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据库老师 我们果然对于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人念念不忘。 ----题记 看到书中里面的梁老师在用各种生活的例子来循循善诱,我脑海中也浮现出这样的一位老师。 记得2017年,大三有一位教我们的Oracle数据库的老师,倒不是记住他讲的数据库知识点,而是记住了他的诙谐幽默。 他是很典型的步入中年的男人,头发稍微有点秃了,但是人却看着很精神。 虽然他老是说自己英语不怎么好,但是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 自己就能给我们记下好多笔记变成文档,上课也爱给我们讲的更加透彻。 话不多说,为什么说他很幽默。 大家在下午上课的时候,他坐在讲台上操纵着电脑,见到大家睡眼朦胧,就跟我们说:“我们来个自我介绍把,让大家认识认识哈” “谁先上来自我介绍呢》你们推荐” 这样一说的话,那么班长肯定是首当其冲了。 然后班长上去自我价绍了一波, 他开始插嘴说:“择偶标准呢?” 他这么一说,大家兴致都来了。 然后班长说了都可以,他来了一句:“那男的呢?” 大家逗笑了。 他在给我们讲Oracle的发家史的时候,也讲的特别的有意思。 他说当时世面上的数据库产家有很多。 然后创建Oracle的人,为了获得市场,打出了Oracle2.0的旗号。 明明是第一代产品Oracle1.0,为什么要声称为第二代产品呢。 他说的时候很有意思: 当Oracle推出2.0后,那些用户一看,以前怎么没有听过Oracle这款产品啊,反正都已经更新到2.0,说不定是很多人用的产品。 当大家都去用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刚推出的产品,大家都中了Oracle的骗招了。但是用完感觉还挺不错,于是大家就开始使用Oracle,于是就有了现在有几亿人在用的Oracle.
神作谈不上,大概7分吧,尤其考虑到微信读书上数据库相关的书上架的并不多,这本可以一读。 这本书的自卖自夸式的写作风格比较尬。而且里面把男同学都描写的傻不愣登跟小丑似的,女同学都聪明伶俐还特别崇拜老师。可以说里面每个人说的话,形象都很傻。 但是确实讲索引的那一部分已经一些对知识的讲解方式,对方法论的一些描述确实是不错的。书也不长,不是DBA,ORACLE的话很多地方快速阅读即可。差不多10个小时就能看完,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对于我来说,我主要还是想看从程序员角度看mysql的书,所以后面还需要找其他书来读。
对于绝大多数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开发人员来说,数据库都是绕不开的。关系性数据库出现至今已有四五十年,目前依然是很多企业核心数据存储的首选,Oracle则是关系性数据库领域的核心代表。 作为开发人员,对Oracle数据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我简单划分为三类: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主要停留在SQL语句的增删查改上,很多做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都属于这一层,看似数据库也用了七八年了,但经验依然主要停留在增删查改、个别语句的优化上面,整体进步不大。中级:能了解Oracle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对很多数据中的重要原理、核心概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一些数据库复杂问题时能独立分析解决。高级:对Oracle的各项功能、原理及其了解,能够解决很多特别复杂的疑难杂症问题,算是Oracle专家了。这本书能让你在轻松快速的阅读体验中,从初级逐步向中级迈进。这本书对我自己收获很大,就是因为我自己长期停留在初级,很多重要的概念并不清楚、也未形成体系。 计算机世界的技术五花八门,范围及其广泛,一门技术的学习有三个方面很重要,这三方面在本书中都有大量涉及。1、了解知识体系结构。在很多讲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论书中,都会提到,高效的学习与记忆需要建立不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需要构建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就像我们大脑内部的网状神经元存储知识一样。这本书前两章介绍Oracle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非常精彩,能让你在软件架构设计的高度对Oracle整体上有一个清晰深入的认识。2、熟悉底层运行原理。学习技术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熟练灵活的去应用。像select count(*) from T这样简单的很多人都写过的SQL语句,能够再优化呢?书中结合着原理会告诉你答案。3、总结各种实战经验。技术的价值在于实践中的应用,在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过程中我们也会积累下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各种经验。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直接列出了各种总结的规范、高价值的SQL语句等等,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另外这本书在写作风格上还有两个最大特点:1、语言轻松幽默。作者通过穿插故事的方式将我们现实世界中做事情和Oracle做事情进行对比便于大家来快速理解,能够将枯燥深入的技术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往往只有大师才能做到这样深入浅出。2、贯穿全书的方法论。其实书名的不止,就是这个方法论"少做事",也是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做事理念。 非常感谢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书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在学习Oracle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的弯路更少。
用句时髦的话说,书的信息量太低。说话越爱大打比方,损失的信息越多,很遗憾,这本书通篇都是打比方,读者不得不面对一段段和正文毫无关系的话。
数据库领域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半沉浸式的写作风格,让人看地停不下来,阅读体验很好,通俗易懂,而且作者很注重体系、原理、方法论,真是一本神作,对ORACLE的物理体系结构、逻辑体系结构、索引、表、优化讲得很深入,而且最后一张的规范真的是干货满满,真是一本神作!
平时没什么机会用到Oracle,一时心血来潮想翻来看看,这本书以对话式的方式将Oracle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表设计,索引优化,连接优化等几个关键点讲得通俗易懂,最终提出自己的方法论,思想。实际上Oracle只是一个切入点,关系型数据库都是相通的,对其他类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最近做历史数据分表比较多,想着更进一步看看数据库相关的,然后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作者图片是一对兄弟的童年照,有意思;目录写得像武侠小说,有意思;师生对的方式引人思考,知识点在对话中一遍又一遍重复,有意思。 关于索引看到了很多新的点,分区索引(分区条件、全局索引、局部索引),位图索引,函数索引,count(*),order by,聚合函数等等 关于临时表,表链接这块还不是很熟,也不太能看得进去,下次再啃啃吧,毕竟第一遍就看了9个小时,感觉自己既肤浅又聒噪,哈哈哈。
还不错
确实帮助很大。 现在国内项目会遇到Oracle的情况不多,这也直接导致了这方面的人才紧俏、价值变高,有备无患。
数据库领域绝对的经典,地位可等同于高考的五三,科幻中的三体!!! 作者善用类比,讲清了数据库的内部构造,讲到索引时,巧妙的类比让索引的的优劣势无所遁形。 作者对数据库的在一切阐述都是用算力和空间换时间和安全,至于能不能换成功,则要看水平。 掌管私人连接的fpg是用空间换安全,保证用户可以安全的访问数据库。 spg也是用空间换安全,建立一个临时缓冲,待写完日志后再提交,保证操作可回滚 临时表是空间换时间,可以进行排序等操作。 索引作者用了大部分篇幅阐述,总而言之,索引是空间换时间的经典做法,建立索引本身是占空间的,索引普通一个时时刻刻和大表同步的小表,并且可以跳着查,那么查小表肯定比查大表要块,但是索引本身需要消耗资源维护,这种维护增加更新表和删除表的开销。 这本书采取对话形式,略显啰嗦,不过瑕不掩玉,丝毫不影响我心目中计算机经典著作的地位!
受益匪浅
- 收获,不止Oracle2 2019.3; 物理体系结构、逻辑体系结构、表、索引以及表连接 dbaplus社群
通俗易懂
非常棒!虽然我是用MySQL的,但仍然受益匪浅。
不只是学习Oracle,学习任何技术都是一样的,没有思考过你所学的某项技术有什么用,没有想过如何落地,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都是毫无意义的学习,纯粹浪费生命 技术人员真正的差距其实在意识:精确地把握需求,尽可能少做事
有趣的数据库老师 我们果然对于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人念念不忘。 ----题记 看到书中里面的梁老师在用各种生活的例子来循循善诱,我脑海中也浮现出这样的一位老师。 记得2017年,大三有一位教我们的Oracle数据库的老师,倒不是记住他讲的数据库知识点,而是记住了他的诙谐幽默。 他是很典型的步入中年的男人,头发稍微有点秃了,但是人却看着很精神。 虽然他老是说自己英语不怎么好,但是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 自己就能给我们记下好多笔记变成文档,上课也爱给我们讲的更加透彻。 话不多说,为什么说他很幽默。 大家在下午上课的时候,他坐在讲台上操纵着电脑,见到大家睡眼朦胧,就跟我们说:“我们来个自我介绍把,让大家认识认识哈” “谁先上来自我介绍呢》你们推荐” 这样一说的话,那么班长肯定是首当其冲了。 然后班长上去自我价绍了一波, 他开始插嘴说:“择偶标准呢?” 他这么一说,大家兴致都来了。 然后班长说了都可以,他来了一句:“那男的呢?” 大家逗笑了。 他在给我们讲Oracle的发家史的时候,也讲的特别的有意思。 他说当时世面上的数据库产家有很多。 然后创建Oracle的人,为了获得市场,打出了Oracle2.0的旗号。 明明是第一代产品Oracle1.0,为什么要声称为第二代产品呢。 他说的时候很有意思: 当Oracle推出2.0后,那些用户一看,以前怎么没有听过Oracle这款产品啊,反正都已经更新到2.0,说不定是很多人用的产品。 当大家都去用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刚推出的产品,大家都中了Oracle的骗招了。但是用完感觉还挺不错,于是大家就开始使用Oracle,于是就有了现在有几亿人在用的Oracle.
神作谈不上,大概7分吧,尤其考虑到微信读书上数据库相关的书上架的并不多,这本可以一读。 这本书的自卖自夸式的写作风格比较尬。而且里面把男同学都描写的傻不愣登跟小丑似的,女同学都聪明伶俐还特别崇拜老师。可以说里面每个人说的话,形象都很傻。 但是确实讲索引的那一部分已经一些对知识的讲解方式,对方法论的一些描述确实是不错的。书也不长,不是DBA,ORACLE的话很多地方快速阅读即可。差不多10个小时就能看完,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对于我来说,我主要还是想看从程序员角度看mysql的书,所以后面还需要找其他书来读。
对于绝大多数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开发人员来说,数据库都是绕不开的。关系性数据库出现至今已有四五十年,目前依然是很多企业核心数据存储的首选,Oracle则是关系性数据库领域的核心代表。 作为开发人员,对Oracle数据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我简单划分为三类: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主要停留在SQL语句的增删查改上,很多做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都属于这一层,看似数据库也用了七八年了,但经验依然主要停留在增删查改、个别语句的优化上面,整体进步不大。中级:能了解Oracle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对很多数据中的重要原理、核心概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一些数据库复杂问题时能独立分析解决。高级:对Oracle的各项功能、原理及其了解,能够解决很多特别复杂的疑难杂症问题,算是Oracle专家了。这本书能让你在轻松快速的阅读体验中,从初级逐步向中级迈进。这本书对我自己收获很大,就是因为我自己长期停留在初级,很多重要的概念并不清楚、也未形成体系。 计算机世界的技术五花八门,范围及其广泛,一门技术的学习有三个方面很重要,这三方面在本书中都有大量涉及。1、了解知识体系结构。在很多讲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论书中,都会提到,高效的学习与记忆需要建立不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需要构建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就像我们大脑内部的网状神经元存储知识一样。这本书前两章介绍Oracle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非常精彩,能让你在软件架构设计的高度对Oracle整体上有一个清晰深入的认识。2、熟悉底层运行原理。学习技术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熟练灵活的去应用。像select count(*) from T这样简单的很多人都写过的SQL语句,能够再优化呢?书中结合着原理会告诉你答案。3、总结各种实战经验。技术的价值在于实践中的应用,在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过程中我们也会积累下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各种经验。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直接列出了各种总结的规范、高价值的SQL语句等等,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另外这本书在写作风格上还有两个最大特点:1、语言轻松幽默。作者通过穿插故事的方式将我们现实世界中做事情和Oracle做事情进行对比便于大家来快速理解,能够将枯燥深入的技术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往往只有大师才能做到这样深入浅出。2、贯穿全书的方法论。其实书名的不止,就是这个方法论"少做事",也是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做事理念。 非常感谢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书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在学习Oracle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的弯路更少。
用句时髦的话说,书的信息量太低。说话越爱大打比方,损失的信息越多,很遗憾,这本书通篇都是打比方,读者不得不面对一段段和正文毫无关系的话。
数据库领域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半沉浸式的写作风格,让人看地停不下来,阅读体验很好,通俗易懂,而且作者很注重体系、原理、方法论,真是一本神作,对ORACLE的物理体系结构、逻辑体系结构、索引、表、优化讲得很深入,而且最后一张的规范真的是干货满满,真是一本神作!
平时没什么机会用到Oracle,一时心血来潮想翻来看看,这本书以对话式的方式将Oracle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表设计,索引优化,连接优化等几个关键点讲得通俗易懂,最终提出自己的方法论,思想。实际上Oracle只是一个切入点,关系型数据库都是相通的,对其他类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最近做历史数据分表比较多,想着更进一步看看数据库相关的,然后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作者图片是一对兄弟的童年照,有意思;目录写得像武侠小说,有意思;师生对的方式引人思考,知识点在对话中一遍又一遍重复,有意思。 关于索引看到了很多新的点,分区索引(分区条件、全局索引、局部索引),位图索引,函数索引,count(*),order by,聚合函数等等 关于临时表,表链接这块还不是很熟,也不太能看得进去,下次再啃啃吧,毕竟第一遍就看了9个小时,感觉自己既肤浅又聒噪,哈哈哈。
还不错
确实帮助很大。 现在国内项目会遇到Oracle的情况不多,这也直接导致了这方面的人才紧俏、价值变高,有备无患。
数据库领域绝对的经典,地位可等同于高考的五三,科幻中的三体!!! 作者善用类比,讲清了数据库的内部构造,讲到索引时,巧妙的类比让索引的的优劣势无所遁形。 作者对数据库的在一切阐述都是用算力和空间换时间和安全,至于能不能换成功,则要看水平。 掌管私人连接的fpg是用空间换安全,保证用户可以安全的访问数据库。 spg也是用空间换安全,建立一个临时缓冲,待写完日志后再提交,保证操作可回滚 临时表是空间换时间,可以进行排序等操作。 索引作者用了大部分篇幅阐述,总而言之,索引是空间换时间的经典做法,建立索引本身是占空间的,索引普通一个时时刻刻和大表同步的小表,并且可以跳着查,那么查小表肯定比查大表要块,但是索引本身需要消耗资源维护,这种维护增加更新表和删除表的开销。 这本书采取对话形式,略显啰嗦,不过瑕不掩玉,丝毫不影响我心目中计算机经典著作的地位!
受益匪浅
- 收获,不止Oracle2 2019.3; 物理体系结构、逻辑体系结构、表、索引以及表连接 dbaplus社群
通俗易懂
非常棒!虽然我是用MySQL的,但仍然受益匪浅。
不只是学习Oracle,学习任何技术都是一样的,没有思考过你所学的某项技术有什么用,没有想过如何落地,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都是毫无意义的学习,纯粹浪费生命 技术人员真正的差距其实在意识:精确地把握需求,尽可能少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