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个人都过的刚好 生活本来是沒有颜色的画面,填满繁杂琐碎与艰难,只有心存热情的人,才能够 将它的每一处暗淡燃亮。 多少人在异国他乡都市拼搏,忍受着孤单寂寞,下大雨无人送伞,高兴的一件事无人能够 分享,伤心了无人能够 倾诉,一个人走完四季,冷暖自如。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沉得住气才能够守得住繁荣,该拼搏的年纪不能选择了安逸,度过了这段自己都能动容的日子,就会遇上那个更好的自己,踏实一些,你想要的时光全都会交给你!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心若贪着,念念维系;心若淡泊,清新洒脱。 人生苦短,不似草木冬去春来,不似花叶轮回兜转,总有些情况下,防不胜防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倏地袭击心头;也总是有些时日,一些莫名的忧郁烦躁,无厘头般地,挥之不去,缠绕不休。 不能去羡慕别人的人生,你看见的,并不是他们经历的所有。你只羡慕他们的光鲜外表,却看不到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生活不是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每个人都在演以自己为主角的偶像剧了,在这场戏里,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方觉可贵。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其实,是我们那颗患得患失的心在左右着我们,只要把心态放平,把事看淡,人生无限美好。 *人应该像江水一样,朝自己目的地流去,遇到阻碍。不能直接过去,绕过去,但是不能停下。 *努力,不是为了要动容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生活中一切都在改变,无论受多大伤害,心情多么沉重,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不能总觉得自己遇到的不幸,只要能够抬头见到阳光就是幸运的,一个人把自己标榜成什么样,只有积极向上,才会让生活变得美好,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会好。 *我没有雨伞,自己撑起一片天;我没有资本,自己拼搏为明天;我没有后盾,自己勇敢步向前。时光给我坎坷,我还你乐观要强;生命给我打击,我还你灿烂向阳;旁人给我非议,我还你笑着原谅。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谁也不靠,靠自己才是正道!
一个人想走一条路,就去走,不用管他人说什么,专心去做自己就好,说归说,做归做,能做到真是太难了,人在路上,尽管知道自己方向,目标,往前走去,千难万难,坚信黎明总会到来,现在的处境是一时的,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 每个人成功的人,都有着辛酸的经历,假设当初在某一件事上,因失败选择放弃,就注定没有今天的结果,而自己的人生将会改变。 不理解,很多人做的事都是不被人所理解的,导致很孤独的去做,没有人支持,当如何往前走去,是对是错都抱有怀疑的心态,在现在的时代,尤其是金钱对比,地位攀比,父母话语,让人无法静心,来专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既然想做就要好好做,不管他人说什么,坚持做自己,有朝一日会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对于前往的道路的终点,抱有太大的希望,才会更加失望,尤其是见有人在别的领域如何,相识的人现在如何,对成功充满着期待,渴望到来,又迷茫于所谓的执着,偏执,究竟是对是错,究竟值不值得去做,不定性的状态,会导致对道路,心生疑虑,其实很多人在走自己的路时,不是没有希望,不能达到,而是太着急了,心急则不成,很多事不能轻言放弃,冲动,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所谓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既然当初选择坚持,那么就不要对不起精力,及时间,为未来的成果,继续努力着,只要不投降,就是一种成功。 人的起点为生,终点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过程都不同,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做,活着最终的目的都会走向死亡,那么就在活着的时间内 ,去做自己想要的事。
一捧玩笑话,洋洋洒洒。 满纸龙泉剑,萧萧飒飒。 昨日星辰昨夜风,人间荣辱于一身。 平生寂寥平生消,人间至味蕴沧桑。 望梨园代有人才,大浪淘沙换新颜。 看候门剑出偏锋,郭氏德刚掀风浪。 且看他,台上风轻云淡,无线风光。 便思量,台下凄苦岁月,落地成霜。 酸甜苦辣成风化雨,胸有虎狼万人难挡。 嬉笑怒骂眉眼之间,30年老尽风流少年。 看的真不必字字够呛,孰是孰非孰难断。 看的透不必句句够狠,自浊自清自心安。 且不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相声人。 平生豪气且消得,留有一星任思量。
空了会再看一遍。书中主人的心酸经历路程,体会到社会之复杂,人性的复杂,人性的阴暗,世态炎凉,居心叵测,是是非非,尔虞我诈,最后笑看风云,云淡风轻,一笑而过,从容应对……书里有教,做人的道理,我蛮受益颇丰,还有一些古诗词很棒,空了我也学做个诗歌。学以致用。
江湖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好多人对这本书评价褒贬不一。首先这是他微博的一些日志,感悟,想法整理到一起的,并不是完全的一本书,所以不能要求每个章节都联会贯通。前面内容介绍了他开始进入相声行业的不易,万事开头难,可见每个人的辉煌都来之不易,即使是这样的大佬也不例外。我认为的郭德纲台下是像江湖老大一样,各种娱乐,各种场合的应酬,奈何他却是个不喜应酬的人,除了必要的场合还有自家师徒,除此以外一概不喜欢,台下读书,看报,养花,作诗,突增些许好感。 至于大家反感的,说他专门一个章节不带脏字的骂人,讽刺,我倒觉得,我们不能感同身受,毕竟他的才华横溢,却成名不易,在之前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在没有名气的时候,别人黑他,批斗他,他忍着,他在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应该稍稍回击一下。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可能真的被伤害的很深吧。说他拯救了相声行业我觉得不为过,他确实让即将没落的相声,又去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发芽壮大,这是好事。还有书中揭露的那些所谓的各大艺术家的丑事,可能作为艺人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却只有郭德纲敢说。这样的事我们是不知道的,我心中的相声界都是一代元老云集,都是骨干,以为他们一片和谐,却不知竟是这般互相勾心斗角,帮派林立的情景。如果不看,你会知道台上所谓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究竟有没有德都是问题,可是德行都没有,又如何期待他能长久?正如郭德纲所说,这年头,什么人都能说相声,就是讽刺那些没有多年基本功却只知道引用别人包袱的人。 我不认为别人辱他,骂他,诋毁他,他选择不作为就是大度,这样的话,怎么会有一茬又一茬的批斗,静坐,反三俗?他的原则是,不惹事,但是事来了也不怕事。所以适当的回击是必要的,而且确实起到了作用。揭露一些人的德行也是有必要的,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写出来会树敌无数吗?所以他敢说敢做,起码不是伪君子。揭露的时间也都是真实的,同样可以警示后人啊,让他们引以为戒,那不是好事吗? 最后引用一句大家说的最多的话来描述郭德纲,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哈哈哈 最后墙裂推荐
文中经典语录分享: 1 竹影扫阶尘不动。兽有长舌不能说,人有短舌不该说。 2 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 3 身被名牵樊笼鸡鹜,人被形役尘世牛马。 4 数载浮游客燕京,遥望桑梓衣未荣。苦海难寻慈悲岸,穷穴埋没大英雄。 5 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 6 山阻石拦,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7 人生在世,谁都会吃屎,但是别嚼。跟狗抢路,让狗先过,不丢人。 8 兔走荒台,狐行败叶,俱是当年群文之地;雾冷黄花,烟迷剩草,亦系旧时征战之城。 9 遇好晴天、好山水、好书、好字画、好花、好酒、好心情,须受用领略,方不虚度。人生苦短,一定要知恩、知足、知命、知道、知幸,心不贪荣身不辱。杨柳风、梧桐月、芭蕉雨、梅花雪、香椿芽、野菜根、茄子把、豆腐泥、俗与雅、素与荤,全能招呼,人生一乐也。 10 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 11 如果你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善,那你还没有遇到所有人。 12 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观荣辱纷争、死走逃亡,自浊自清自安然。 13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 14 胸有方心,身无媚骨。 15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16 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不让古人是谓无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7 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待会儿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因为看到书友的书评,一时兴起就阅读了本书,看的比较粗略,不过从头到尾也是过目一遍,个人还是觉得蛮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郭老师的言语格外幽默与风趣,在讽刺一些人和事的时候,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在阅读此书之前,对郭老师的了解还是通过网络,大概听闻一些发展史——什么三次进京不易,与前妻离婚,包括一些很不起眼的视频和照片,因此,到后来,常在电视或者一些节目里看到郭老师,自己潜意识的认知里,认为他就是草根逆袭,对于德云社,更多关注的还是岳云鹏。而今,阅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说一句:“颠覆了郭老师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和认知”,就像书里写的,草根也包含了人生和冬虫夏草。 郭老师里面很多观点,很有雷同,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就好像台上的老师口齿伶俐,唇枪舌剑,谈笑自如,但没有想到他私下生活是如此一个爱宁静,还能大量阅读古典文学,随口可以娓娓道来典故名言,只至于他骂起人来,也是那么独特,清新脱俗。所谓了:不要用局限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个人和事。 郭老师的成功,是不易的,也是大部分成功走红人的缩影,往往普通人看到的都是表面风光,看见了贼吃肉,却看不到贼挨打。 当然,让我最感动的,还是郭老师对相声的热爱,他不仅仅是对这个职业的喜欢,更多是想把这个流传了千百年的相声延续、传承下去。他是保守的,却也是敢于创新的,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把真正的相声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就冲这一点,郭老师都是值得佩服和尊重的。
书《过得刚好》是郭德纲写的,没于谦的事。😏 老郭的长相,适合说相声,但他很难符合公众的审美标准。然而他老婆已经娶到了,相声又是他毕生热爱的事业,那个长相算是合格。😌 文章提笔没几下,知道老郭是个阅读狂人,我大吃一惊😳,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幡然醒悟,他到底还是个文化人。 我欣赏热爱阅读的人,即便自己也在阅读,可我就是抑制不住对他们的崇敬之心。 比我优秀的人,我欣赏,同时也会嫉妒,我到底是个人啊。 《过得刚好》看完惊讶于他的才华,但我不喜欢他的幽默,也觉得不够幽默。 才华,在书里可以看见,可我读起他的文字,太累了。 文言是我的死穴。没办法。 不是说他有才,这本书就会再翻一遍,不会。 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说不上来。本书收获不大,在他的作品上。 然而看完此书,突然间明白了许多事,这是本书带来的意外福利。 他让人讨厌不起来,他太认真、刻苦,让你无法挑刺,也很难挑出刺来。我一向欣赏这样的人,可我不会因为欣赏他,转而去读价值不高的书。 这里的价值不高,是书没符合自己的期待,不够深刻。 我并没有否定此书的价值,我寻求的东西不在里面,就这么简单而已。总之我不会推荐这本书给你看。 反过来说就是我不会再翻阅。 郭德纲往台上一站,就是沙尘暴、龙卷风、电闪雷鸣,他让同行畏惧、妒忌、憎恨,他提着脑袋在说相声,所有人流着口水,虎视眈眈。 他打响他的舞台风暴,我过自己的日子。可好?毕竟,也只能这样啊。😂
看到书名第一反应就认为郭老师是不是安于现状啦,在结合他把现如今个都相声办的风生水起,看到书名原以为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望文生义书友们见笑啦😂😂)其实不然,慢慢品味才发现,郭老师这一路走来的不易。第一次认识郭德纲老师是他和本山大叔的电影《落叶归根》,之后就是《欢乐喜剧人》!然后也才真正认识了什么叫相声,可以说相声因您而“活”。 这本书花的很短的时间浏览完,严谨来说和真正写书的作家比起来不是一本书(个人观点,但让我写我写不出来)只是个内心独白。很喜欢老郭,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骂人那真是不带一个脏字! 帝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殇,骂我的死曰欧耶。
《过得刚好》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同于舞台上生活中的郭德纲。文中一些心路历程,人生思考、相声感悟、华丽诗词、文言典故、幽默风趣的段子 、妙语连珠的金句等等,都带着极其鲜明独特的郭式风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在这里也是恰到好处的。腹中无墨何来段子、包袱?没有人是可以随便成功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所谓三分凭能耐,六分拼运气,一分贵人扶持。时也、运也、命也!
花了两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书, 不能直接说它好还是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一直觉得郭德纲这一路走来,特别不容易,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取得了今天的功成名就! 艺人这条路不好走,搞艺术就更加难上加难。想多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所以选择了这本书。 可能是我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因此,此书有点不符合我的初衷。大致浏览的看完了。 收获是有的。郭德纲在书中讲述了相声界发展传承的艰辛,讲述了深藏里面的黑幕黑手黑人黑心。 有句颇为感叹的话:这世界最不是人的就是人。 由此可见,郭德纲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为人知的辛酸。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除非富二代三代四代……出生自带金钥匙的!一个草根想立足演艺界一举成名,那是要付出百倍千倍万倍的努力。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老罪! 但,有才华挡不住,有能力压不住。是鹰迟早要飞。尽管郭德纲这一路走来一直遭遇黑手,遭到同行的陷害,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了相声界的泰斗!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书中还有大段大段有关他平时写的小诗小段,才发现,虽然他文凭不高但文笔好,很多小诗很押韵,也接地气。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文化。我在读书笔记中也摘抄了一部分。 从整体上说,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不高,营养也不是很高。可以当消遣,或是大概了解他的一些事而读一读。他本人也在书的前页提到,此书不是平时我们看得那种人物传记,讲述他从小到现在的发展过程,而是写得一些事,穿插的讲述一些林林总总的事情。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大不相同!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过得刚好》一书,从侧面全面展示了郭德纲文化积累与沉淀,正能论史作诗,歪能搞笑骂人。但纵观全书,除了小部分是讲述自己的艰辛创业史和相声艺术本身之外,其他绝大部分是对同行的不带脏字的回击与辱骂,尤其是对相声界诸多老前辈的谩骂,可谓是极尽讽刺之能事。若说有这么多前辈与其有怨,那自然更应该反身自省了。我想,不会每个同行都因为你抢了他们的饭碗要搞死你吧?为何前辈群起抨击,为何弟子公然反目?皆可谓事出有因,按下相声才能不提,我想,肯定是为人处世还是存在缺陷的,看不惯的就挖苦,抱不平的就讽刺,口无遮拦,与人掐架,跟人打官司,正可谓祸从口出。世人骂之而不悔之,无意反省,谓之无耻;同行抨之则必回击,睚眦必报,谓之无量。当然喽,话又说回来,单说郭德纲的才气还是不错的,相声就不提了,脑子好使,口才也好生了得,机敏过人,应变自如,《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等节目中,亲眼见他伶牙俐齿,妙语连珠。最后的总结,本人对于郭德纲的评价,相声技能90分,文化修养80分,品德修养60分。
百鸽呼雏,乌鸦反哺,占其仁;蜂见花不采结尔群,鹿见灵芝不逮鸣其众,占其义;羊羔跪乳,马不欺母,占其礼;蜘蛛罗网而食,蝼蚁寒穴避水,占其智;鸡非晓日不鸣,雁非暖日不至,占其信。三尺书台,一把扇子、一块醒木、一帕手绢,声情并茂,雅俗共赏,花钱买乐,博您一笑,这是能耐~;心有波涛面含春色,人间处处是江湖,风口浪尖任人笑骂,这是人才~。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虽然书名叫《过得刚好》,暗示“郭德纲好”,(谐音梗,手动@王建国,哈哈哈)但郭老师未必过得真好。 这本书是郭德纲的日记整理,篇幅短小精简,犀利彪悍。有些文章,怼起人来,不带脏字却针针见血。风风雨雨四十年,郭老师真心不容易,也糟了不少罪。但凭着一股热爱和执拗劲,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创造了相声的第二春。 曾经某个电视台采访于谦,说如果把郭德纲比喻成一种动物,你觉得是什么?于谦说:“他就是一只猩猩。聪明、睿智、灵敏,但是头脑简单,你打它一拳它马上打你一拳。”而郭德纲对此评价也是接受。 郭德纲爱相声,他怕相声不好。尽管他在台上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台下却沉默寡语,爱读书爱独处,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除讲相声无别爱好,不如于大爷活得潇洒。 有句话说,当你太在乎一个东西时,别人摸一下,你都觉得是抢!相声就是郭德纲的命。所以,当有人对相声怎么样时,他心里会不舒服,他又拦不住自己这张嘴,难免有的话会得罪人。但归根到底一句话,他希望相声好。这么多年,郭大爷心里苦,没处找人说,记在日记里,变成了这本书,使得书里有些戾气,但可以理解,大家都不容易。 我是学茶的,对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也感同身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是好,但太老,年轻人不喜欢。本行业的人很认可自个宝贝的价值,可外面的人就是不进来瞧一瞧,很多东西受限制了,没推广或推广了也不受待见,只能圈地自萌玩自嗨。 我对郭老师是佩服的,确实是德云社让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喜欢上了相声这一传统艺术,让相声传下来了,这就是功勋。我们茶学也应该推陈出新,革新形式,努力吸引大众参与,让更多的人能坐下来喝杯茶。
第一部分还挺有趣的,妙语连珠,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 第二部分开始略显啰嗦,而且都是来自微博的短文拼凑在一起的,文字接近半文言文,虽然不难懂,但是看起来确实挺别扭,内容还算凑合。 后面几个部分内容也一般,一些段子什么的还行,主要个人觉得并不适合出现在书里,当然了,这人家写的东西,随意放。 最后以一篇很专业的相声史结尾,还是挺赞的。 总体就是一本口水书,看着乐一乐就好,没什么很深的内容,多少还有点洗自己的意思,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95%以上是纯为了挣钱才编写的,内容一般,简直没有排版,要不是郭德纲三个字,没人会看。 全书都贯穿相声可能是唯一亮点。 及格分。
希望每个人都过的刚好 生活本来是沒有颜色的画面,填满繁杂琐碎与艰难,只有心存热情的人,才能够 将它的每一处暗淡燃亮。 多少人在异国他乡都市拼搏,忍受着孤单寂寞,下大雨无人送伞,高兴的一件事无人能够 分享,伤心了无人能够 倾诉,一个人走完四季,冷暖自如。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沉得住气才能够守得住繁荣,该拼搏的年纪不能选择了安逸,度过了这段自己都能动容的日子,就会遇上那个更好的自己,踏实一些,你想要的时光全都会交给你!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心若贪着,念念维系;心若淡泊,清新洒脱。 人生苦短,不似草木冬去春来,不似花叶轮回兜转,总有些情况下,防不胜防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倏地袭击心头;也总是有些时日,一些莫名的忧郁烦躁,无厘头般地,挥之不去,缠绕不休。 不能去羡慕别人的人生,你看见的,并不是他们经历的所有。你只羡慕他们的光鲜外表,却看不到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生活不是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每个人都在演以自己为主角的偶像剧了,在这场戏里,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方觉可贵。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其实,是我们那颗患得患失的心在左右着我们,只要把心态放平,把事看淡,人生无限美好。 *人应该像江水一样,朝自己目的地流去,遇到阻碍。不能直接过去,绕过去,但是不能停下。 *努力,不是为了要动容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生活中一切都在改变,无论受多大伤害,心情多么沉重,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不能总觉得自己遇到的不幸,只要能够抬头见到阳光就是幸运的,一个人把自己标榜成什么样,只有积极向上,才会让生活变得美好,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会好。 *我没有雨伞,自己撑起一片天;我没有资本,自己拼搏为明天;我没有后盾,自己勇敢步向前。时光给我坎坷,我还你乐观要强;生命给我打击,我还你灿烂向阳;旁人给我非议,我还你笑着原谅。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谁也不靠,靠自己才是正道!
一个人想走一条路,就去走,不用管他人说什么,专心去做自己就好,说归说,做归做,能做到真是太难了,人在路上,尽管知道自己方向,目标,往前走去,千难万难,坚信黎明总会到来,现在的处境是一时的,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 每个人成功的人,都有着辛酸的经历,假设当初在某一件事上,因失败选择放弃,就注定没有今天的结果,而自己的人生将会改变。 不理解,很多人做的事都是不被人所理解的,导致很孤独的去做,没有人支持,当如何往前走去,是对是错都抱有怀疑的心态,在现在的时代,尤其是金钱对比,地位攀比,父母话语,让人无法静心,来专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既然想做就要好好做,不管他人说什么,坚持做自己,有朝一日会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对于前往的道路的终点,抱有太大的希望,才会更加失望,尤其是见有人在别的领域如何,相识的人现在如何,对成功充满着期待,渴望到来,又迷茫于所谓的执着,偏执,究竟是对是错,究竟值不值得去做,不定性的状态,会导致对道路,心生疑虑,其实很多人在走自己的路时,不是没有希望,不能达到,而是太着急了,心急则不成,很多事不能轻言放弃,冲动,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所谓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既然当初选择坚持,那么就不要对不起精力,及时间,为未来的成果,继续努力着,只要不投降,就是一种成功。 人的起点为生,终点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过程都不同,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做,活着最终的目的都会走向死亡,那么就在活着的时间内 ,去做自己想要的事。
一捧玩笑话,洋洋洒洒。 满纸龙泉剑,萧萧飒飒。 昨日星辰昨夜风,人间荣辱于一身。 平生寂寥平生消,人间至味蕴沧桑。 望梨园代有人才,大浪淘沙换新颜。 看候门剑出偏锋,郭氏德刚掀风浪。 且看他,台上风轻云淡,无线风光。 便思量,台下凄苦岁月,落地成霜。 酸甜苦辣成风化雨,胸有虎狼万人难挡。 嬉笑怒骂眉眼之间,30年老尽风流少年。 看的真不必字字够呛,孰是孰非孰难断。 看的透不必句句够狠,自浊自清自心安。 且不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相声人。 平生豪气且消得,留有一星任思量。
空了会再看一遍。书中主人的心酸经历路程,体会到社会之复杂,人性的复杂,人性的阴暗,世态炎凉,居心叵测,是是非非,尔虞我诈,最后笑看风云,云淡风轻,一笑而过,从容应对……书里有教,做人的道理,我蛮受益颇丰,还有一些古诗词很棒,空了我也学做个诗歌。学以致用。
江湖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好多人对这本书评价褒贬不一。首先这是他微博的一些日志,感悟,想法整理到一起的,并不是完全的一本书,所以不能要求每个章节都联会贯通。前面内容介绍了他开始进入相声行业的不易,万事开头难,可见每个人的辉煌都来之不易,即使是这样的大佬也不例外。我认为的郭德纲台下是像江湖老大一样,各种娱乐,各种场合的应酬,奈何他却是个不喜应酬的人,除了必要的场合还有自家师徒,除此以外一概不喜欢,台下读书,看报,养花,作诗,突增些许好感。 至于大家反感的,说他专门一个章节不带脏字的骂人,讽刺,我倒觉得,我们不能感同身受,毕竟他的才华横溢,却成名不易,在之前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在没有名气的时候,别人黑他,批斗他,他忍着,他在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应该稍稍回击一下。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可能真的被伤害的很深吧。说他拯救了相声行业我觉得不为过,他确实让即将没落的相声,又去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发芽壮大,这是好事。还有书中揭露的那些所谓的各大艺术家的丑事,可能作为艺人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却只有郭德纲敢说。这样的事我们是不知道的,我心中的相声界都是一代元老云集,都是骨干,以为他们一片和谐,却不知竟是这般互相勾心斗角,帮派林立的情景。如果不看,你会知道台上所谓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究竟有没有德都是问题,可是德行都没有,又如何期待他能长久?正如郭德纲所说,这年头,什么人都能说相声,就是讽刺那些没有多年基本功却只知道引用别人包袱的人。 我不认为别人辱他,骂他,诋毁他,他选择不作为就是大度,这样的话,怎么会有一茬又一茬的批斗,静坐,反三俗?他的原则是,不惹事,但是事来了也不怕事。所以适当的回击是必要的,而且确实起到了作用。揭露一些人的德行也是有必要的,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写出来会树敌无数吗?所以他敢说敢做,起码不是伪君子。揭露的时间也都是真实的,同样可以警示后人啊,让他们引以为戒,那不是好事吗? 最后引用一句大家说的最多的话来描述郭德纲,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哈哈哈 最后墙裂推荐
文中经典语录分享: 1 竹影扫阶尘不动。兽有长舌不能说,人有短舌不该说。 2 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 3 身被名牵樊笼鸡鹜,人被形役尘世牛马。 4 数载浮游客燕京,遥望桑梓衣未荣。苦海难寻慈悲岸,穷穴埋没大英雄。 5 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 6 山阻石拦,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7 人生在世,谁都会吃屎,但是别嚼。跟狗抢路,让狗先过,不丢人。 8 兔走荒台,狐行败叶,俱是当年群文之地;雾冷黄花,烟迷剩草,亦系旧时征战之城。 9 遇好晴天、好山水、好书、好字画、好花、好酒、好心情,须受用领略,方不虚度。人生苦短,一定要知恩、知足、知命、知道、知幸,心不贪荣身不辱。杨柳风、梧桐月、芭蕉雨、梅花雪、香椿芽、野菜根、茄子把、豆腐泥、俗与雅、素与荤,全能招呼,人生一乐也。 10 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 11 如果你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善,那你还没有遇到所有人。 12 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观荣辱纷争、死走逃亡,自浊自清自安然。 13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 14 胸有方心,身无媚骨。 15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16 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不让古人是谓无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7 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待会儿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因为看到书友的书评,一时兴起就阅读了本书,看的比较粗略,不过从头到尾也是过目一遍,个人还是觉得蛮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郭老师的言语格外幽默与风趣,在讽刺一些人和事的时候,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在阅读此书之前,对郭老师的了解还是通过网络,大概听闻一些发展史——什么三次进京不易,与前妻离婚,包括一些很不起眼的视频和照片,因此,到后来,常在电视或者一些节目里看到郭老师,自己潜意识的认知里,认为他就是草根逆袭,对于德云社,更多关注的还是岳云鹏。而今,阅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说一句:“颠覆了郭老师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和认知”,就像书里写的,草根也包含了人生和冬虫夏草。 郭老师里面很多观点,很有雷同,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就好像台上的老师口齿伶俐,唇枪舌剑,谈笑自如,但没有想到他私下生活是如此一个爱宁静,还能大量阅读古典文学,随口可以娓娓道来典故名言,只至于他骂起人来,也是那么独特,清新脱俗。所谓了:不要用局限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个人和事。 郭老师的成功,是不易的,也是大部分成功走红人的缩影,往往普通人看到的都是表面风光,看见了贼吃肉,却看不到贼挨打。 当然,让我最感动的,还是郭老师对相声的热爱,他不仅仅是对这个职业的喜欢,更多是想把这个流传了千百年的相声延续、传承下去。他是保守的,却也是敢于创新的,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把真正的相声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就冲这一点,郭老师都是值得佩服和尊重的。
书《过得刚好》是郭德纲写的,没于谦的事。😏 老郭的长相,适合说相声,但他很难符合公众的审美标准。然而他老婆已经娶到了,相声又是他毕生热爱的事业,那个长相算是合格。😌 文章提笔没几下,知道老郭是个阅读狂人,我大吃一惊😳,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幡然醒悟,他到底还是个文化人。 我欣赏热爱阅读的人,即便自己也在阅读,可我就是抑制不住对他们的崇敬之心。 比我优秀的人,我欣赏,同时也会嫉妒,我到底是个人啊。 《过得刚好》看完惊讶于他的才华,但我不喜欢他的幽默,也觉得不够幽默。 才华,在书里可以看见,可我读起他的文字,太累了。 文言是我的死穴。没办法。 不是说他有才,这本书就会再翻一遍,不会。 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说不上来。本书收获不大,在他的作品上。 然而看完此书,突然间明白了许多事,这是本书带来的意外福利。 他让人讨厌不起来,他太认真、刻苦,让你无法挑刺,也很难挑出刺来。我一向欣赏这样的人,可我不会因为欣赏他,转而去读价值不高的书。 这里的价值不高,是书没符合自己的期待,不够深刻。 我并没有否定此书的价值,我寻求的东西不在里面,就这么简单而已。总之我不会推荐这本书给你看。 反过来说就是我不会再翻阅。 郭德纲往台上一站,就是沙尘暴、龙卷风、电闪雷鸣,他让同行畏惧、妒忌、憎恨,他提着脑袋在说相声,所有人流着口水,虎视眈眈。 他打响他的舞台风暴,我过自己的日子。可好?毕竟,也只能这样啊。😂
看到书名第一反应就认为郭老师是不是安于现状啦,在结合他把现如今个都相声办的风生水起,看到书名原以为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望文生义书友们见笑啦😂😂)其实不然,慢慢品味才发现,郭老师这一路走来的不易。第一次认识郭德纲老师是他和本山大叔的电影《落叶归根》,之后就是《欢乐喜剧人》!然后也才真正认识了什么叫相声,可以说相声因您而“活”。 这本书花的很短的时间浏览完,严谨来说和真正写书的作家比起来不是一本书(个人观点,但让我写我写不出来)只是个内心独白。很喜欢老郭,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骂人那真是不带一个脏字! 帝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殇,骂我的死曰欧耶。
《过得刚好》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同于舞台上生活中的郭德纲。文中一些心路历程,人生思考、相声感悟、华丽诗词、文言典故、幽默风趣的段子 、妙语连珠的金句等等,都带着极其鲜明独特的郭式风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在这里也是恰到好处的。腹中无墨何来段子、包袱?没有人是可以随便成功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所谓三分凭能耐,六分拼运气,一分贵人扶持。时也、运也、命也!
花了两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书, 不能直接说它好还是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一直觉得郭德纲这一路走来,特别不容易,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取得了今天的功成名就! 艺人这条路不好走,搞艺术就更加难上加难。想多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所以选择了这本书。 可能是我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因此,此书有点不符合我的初衷。大致浏览的看完了。 收获是有的。郭德纲在书中讲述了相声界发展传承的艰辛,讲述了深藏里面的黑幕黑手黑人黑心。 有句颇为感叹的话:这世界最不是人的就是人。 由此可见,郭德纲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为人知的辛酸。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除非富二代三代四代……出生自带金钥匙的!一个草根想立足演艺界一举成名,那是要付出百倍千倍万倍的努力。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老罪! 但,有才华挡不住,有能力压不住。是鹰迟早要飞。尽管郭德纲这一路走来一直遭遇黑手,遭到同行的陷害,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了相声界的泰斗!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书中还有大段大段有关他平时写的小诗小段,才发现,虽然他文凭不高但文笔好,很多小诗很押韵,也接地气。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文化。我在读书笔记中也摘抄了一部分。 从整体上说,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不高,营养也不是很高。可以当消遣,或是大概了解他的一些事而读一读。他本人也在书的前页提到,此书不是平时我们看得那种人物传记,讲述他从小到现在的发展过程,而是写得一些事,穿插的讲述一些林林总总的事情。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大不相同!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过得刚好》一书,从侧面全面展示了郭德纲文化积累与沉淀,正能论史作诗,歪能搞笑骂人。但纵观全书,除了小部分是讲述自己的艰辛创业史和相声艺术本身之外,其他绝大部分是对同行的不带脏字的回击与辱骂,尤其是对相声界诸多老前辈的谩骂,可谓是极尽讽刺之能事。若说有这么多前辈与其有怨,那自然更应该反身自省了。我想,不会每个同行都因为你抢了他们的饭碗要搞死你吧?为何前辈群起抨击,为何弟子公然反目?皆可谓事出有因,按下相声才能不提,我想,肯定是为人处世还是存在缺陷的,看不惯的就挖苦,抱不平的就讽刺,口无遮拦,与人掐架,跟人打官司,正可谓祸从口出。世人骂之而不悔之,无意反省,谓之无耻;同行抨之则必回击,睚眦必报,谓之无量。当然喽,话又说回来,单说郭德纲的才气还是不错的,相声就不提了,脑子好使,口才也好生了得,机敏过人,应变自如,《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等节目中,亲眼见他伶牙俐齿,妙语连珠。最后的总结,本人对于郭德纲的评价,相声技能90分,文化修养80分,品德修养60分。
百鸽呼雏,乌鸦反哺,占其仁;蜂见花不采结尔群,鹿见灵芝不逮鸣其众,占其义;羊羔跪乳,马不欺母,占其礼;蜘蛛罗网而食,蝼蚁寒穴避水,占其智;鸡非晓日不鸣,雁非暖日不至,占其信。三尺书台,一把扇子、一块醒木、一帕手绢,声情并茂,雅俗共赏,花钱买乐,博您一笑,这是能耐~;心有波涛面含春色,人间处处是江湖,风口浪尖任人笑骂,这是人才~。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虽然书名叫《过得刚好》,暗示“郭德纲好”,(谐音梗,手动@王建国,哈哈哈)但郭老师未必过得真好。 这本书是郭德纲的日记整理,篇幅短小精简,犀利彪悍。有些文章,怼起人来,不带脏字却针针见血。风风雨雨四十年,郭老师真心不容易,也糟了不少罪。但凭着一股热爱和执拗劲,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创造了相声的第二春。 曾经某个电视台采访于谦,说如果把郭德纲比喻成一种动物,你觉得是什么?于谦说:“他就是一只猩猩。聪明、睿智、灵敏,但是头脑简单,你打它一拳它马上打你一拳。”而郭德纲对此评价也是接受。 郭德纲爱相声,他怕相声不好。尽管他在台上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台下却沉默寡语,爱读书爱独处,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除讲相声无别爱好,不如于大爷活得潇洒。 有句话说,当你太在乎一个东西时,别人摸一下,你都觉得是抢!相声就是郭德纲的命。所以,当有人对相声怎么样时,他心里会不舒服,他又拦不住自己这张嘴,难免有的话会得罪人。但归根到底一句话,他希望相声好。这么多年,郭大爷心里苦,没处找人说,记在日记里,变成了这本书,使得书里有些戾气,但可以理解,大家都不容易。 我是学茶的,对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也感同身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是好,但太老,年轻人不喜欢。本行业的人很认可自个宝贝的价值,可外面的人就是不进来瞧一瞧,很多东西受限制了,没推广或推广了也不受待见,只能圈地自萌玩自嗨。 我对郭老师是佩服的,确实是德云社让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喜欢上了相声这一传统艺术,让相声传下来了,这就是功勋。我们茶学也应该推陈出新,革新形式,努力吸引大众参与,让更多的人能坐下来喝杯茶。
第一部分还挺有趣的,妙语连珠,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 第二部分开始略显啰嗦,而且都是来自微博的短文拼凑在一起的,文字接近半文言文,虽然不难懂,但是看起来确实挺别扭,内容还算凑合。 后面几个部分内容也一般,一些段子什么的还行,主要个人觉得并不适合出现在书里,当然了,这人家写的东西,随意放。 最后以一篇很专业的相声史结尾,还是挺赞的。 总体就是一本口水书,看着乐一乐就好,没什么很深的内容,多少还有点洗自己的意思,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95%以上是纯为了挣钱才编写的,内容一般,简直没有排版,要不是郭德纲三个字,没人会看。 全书都贯穿相声可能是唯一亮点。 及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