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雕塑

安德鲁·考西
《西方当代雕塑》以1945年为起始点,全面介绍了“二战”之后西方当代雕塑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深度解析雕塑在表现形式与使用材料上的突破。战后新世界的开启促使雕塑家们迅速告别传统,转而追求更加自由和辛辣的艺术表达,作品甚至前卫到“不像雕塑”。贾科梅蒂将一直以来位于雕塑底部的基座融入创作,让空间感更加开放;安迪·沃霍尔把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品作为使用材料,推动了名噪一时的“波普艺术”;约瑟夫·博伊斯用真正的脂肪堆砌出著名的作品《油脂椅》,以此探索分裂世界中人的本质……本书生动呈现了不同雕塑作品在艺术上的前瞻性表
Jia

和《剑桥艺术史》系列相比,这套《牛津艺术史》系列对初入门者来说比较艰深,读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识。不过,读后你至少可以了解当代雕塑的创作理念,而不是在顶级博物馆只看到一堆日常用品,甚至垃圾的堆叠。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大量的参考书目对扩展阅读也很有帮助。

纸越咸鱼

美即丑恶丑即美。 ——《麦克白》第一幕 第一场

赵无猜

再来点二十一世纪后的就更完美了

Kelly惠文🎹🍎

20世纪早期的很多雕塑,特别是结构主义艺术,都是出自立体主义绘画与拼贴,出自毕加索在1912年把拼贴延伸到结构中的浮雕,而不再是出自罗丹的具象传统或任何专属于雕塑的传统。

Petrificus Tolalus

还好吧

万维维

卡看看咯空间

吾同

终于读完了,断断续续又看又放弃的,依然收获颇丰。此书可以作为专业参考书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作为艺术家名册用来查阅和翻看,非常详尽,图片也很清晰,是一本好书

鬼孩子

我不希望艺术这个词被无限放大,但随着时间的延伸,每个词的内涵难免会失去他本来的样子。 咬文嚼字是没有意思的,认真办事才是真。做什么事,穿什么衣服,一些人披着个带那个,带上艺术或者某某的皇冠,真是毫无意义。 有些新生词汇,很容易被填充的张牙舞爪。艺术走到十字街头的确会有失本来色彩。失色,变色的原因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在捣乱。他们其实也没意识到自己干的事情。 承认或被承认为艺术家的人,我希望你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艺术家不是古怪,古怪是别人的视角,他要知道自己的关注点是什么,不然就是做作。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