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三季

于蕾
《国家宝藏》是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同名授权图书,共分三卷,收录我国二十七座博物馆,八十一件国宝重器的生命轨迹。以跨越古今的时空尺度,展现国家宝藏的深远魅力及民族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复活”;以图文并茂的表达,精确雅正的文辞,清晰有力的结构,呈现一场兼具知识普及与视觉享受的纸上国宝特展。本册为《国家宝藏》第三季内容,图文结合展现由紫禁城、西安碑林、苏州古典园林、布达拉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孔庙孔林孔府、三星堆、殷墟九大博物馆推荐的二十七件文物。
迩卿

我查看了一下书架,发现是从八月初开始读文物方面的书籍的,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我看了《国家宝藏》的三部、以及一百件文物和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书,感觉受益匪浅! 从小我们就学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然这句话深深嵌在我脑子里,但是说实话直到最近我才真正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通过阅读《国家宝藏》这三本书,我对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有了一些了解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 论精致绚丽,我们有瓷母、万工轿和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论雄伟庄严,我们有皿方罍、敦煌壁画和紫禁城;论巧夺天工,我们有贾湖骨笛、云纹铜禁和长信宫灯;论锐意进取,我们更有纵目面具、铜奔马和金嵌珍珠天文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不可胜数,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把它们记在脑子里,至少要比外国人更懂中国自己的珍宝吧! 此外我还了解到,曾有那么多人为守护国宝殚精竭虑,颠沛流离;如今也有那么一群人人为修护国宝挑灯夜战,为国宝名扬四海而呕心沥血。时代在不断变迁,但中华民族兢兢业业、锐意进取、舍我其谁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就是中华文明从未断绝的原因所在。我无时无刻不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感到骄傲和自豪,未来我也将做好一位教师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让孩子们也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不即

还没看过电视节目,直接来看的书,看到这一件件珍宝的前世今生真的是让人心绪激荡,心生敬畏。介绍文也写得真好,不由自主把最后一句话摘录了下来,看看这许多的守护之魂吧。 守护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守护历史,守护山河之固。 守护金嵌珍珠天球仪,守护历史,守护命运与共。 守护午门,守护历史,守护丹宸永固。 守护跪射武士俑,守护历史,守护赳赳秦风。 守护秦陵铜车马,守护历史,守护一轨同风。 守护青铜仙鹤,守护历史,守护壮志凌霄。 守护法王洞文成公主像,守护历史,守护血脉深情。 守护《四部医典》布达拉宫版,守护历史,守护甘露仁心。 守护《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守护历史,守护雪域巍峨。 守护《三圣像》,守护历史,守护儒风浩荡。 守护《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守护历史,守护百川渊薮。 守护『商周十供』,守护历史,守护允集大成。 守护《鹿王本生图》,守护历史,守护韶光宝匮。 守护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守护历史,守护丝路遗珍。 守护莫高窟第220窟,守护历史,守护宗祧绘影。 守护石台孝经,守护历史,守护翰墨津流。 守护昭陵六骏,守护历史,守护骁腾万里。 守护颜氏家庙碑,守护历史,守护忠正之道。 守护陶三通,守护历史,守护九州晏安。 守护YH127甲骨窖穴,守护历史,守护中华基因。 守护亚长牛尊,守护历史,守护四方之极。 守护金杖,守护历史,守护求索初心。 守护青铜纵目面具,守护历史,守护极目古今。 守护一号青铜神树,守护历史,守护美美与共。 守护真珠舍利宝幢,守护历史,守护聚工臻艺。 守护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守护历史,守护园韵文心。 守护微缩明式家具,守护历史,守护襟怀清气。

格零微

国宝无价,她是奇妙的构想设计配以精湛的制造工艺、匠人技艺展现的硕果;她承载文化/宗教影响世界的精彩的历史片段;她呈现出或精粹优美、或壮阔雄伟、或深邃悠远…着迷(~0~)

稻花香里说丰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发展i



我一向热爱阅读历史,痴迷沉浸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无垠历史长卷;而历史长卷强有力的印记则是文物,每一个文物都是写在其上的遒劲有力的一笔、庄重醒目的印戳。 “国家宝藏”(书和综艺)是除了观览博物馆之外另外一个学习历史古物的最佳途径(目前我还没想到其他的方式),而不同于博物馆,每一个在书中(综艺上)展示的宝藏,都是对读者(观众)延展至多方面领域以整体视角讲述其故事和价值。这些方面涵盖历史时代背景、诞生原因、制作工艺、匠人精神、埋没数年后被发现以及考古工作、与今人的情感羁绊……从古到今细细道来——比博物馆里单纯听语音导览要丰富吸引多了! 这里最让我瞩目的是考古工作者对自己所负责的历史文物的尊敬与珍惜,他们倾注心血与多少春秋埋头于文物的修复、保护与传承。他们将被掩埋千百年出土破碎的古物一点一点的拼接复原,将祖先们精湛的工艺制造技术展现在今人面前;同时也无形中感受到工作者对于文物与背后历史的羁绊与情感,那是跨越千年时空的隔空对话。 古物是承前启后的媒介,不仅是考古工作者,坐在外沿的读者/观众也能品悟到古物带给我们的震撼人心,领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如书尾批注“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读《国家宝藏》第三季书有感。

Z

追完了第三季心情挺复杂,一来为国家有如此多宝藏感到骄傲自豪,二来为流失倒卖的文物感到扼腕叹息,三来为奋力保护文物的各行各业守护人感到敬佩仰慕,四来为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倍感羞愧,五来由文博节目和书籍激活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到欣慰充实。本季最喜欢的是昭陵六骏,六匹属于李世民荣光的战马似乎也活在我的心中,他们勇敢忠诚,机敏灵动,个性不一却都那么通灵无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扶持互助,战争虽然残酷无情,但是昭陵六骏却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之光。

Crystal🍀🍀🍀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历史永垂不朽

⚽ Glo大ry🚗

《国家宝藏》第三季感触最多的是里边介绍的建筑很多,午门、布达拉宫、莫高窟、苏州园林等,无不体现出老祖宗的聪慧之处。而且每篇文章的开篇介绍都是文采奕奕,可以作为习作例文去学习,建议学生朋友们可以多看看。

王焕翼

抄作业了… 1、故宫博物院 明代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 清代 《金嵌珍珠天球仪 》 明代 《午门》 2、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代 《跪射武士俑》 秦代 《秦陵铜车马 》 秦代 《青铜仙鹤》 3、西藏布达拉宫 吐蕃王朝时期 《法王洞文成公主像》 清代《四部医典》布达拉宫版 清代《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 4、孔庙孔林孔府博物馆 明代《三圣像》 清代《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 商代、周代《商周十供》 5、莫高窟研究院 北魏 《鹿王本生图》 北宋 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 初唐《莫高窟第220窟》 6、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石台孝经 》 唐代《昭陵六骏》 唐代《颜氏家庙碑》 7、安阳殷墟 商代《陶三通》 商代《YH127甲骨窖穴 》 商代《亚长牛尊 》 8、三星堆遗址 商代《金杖 》 商代《青铜纵目面具 》 商代《一号青铜神树》 9、苏州古典园林 北宋《真珠舍利宝幢 》 明代《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明代《微缩明式家具 》

长铗归来🦄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其实是看影像更好,但在陪读状况下,无声的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晓笨凌

1、故宫博物院 明代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 清代 《金嵌珍珠天球仪 》(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明代 《午门》 2、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代 《跪射武士俑》 秦代 《秦陵铜车马 》(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秦代 《青铜仙鹤》 3、西藏布达拉宫 吐蕃王朝时期 《法王洞文成公主像》 清代《四部医典》布达拉宫版 清代《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4、孔庙孔林孔府博物馆 明代《三圣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清代《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 商代、周代《商周十供》 5、莫高窟研究院 北魏 《鹿王本生图》 北宋 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 初唐《莫高窟第220窟》(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6、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石台孝经 》 唐代《昭陵六骏》 唐代《颜氏家庙碑》(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7、安阳殷墟 商代《陶三通》 商代《YH127甲骨窖穴 》(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商代《亚长牛尊 》 8、三星堆遗址 商代《金杖 》 商代《青铜纵目面具 》(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商代《一号青铜神树》 9、苏州古典园林 北宋《真珠舍利宝幢 》 明代《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明代《微缩明式家具 》 👍🏻👍🏻👍🏻 看过10个国宝

依婷

文化遗产是人类生活的遗迹,也是人类生活的记录。我们与其既远又近。说远,是远隔了百年千年万年,古人生活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衣食住行、行为方式与我们今天的大相径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了解一星半点;说近,是因为文化具有很顽固的传承性,生活方式也有很顽固的传承性。

飽飽

央视同名综艺节目,轻松有趣又能长不少见识。之前不怎爱去博物馆,觉得枯燥无趣,但在看过节目/本书后,现在迫不及待想要去北京看故宫、去西安看兵马俑/昭陵六骏、去西藏布达拉宫看四部医典、去敦煌看莫高窟壁画、去广汉三星堆看青铜大立人、去苏州逛古典园林等等。文物们真的太有意思了! 希望可以继续推出第四第五第六季~

Eileen幽幽

没看过电视,书也很好看。透过这些国宝,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一个个片段,在一个个为什么中拨云见日,看到古人的智慧与历史发展的脉络。根据史料科学推测当事人的想法像破案一样让人着迷;时间过去太久又有很多事情无从考证又让人觉得这是遗憾和猜测的魅力

duluo🍀

国宝系列的书都很爱看。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文明。惊叹于老祖宗的睿智才华和审美。现在信息科技发达,但好像做出来的东西反而没有以往手工匠人的那么精湛绝妙。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