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说的不是很难的财务知识,但是是很好的培养让自己财务变得更好的基础。翻来覆去说了一件事:增加收入和储蓄,是财富自由之路的基石。储蓄比例越大,越年轻可投资金额越多,提前退休时间越短。普遍公认的退休计算公式明显有问题,其实只要提前退休,用4%左右的收益过活,是不需要公式算好的那么多资金的,因为资金滚利时间越长得到的就越多。年轻时吃苦还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对资金到底应该在股市还是房产上有了让我豁然开朗的解释,一语中的。房产可以撬动更大的杠杆,股市最好大部分在etf,少量资金投资个股。 在这两年不断的给孩子攒零花钱买股票和自己买零股的过程中发现,手里拿好钱,能买入的时机早晚会来的,一定要耐心等待。另外牛市不买股,熊市不卖股,不是破产的那种跌宕是最好的买入时机。近五年要用的钱万万不可投资股票市场!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财富自由,之前看过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由于重复看一本书时每次一看到某个部分就会想起来,所以不太不喜欢同样的书看两遍,所以我买了英文版,同样文中提到的your money or your life我也买到了手的。 希望由同一类的不同的书不断的强化一个主题思想,不断的对我自己洗脑。
因为樊登推荐仔细看了这本书,实话说非常失望。作者不愧是卖域名掘到第一桶金,十分擅长在名目上吸引眼球,包括书名。合理怀疑樊登先生是不是也只是仔细看了书名? 首先,作者反复强调增加收入和尽早尽量投资,这的确是财务自由的基石,但也不过路人皆知的常识而已。就像告诉你股市的致胜之道是低买高卖,万分正确但并不能令人进益。 其次,作者的逻辑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投资必然会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这个条件放在现在之前的美国或者成立(也受制于你何时需要钱),但在今后,尤其在A股或港股市场,想来投资者也许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后,作者的种种场景多针对美国的情况,对中国读者可参照度不高。且文中反复提及他的网站,有自卖自夸强行推销的嫌疑。只能说老外真的很擅长自我安利。 通篇读下来,感觉作者完全停留在“技”的层面,都是美国理财的技巧和细节,离“道”的层面相去甚远,遍观全书甚至连一个亮眼的火花和观点都没有。
樊登老师说看了这本书后,他从每个月负债1万多,走出来了。 因为樊登老师的推荐,我昨天就开始看了这本书,今天已经看完了。 首先,个人觉得,也许是文化差异,也许是自己的喜好。这本书我感觉内容一般。当然一本书有一个观点或是一个地方让我们觉得有收货,那就够了。 我觉得有3点是需要分享给大家的。 第一个,少花钱,多储蓄。能不乱花的钱就不要乱花。尽早开始储蓄。 第二,储蓄下来的钱,投资股市基金,会有年化7%的收益(作者笃信长期投资),且如果要取出消费,那不要超过4%。 第三,财富自由的金额计算公式是你每年的开支*25-30。比如你每年开支是10万,那你财富自由的目标金额是250-300万。(因为每年资产增长率是7%,而可以取的消费支出已经有,4%*250万,10万) 总结就是,尽量节省开支,多上班或展开负责挣钱争取多储蓄,尽最快时间达到25*年开支。即可实现退休(财富自由) 加油吧,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书名:《稳赚:如何轻松、科学、持续地获得被动收入》 🎅作者:(美) 格兰特·萨巴蒂尔 🕰️阅读时间:9.17~9.28 🌹推荐指数:⭐⭐ ✒️阅读感受: 1.整本书所有且唯一的立意点支撑点是把开源+节流下来的钱放进股票市场里进行7%的年华收益率复利赚被动收入,从而达到财富自由! 但是这有个悖论呀,在A股市场更本不可能呀,按照目前大盘指数都跌到七八年前了,大家是-7%复利下滑呀,这是倒退返贫了!也许美股市场买个指数基金还有可能,这也由于这巨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书中80%的内容更本不适合我们中国人中国的行情! 2说完吐槽的,说这本书好的一面,让我思索的理念一面! (1)【原文】金钱不是目标,时间才是目标。拥有时间去做能带给你快乐的事,与你爱的人共度时光,过你想要的生活才是财务自由的更本! 这一点真的不能太真实了,你们都来上海感受一下那群本该生活在美好时光里却被每天14小时困在一间阴冷令人窒息的小隔间里与电话线换取金钱的电话销售们,我看不到他们拿到了一年30万的年薪有没有幸福指数,我可以看到他们没有财富自由,没有跨越阶层,因为他们没有了思考得时间,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没有生活交际人脉成长积累,更没有理财能力以及让钱生钱的财商头脑! 希望他们有足够的钱以后,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去建立联系,去反思,去成长,去感受生活,自由的去创造想要的生活。去拥有一个压力小、选择多、有充分时间去感受周围的人与事的快乐生活。 (2)【原文】不要为了省钱而放弃你喜欢的东西。相信我,如果从全局、长远考虑,那些小小的幸福时刻可能比你省下的额外金钱更有价值。 这一点是我这几天看这本书对自己的思考,是对我消费观的再次纠正和调整,在20年及之前我都是欧也妮葛朗台式的消费,我记得21年我姐来上海找我玩,她来不及高铁回去,我给她打的车,我说这是我第一次打车如果不是因为你是我姐,我更本舍不得,但其实从虹口甜爱路到火车站好像就三四十块钱,想一想,我之前如何去算计我得每一分小钱!但现在财商书看多了,开始去纠正,在这些小钱上我几乎不会再去纠结与节省了,因为我要组合花每个小钱的快乐,小小的幸福时刻比省下那点钱更具价值,比如现在买杯十几块钱的咖啡,打个100块钱的出租车,去菜场买菜我懒得问价格,偶尔的偶尔也可以去给自己买个四五百的包包,两三百的口红,出去旅游选择两三百的酒店呀,总之现在没有比前几年攒下更多的钱了,但是少攒的钱却买来了超值的便捷和快乐,这是一种平衡!
书里说的不是很难的财务知识,但是是很好的培养让自己财务变得更好的基础。翻来覆去说了一件事:增加收入和储蓄,是财富自由之路的基石。储蓄比例越大,越年轻可投资金额越多,提前退休时间越短。普遍公认的退休计算公式明显有问题,其实只要提前退休,用4%左右的收益过活,是不需要公式算好的那么多资金的,因为资金滚利时间越长得到的就越多。年轻时吃苦还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对资金到底应该在股市还是房产上有了让我豁然开朗的解释,一语中的。房产可以撬动更大的杠杆,股市最好大部分在etf,少量资金投资个股。 在这两年不断的给孩子攒零花钱买股票和自己买零股的过程中发现,手里拿好钱,能买入的时机早晚会来的,一定要耐心等待。另外牛市不买股,熊市不卖股,不是破产的那种跌宕是最好的买入时机。近五年要用的钱万万不可投资股票市场!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财富自由,之前看过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由于重复看一本书时每次一看到某个部分就会想起来,所以不太不喜欢同样的书看两遍,所以我买了英文版,同样文中提到的your money or your life我也买到了手的。 希望由同一类的不同的书不断的强化一个主题思想,不断的对我自己洗脑。
10年前的6月,有个币圈很知名的事件,就是比特币曾一度价格崩盘,从32美元暴跌至0.01美元。而在今年3月时,比特币价格飙升破6万美元。 当然这本书不是在讲币圈的故事,但作者格兰特•萨巴蒂尔就是个比特币百万富翁。他曾在2013年以每个72美元的价格购买了5000美元的比特币,在几年内赚取了百万美元。同时,他被美国广播公司(CNNBC)称为“千禧年百万富翁”,是千禧资本网的创始人,他写过不少关于个人金融、投资和创业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也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刊物中。 要说这本书,标题“稳赚”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躺赢”,看似不切实际,不过本书的亮点就是,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个看似不可能、但是真实的赚钱故事: 11年前的某天,当他醒来发现自己银行账户穷得只剩下2.26美元的时候,他如何下定决心脱贫致富,用5年时间,实现了净资产超过了一百万美元的目标。 当然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速成赚钱的成功学书籍,里面提到的很多投资、金融和提升财富技巧的实用方法,教我们金钱无限,时间有限;经济独立,越快越好。 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明显,与之对应的是从前积累的财富也在慢慢贬值。如果只是靠着一份固定工资、只想着怎么节约省钱,根本跑不过通货膨胀。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实现复利才能使财富快速增长。 作者提供的赚钱策略并不仅仅是为了还清债务,拥有积蓄,而是为了能在任何年纪“退休”,也许给读者最大的惊喜就是:你30岁时退休需要的钱可能比65岁时退休还少。 但本书写的不仅仅是关于储蓄或在某个年龄退休的问题。 最重要的其实是关于自由。当你有足够的钱,你就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去建立联系,去反思,去成长,去感受生活;你有自由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会拥有一个压力小、选择多、有充分时间去感受周围的人与事的快乐生活。 相信看了这本书,会让你对金钱的认知有所改观。
可能是文化差异,书读起来没有那么有吸引力,或许是功力不够…… 来聊一聊收获吧: 01.财富自由取决于个人对财富得需求,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方式不同,对财富的需求不同,但是作者提到用相对简单的朴素的生活方式来推理我们所需的财富规模,这里很大程度是追求所有心灵自由,把物质欲尽可能降低,向内求索而非向外求索; 02.财富自由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书中方法算出退休需要多少财富,然后在退休前做好储蓄,要用好复利! 储蓄开始,才可能有财富,没有储蓄,不可能有存款投资等,只有开始储蓄才会有复利的可能,才会有增长的可能;尽可能多储蓄! 03.想要财富自由,先做好当下 做好当下的工作,最大化利益,无论福利还是薪资,要能超越市场值,这就要求最起码做到优秀甚至卓越! 04.想要财富自由,死工资不可能 把时间卖给单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有限,要想法把时间卖给多个人甚至花钱买时间,因为时间大于金钱,时间比金钱重要! 05.当储蓄数据够大,财富自由自现 积累的财富当一定程度,产生的收益,年收益也好,月收益也好,日收益也好,高于生活开销需要,就可以不需要被迫工作,最起码可以实现心灵退休,因为往后工作都是由心选择! 06.找一个支点,去撬动世界 财富来源需要有一个支点,在这个支点上发力,用这个支点去撬动更多的点和资源,前提是这个支点足够能支撑,要过硬!需要坚持,终身学习,要优于众多人才可能有机会!
或许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始终很难对国外所谓的畅销书喜欢起来,抛去翻译的因素,这些所谓畅销书深谙营销之道,总是热衷于采用各种标新立异的新词和一些煽动情绪的表述方式,同时又总是行文累赘,不得要领,尽管书者用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标题作为书名,但内容实在不敢恭维,陈词滥调,图文词句堆砌太多,不太推荐。
樊登强烈推荐这本《稳赚》! 樊登说:看了这本书后感觉自己原来一直在裸奔…… 本文作者用四年时间身价过亿,他把自己赚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看完新本书,又看了后边的书评,褒贬不一。虽然坐着所在的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虽然美国股市和我们大A股市在收益上🈶巨大的差别,但我认为,这仍然不失为一本对年轻人来说史一本关于理财的好书! 首先,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逐渐西方话,寅吃卯粮的现象比比皆是,通过阅读本书,重拾中国人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可以开源节流,可以统筹规划,可以投资未来。 其次,中国的社会保障一大部分是社会保险负担的,退休后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解决,但是,需要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必须提高除退休工资外的资产规模,中国社会现在老百姓的收入是逐步增加的,完全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的储蓄率进行各种方式的投资!中国前20年已经有人通过投资房地产赚的盆满钵满! 第三,虽然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就市场有效性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但如果深入研究股票市场,就会发现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存在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中国市场投机多,投资少!如果以投资5年以上看中国指数基金收益,并不比美国股市差! 所以,文中的多储蓄,少花钱,多投资,尽早投资,开展副业等方式方法在中国也是适用的,我相信每一个愿意按照书中方法实际行动的读书人都会早一天实现财务自由!
我想对于每一个追财务自由的的朋友都想“稳赢”,这也是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的理由……而读完这本书之后,并没有让我给高分的想法。 如果说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事给我的最大感受,那就是“作者用自己的经验,讲着大多数人都明白的理财之道!”比如尽早开始投资、让钱生钱、年利率的计算、用副业增加收入、强制储蓄等等…… 首先,这本书讲了作者在5年内将2.26美元变成了100万美元故事,并经过他的大量实践浓缩成“七步创造终身收入” 值得称赞的的是,作者在这里面的每一步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观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一些计算、举例去辅证。 但是在这里有个前提,他的这些经验之谈都是基于美国的国情和经济,并不完全适合咱们中国人。比如把大部分储蓄投入股市,按照7%的年利率增长、还有利用税收减少开支、投资社会责任指数基金等等……中国的股市想必有过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放在中国的A股,收益率可想而知,所谓的价值投资只是大家美好的理想而已。 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呈现“术”的层面,而“道”的精髓,可能才是我们更期待的,而作者并没有让我们看到,也许也侧面反应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在理财这件事情上认知的不同。 但是书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和总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复的理解和学习: 【原文】 1、金钱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并不一定需要牺牲大量时间来换取更多的金钱。 2、财富自由归根结底就是坦诚的告诉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给你带来快乐,以及对你重要的。把钱花在你真正看重的东西上,而不是无关紧要的事物上。 3、不要为了省钱而放弃你喜欢的东西,相信我,如果从全局、长远考虑,那些小小的幸福时刻可能比你省下的额外金钱更有价值。 4、你可以储蓄超过25倍的预期年度开支 5、你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信息是丰富且可用的,还得益于两样东西:好奇心和专注力,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你学的越多,赚的钱就越多,所以不要停止学习。 6、当你购买的时候,你不仅仅是在消耗美元,你也在消耗你的时间和这些钱未来的潜在价值。 7、永远不要投资你一窍不通的东西,不要再完全不了解你所投资的事物以及投资风险/回报评估方式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你的朋友,家人,财务顾问或你刚刚认识的人所推荐的投资方式。 8、为了找到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副业,需要列出你所拥有的所有技能,你擅长的方面和你喜欢做的事情。 9、如果你只是通过副业挣钱,而不用于投资,那么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你错失了一个使金钱进一步增长的机会。 10、成功得益于日常习惯,每天花几分钟时间监控你的财务状况,努力赚更多的钱,提高你的储蓄率,保持优化,你会发现这一切会随着时间的积累产生复利。 ……用书中的10句观点结束我的分享,还有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有一本书会让你100%吸收,但是保持习惯➕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知识的复利~
书虽然一般,但是作者是真的很“真诚”又热情,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变富有。 收获总结:1.要尽可能不断发展副业,并坚持。2.建立退休账户,规划未来收支,根据实际不断调整,争取提前退休。3.时间大于金钱,包括自己。
再次刷到樊登推荐,全本看完了。哪有他说的那么夸张。 写给美国人的书,讲的是美国人的故事,按他的方法来投资,在中国别说赚钱。 就我们普通人手头上这点资金和这种投资能力,让原本负债累累的生活又雪上加霜! 省钱,和花钱前的那些小招倒是可以学学。帅健翔《财务自由第一课》里面跟本书里是一样的方法和案例。
全书18.9万字/预计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60分钟 本次阅读速度3150字/分钟,达标率63% 1、书的类型: 实用型 2、书的主题: 指导你如何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 3、书的结构: 全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两章,提出“时间大于金钱”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3到11章,行动指南,给出开源节流的具体做法; 第三部分是12到14章,点题——赚钱是为了过想要的生活; 重点在第二章“时间不是金钱,时间大于金钱”,你不用牺牲大量时间来换取更多的金钱。 阅读建议:先看每章结尾的“要点总结”部分,再选择性看前面内容; 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F=P*(1+i)∧n 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 时薪:你每小时的收入。 推荐阅读:《小狗钱钱》 启发:两年内买房 美国的经济领先全球,人口不到中国一半,在房产税远高于中国的情况下,房价还是持续上涨。 大胆预判,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未来30年内房价年均增长超过7.2%,也就是说房价每10年至少翻一倍。 从2021/8/8日算起,两年内买一套房,条件如下, 0 资本启动,不动用已有储蓄,用书中方法两年赚取20万,在武汉四环内买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屋。
还可以 主要是在费用控制那块说的比较透彻 就是说你当下的消费一笔钱 要去衡量如果算成投资储蓄 未来可以变成多少 然后想想当下这笔钱该不该花 这样确实可以有效的控制消费 避免浪费 其他的观点在大部分投资理财书籍都有说过 最重要的是 生活>金钱 也别让金钱蒙蔽了双眼 省钱的同时也要过好生活 所以租太差的房子 然后去工作存钱 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因为太差的房子其实很影响心情 也会影响睡眠和健康状况 通常建议租安静 离工作地点相对近 然后周末可以用来充电学习 晚上也可以用来充电学习 以及可以安静入睡的一个卧室 这个非常重要 但是租房成本也不可过高 不然要存点钱也不容易 像我租房是不超过20% 然后努力去提升投资收益及被动收入以及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身体的健康 这样才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尽可能早的实现自由与退休
先说这个书名,稳赚。我相信大家也和一样对这点就很质疑了。世界上真的存在什么稳赚吗?本身就很伪命题。 白手起家成为百万富人的人是非常多,但是有写书,有写作整理出资料让大家来了解学习的百万富人那就不一定是很多了。据说是这人用了5年的时间从200多美金,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百万富翁。我有去看看他的博客,社交媒体,维基词条,最近创业中的项目等信息。综合我阅读这本书的体会,这人是有白手起家的素质,探索出一万条道路不断的接近,不断的尝试。自我探索解决问题和被迫的去思考我要升职我要增加收入是会得到两个结果。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这点非常好,我也相信作者实在努力的整理一些有用的信息经验来帮助大家。那么如果你要探究他语言里的科学性,感觉缺少了专业知识支持,尤其是对于投资方面,这个方向是对的,但他的描述中带有非常强烈的煽动性,无视了风险没有客观的像读者解读风险不是一个负责的作者。但是有可能他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呢,我想持续的关注这个人的动向。他很擅长社交媒体运营,很擅长解决问题充满斗志,可能他煽动性的语言是为了突显达到他卖出书又赚钱的目的。但是如果真是一心求快,无视风险,没有再多做一些研究下定投资决策非常理想化的预设市场。我在这里预言一次破产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里是不够的,在未来他也可能是破产高风险人士呢。 所以说,财富自由是个好观念,财富自由的路永远是大家不懈探索尝试出来的。每个人的具体项目不一样,但习惯,特质是一样的。但是产品了一大波所谓的专家开始来教你财富自由了那你就要小心了,能对自己负责的人只有我自己。他说的对不对是不是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