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老照片(旧时明月)

林之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本。杭州西湖的美,不仅在于秀丽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她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就是由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本书精选西湖老照片100余幅,前后跨度逾百年,较全面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的杭州西湖人文风貌。同时,附有相关文化随笔,对西湖历史文化、人文轶事进行介绍。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这座城市连绵不绝的历史文脉,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
枇杷

231220_摄影技能_记得晚上走在雷峰塔下拍下黑暗里的闪耀一隅,现在看来更有故事感。23年拍了杭州百来张照片,翻看杭州十景和历史,相信再走会更有感触,也有新的理解可以分享给朋友啦。

煮石婆婆

【从乌米饭谈起】 江浙人,在立夏这天就会多少吃点乌米饭,外面没得卖,只能自家做。这饭也叫夜饭,过去是在野间做好,在外头吃的,据说是忆苦思甜饭。 浙江人基因最复杂,因此也最聪明,原因是此地多数人祖先是北方过来的,诸姓刚过来,根基不稳,有时候就需要在路上野食,南方蚊虫多,乌桕叶子微毒,吃下去或许真有防蚊功效未可知。 西方医学是拆分的,就是越分越细,细到无穷尽。东方医学强调整体,会经常的选择一些微害的刺激一下人体的防御机制。雄黄酒就是一例,针灸拔罐都是这样的原理,大概乌米饭也是。 毒药吃多了,也就成了良药,总被骗,也就没了骗子,骗骗会更健康。能成点事的,一般都吃过亏,从来不吃亏的,都没啥出息,他整天在算计别人的便宜,做不了大事的。真正有成就的,都比较舍得。主动给自己找点罪或者毒,有好处。 批评和质疑就是乌米饭,被人说,一开始听,感觉不会太好,听多了就有好处,原来我的认知还有另外的途径,经常听得进去批评质疑,心就会宽,就不会绝对。 人呢,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按皇帝内经的说法,总是要有病的,有病要治,这个谁都知道。但有病之前,要防病,防病比治病要紧,病来了,治起来成本就大,防病通常是漫长的,不经意的,在病和不病之间还有个未病,未病不是不病,病没揭锅的意思,这个时候,用泄的办法就比治要好。 什么是泄呢?让人把心里话说出来,给人一种参与感,让人替你分忧,不好的东西捂是不行的,越捂麻烦越大。比如现在很多“大人”,他不让别人批评和质疑,甚至连焦虑也不允许,我就想起我小学的经历,老师要求都要坐好,背着手,面带微笑,这种姿势摆着,也没把我摆成好孩子,就是装样子让老师舒服而已。 人一定是在自由放松的环境下最能发挥,社会和国家也是,适度宽松,少唱高调,多让人说说骂骂,出出气,有利于和谐,这些道理过去的好皇帝都懂,不懂的,基本没啥好下场。 昨儿听人说到曹操,许衡骂曹骂到十八代以上了,曹操不怒反笑,一下子把他的偏头痛治好了,这才是量。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让你看不惯,事看不顺,你就忍他,有这样的不惯和不顺,你做事才有好处。 不然呢?喜甜者早亡,得苦者后乐,就是这样的道理。

小鱼人爱读书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能让白居易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西湖两个字本身可能就已足够。 杭州何其幸运,拥有这样的西湖。 西湖何其幸运,与杭州一起熠熠生辉。

开卷有益

如果你是一位特别向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或者正准备去杭州旅游的人。 不妨随着西湖老照片品读一下她的前世今生和美丽传说。

激流归大海

你要写江南,就不能只写江南 要写青衫,写薄凉 写这画船听雨眠的风情和旧窗 要写虫衔画粉玉楼空,一枕黄粱 写烟雨行舟,写在水一方 写一场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觞 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写香灯半卷流苏帐 再写庭院深深深几许,雨打海棠 红尘风月,一曲终了 此山水已入画卷,贪得浮生半晌 一如岁月往往

一念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老照片是一座城市的密码,带人们走入时间隧道。 本书作者以诸多珍贵的老照片为背景,用朴素的语言将杭州的许多历史故事,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令读者似乎回到了此时,此地,此景……收获多多,感受多多。 书已至最后一页,人却意犹未尽。

KEIGO暗香

🤔老照片是一座城市的密码,带人们走入时间隧道。观看老照片,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简便方式。 👌这些层层叠叠的历史碎片,是过往生活的生动注脚,逐渐拼贴出这座城市曾经的面貌,令人怦然心动。这些老照片,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已然远去却真实存在过的世界,将当下与逝去的岁月清晰地区别,同时,又将它们连续在一起。

草莓

《西湖老照片(旧时明月)》 一百年,是漫长的,于西湖,却是转瞬即逝。这一百年,西湖有哪些改变?好在有了摄影术,那些消逝的瞬间或改变的风景,被永远留在了底片上。 这些老照片里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看到朝代更替、市井风情、沧海桑田,历史在这里变得可感、可触。 这些老照片展示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我们不知道的往事,有被忽略的片段,也有被粗暴抹去的场景。 这一百年的改变如此之大,这一百年的脚步跌跌撞撞。然而,这些都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被改变,但不可以被抹去。 在飞速前行时,请短暂停留,回望这座城市是如何成长的。

草莓

《西湖老照片(旧时明月)》 简介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本。 杭州西湖的美,不仅在于秀丽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她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就是由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 本书精选西湖老照片100余幅,前后跨度逾百年,较全面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的杭州西湖人文风貌。 同时,附有相关文化随笔,对西湖历史文化、人文轶事进行介绍。 从中可以了解这座城市连绵不绝的历史文脉,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

新爷阅读史(领币)

很多的老照片,配上一些文字介绍,虽然篇幅很短,但真真切切让我平静地感受了杭州怡人绵柔的环境和风土人情,杭州的古塔和寺庙真的很多,水也很多,特别适合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感受,老照片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让我们潜入到历史的镜头里心驰神往。

早安帆帆

一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老照片’这个关键词,’照片‘需要大量暗房的时间培养,在摄影高度发达的今天,我更喜欢老照片传递出的味道,甚至喜欢把一些照片做旧…想着自己曾两度前往杭州,却都没有好好游览西湖胜景,实为遗憾,在本书中弥补回来,也看到许多名胜古迹背后的故事,了解到阮毅成在杭执政时的举动以及许多风俗美食(馄饨担)着实有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介绍细致,文笔优美,是适宜旅行前翻看的一本书。

可可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人在旅途

学龄前曾在杭州太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是一条幽静的小路,叫法院路。每天早上,跟着奶奶去买菜,要走过六公园。我二叔家住劳动路,近城隍山。最喜欢去的是三叔家,风景秀丽的洪春桥。 尽管有那么一段“杭州人”的经历,但对杭州的历史典故并不熟悉……此书每一篇都那么短小精悍,图文并茂,让读者对杭州的人文历史有了大概的印象,且激发出深度游览的兴趣……

王勇·济南·山东省

老照片是一座城市的密码,带人们走入时间隧道。观看老照片,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简便方式。单独看一张或许没什么,但是当几十张、上百张老照片摆在你面前时,这些层层叠叠的历史碎片,是过往生活的生动注脚,逐渐拼贴出这座城市曾经的面貌,令人怦然心动。这些老照片,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已然远去却真实存在过的世界,将当下与逝去的岁月清晰地区别,同时,又将它们连续在一起。

在野居士

旧时明月,是否当如今朝?历史总有一种模糊感,西湖恰似古书上记载的佳人,何等倩影只凭后人遐想。把酒空对月,奈何西湖忆余梦。 西湖的往昔风华在岁月长河中消弭,在翻阅西湖老照片时,仿佛置身时光之中。那些远去却又似曾相识的西湖风光,冥冥之中缠绕着某种情怀,仿佛情人般在耳边絮絮低语,倾诉思念之情。 对比着西湖往昔,以崭新面貌迎接时光的西湖美景,却又是另一番滋味。旧时山河动荡,西湖是风雨飘摇,凄美零碎的;如今宛然挺立,明媚绚丽,仿佛人间仙境。 我追忆旧时西湖,但更爱现在的西湖。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