《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珠玉在前,但是他们更多是强调理念(延迟满足,储蓄的重要性,复利的威力等等),但是面对一个3岁或者6岁、12岁的孩子,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本书就能切实地帮到每一位父母!这就是这本书之于我,最闪光的点! 🧡要尽可能早地和孩子谈钱,2~3岁就可以了解钱是一种交换工具。 4~6岁就应该明白钱具有机会成本,值得等待,达到延迟满足(5块钱拿来在路上买巧克力,不如回家吃巧克力,把5块钱省下放在存钱罐里)。 7~10岁应该了解钱会生息,知道除了死工资,投资理财,买房子等也可带来收入。 小学生应该懂得货比三家,批发和零售的不同,用压岁钱做理财,拥有自己的存折。 中学生应该理解复利的力量,通货膨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以上列出的只是简略版,书中更是详细叙述了如何和孩子探讨金钱,包括—— 一起查看水电费账单,一起去购物并且示范讲价,如何通过做家务获得第一份储蓄,电子货币和现金的不同,比较自己家和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高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非常详细,抓手非常多。 要知道,这其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我成年出社会以后才了解的啊! 💛诈骗横行的时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1,远离自己不懂的东西。 2,远离“高收益无风险”的东西。 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3,远离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4,远离赌博和赌博式投机。 5,不要轻信专家、亲戚、朋友。 除了要避免以上,想要守护财富,还要具有查理芒格所说的普世智慧,比如以下几点特质—— 1,从自身利益出发。认认真真亲自去了解产品,而不是怕麻烦委托给其他人。 2,选择投资项目、合作伙伴时,要花大力气了解对方人品。选择好人做生意。 3,有基本的数学常识。 4,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做自己擅长的事,把自己不擅长的事交给擅长的人去做。 5,有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我就是从心理学角度,给我家自习室产品提高了定价,效果不错。 6,有基础的会计知识。 💚书很新,讲到很多新冠肺炎期间的事例,比如团购囤货,比如椅子破了用车库里木板简单维修,看完非常有感触,切切实实,感同身受。(我看的上一本金融类书籍还在讲金融危机呢) 💙一些书摘。 在很大程度上,赌博是对无知的一种征税。 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聪明的定义是,要有耐心,要有约束,并渴望学习;此外,还必须能够驾驭你的情绪,并能够进行自我反思。

陆菇凉💕

书名《三个存钱罐》 作者:阎志鹏 📚本书是一本指导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工具书”,有思想启蒙也有实操方法 我女儿现在有3岁半了,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慢慢知道大人出去工作是为了赚钱,可以买很多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好看的衣服,住漂亮的房子🏠…… 读完这本书,不仅自己也有很强的自我存钱意识,还让我明确培养孩子财商意识~ 下面说说本书对自己几个启发点🔻 1.三个决定孩子财商的因素: 资源:你自己有什么? 应用流程:打算利用它的资源为自己或他人实现什么,做到什么? 价值取向:为什么这么做?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 2.什么时候和孩子谈钱? 谈钱并不是让孩子去追逐金钱,而是让孩子明白,钱从哪里来?有什么作用?管理好钱财将会可以帮助自己实现人生目标。 •何时开始? 只要孩子开始理解钱可以用来买东西,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金钱的习惯。 3.作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分阶段给出了很多方案,包括:怎么认识钱?钱的用途是什么?怎么“赚”钱?引导孩子生活中逛菜市场以及商场购物安排的“工作”等从而学习钱💰其中有几个观点印象深刻: 🌈三个存钱罐包括: “花费罐”:用于买自己想买的小东西 “储蓄罐”:将钱攒着用于购买“大件” “给予罐”:用来捐赠的 🍃 将钱先放在给予和储蓄这两个存钱罐里,剩下的钱才放到花费罐里。 (1)节俭怎么做?真正的节俭应该是该花钱时绝不吝啬,该省的地方也绝不浪费 (2)2~3岁开始就应该向其逐渐灌输正确的财务理念和基本的理财知识。 (3)4~6岁的小孩应该明白有借有还、成本概念、等待价值…… (4)孩子要上中学了,帮孩子到银行里开个账户,最好能有纸质的存折 .(5)学前儿童就要开始做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教育。 从现在开始存钱,而不是让💰像水一样流走~ 🍃关于储蓄的第一个常识是,是否愿意储蓄往往是个人的意愿问题,而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 关于储蓄的第二个常识是:时间是财富zui好的朋友。越早存钱和投资收益越高,哪怕每年的收益很低,时间一久,累积的财富也会相当可观。 🍃 关于储蓄的第三个常识是:储蓄,看着钱慢慢长大,能够培养人抵制即时享受,注重长期目标的能力。 🌈首先要让自己的资产有计划的钱生钱,而不是随着欲望情绪去消费掉它💰(贷款,信用卡,花呗)…… •负债“四不”原则 从小就应该做到:不借钱消费、同学和朋友间不借钱、不欠信用卡债、绝对不碰网络贷款和线下私贷。 4.zui好的投资是教育,尤其是对自己的。而投资自己教育zui方便、“姓价比”zui高的途径就是阅读。学习除了我们说的基础教育,(包括在学校里的正规学历教育、家庭教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外的培训/补习和终身学习等。)还有涉及广泛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心理学、经济……

宋静 Julia📍香港

本书是一本指导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工具书”,有思想启蒙也有实操方法。要想孩子的财商在线,父母自身的学习和引导是必须的。下面说说本书对自己几个启发点: 1.三个决定孩子财商的因素:资源、应用流程、价值取向。用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2.什么时候和孩子谈钱?谈钱不是去追逐金钱,而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钱?它从哪里来?我怎么可以管理好它,并让它帮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作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分阶段给出了很多方案,包括:怎么认识钱?钱的用途是什么?怎么“赚”钱?也给出了可以安排孩子做的“工作”。还有,怎么投资?是否可以负债?……其中有几个观点印象深刻: 1)三个存钱罐包括:储蓄罐、花费罐、给予罐。“花费罐”:用于买自己想买的小东西 “储蓄罐”:将钱攒着用于购买“大件” “给予罐”:用来捐赠的 2)节俭怎么做?真正的节俭应该是该花钱时绝不吝啬,该省的地方也绝不浪费。应该教育孩子以“甘节”(甘于节俭,把节俭当做乐事)为荣;以“安节”(安然节制,不追求享受)为常;以“苦节”(把节俭当做苦事)为戒。 3)学前儿童就要开始做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教育。 4)不要怕负债,但是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能力范围内有效的运用负债工具。 5)给予的重要性。比尔盖茨说过:“人性中有两大力量:自利和关心他人。”这两大力量可以并存,在现实中,这两者都做得好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4.最好的投资是教育,尤其是对自己的。而投资自己教育最方便、“性价比”最高的途径就是阅读。学习除了我们说的基础教育,还有涉及广泛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心理学、经济……

🎏小琦琦娃儿

70~ 2023的第3本书 《三个存钱罐》是一个老少皆宜的理财书籍。包括:储蓄罐,花费罐,给予罐。 花费罐:用来买小东西—日常开销 储蓄罐:攒钱买大件—延迟满足 给予罐:用来捐赠,比尔盖茨曾说过人性两大力量,自利和关心他人。这两者做得好的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要给孩子及早建立金钱相关的知识。多和孩子讲一讲经济学相关常识。在日常生活,水电气新闻以及孩子可以接触的范围普及。 2~3岁:了解钱是一种交换工具。 4~6岁:钱具有机会成本,值得等待,延迟满足(5块钱拿来在路上买巧克力,不如回家吃巧克力,把5块钱省下放在存钱罐里)。懂得想要和需要的区别。 7~10岁:知道钱生钱,知道除了死工资,投资理财,买房子等也可带来收入。 小学生应该懂得货比三家,批发和零售的不同,用压岁钱做理财,拥有自己的存折。 中学生应该理解复利的力量,通货膨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想要守护财富,比如以下几点特质—— 1,负债4不:不借钱消费,同学朋友间不借钱,不欠信用卡,不赌博 2,选择投资项目、合作伙伴时,要花大力气了解对方人品。人品大于能力。 3,有基本的数学常识。 4,做自己擅长的事,远离自己不懂的东西。把自己不擅长的事交给擅长的人去做。 5,有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了解消费者心理。 6,有基础的会计知识。 7,最好的投资是教育,保持终身阅读终身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女性想要获得平等,更应该在教育上努力。

群书

从小没有人教会我理财,自己毕业了才开始接触,很庆幸我还这么年轻,有幸看到这本书。 1.读书是复利,读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2.自己养成了货比三家的好习惯,也关注日常物价。 3.最后的女性描述很真实,总算有人把大框架写给我看了。女性在职位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4.人还是要有良好的品德,机遇,和见识才能站在山顶。

决定孩子财商的第一个因素是资源,“资源”指的是能得到的经济和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财务知识和天分等。第二个因素是应用流程,“应用流程”是指在面对财务问题和决策时的思考方式,包括如何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如何面对财务困难和挑战。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与成功息息相关的品质:坚毅 安吉拉·达克沃斯将坚毅定义为人“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爱”。坚毅是激情,韧性,决心和专注的独特组合。 坚毅中的激情指的是以一种持久的、忠诚的、稳定的关心同一个最终目标。它是我们的人生指南针,它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建立,修补,然后引导我们走上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最终到达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 提高财商,做好人生财富规划和做好任何事情一样:必须有坚持努力工作,储蓄和节俭的坚毅。 达克沃斯将品格分为三个纬度:内在品格,人际间品格和智力品格。 内在品格包括坚毅和自我控制,往往与抵制诱惑有关。这意味着坚毅的人倾向于自我控制。人际间品格包括感激,社会智慧和对愤怒等情绪的自我控制。智力品格包括好奇心和热诚等美德。 首先,内在品格是绝大多数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良好财商的培养离不开对科学投资、消费原则和勤俭习惯的坚持,也离不开高尚的品格。最后,人生是场马拉松。财商的学习和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社会学家李银河在一篇名为《赢在起跑线上也不一定能成功》的文章中对过18岁生日的儿子壮壮说:“希望你的生活既成功又快乐,但是万一不成功,一事无成,我也希望你是快乐的。如果你的人生是成功的,那么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果你的人生不成功,那么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希望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做一个优雅而可爱的人,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储蓄:让钱慢慢长大 阿加米昔传授阿卡德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致富之道就是将收入的一部分保留下来。你也应该这样。” 他说:“你攒下的每一个金币都是你用来赚钱的奴隶。它赚的每一个铜币都是能够为你赚钱的孩子。如果你想变成富人,那么就让你存下来的钱赚钱,再用赚来的钱赚钱,这样能让你获得不竭的财富。 “你收入的一部分要保存起来。不管你挣多少,每次保存的钱不能低于收入的1/10。你能存下比1/10更多的钱。先付钱给自己(储蓄)。买衣服和鞋的钱不要超过余下的钱,还要留下钱买食物、做慈善和献祭。” 储蓄,看着钱慢慢长大,能够培养人抵御即时享受,注重长期目标的能力。 首先,我们自己要有存钱意识。其次,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存钱并确保孩子明白存钱的重要性。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储蓄可以使孩子成人后储蓄率更高。 负债:须慎之又慎 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我们必须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基础上,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要饭也必须有信用,没有信用,连饭都要不到。” 负债“四不”原则 (1)不借钱消费; (2)同学和朋友间不借钱; (3)不欠信用卡债; (4)绝对不碰网络贷款和线下私贷。 守住财富和投资的普世智慧 远离自己不懂的东西,远离“高收益无风险”的东西,远离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远离赌博和赌博式投机;不可轻信投资专家,不可轻信亲戚朋友。 终身阅读与学习 毛泽东认为:“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梦想清单 1.阅读《坚毅》这本书,为自己测试坚毅得分。 2.设立一个中期目标:几个月至一年后购买的“大件”。

安小姐💋 Miss.an

这是家长自我教育的书 早点阅读,稳固知新,了解更多财务知识,避免自己上当受骗。同时养成一些细微的理财习惯。 任何财富积累,都是攒起来,守住,创造更多!然而认知越少,犯错多,即使会挣也会败光,财富积累永远遥不可及! 阅读就是和更高思维的人聊天

知之

书的整体内容不多,每一小节的题目即主题,内容就是在举例或者是用数据来支撑,大部分引用都是国外的情况,主要引用人物是,巴菲特、芒格和洛克菲勒等人,对国内的引用比较少。书中比较推荐三个章节,第八章会介绍一些思维模型,第九章讲教育,第十章讲假如你有一个女儿。但是书里的观点,但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家庭,具体的家庭还是应该从自家的特色出发,做出最适宜的培养。 这本书最适合的受众是有孩子的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非父母的成年人,自我感觉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很多想法、习惯与行为,已经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了惯性。 作为人才培养的一支,在义务教育阶段,或许我们国家现在也需要注重青少年财商的培养,毕竟花钱这件事谁也躲不过。 总体,点推荐感觉有些变扭,那就一般吧。

勿止

这本书最后一章实在是让我有些意外。 信息茧房无处不在,这是我一直知道的事情。 对此,我对很多男性都抱着很大的敌意,包括觉得男性根本不可能理解女性的处境这点。 但是在这本书最后一章,我居然看到一个男性,说着女性和男性的区别,以及一些不公,这真的让我很震撼,并且审视自己是不是过于偏见。 再说说这本书财商方面,感觉都是很有用的东西,包括孩子的培养。 能看出来作者是用了心的。 并且我很惋惜,因为我的父母并没有这种能力来培养我,导致社会让我吃了无知的苦。 尽管现在看到了这本书,但是有些错误确实是在犯错后才明白了。 也算是一种身体力行。 但没关系,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会学习这种财商,也感谢作者,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偏见和不足

YT

听播客“知行小酒馆”推荐来的,虽然内容是各种投资类书籍的搬运工,谈的也比较浅显,胜在实用性还是蛮大的,三个存钱罐分别是“花费罐”--用于买小东西的近期消费、“储蓄罐”--攒钱买大件的中远期消费或投资、“给予罐”--用于捐赠的,与有知有行的“四笔钱”的理念差不多。对我比较有帮助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培养孩子的财商,不同年龄段对金钱的理解不一样,在培养孩子基本财务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要做到适龄。  4-6岁学龄前儿童应该明白有借有还、机会成本、等待的价值,理解“想要”与“需要”的区别,明白现金、信用卡、手机支付的区别,明白想花钱就必须努力挣钱而不完全依赖父母,为了“想要”的消费必须用自己攒的钱。  7-11岁小学生应该了解除了工资,还有其它收入来源(理财、房产等),还应懂的金钱的时间价值,即利息,应该懂的货比三家,同样的东西便利店、超市、网购以及“双十一”活动促销的价格可能不同,但也要清楚囤货带来的弊端,比如蔬菜水果有保质期、卫生纸虽然不会坏但是占空间,占资金。明白各式广告的目的和用途,明白商家是如何利用广告来诱导人消费的。  10岁以上的中学生应该理解复利、通货膨胀以及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性,哪些资产会增值,哪些资产是贬值的。 二、父母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是成为孩子的“自动取款机”,父母要帮孩子理解并建立“工作--金钱”的联系,要明白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鼓励孩子用劳动来获得购买东西所需的金钱(至少是部分金钱),鼓励孩子发现工作带来的尊严和自己赚钱的乐趣。工作可以从家务开始,比如在幼儿园阶段:早晨起床叠薄被子,洗完澡将脏衣服放进洗衣篓,帮父母叠好干净的衣物,并分类放进衣柜抽屉,扔小的垃圾袋,拎小东西,摘菜叶,浇花,睡觉前整理玩具书籍,放好自己的鞋子、衣服。 三、我们应该感谢孩子成为帮手,而不是感谢他们帮忙,讨论家务要用第一人称“做我们的家务”,避免用第二人称“做你的家务”,这样就强调了做家务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家人彼此找的方式。 四、学习金融基本常识,远离赌博与赌博试投机,远离好的难以置信的东西,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如果有人宣传高收益无风险的东西,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帮凶。其实这些基本常识,是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的。 五、终身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区别骗局与机会,包括数学思维--复利、折现率的概念,经济学思维--比较优势(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这样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率)与机会成本(一种选择或决策的代价是将资源用于该用途时必须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创造的价值,用于考虑某个投资机会而放弃其他东西是否值得),基础心理学知识以及基础会计知识。 六、最后是推荐书单《思考 快与慢》《助推:我们如何做出最佳选择》《经济学原理》《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 的力量》《超预测:预见未来的艺术和科学》《穷查理宝典》《影响力》《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思考与实践:我自己已经开始对三岁女儿的财商教育与实践了,比如给女儿每周固定十块钱的零花钱, “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家长买,“想要的”糖果玩具等用她有限的零花钱,既可以有效的控制对孩子身体有害的消费,又能让女儿有非常强的自主权,我只是在孩子每次想要买各种东西时候抓住可教时刻,让她理解等待的价值以及机会成本的概念,最近开始引入家务劳动了,因为每周十块钱基本是周光,如果她有了更多“想要的”,那就要教她如何通过劳动赚钱了。 慢慢来,财商教育是终生的事情。

罗希

“管理好钱财将会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有很多想要去尝试和完成的事情,越来越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一部分钱用于生存,一部分钱用于享受,一部分钱用于储蓄。年初的时候我放弃了一部分的投资,因为我觉得风险比较大,这几天我做了一些资本积累之后,我就感觉我应该可以再进行一些投资了,可以拿出一部分“即使没了也OK”的金额出来去试试。 “勤俭节约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开始记账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能花钱,每一笔钱在花出去的时候都觉得是值得的,正确的,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再回头看,有一些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节省下来的,并且节省下来的这部分钱并不是硬节省下来的,而是要用作其他的对自己更有帮助的事情上面。 “俭以养德、俭以养寿、俭以养神、俭以养气。”老话说的经常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大的是——捐赠,我觉得我付出给这个社会的还不够多,这个是我需要再努力去进步的地方。

伊唯

如何花钱,赚钱,管理钱,做为一名小学生我看完了这本书后有了自己的思考。 书中介绍的三个“存钱罐”分别是储蓄,花费和给予。存储:比如说你每个月的零花钱,一部分要买书籍,另一部分还要存在“账户”。花费: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不然你可能会走到“深渊”,花钱一定要有规划,就跟建筑设计图一样。给予:你给予别人帮助也是一种善良品质的体现。比如可以做志愿者,买一些书籍,文具,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做好规划,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麦夏

这是一本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理财启蒙课,但也适用于想要培养理财意识的人群。 相对来说,这本书对于理财的各个系列都进行了讲解,如多少岁的孩子要如何引导他们对理财上的认识,信用卡的使用,对于债务上的认识…… 同时,也夹带着些少育儿知识点,这也是培养理财过程中少不了的一个环节。 这本书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来进行阅读,相对之前来说,这一次两天分开阅读的时间有些长,第一次阅读是月中旬,第二次阅读也就是现在,已是6月下旬了。 间隔这么长时间来继续把这本书看完,一方面是我需要加强对于理财的认识,从而优化自己的金钱换,另一方面可以转换思考事情的角度,不用让自己一直都是围绕着同一个类型的事情转。 时间久了,自己也会被困住在里面,思考事情也变得狭隘起来。 对于理财方面的书籍,可多多阅读,它不会让你觉得这是无用论,反而是在优化你的金钱观。

孟佳

读了这本书,才让37岁的我感受到了自己过去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的所在,原来是与我的阅读,学习,与人的交流,社会实践和从小财商的意识的建立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强烈的建议成年人以及有孩子的成年人,一定要去把这里的方法拿来,对孩子进行应用,帮助孩子从小建立一个这样正确的财商的观念,不要在将来走弯路,因为他真的是会涉及到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感谢作者👍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