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李叔同的丰子恺是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全才,不是时下分门别类的艺术教授可比,读完其他门科来读他的音乐入门。 这是一本快速入门,少走弯路的音乐入门书。书中搭建了一个完整易懂的音乐框架,可以填充和拓展,延伸,非常好。 第一部分讲 音乐的种类 音乐可依六种标准而分类,从最重要者开始,顺次说述如下: 1.从表现的工具上分类 音乐可分为“声乐”与“器乐”; 2.从作曲的技法上分类: 音乐有“复音乐”与“单音乐”。复音乐的作曲法称为“对声法”,单音乐的作曲法称为“和声法”。复音乐的作曲有“卡农”(Canon)、“赋格”(Fugue)等形式,单音乐的作曲有“奏鸣曲”(Sonata)、“交响乐”(Symphony)等形式。 3.从乐曲的性质上分类: 音乐有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 4.从乐曲的内容上分类: 音乐有绝对音乐与内容音乐。仅由音乐的构造——音阶、节奏、拍子等——表现美的感情的,叫作绝对音乐(Absolutemusic),用音描写自然事象的叫作内容音乐(Content music)。 5.从时代的作风上分类 音乐有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等区别。 6.从民族性上分类 音乐有东洋音乐和西洋音乐的区别。东洋音乐中又有中国音乐、日本音乐等。西洋音乐中也有条顿音乐、拉丁音乐、斯拉夫音乐之别。 东洋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大体的差别而言,东洋音乐注重旋律,西洋音乐注重和声。故东洋音乐多轻清明快之趣,西洋音乐多紧张切逼之趣。 第二部分是音乐之门。 读者欲入音乐之门,必先踏上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叫作,“音的历时”“音的质量”与“音的表情”,以及补充的“音的习法”。 音的习法这一篇对我这个外行影响很大,文说:“音乐的门径很简单,容易辨识;但音乐学习的难点在于技术的修练上。流动的音过去即行消灭,不比形状色彩的留下凭据,故音乐修练最难正确。不正确的修练,虽门径无误,尽可流入邪道歧途,而不能入门。故音乐学习的要点,全在技术修练的态度上。现代音乐进步发展已达于极高深的程度。故研究音乐必取极严格、郑重而正确的态度。”萦绕耳畔那经典动人的音乐,背后是五年以上+中等天才+日更不辍+单项专业枯燥练习,容不下半点的懈怠和轻浮。 第三部分 乐谱的读法 关于谱,音符,拍子, 音阶,记号及术语的专业知识,这是本书有些难度的地方,要借助乐器演奏或音频视频才能辨析清楚。 第四部分是唱歌演奏法入门 唱歌入门,钢琴入门,小提琴入门,以及最为普遍容易的口琴门入。对于有心想学乐器或者让孩子学习乐器要认真阅读。 比如,声乐的基础练习,首要的是发声,发声的要点在呼吸。 唱歌时低音用胸声,高音用中声,最高音用头声,声区运用的巧妙,则歌声温雅婉美。 还有,学钢琴时眼不得看键盘与手,必须平首看谱,眼看谱而指腹模键的练习,能使眼与指之间的路相通,看得懂就能弹的出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 第五部分 近世音乐简史 是对于西方近代音乐最概要的介绍。 本书全程精炼干货,一本薄薄的,入门也不算简单的书。
如果你喜欢音乐又不知从何处入门,非常推荐你先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快速入门,少走好多弯路。 比如书中提到: 1.音乐的入门较图画更为简明,学者只需先修唱歌,略具基础,则兼习器乐,如此而已。 凡擅长乐器演奏的人,同时还擅长声乐,不过其喉音未经磨练,不能用口直接表现而在心中默唱而已,故中学的音乐科须以唱歌为主而以乐器练习为副。 2.所修的乐器,则不外乎两种,即风琴和钢琴,因为他们是最完全的独奏乐器,既可以奏旋律,又可以奏和声,如欲修习小提琴,笛,小号等,也应该以键盘乐器(风琴和钢琴)为本。 3.音乐学习的难点在于技术的修炼上,不正确的修炼,容易走入歧途而不能入门。 4.声乐的基础练习,首要的是发声,发声的要点在呼吸 5.唱歌的基本练习,就是枯燥刻苦的音程练习 6.唱歌时低音用胸声,高音用中声,最高音用头声,声区运用的巧妙,则歌声温雅婉美 7.学钢琴时眼不得看键盘与手,必须平首看谱,眼看谱而指腹模键的练习,能使眼与指之间的路相通,看得懂就能弹的出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 。。。。。。。。 太多的干货了,等于我花了一两个小时看了这本书得到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认知,比我半辈子积累的音乐知识还要多,也帮我明确了如果我们想要学音乐该从哪里入门,同时学了一些专业知识也能帮我辨别老师的优劣,第五讲的近世音乐简史对我们选择和欣赏音乐也有很多借鉴意义,总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音乐入门》是丰子恺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的经典之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深入思考。 在这本书中,丰子恺先生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理论知识,包括音阶、音程、和声、旋律等。他不仅注重音乐的技巧,更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丰子恺先生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的音乐教育理念。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而不是仅仅注重技巧的训练。他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认为这是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所在。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的音乐教育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此外,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风格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他的文字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充满诗意和哲理,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 在总结中,我认为,《音乐入门》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更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同时,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风格和音乐教育理念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所有的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激发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教育的思考。
书中作者提到“凡擅长器乐演奏的人,同时必擅长声乐”。感觉很有道理。尤其感觉对于一个好的器乐老师,应该是喜欢且擅长教导学生打节拍和唱谱的。打好拍子及唱好谱是吹弹奏的第一步。 ◆ 编者的话 >> 音乐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日日勤加练习,必定熟能生巧,顺利跨入音乐圣殿的大门。 ◆ 第二编 音乐之门 >> 故初学者不要求辨别音的绝对高低,但必须能辨别音的比较的高低。 >> 有音符而又有文词的,叫作“歌”。只有音符而没有文词的,叫作“曲”。曲是音乐的作品,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不是纯粹的音乐。 >> 音的历时,音的质量,音的表情,可说是音乐门前的三重阶石,踏上这三重阶石,才能有希望进入音乐之门。 >> 凡擅长器乐演奏的人,同时必擅长声乐。 >> 弹琴的基本练习更为严密繁复。例如练习钢琴,则须依据原册的基本练习书而一课一课地弹练。每课中都有艰难的指法与迅速的拍子。一课弹练十分成熟,然后进而弹练新课。 >> 要学习技术,理解与记忆都无用,而全靠“熟练”。熟练不能速成,除了一遍一遍地多弹以外没有别法。 ◆ 第三编 乐谱的读法 >> 分数的分母,表示当作一拍的音符的大小;分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所含的拍子的数量。例如,便是表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含有两拍,余例推。 >> 把一小节内的或跨于两小节之间的一弱部音与一同高的强部音用弧线连结,则强声部移在前面的弱音上,而强弱两部的位置相转换。这方法叫作“切分法”。 >> 音阶的定则,是第三四两音(即e1f1)之间与第七八两音(即b1c2)之间必用半音,余各音间必用全音。
看完这本小册子才发现自己以前一定读过,或者就是以前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发乎情而止于律”。而且文中的音乐仅指西方音乐,还是少了很大一部分的。可以从好奇“画家如何解读音乐入门”的角度来看可以翻翻,但还是会略失望,或者说没有解答心中疑问:以感受为主的艺术,如何可以一板一眼枯燥练习
丰子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和文学创作,是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这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是十分令人惊叹和敬佩的,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全才。他对待艺术的平实态度、乐于与人分享的风格与精神无愧于“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称号。 就因为这就应该推荐本书。
强烈推荐!一直在找一本音乐入门书,这本言语简练,读来很舒适 既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原则和观点,又通俗易懂的讲明白乐理知识,而且文章的架构个人觉得也非常不错,很适合小白入门学习。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是纸媒的局限性 如果说未来科技足够发达,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特别是音乐类目的书籍,点一下当中的图片就能呈现出一个VR影像出来,同时有音乐的播放,那么理解概念和知识就会更加直观了~
对于一个成年后自学乐器的人来说,相当受用
这本音乐入门的确是写的非常简洁明了,很实用。后悔没有在学音乐基础知识的时候早点看到,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有更好的理解。 当然这本书不是万能的,有很多我不理解的地方也没有在这找到一个满意的讲解,不过在学习乐理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拿出来反复阅读推倒的。 看完这本主要收获是意识到如果想要真的学会欣赏音乐,还是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去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而单凭自己的感觉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欣赏的。虽然我也具备一点音乐基础常识,但始终感觉自己是个门外汉,希望自己以后能认真学一学钢琴以及制作音乐,体验一下过程可能会大有帮助。
乐理和朋友教我的分毫不差
可惜乐理部分还是理解很费劲
前后都很好理解,第六第七章难度飞升,仿佛从一加一直接进阶到高数,可以说是从入门到放弃,但总体是不错的,可以用来开阔眼界。
书是好书,但对外行的我来说,阅读下去仍有蛮大的挑战。不是求知欲使我看完了此书,是强迫症令我一页一页翻到了最后。音程那一块几乎令我喘不过气,但还是憋着气熬过来了。内容上囫囵晓得了一个大概,但门肯定不是读一遍就能入的,只能说是看到了门。以后如果不专门学音乐的话估计也不会再读一遍了。不是这块料。 读这薄薄一本书的工夫,够我读两遍水浒传了。 但还是要谢谢丰子恺先生。
😄🎶🌱💐✨🌈❤️ 挺好的一本书 (*•̀ᴗ•́*)و ̑̑ 对之前音乐的理解进行一个框架的再次入门 配合关键词视频一起食用,十分舒适 还因此喜欢了两首巴赫的古典音乐,看懂了指挥家到底在台上画什么手势 音乐🎶美好的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非常生动形象,很好的入门书籍。
师从李叔同的丰子恺是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全才,不是时下分门别类的艺术教授可比,读完其他门科来读他的音乐入门。 这是一本快速入门,少走弯路的音乐入门书。书中搭建了一个完整易懂的音乐框架,可以填充和拓展,延伸,非常好。 第一部分讲 音乐的种类 音乐可依六种标准而分类,从最重要者开始,顺次说述如下: 1.从表现的工具上分类 音乐可分为“声乐”与“器乐”; 2.从作曲的技法上分类: 音乐有“复音乐”与“单音乐”。复音乐的作曲法称为“对声法”,单音乐的作曲法称为“和声法”。复音乐的作曲有“卡农”(Canon)、“赋格”(Fugue)等形式,单音乐的作曲有“奏鸣曲”(Sonata)、“交响乐”(Symphony)等形式。 3.从乐曲的性质上分类: 音乐有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 4.从乐曲的内容上分类: 音乐有绝对音乐与内容音乐。仅由音乐的构造——音阶、节奏、拍子等——表现美的感情的,叫作绝对音乐(Absolutemusic),用音描写自然事象的叫作内容音乐(Content music)。 5.从时代的作风上分类 音乐有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等区别。 6.从民族性上分类 音乐有东洋音乐和西洋音乐的区别。东洋音乐中又有中国音乐、日本音乐等。西洋音乐中也有条顿音乐、拉丁音乐、斯拉夫音乐之别。 东洋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大体的差别而言,东洋音乐注重旋律,西洋音乐注重和声。故东洋音乐多轻清明快之趣,西洋音乐多紧张切逼之趣。 第二部分是音乐之门。 读者欲入音乐之门,必先踏上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叫作,“音的历时”“音的质量”与“音的表情”,以及补充的“音的习法”。 音的习法这一篇对我这个外行影响很大,文说:“音乐的门径很简单,容易辨识;但音乐学习的难点在于技术的修练上。流动的音过去即行消灭,不比形状色彩的留下凭据,故音乐修练最难正确。不正确的修练,虽门径无误,尽可流入邪道歧途,而不能入门。故音乐学习的要点,全在技术修练的态度上。现代音乐进步发展已达于极高深的程度。故研究音乐必取极严格、郑重而正确的态度。”萦绕耳畔那经典动人的音乐,背后是五年以上+中等天才+日更不辍+单项专业枯燥练习,容不下半点的懈怠和轻浮。 第三部分 乐谱的读法 关于谱,音符,拍子, 音阶,记号及术语的专业知识,这是本书有些难度的地方,要借助乐器演奏或音频视频才能辨析清楚。 第四部分是唱歌演奏法入门 唱歌入门,钢琴入门,小提琴入门,以及最为普遍容易的口琴门入。对于有心想学乐器或者让孩子学习乐器要认真阅读。 比如,声乐的基础练习,首要的是发声,发声的要点在呼吸。 唱歌时低音用胸声,高音用中声,最高音用头声,声区运用的巧妙,则歌声温雅婉美。 还有,学钢琴时眼不得看键盘与手,必须平首看谱,眼看谱而指腹模键的练习,能使眼与指之间的路相通,看得懂就能弹的出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 第五部分 近世音乐简史 是对于西方近代音乐最概要的介绍。 本书全程精炼干货,一本薄薄的,入门也不算简单的书。
如果你喜欢音乐又不知从何处入门,非常推荐你先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快速入门,少走好多弯路。 比如书中提到: 1.音乐的入门较图画更为简明,学者只需先修唱歌,略具基础,则兼习器乐,如此而已。 凡擅长乐器演奏的人,同时还擅长声乐,不过其喉音未经磨练,不能用口直接表现而在心中默唱而已,故中学的音乐科须以唱歌为主而以乐器练习为副。 2.所修的乐器,则不外乎两种,即风琴和钢琴,因为他们是最完全的独奏乐器,既可以奏旋律,又可以奏和声,如欲修习小提琴,笛,小号等,也应该以键盘乐器(风琴和钢琴)为本。 3.音乐学习的难点在于技术的修炼上,不正确的修炼,容易走入歧途而不能入门。 4.声乐的基础练习,首要的是发声,发声的要点在呼吸 5.唱歌的基本练习,就是枯燥刻苦的音程练习 6.唱歌时低音用胸声,高音用中声,最高音用头声,声区运用的巧妙,则歌声温雅婉美 7.学钢琴时眼不得看键盘与手,必须平首看谱,眼看谱而指腹模键的练习,能使眼与指之间的路相通,看得懂就能弹的出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 。。。。。。。。 太多的干货了,等于我花了一两个小时看了这本书得到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认知,比我半辈子积累的音乐知识还要多,也帮我明确了如果我们想要学音乐该从哪里入门,同时学了一些专业知识也能帮我辨别老师的优劣,第五讲的近世音乐简史对我们选择和欣赏音乐也有很多借鉴意义,总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音乐入门》是丰子恺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的经典之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深入思考。 在这本书中,丰子恺先生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理论知识,包括音阶、音程、和声、旋律等。他不仅注重音乐的技巧,更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丰子恺先生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的音乐教育理念。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而不是仅仅注重技巧的训练。他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认为这是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所在。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的音乐教育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此外,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风格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他的文字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充满诗意和哲理,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 在总结中,我认为,《音乐入门》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更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同时,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风格和音乐教育理念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所有的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激发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教育的思考。
书中作者提到“凡擅长器乐演奏的人,同时必擅长声乐”。感觉很有道理。尤其感觉对于一个好的器乐老师,应该是喜欢且擅长教导学生打节拍和唱谱的。打好拍子及唱好谱是吹弹奏的第一步。 ◆ 编者的话 >> 音乐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日日勤加练习,必定熟能生巧,顺利跨入音乐圣殿的大门。 ◆ 第二编 音乐之门 >> 故初学者不要求辨别音的绝对高低,但必须能辨别音的比较的高低。 >> 有音符而又有文词的,叫作“歌”。只有音符而没有文词的,叫作“曲”。曲是音乐的作品,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不是纯粹的音乐。 >> 音的历时,音的质量,音的表情,可说是音乐门前的三重阶石,踏上这三重阶石,才能有希望进入音乐之门。 >> 凡擅长器乐演奏的人,同时必擅长声乐。 >> 弹琴的基本练习更为严密繁复。例如练习钢琴,则须依据原册的基本练习书而一课一课地弹练。每课中都有艰难的指法与迅速的拍子。一课弹练十分成熟,然后进而弹练新课。 >> 要学习技术,理解与记忆都无用,而全靠“熟练”。熟练不能速成,除了一遍一遍地多弹以外没有别法。 ◆ 第三编 乐谱的读法 >> 分数的分母,表示当作一拍的音符的大小;分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所含的拍子的数量。例如,便是表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含有两拍,余例推。 >> 把一小节内的或跨于两小节之间的一弱部音与一同高的强部音用弧线连结,则强声部移在前面的弱音上,而强弱两部的位置相转换。这方法叫作“切分法”。 >> 音阶的定则,是第三四两音(即e1f1)之间与第七八两音(即b1c2)之间必用半音,余各音间必用全音。
看完这本小册子才发现自己以前一定读过,或者就是以前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发乎情而止于律”。而且文中的音乐仅指西方音乐,还是少了很大一部分的。可以从好奇“画家如何解读音乐入门”的角度来看可以翻翻,但还是会略失望,或者说没有解答心中疑问:以感受为主的艺术,如何可以一板一眼枯燥练习
丰子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和文学创作,是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这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是十分令人惊叹和敬佩的,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全才。他对待艺术的平实态度、乐于与人分享的风格与精神无愧于“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称号。 就因为这就应该推荐本书。
强烈推荐!一直在找一本音乐入门书,这本言语简练,读来很舒适 既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原则和观点,又通俗易懂的讲明白乐理知识,而且文章的架构个人觉得也非常不错,很适合小白入门学习。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是纸媒的局限性 如果说未来科技足够发达,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特别是音乐类目的书籍,点一下当中的图片就能呈现出一个VR影像出来,同时有音乐的播放,那么理解概念和知识就会更加直观了~
对于一个成年后自学乐器的人来说,相当受用
这本音乐入门的确是写的非常简洁明了,很实用。后悔没有在学音乐基础知识的时候早点看到,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有更好的理解。 当然这本书不是万能的,有很多我不理解的地方也没有在这找到一个满意的讲解,不过在学习乐理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拿出来反复阅读推倒的。 看完这本主要收获是意识到如果想要真的学会欣赏音乐,还是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去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而单凭自己的感觉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欣赏的。虽然我也具备一点音乐基础常识,但始终感觉自己是个门外汉,希望自己以后能认真学一学钢琴以及制作音乐,体验一下过程可能会大有帮助。
乐理和朋友教我的分毫不差
可惜乐理部分还是理解很费劲
前后都很好理解,第六第七章难度飞升,仿佛从一加一直接进阶到高数,可以说是从入门到放弃,但总体是不错的,可以用来开阔眼界。
书是好书,但对外行的我来说,阅读下去仍有蛮大的挑战。不是求知欲使我看完了此书,是强迫症令我一页一页翻到了最后。音程那一块几乎令我喘不过气,但还是憋着气熬过来了。内容上囫囵晓得了一个大概,但门肯定不是读一遍就能入的,只能说是看到了门。以后如果不专门学音乐的话估计也不会再读一遍了。不是这块料。 读这薄薄一本书的工夫,够我读两遍水浒传了。 但还是要谢谢丰子恺先生。
😄🎶🌱💐✨🌈❤️ 挺好的一本书 (*•̀ᴗ•́*)و ̑̑ 对之前音乐的理解进行一个框架的再次入门 配合关键词视频一起食用,十分舒适 还因此喜欢了两首巴赫的古典音乐,看懂了指挥家到底在台上画什么手势 音乐🎶美好的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非常生动形象,很好的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