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研究缠论的时候,把缠师博客的所有内容都看了!因为当初进入股市没有师傅教,所以在网上到处去逛论坛,看帖子、看博客、看课件、看各种教人炒股的音频以及小视频。当时看缠师博客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专业的术语搞不清楚,但并不影响我像块海绵一样如痴如醉的吸收知识。因为当时并不懂什么是中枢、背驰、以及线段和包含关系。现在重读缠师的这本《缠论》虽然一样觉得书中有些内容艰深晦涩!但现如今的:中枢、背驰、线段、和包含关系这些,已经对我没有太大难度了。哪怕遇到书中艰深晦涩的东西,我也会把缠师的理论运用到我所学的技术上,这样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近书评下面有几位陌生的书友留言。评论华尔街大神就是想推销他的书。那就说一说其中一位华尔街大神,箱体理论的发明人尼古拉斯.达瓦斯。他是一个超级散户王,他用3000美元仅用了18个月时间,净赚200万美元。他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才成功,在这之前他都是在试错,他都是失败的。一个没有师傅教、靠自己的人,不用钱和时间来试错,你觉得Ta还能怎么成功呢?Ta有第二条路可选吗? 还有威科夫,他用了大概十年!就连华尔街的顶级投资大佬伯纳德.巴鲁克,这么牛的牛人,他前六年也都是亏的一塌糊涂,亏得很惨。包括股票魔法师的作者马克.米勒维尼,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那个试错的过程,那个探索的过程绝对不会轻松的!除非有很专业的人直接来提点你。就像华尔街的金融怪杰大卫.瑞恩,3年翻了13倍!他是得到了就是有人口中靠推销书而赚钱的人威廉.欧奈尔的指导。 再说威廉.欧奈尔!一个当年只有21岁,刚刚走出校园的威廉.欧奈尔以500美元作为资本增加到了20万美元!而立之年便在纽约证交所给自己买下一个席位的欧奈尔,这样一位有能力的华尔街大神,他会为了靠推销书而赚钱吗? 还有《趋势跟踪》这本书。这是多么经典的一本书,居然在有些人眼里说这本书很离谱!居然说书中的战法乱七八糟。而且还问我靠这些炒股的战法在A股的交易能保持资金曲线的稳定吗?我最近这几年确实都是稳定收益。而这个月截止到昨天24号,我已经达到了20%的收益。 其实,炒股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的积累,没有天赋,有的人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就好像缠师的缠论一样!为什么说千人千缠?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投资也好,职场也罢。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智商在一个层次的人才能在一起玩。因为有些时候那些话不是你反应慢的问题,是你根本听不懂!同样一件事,我不需要完全说出来某人就能知道我想表达什么。但有些人不是,我哪怕说了80遍,对方还是没听懂!拜托,我真的很忙,没有时间解释。 就像那几位华尔街大神的书,读他们的著作我如获至宝!而你却认为人家是为了推销书。不但说书里面的战法没用还被扣上个乱七八糟的帽子!智商这种东西,是个高端玩意儿,虽说大部分人的智商差不多,但不同的教育程度、周围环境、所受的熏陶,慢慢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开了。 《缠论》虽然艰深晦涩,但不得不说是一本好书。不过想完全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那就见仁见智了。 最后引用缠师这段最精彩的话:能让你八卦的博客,不能让你有品位;能让你有品位的,不能让你智慧;能让你智慧的,不能让你挣钱;能让你挣钱的,不能让你明心。而能让你八卦、品位、智慧、挣钱、明心,一个都不少的博客,全球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第一博客——缠中说禅。”缠师的这段话此言非虚。
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没有理解缠中说禅的原文中一些原本的定义。 我虽然对缠论没有什么研究。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这本书有很多地方的解释是完全说不通的,驴唇不对马嘴。【举一个简单例子:背驰一节里面,用2c对比一浪,说背驰了,ps.这时候还在震荡里面,不能对比。然后用3浪对比一浪,MACD我就不说了,玛德你成交量结合k形态都不看,就说没背驰。真踏马的,我真想一大耳刮子呼死你】 错误的地方很多,教人事小,误人事大,这本书还是别叫缠论了,沾污了缠师的名声。
读这本书期间,我亏了半年的一点股票,调整思路,竟然神奇的发生了大逆转,真是有趣。书中的内容很专业,中枢,级别,背驰,分型结构,趋势类型,三类买卖点等一些知识点,看懂了一部分,但不通透。技术需要不断操作才能熟练,心态需要有足够多的经历和反思才能从容平和。选股与择时,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做波段操作加快成本为0或增加筹码。市场从来都是明白人挣糊涂人的钱,耐心等待时机,果断出手,找准节奏,戒骄戒躁,投资是一生的游戏,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
值得借鉴学习的一本书! MACD指标是股市技术分析中的常用指标,用快、慢均线的离散、聚合来表示当前的行情为多头还是空头,以及推断股价未来的发展趋势,如MACD指标由正数转为负数,则表明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大,是卖出信号;当MACD指标的变化较大时,则表明股价走势将迎来转折。 MACD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DIF占据核心地位,DEA主要起辅助作用。 运用MACD指标判断背驰,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DIF曲线和DEA曲线与零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红绿柱子的面积。 对于“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来说,可选择的股票类型就只有一种情况,即该股票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的走势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 因此,这里就得到了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选择买入股票品种的标准程序。 (1)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股票。 (2)在该走势的第2段下跌中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买入。 (3)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卖出。 注意,在出现盘整时卖出肯定是不会亏损的,因为可以在低一级别的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卖出,此时是肯定能盈利的。但为什么要卖出,因为根据“下跌+上涨”买卖方法不参与盘整的标准,盘整的坏处是浪费时间,而且盘整后下跌的可能性为50%,对于中小资金来说,根本没必要参与。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按标准来买卖股票,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则股票至少会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中,如果在日K线图或周K线图上出现这种走势,该股票进而发展成为黑马股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一个走势中枢中,最有价值的买点就是其第三类买点以及走势中枢向下震荡并出现背驰时的买点。前者,最坏的情况就是出现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可以根据其后走势是否出现盘整背驰来决定是否卖出,若未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将出现一个向上走势并形成新走势中枢,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是最能获利的。至于后面一种,就是围绕走势中枢震荡形成差价的过程,这会降低成本、增加筹码。 一定要注意,有许多人不知如何去操作差价,好像每个机会都可以去操作。然而从最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意义上来说,只有围绕操作级别走势中枢震荡的差价才是最安全的,因为这时能操作出来且绝对不会损失筹码。 注意,这里有个前提,即走势中枢震荡依旧,一旦出现第三类卖点,就不能回补了,用判断走势中枢震荡力度的方法,能够规避后面可能出现第三类卖点的震荡。
翻了一下开户到现在的记录,清仓102次,胜率60.8%,却跑输了指数。在别人眼里我就是那个看了那么多书,似乎很努力,却依旧亏钱的人。失败不重要,努力了还失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各种不看好不相信的眼光里,坚持相信自己。
「根据 缠论 原文 分成 8 章, 分别 是 缠 中 说禅 与 缠 论, 形态 学、 均线 位置, 走势、 走势 中枢 与 走势 完- 美, 分型, 笔, 线段, 背驰 以 及 其他 重要 理念。 通过 这 8 章 投资 者 可 习 得 缠论 的 精髓, 以 数学 的 思维 分析 股价 运 行 轨迹、 不同 走势 下 的 买卖 点、 股价 转折 点 等。 在 解析 缠论 时, 会 附上 缠论 的 原文 读者 可 比 对 原文 阅读 解析, 也 可 在 阅读 解析 时, 反复 研读 缠论 原文, 领悟 缠论 的 精髓。 」 這些技術短期走勢圖,一般難以成立。現在市場信息可得,將技術應用在隨機抽取100間公司,相信成功率不高。 靠譜的是華倫畢非特的,每天讀約10間公司會計報告,精選眾公司,長期監察,長期投資。一年看3000份,多三、五年,大學學位也這樣,好的學生長期龜兔競跑,總是跑前。
非常可惜。禅师已辞世14年,如果他能在世到现在,缠论应该会大成。由衷感慨禅师的智慧。
本书大概会让没看过原文的读者抓狂,首先值得可能的是入门的分形和笔,标准背驰与盘整背驰的讲述还是较为清晰的,对于依据中枢形成趋势或盘整的操作还是如原文一样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这一点也足够明了。 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在于线段这一大章节,关于线段的破坏和线段的结束存在了模糊不清的概念以及不可出现的描述性错误。 1最明显的错误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看图说瞎话,或者说图画的就不对应文字,不知道是作者不理解缠论本身还是做事不严谨,这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后面又去看了一遍缠论原文,作者关于线段分型其实引用的就是原文,但原文对于线段后面又做了或明或暗的补充,而作者这里没有相应补上,比如特征序列元素的包含关系,线段被笔破坏的关系,为什么第二种情况有对于下一条破坏线段即便存在分型缺口也可以算破坏。 对于理论若有存疑,用起来就永远没有自信,更何况是用于交易。 2对于笔的划分这里就更是可以说完全只选了最理想型的划分,不妨去看缠论书作者李洪宇的笔分析,因为关于笔的划分缠中说禅本人就没有足够清晰的分析。甚至关于线段也还有些问题。 总之,只看了本书的切勿乱用,当然用起来也会发现矛盾很多无从下手,真正想学习的还是得先去吧缠论原文看一遍,着重看线段和笔即等于掌握了最基本分析能力了。
第一次深入了解缠论,基本上有了概念。我是这么认为的:缠论基本上是一种技术分析,预测未来走势的方法。我看不出这个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好的地方,尤其我觉得把简单的方法搞这么复杂,有违关于信号与噪声的判断原则,也就是太多的滤嘴其实只会让你错失信号,也就是KISS原则。最后,任何及时分析都是关于概率的科学 ,必须首先要基于胜率、盈亏比和数学期望,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头寸规模管理,再基于博弈论正确搭建交易系统,在这些个基础上把缠论当成一类判断方法,除此之外,这个理论跟艾略特波浪理论一样,就是个参考意义。如果抛开上述的条件,完全按照缠论方法满仓操作,我觉得假以时日,一定亏的没有底裤。……
书一般,技术分析里缠论多用于股票期货,作为期货行业从业人员,科普一下费返。 现在行业中最低的手续费是+1分,这也是很透明的了,可能新手还不知道什么叫+1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手续费由交易所手续费和期货公司佣金两部分组成,交易所手续费所有公司都是统一不变的,而佣金则每个公司都不同,因为政策规定期货公司不能收取0佣金,所以+1分象征意义收取就成了行业的最低标准。 🌟为什么同一家公司不同客户之间的手续费会有很大差别呢? 除了资金量有关系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开户方式,不管哪家公司,如果你直接到柜台去开户,或者直接在官网开户,那手续费都会比较高,但如果你是与期货公司经纪人谈好价格再开户,那手续费变动就很大了,只要你会谈,大部分公司都是可以做到加1分这个标准的。 📖最新手续7月交易所政策(手续费无条件交返80%): 上海交返20,能源中心交返30,大连 pp pvc L eb eg lpg m p y jd lh 提高至25,大连其他15,郑州交返25,广期所25,中金交返0 。铜,铝无返还,纯碱2309,甲醇2309,玻璃2309无返还,动力煤无返还。 上述政策仅供参考,具体到账比例以实际到账为准。按惯例次月20号前后到账, 如有其他变化再另行公告。 返佣计算方式: 手续费返佣仅支持交易所收取部分,例:郑商所甲醇手续费(开+平)8元,期货公司只加收1分,郑商所交返比例为30%。甲醇返佣=8(手续费)*0.3(交返比例)*0.8(返佣比例),扣除税后实际返佣为1.9元左右。 节省交易成本V:ptapta8848 备注:微信读书
这本书没有完全理解,但获得了启发,特别是不同级别买卖点。
市场价格的走势是资金博弈的结果,资本博弈就是买和卖,就是多头和空头之间的博弈。 在一定的时间内,多头战胜空头,那价格就看涨,否则就看跌。 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多头的力量逐渐衰竭,那就上涨动力就不足了,表现出来的就是顶背驰。多头力量不足,那就以为着空头的力量要占上方,就面临下跌的风险。 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对已有的市场的走势来判断市场多空力量的博弈,从而得知多空力量哪一方占主导,进而推测后续市场的走势。 背驰就是找到力量逐渐衰竭的一方。 比如顶背驰就是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减弱的加速运动,底背驰就是向下的加速度逐渐衰减的加速运动。 如何判断背驰呢(力量的衰竭)? 主要就是通过MACD的红绿柱的比较。 比如顶背驰就是比较前后两段MACD的红柱子的面积。 背驰成立的两个条件。 1、价格创新高 2、后一段MACD红柱子面积小于前一段MACD红柱子的面积。 价格新高,这个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条件,红柱子面积的比较就有些难度了,并不是随便的两个相邻的红柱子面积的比较的。 要找到比较的两段红柱子区域就很重要。 也就是要找到谁和谁背驰。
俺不相信技术分析,因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这不是“艾略特瞎浪理论”中国的翻版吗?
精髓看不到
为赋新词强说愁
之前研究缠论的时候,把缠师博客的所有内容都看了!因为当初进入股市没有师傅教,所以在网上到处去逛论坛,看帖子、看博客、看课件、看各种教人炒股的音频以及小视频。当时看缠师博客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专业的术语搞不清楚,但并不影响我像块海绵一样如痴如醉的吸收知识。因为当时并不懂什么是中枢、背驰、以及线段和包含关系。现在重读缠师的这本《缠论》虽然一样觉得书中有些内容艰深晦涩!但现如今的:中枢、背驰、线段、和包含关系这些,已经对我没有太大难度了。哪怕遇到书中艰深晦涩的东西,我也会把缠师的理论运用到我所学的技术上,这样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近书评下面有几位陌生的书友留言。评论华尔街大神就是想推销他的书。那就说一说其中一位华尔街大神,箱体理论的发明人尼古拉斯.达瓦斯。他是一个超级散户王,他用3000美元仅用了18个月时间,净赚200万美元。他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才成功,在这之前他都是在试错,他都是失败的。一个没有师傅教、靠自己的人,不用钱和时间来试错,你觉得Ta还能怎么成功呢?Ta有第二条路可选吗? 还有威科夫,他用了大概十年!就连华尔街的顶级投资大佬伯纳德.巴鲁克,这么牛的牛人,他前六年也都是亏的一塌糊涂,亏得很惨。包括股票魔法师的作者马克.米勒维尼,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那个试错的过程,那个探索的过程绝对不会轻松的!除非有很专业的人直接来提点你。就像华尔街的金融怪杰大卫.瑞恩,3年翻了13倍!他是得到了就是有人口中靠推销书而赚钱的人威廉.欧奈尔的指导。 再说威廉.欧奈尔!一个当年只有21岁,刚刚走出校园的威廉.欧奈尔以500美元作为资本增加到了20万美元!而立之年便在纽约证交所给自己买下一个席位的欧奈尔,这样一位有能力的华尔街大神,他会为了靠推销书而赚钱吗? 还有《趋势跟踪》这本书。这是多么经典的一本书,居然在有些人眼里说这本书很离谱!居然说书中的战法乱七八糟。而且还问我靠这些炒股的战法在A股的交易能保持资金曲线的稳定吗?我最近这几年确实都是稳定收益。而这个月截止到昨天24号,我已经达到了20%的收益。 其实,炒股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的积累,没有天赋,有的人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就好像缠师的缠论一样!为什么说千人千缠?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投资也好,职场也罢。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智商在一个层次的人才能在一起玩。因为有些时候那些话不是你反应慢的问题,是你根本听不懂!同样一件事,我不需要完全说出来某人就能知道我想表达什么。但有些人不是,我哪怕说了80遍,对方还是没听懂!拜托,我真的很忙,没有时间解释。 就像那几位华尔街大神的书,读他们的著作我如获至宝!而你却认为人家是为了推销书。不但说书里面的战法没用还被扣上个乱七八糟的帽子!智商这种东西,是个高端玩意儿,虽说大部分人的智商差不多,但不同的教育程度、周围环境、所受的熏陶,慢慢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开了。 《缠论》虽然艰深晦涩,但不得不说是一本好书。不过想完全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那就见仁见智了。 最后引用缠师这段最精彩的话:能让你八卦的博客,不能让你有品位;能让你有品位的,不能让你智慧;能让你智慧的,不能让你挣钱;能让你挣钱的,不能让你明心。而能让你八卦、品位、智慧、挣钱、明心,一个都不少的博客,全球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第一博客——缠中说禅。”缠师的这段话此言非虚。
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没有理解缠中说禅的原文中一些原本的定义。 我虽然对缠论没有什么研究。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这本书有很多地方的解释是完全说不通的,驴唇不对马嘴。【举一个简单例子:背驰一节里面,用2c对比一浪,说背驰了,ps.这时候还在震荡里面,不能对比。然后用3浪对比一浪,MACD我就不说了,玛德你成交量结合k形态都不看,就说没背驰。真踏马的,我真想一大耳刮子呼死你】 错误的地方很多,教人事小,误人事大,这本书还是别叫缠论了,沾污了缠师的名声。
读这本书期间,我亏了半年的一点股票,调整思路,竟然神奇的发生了大逆转,真是有趣。书中的内容很专业,中枢,级别,背驰,分型结构,趋势类型,三类买卖点等一些知识点,看懂了一部分,但不通透。技术需要不断操作才能熟练,心态需要有足够多的经历和反思才能从容平和。选股与择时,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做波段操作加快成本为0或增加筹码。市场从来都是明白人挣糊涂人的钱,耐心等待时机,果断出手,找准节奏,戒骄戒躁,投资是一生的游戏,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
值得借鉴学习的一本书! MACD指标是股市技术分析中的常用指标,用快、慢均线的离散、聚合来表示当前的行情为多头还是空头,以及推断股价未来的发展趋势,如MACD指标由正数转为负数,则表明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大,是卖出信号;当MACD指标的变化较大时,则表明股价走势将迎来转折。 MACD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DIF占据核心地位,DEA主要起辅助作用。 运用MACD指标判断背驰,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DIF曲线和DEA曲线与零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红绿柱子的面积。 对于“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来说,可选择的股票类型就只有一种情况,即该股票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的走势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 因此,这里就得到了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选择买入股票品种的标准程序。 (1)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股票。 (2)在该走势的第2段下跌中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买入。 (3)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卖出。 注意,在出现盘整时卖出肯定是不会亏损的,因为可以在低一级别的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卖出,此时是肯定能盈利的。但为什么要卖出,因为根据“下跌+上涨”买卖方法不参与盘整的标准,盘整的坏处是浪费时间,而且盘整后下跌的可能性为50%,对于中小资金来说,根本没必要参与。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按标准来买卖股票,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则股票至少会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中,如果在日K线图或周K线图上出现这种走势,该股票进而发展成为黑马股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一个走势中枢中,最有价值的买点就是其第三类买点以及走势中枢向下震荡并出现背驰时的买点。前者,最坏的情况就是出现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可以根据其后走势是否出现盘整背驰来决定是否卖出,若未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将出现一个向上走势并形成新走势中枢,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是最能获利的。至于后面一种,就是围绕走势中枢震荡形成差价的过程,这会降低成本、增加筹码。 一定要注意,有许多人不知如何去操作差价,好像每个机会都可以去操作。然而从最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意义上来说,只有围绕操作级别走势中枢震荡的差价才是最安全的,因为这时能操作出来且绝对不会损失筹码。 注意,这里有个前提,即走势中枢震荡依旧,一旦出现第三类卖点,就不能回补了,用判断走势中枢震荡力度的方法,能够规避后面可能出现第三类卖点的震荡。
翻了一下开户到现在的记录,清仓102次,胜率60.8%,却跑输了指数。在别人眼里我就是那个看了那么多书,似乎很努力,却依旧亏钱的人。失败不重要,努力了还失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各种不看好不相信的眼光里,坚持相信自己。
「根据 缠论 原文 分成 8 章, 分别 是 缠 中 说禅 与 缠 论, 形态 学、 均线 位置, 走势、 走势 中枢 与 走势 完- 美, 分型, 笔, 线段, 背驰 以 及 其他 重要 理念。 通过 这 8 章 投资 者 可 习 得 缠论 的 精髓, 以 数学 的 思维 分析 股价 运 行 轨迹、 不同 走势 下 的 买卖 点、 股价 转折 点 等。 在 解析 缠论 时, 会 附上 缠论 的 原文 读者 可 比 对 原文 阅读 解析, 也 可 在 阅读 解析 时, 反复 研读 缠论 原文, 领悟 缠论 的 精髓。 」 這些技術短期走勢圖,一般難以成立。現在市場信息可得,將技術應用在隨機抽取100間公司,相信成功率不高。 靠譜的是華倫畢非特的,每天讀約10間公司會計報告,精選眾公司,長期監察,長期投資。一年看3000份,多三、五年,大學學位也這樣,好的學生長期龜兔競跑,總是跑前。
非常可惜。禅师已辞世14年,如果他能在世到现在,缠论应该会大成。由衷感慨禅师的智慧。
本书大概会让没看过原文的读者抓狂,首先值得可能的是入门的分形和笔,标准背驰与盘整背驰的讲述还是较为清晰的,对于依据中枢形成趋势或盘整的操作还是如原文一样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这一点也足够明了。 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在于线段这一大章节,关于线段的破坏和线段的结束存在了模糊不清的概念以及不可出现的描述性错误。 1最明显的错误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看图说瞎话,或者说图画的就不对应文字,不知道是作者不理解缠论本身还是做事不严谨,这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后面又去看了一遍缠论原文,作者关于线段分型其实引用的就是原文,但原文对于线段后面又做了或明或暗的补充,而作者这里没有相应补上,比如特征序列元素的包含关系,线段被笔破坏的关系,为什么第二种情况有对于下一条破坏线段即便存在分型缺口也可以算破坏。 对于理论若有存疑,用起来就永远没有自信,更何况是用于交易。 2对于笔的划分这里就更是可以说完全只选了最理想型的划分,不妨去看缠论书作者李洪宇的笔分析,因为关于笔的划分缠中说禅本人就没有足够清晰的分析。甚至关于线段也还有些问题。 总之,只看了本书的切勿乱用,当然用起来也会发现矛盾很多无从下手,真正想学习的还是得先去吧缠论原文看一遍,着重看线段和笔即等于掌握了最基本分析能力了。
第一次深入了解缠论,基本上有了概念。我是这么认为的:缠论基本上是一种技术分析,预测未来走势的方法。我看不出这个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好的地方,尤其我觉得把简单的方法搞这么复杂,有违关于信号与噪声的判断原则,也就是太多的滤嘴其实只会让你错失信号,也就是KISS原则。最后,任何及时分析都是关于概率的科学 ,必须首先要基于胜率、盈亏比和数学期望,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头寸规模管理,再基于博弈论正确搭建交易系统,在这些个基础上把缠论当成一类判断方法,除此之外,这个理论跟艾略特波浪理论一样,就是个参考意义。如果抛开上述的条件,完全按照缠论方法满仓操作,我觉得假以时日,一定亏的没有底裤。……
书一般,技术分析里缠论多用于股票期货,作为期货行业从业人员,科普一下费返。 现在行业中最低的手续费是+1分,这也是很透明的了,可能新手还不知道什么叫+1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手续费由交易所手续费和期货公司佣金两部分组成,交易所手续费所有公司都是统一不变的,而佣金则每个公司都不同,因为政策规定期货公司不能收取0佣金,所以+1分象征意义收取就成了行业的最低标准。 🌟为什么同一家公司不同客户之间的手续费会有很大差别呢? 除了资金量有关系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开户方式,不管哪家公司,如果你直接到柜台去开户,或者直接在官网开户,那手续费都会比较高,但如果你是与期货公司经纪人谈好价格再开户,那手续费变动就很大了,只要你会谈,大部分公司都是可以做到加1分这个标准的。 📖最新手续7月交易所政策(手续费无条件交返80%): 上海交返20,能源中心交返30,大连 pp pvc L eb eg lpg m p y jd lh 提高至25,大连其他15,郑州交返25,广期所25,中金交返0 。铜,铝无返还,纯碱2309,甲醇2309,玻璃2309无返还,动力煤无返还。 上述政策仅供参考,具体到账比例以实际到账为准。按惯例次月20号前后到账, 如有其他变化再另行公告。 返佣计算方式: 手续费返佣仅支持交易所收取部分,例:郑商所甲醇手续费(开+平)8元,期货公司只加收1分,郑商所交返比例为30%。甲醇返佣=8(手续费)*0.3(交返比例)*0.8(返佣比例),扣除税后实际返佣为1.9元左右。 节省交易成本V:ptapta8848 备注:微信读书
这本书没有完全理解,但获得了启发,特别是不同级别买卖点。
市场价格的走势是资金博弈的结果,资本博弈就是买和卖,就是多头和空头之间的博弈。 在一定的时间内,多头战胜空头,那价格就看涨,否则就看跌。 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多头的力量逐渐衰竭,那就上涨动力就不足了,表现出来的就是顶背驰。多头力量不足,那就以为着空头的力量要占上方,就面临下跌的风险。 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对已有的市场的走势来判断市场多空力量的博弈,从而得知多空力量哪一方占主导,进而推测后续市场的走势。 背驰就是找到力量逐渐衰竭的一方。 比如顶背驰就是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减弱的加速运动,底背驰就是向下的加速度逐渐衰减的加速运动。 如何判断背驰呢(力量的衰竭)? 主要就是通过MACD的红绿柱的比较。 比如顶背驰就是比较前后两段MACD的红柱子的面积。 背驰成立的两个条件。 1、价格创新高 2、后一段MACD红柱子面积小于前一段MACD红柱子的面积。 价格新高,这个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条件,红柱子面积的比较就有些难度了,并不是随便的两个相邻的红柱子面积的比较的。 要找到比较的两段红柱子区域就很重要。 也就是要找到谁和谁背驰。
俺不相信技术分析,因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这不是“艾略特瞎浪理论”中国的翻版吗?
精髓看不到
为赋新词强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