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按时间轴从工业革命前到21世纪初(2-8章)系统读,地域轴各国简史(10、11章)精炼读,两个不同维度来了解现代设计发展脉络。一本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读明白的设计类科普书,视野开阔,内容翔实,脉络清晰,见解深入等等,是这类书籍里的金字塔尖。缺点也有,图片太少,看不大清。当然这是一本教材,应试来学就是一场鏖战。 ★★★★☆ 🍃先来解释个误区 即便在设计行业内,也仍然有一些人认为设计即艺术,或者是一种十分个人化的表现手法而已,否认设计兼具的科学技术特征。 意大利设计大师艾托尔·索扎斯(Ettore Sottsass, 1917—2007)就曾经说:“对我来说,设计是讨论生活的方式,是讨论社会、政治、色情、美食,甚至是讨论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而已。对我来说,设计绝对不仅仅是赋予外形,或者或多或少只是给或大或小的工业提供产品的活动。” 工业设计师的使命、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呢? 这一点也是在战后30年内明确起来的。工业设计师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四个因素,即产品组合、价格组合、促销组合、销售渠道组合中产品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的使命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技术的、心理的、人体工程学的、市场的各方面因素,通过产品来为消费者提供尽量完美的服务。 因为人的需求的复杂性,适应需求的工作——设计也就非常复杂。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外形美化过程,设计是一项内容繁杂的活动,又与其他企业部门有关,特别与工程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极简梳理现代设计发展脉络(感叹一下中国现代设计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之微)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起源于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设计在18世纪后半期开始盛行于欧美,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反对,同时希望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风格。其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家具领域,并表现为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英国的浪漫主义复兴以及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折中主义古典复兴。在这一时期,设计师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典雅的设计风格,以此来体现对古典艺术的尊重与传承。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兴起。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也被称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而主要实践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并反对当时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追求简单、朴实和良好的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目的在于将应用艺术提高到艺术的境界,并提升手工艺工匠的地位。在美国,该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深受运动影响。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多个国家发生的一次影响力相当大的艺术运动,内容涵盖了建筑、家具、首饰、平面设计等。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赫克托·吉马德(巴黎地铁站设计者)、艾米尔·盖勒(蝴蝶床设计者)、霍尔塔(建筑师)、威尔德(比利时大师)、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建筑大师)以及吉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等。 🌱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逐渐崭露头角。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性、理性主义和设计的科学性,追求简洁、抽象和几何化的形式。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初兴起,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强调功能性、理性主义和设计的科学性。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等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是现代主义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反对装饰,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强调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包豪斯学院更是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培养了大批杰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对家具、工业产品等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主义风格: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他是国际主义风格的杰出代表,其设计原则强调“少即是多”,追求简洁、功能和理性。他的作品如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展示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 波普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兴起,是对消费社会的一种反映。波普设计强调流行文化、大众传媒和商业元素,其作品常常以大胆、鲜艳的色彩和幽默、讽刺的图像为特点。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他的作品将大众文化元素与商业产品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视觉语言。通过丝网印刷技术,他复制了大量的流行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头和玛丽莲·梦露的肖像,使这些图像成为波普艺术的标志。 后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强调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功能性。他的作品如费城母亲之家等,展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迪特·拉姆斯提出的好设计10原则简化版如下:1. 创新2. 实用3. 美观4. 易懂5. 不显眼6. 诚挚7. 持久8. 注重细节9. 环保10. 尽量简化 民族复兴,加油~
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考试统一参考用书。 这是一本很厚很厚很厚的书,这本16开近500页重达2.6斤的书,拿到手上你便会开始惊异,这竟是由王受之先生一人完成的巨作,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是他所编写的史论丛书几本大书中的其中之一。字数之多是因为王受之先生很严谨、详细地记述了整个现代设计史各种艺术风格运动以及在各国发展的兴衰历程。设计与纯粹的艺术品不同,它与传统的绘画、雕塑不同,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这本书中不会介绍整个现代美术史的经典著作,而是针对那些实用的、用于生活的设计进行阐述。“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其确立的时间其实很短,也就100多年的历史,而对于“设计”宽泛的定义来讲,设计早在史前文明就有了,这本书以“现代设计”为名抛弃了17世纪以前的历史介绍,记录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初期至今日设计艺术的整个历史进程。 如果有兴趣的话,或只是想简要了解设计史的大概,那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看王受之先生讲的课(b站里就有),风趣幽默,其能给我们拓宽眼界的范围是严谨的学术书文比不了的,其中不乏像上世纪包豪斯学校里的奇闻趣事、王受之先生近些年在美国大学里教学生活的感触等,听过课后,你便明白了,为什么他“在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连续13年被选为最受欢迎的理论专业教授”。
四刷打卡 一直记得老师在汕大教课时的那句话:“有责任的设计师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师,只会玩弄形式的设计师是半个人,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有责任感的设计师,不是别人给了设计费去设计丑陋的月饼盒子,去破坏我们的自然环境,去消耗我们的自然资源。”
强烈推荐。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设计史的书,同时也涉及经济、地理、文化和国家历史。能够看到经济环境、民族文化如何影响设计、相互作用,以及设计风格的由来和演变。 数不清有多少划线和截图,配图的黑白照片如果是彩色就更好了。 细节上印象深刻的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的设计发展史,在各个设计“重要变革节点”的参与程度和角色,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北欧各国,在主流的“设计史”的影响。包豪斯学院和它后期的在美国的影响。一二战前后的历史和经济对于设计和生活的影响(目前的经济状况看到曾经的经济的萧条复苏繁荣的感慨,会明白什么叫做现在就是发生的历史,而有这种感觉之前是认为现在和过去是割裂的)。 还有看到和芬兰相关和朋友分享的早上,看到知道的品牌如Herman Miller的来龙去脉,是一堆“凤毛麟角”的设计师用一系列作品成就的品牌。 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是被建造和造就的,大到建筑,小到别针,所以设计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一百四十万字,大二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看完的,甚至还看了第二遍😂
强烈推荐。 这本书真的算是设计再启蒙了,知识面很广,又不会过于偏向于艺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汽车设计,时尚设计算是我在这本书的新收获。以后随处可见的设计,都可以找到一个其流派和历史坐标。 现代设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设计怎么样影响人的生活?现代设计的原则是怎么样?现代设计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现代设计的起源在哪里?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做设计?设计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各个设计大国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虽然还只是粗读一遍,对现代设计已经形成体系。我觉得所有做设计的人都可以读一遍这本书。
书确实是好书,还看过很多王老师的视频,也挺有意思。可是唯一我想不明白的事,这书的装帧设计为什么这么差,一本讲设计的书,装帧排版的小技巧全都是极其过时,在书出的年代都算很很很过时的东西了。而且,这么厚的书,为什么不选择轻一点的纸,这个重量是完全没必要的,又不是画册。 也许都是包出去做的……
爱了爱了,终于上架了,很适合考研党半夜磨耳朵
作者舔美媚日恶心心,要不是考研指定读物,狗都不读😂
作者夹带太多私货,涉嫌篡改历史,水平也不高,有其他正常的设计史的书看,这本书不看也罢,被作者误导反而亏大了
考研必备
求订阅 微信读书什么时候会有
看了一小部分,为啥有点感觉像流水账
好 上架了
好没逻辑的裹脚布
本书可以按时间轴从工业革命前到21世纪初(2-8章)系统读,地域轴各国简史(10、11章)精炼读,两个不同维度来了解现代设计发展脉络。一本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读明白的设计类科普书,视野开阔,内容翔实,脉络清晰,见解深入等等,是这类书籍里的金字塔尖。缺点也有,图片太少,看不大清。当然这是一本教材,应试来学就是一场鏖战。 ★★★★☆ 🍃先来解释个误区 即便在设计行业内,也仍然有一些人认为设计即艺术,或者是一种十分个人化的表现手法而已,否认设计兼具的科学技术特征。 意大利设计大师艾托尔·索扎斯(Ettore Sottsass, 1917—2007)就曾经说:“对我来说,设计是讨论生活的方式,是讨论社会、政治、色情、美食,甚至是讨论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而已。对我来说,设计绝对不仅仅是赋予外形,或者或多或少只是给或大或小的工业提供产品的活动。” 工业设计师的使命、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呢? 这一点也是在战后30年内明确起来的。工业设计师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四个因素,即产品组合、价格组合、促销组合、销售渠道组合中产品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的使命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技术的、心理的、人体工程学的、市场的各方面因素,通过产品来为消费者提供尽量完美的服务。 因为人的需求的复杂性,适应需求的工作——设计也就非常复杂。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外形美化过程,设计是一项内容繁杂的活动,又与其他企业部门有关,特别与工程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极简梳理现代设计发展脉络(感叹一下中国现代设计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之微)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起源于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设计在18世纪后半期开始盛行于欧美,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反对,同时希望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风格。其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家具领域,并表现为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英国的浪漫主义复兴以及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折中主义古典复兴。在这一时期,设计师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典雅的设计风格,以此来体现对古典艺术的尊重与传承。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兴起。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也被称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而主要实践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并反对当时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追求简单、朴实和良好的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目的在于将应用艺术提高到艺术的境界,并提升手工艺工匠的地位。在美国,该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深受运动影响。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多个国家发生的一次影响力相当大的艺术运动,内容涵盖了建筑、家具、首饰、平面设计等。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赫克托·吉马德(巴黎地铁站设计者)、艾米尔·盖勒(蝴蝶床设计者)、霍尔塔(建筑师)、威尔德(比利时大师)、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建筑大师)以及吉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等。 🌱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逐渐崭露头角。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性、理性主义和设计的科学性,追求简洁、抽象和几何化的形式。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初兴起,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强调功能性、理性主义和设计的科学性。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等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是现代主义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反对装饰,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强调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包豪斯学院更是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培养了大批杰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对家具、工业产品等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主义风格: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他是国际主义风格的杰出代表,其设计原则强调“少即是多”,追求简洁、功能和理性。他的作品如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展示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 波普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兴起,是对消费社会的一种反映。波普设计强调流行文化、大众传媒和商业元素,其作品常常以大胆、鲜艳的色彩和幽默、讽刺的图像为特点。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他的作品将大众文化元素与商业产品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视觉语言。通过丝网印刷技术,他复制了大量的流行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头和玛丽莲·梦露的肖像,使这些图像成为波普艺术的标志。 后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强调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功能性。他的作品如费城母亲之家等,展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迪特·拉姆斯提出的好设计10原则简化版如下:1. 创新2. 实用3. 美观4. 易懂5. 不显眼6. 诚挚7. 持久8. 注重细节9. 环保10. 尽量简化 民族复兴,加油~
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考试统一参考用书。 这是一本很厚很厚很厚的书,这本16开近500页重达2.6斤的书,拿到手上你便会开始惊异,这竟是由王受之先生一人完成的巨作,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是他所编写的史论丛书几本大书中的其中之一。字数之多是因为王受之先生很严谨、详细地记述了整个现代设计史各种艺术风格运动以及在各国发展的兴衰历程。设计与纯粹的艺术品不同,它与传统的绘画、雕塑不同,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这本书中不会介绍整个现代美术史的经典著作,而是针对那些实用的、用于生活的设计进行阐述。“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其确立的时间其实很短,也就100多年的历史,而对于“设计”宽泛的定义来讲,设计早在史前文明就有了,这本书以“现代设计”为名抛弃了17世纪以前的历史介绍,记录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初期至今日设计艺术的整个历史进程。 如果有兴趣的话,或只是想简要了解设计史的大概,那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看王受之先生讲的课(b站里就有),风趣幽默,其能给我们拓宽眼界的范围是严谨的学术书文比不了的,其中不乏像上世纪包豪斯学校里的奇闻趣事、王受之先生近些年在美国大学里教学生活的感触等,听过课后,你便明白了,为什么他“在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连续13年被选为最受欢迎的理论专业教授”。
四刷打卡 一直记得老师在汕大教课时的那句话:“有责任的设计师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师,只会玩弄形式的设计师是半个人,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有责任感的设计师,不是别人给了设计费去设计丑陋的月饼盒子,去破坏我们的自然环境,去消耗我们的自然资源。”
强烈推荐。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设计史的书,同时也涉及经济、地理、文化和国家历史。能够看到经济环境、民族文化如何影响设计、相互作用,以及设计风格的由来和演变。 数不清有多少划线和截图,配图的黑白照片如果是彩色就更好了。 细节上印象深刻的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的设计发展史,在各个设计“重要变革节点”的参与程度和角色,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北欧各国,在主流的“设计史”的影响。包豪斯学院和它后期的在美国的影响。一二战前后的历史和经济对于设计和生活的影响(目前的经济状况看到曾经的经济的萧条复苏繁荣的感慨,会明白什么叫做现在就是发生的历史,而有这种感觉之前是认为现在和过去是割裂的)。 还有看到和芬兰相关和朋友分享的早上,看到知道的品牌如Herman Miller的来龙去脉,是一堆“凤毛麟角”的设计师用一系列作品成就的品牌。 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是被建造和造就的,大到建筑,小到别针,所以设计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一百四十万字,大二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看完的,甚至还看了第二遍😂
强烈推荐。 这本书真的算是设计再启蒙了,知识面很广,又不会过于偏向于艺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汽车设计,时尚设计算是我在这本书的新收获。以后随处可见的设计,都可以找到一个其流派和历史坐标。 现代设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设计怎么样影响人的生活?现代设计的原则是怎么样?现代设计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现代设计的起源在哪里?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做设计?设计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各个设计大国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虽然还只是粗读一遍,对现代设计已经形成体系。我觉得所有做设计的人都可以读一遍这本书。
书确实是好书,还看过很多王老师的视频,也挺有意思。可是唯一我想不明白的事,这书的装帧设计为什么这么差,一本讲设计的书,装帧排版的小技巧全都是极其过时,在书出的年代都算很很很过时的东西了。而且,这么厚的书,为什么不选择轻一点的纸,这个重量是完全没必要的,又不是画册。 也许都是包出去做的……
爱了爱了,终于上架了,很适合考研党半夜磨耳朵
作者舔美媚日恶心心,要不是考研指定读物,狗都不读😂
作者夹带太多私货,涉嫌篡改历史,水平也不高,有其他正常的设计史的书看,这本书不看也罢,被作者误导反而亏大了
考研必备
求订阅 微信读书什么时候会有
看了一小部分,为啥有点感觉像流水账
好 上架了
好没逻辑的裹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