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me little,love me long: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 世间众生最后都不过是不知归处的尘埃。 唯有时间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想到首诗:Love me little,love me long. 人生也好,航行也好,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如果你还是不习惯,那么多经历几次就会好了…… 自我放逐…… 我仿佛陷入了和庄周一样的困惑:我究竟是在这摇晃的船舱里做了一个关于家的梦,还是我在家里做了一个漫长的关于海上的梦? 年少不知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这一生,最大的礼物也许就是知道自己总是要死的。 时间虽短,它却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次靠岸。 爱是太平洋。 我哭了好多次,又哭了好久。 人生不就是海上航程,方终方始,方生方尽。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若是无心比赛,此处就是世界尽头的天堂。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back to the real world?”认真翻译过来总是觉得有点儿好笑——回到现实世界之后,你打算做些什么? 难道我们在这船上,不过是黄粱一梦吗? 回到彼岸,祝你睡个好觉。 回伦敦的路上,若不出意外,又将是一场“期末考试”。 风浪暴涨,要换帆。彼得爸爸带了两个人下到底舱往上送帆,我带了我们组剩下的几个人到前甲板去把帆接上甲板,再在风浪中挂上前支索,降下2号帆,升上3号帆。我一直在船头,下一个铜扣我就大声报一个数给大家鼓劲儿。风浪拍得越大,我就笑得越大声。大浪一个接一个地从背后拍打过来,巨浪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抛到半空中。只见我们双脚腾空而起,然后全靠安全索把人拉回甲板。救生衣在大浪的拍打中自动爆开,等拖着帆爬回中舱,新水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操作,向我们投来敬佩的目光。 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狂乱的风浪中,这条彩虹出现得恰到好处。 我趴在甲板上筋疲力尽地望着它,忍不住笑起来——就这样了吗?考完了吗? 我累得四仰八叉,歪在湿漉漉的甲板上,受伤的手指和脚踝隐隐作痛。仰望无边的、不断摇晃的蓝天,我觉得自己帅爆了。 换值的时候,乔纳森经过我的身边,夕阳中,那张总是紧绷着的扑克脸似乎多了一丝柔和。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我的眼睛说:“祝你睡个好觉。” 活着像上钟,死亡像下值。 “乔纳森……祝你值班愉快。”我愣了,条件反射似的回答。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上了甲板。 休息舱里的空气开始变得温暖而浑浊,沉重的呼吸声在耳边此起彼伏。一种说不出的安全和舒适感在摇摇晃晃中蔓延。一层船壳之外,流动的波浪声是水手们不休的眠歌,起起落落,无穷无尽。 我在黑暗中合上眼睛,想象着船舱里每一个人的面容。就算直到最后我都学不会好好告别,但我起码可以努力记清楚每份感受。多年之后,当我回忆起这一幕,气味和温度都会触手可及。 黑暗中,整个世界随着床铺有节奏地摇晃。我的“怪兽”在夜色中奔跑——它的心,巨大而温柔,沉默无语,一路守护。漫天的星河灿烂,我们在无垠的银色大海上奔驰,忘了时间,忘了来处。清凉的海风穿过发丝,雪落在蒙特布朗的山峰,形成六芒星的形状,金黄的树叶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声响,波光粼粼的深海,鲸鱼在月光下一跃而出。无穷无尽的星空,无穷无尽的文明,诞生又湮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将生将死,将死将生。 我终于陷入沉睡,两个世界在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中,合二为一。
一鼓作气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令人敬佩的硬汉人物圣地亚哥,我想到了“生命的质地”这几个字。 一时竟有了骄傲的感觉。 因为,“宋坤与海”的故事绝不是虚构出来的;还因为,她是女性,是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中国女性;更因为,她长得很美,而她写的这部航海纪实文学《只为彼岸不为海》带给我的感受更美。 她的文字朴实真诚,却又不乏生动诙谐及灵性智慧,皆因大海造就了她乐观坚强善良友好的个性。 30岁那年,本该像大多数人一样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开启人生美好生活的宋坤,却在这一年面临了婚姻破碎和母亲患病的双重打击。也是这时,陷入人生低谷,亟需一个突破口的宋坤争取到了“青岛号”环球船员招募的名额。生活已不能再糟,但是机会难得,去还是不去?她也曾迷茫怀疑,也曾无措逃避,如同一个个平凡的你我。 最终,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她义无反顾地奔赴心中的梦想。 德国有一句谚语说:“静中蕴藏着力量”,而在宋坤显然不是,她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动中产生。 时时刻刻漂浮在颠簸的海浪上,日常起居都要与安全绳索为伴,“吃饭吃一脸,尿尿尿一身”,睡觉,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日常”都要在动感中完成。总有一个无法预测的巨浪打来,轻则摔跤,重则削掉半个指尖。那里没有女士优先,更妄想“怜香惜玉”,和男船员一样上值下值,像男人一样做值班长在风浪里掌舵,爬上倾斜的前甲板升起或降下几百斤重的各式各样的船帆…… 也曾有怯懦和依赖,也曾有不安和迷茫,也曾有狂风斩断栏杆时的害怕,也曾被极度的劳累疲乏折磨到几近崩溃。匮乏的生活物资、单调重复的生活节奏、狭小局促的居住环境,无一不将她初时登船的喜悦和热情,逐一消耗殆尽。 但,那又如何,当战胜了大海,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己,直面了那个无助彷徨的自己,找到了勇敢坚韧的自己,就等同一次生命的涅槃。 风暴过后,天空依旧澄蓝,海面平和安详。哭过笑过之后,依然还是继续扬帆前行。一路走过,广阔无际的海面上美的如同神话的浩瀚星河,成千上万条荧光水母连接而成的、一直延伸到天边的闪光航迹,偶遇上千米高、山顶尚有残雪、顶峰埋在白色的云雾之中、上有几百人居住的海中“世外桃源 ”特里斯坦–达库哈火山岛,,都是苍茫的大海给予的最温柔最珍贵的馈赠。 当然,大海给予的馈赠远不止这些。 书名“不为彼岸只为海”富有禅意,意为不追求终极的目的和解脱,只求在世的点点滴滴和真实生活。 是的,一本好书,不但能为我们指引方向,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从中获得力量,在平凡的世界中勇敢前行。 强烈推荐。
人的一生可不可以有一百种可能性?其实还是要看自己是否敢勇敢踏出第一步,我们往往最稀缺的是那份毅力跟坚持。有时候就会有那种想法,越是迷茫的时候,越想行动起来不想再那么颓废下去,找到突破口后就能进行持续的努力。而当你觉得事情不能更糟的时候,现实就会一再提醒你:没有最糟,只有更糟。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就见招拆招。是经历的人重塑了我们,不管怎样希望我们都能更加勇敢,成为一个更有勇气的人。 ——部分摘录 >> 生命在这里就像一堆被摊开的筹码,我才知道,原来每天让我们眼花缭乱的浮绘世事不过是生命这棵华美大树之上的附庸。 >> 这个世界有时难免会令我们失望,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需要一个人畜无害的爱好,比如捏气泡膜、穿珠子,或者爆点儿爆米花,等情绪恢复了再重新开始。 >> 在宇宙、自然的面前,我们渺小如草芥、如微尘、如粉齑,一场飓风就可以将我们彻底从海图上抹去。甚至毁灭整个人类文明,需要的也不过是一场大洪水。 >> 也许,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更好地看清楚自己本来的模样。 >> 人生似乎有什么答案,它隐晦地显露了冰山一角给我——如果我跟着它走,说不定就能搞明白这一切 >> 没有谁能够陪你到最后。人生这长长的一路,就是要不断学习如何好好告别。从噙啜着泪水,到举重若轻。 >> 当愤怒、埋怨和挫败感像杂草一样丛生的时候,我才想起平时那些无条件爱着自己、原谅自己的人有多么珍贵。 >> 悲喜不过朝露之间。沧海尽头,唯有时间永恒。而你我,又何从忧惧? >> 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活着。饿就吃饭,爱也不必撒谎。
🥇经典语句: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读万卷书,才能了解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体验一番惊心动魄的环球航海之旅。这本书给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能量,在平凡而琐碎的世界里勇敢前行。 ①夕阳把一切染成了温暖的模样,风轻柔地拂过。每一个人都在尽情欢笑,所有进入赤道以来的焦躁和愤懑似乎都在这一刻统统化成了无法遏制的笑声。我们这群人,好像在这一刻不尽力地存在,就会错过整个人生一样。 ②懦弱、自私、骄傲、自卑、嫉妒、懒惰、愤怒,所有的弱点在这个远离陆地的世界里被集中修理着。如果陆地上的人生是一条起伏和缓的山路,那么这里就是让人应接不暇的过山车道,所有最糟糕的状况都会在顷刻间铺天盖地而来,要想活命,只能挣扎起身,仓皇迎战。 ③人生也好,航行也好,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如果你还是不习惯,那么多经历几次就会好了……” ④我挣扎着掌舵,半个小时就筋疲力尽,只能赶紧换人。我坐在主缭旁的地上,一个个大浪从天而降,劈头盖脸。甲板上和山洪暴发一样,海水稀里哗啦淌了一地,这简直就是南大洋情形的重复——又湿又冷,度日如年。我的整个脸都缩在航海面罩的后面,只有眼睛那里留了一道缝,水还是汩汩地灌了一脸。 ⑤一觉醒来,我内衣的领口和袖口还是没能用体温捂干过来,湿乎乎地贴在脖子和手腕上,难受得要命。风暴始终不肯停歇,连保暖的中层棉衣也被不断渗入的海水打湿了。 ⑥从北大西洋的颠簸,到南大洋的滔天巨浪;从印度洋的灸烤活人,再到北太平洋的酷寒冬夜……这一切让我变得黝黑结实,手上的皮一层层脱掉,身上的瘀青和伤痕渐渐消失不见,我的眼神越来越清澈,声音越来越笃定。
「一书一评 No.196」 只能用迫不及待想看、爱不释手来形容,非常推荐。原来生命还可以有这么精彩的一面。感谢遇见。也许,有时候,比试图让别人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我记得自己曾经感受到了什么。安慰我们的东西很少,折磨我们的东西却很多。柔软起来,才不会丧失坚强。 也许这就是生命的矛盾,亦是精彩之处: 对水手们来说,无风是所有状况中最折磨人的。这种焦灼的煎熬远比狂风暴雨还要可怕,至少在风暴中你是在向着目的地狂奔,但没有风,就哪儿都去不了,活像坐牢。 “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么重复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63%。看似小概率的事情在反复尝试中,其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可见,坚持向着你的目标迈进,会得到令人惊讶的结果。 也许船上的每个人都有他们告别陆地的原因——只是有时候他们会告诉你,有时候不会。 我想,这正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有人为之赴汤蹈火,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劳伦斯想要逃避经营餐厅的辛苦,彼得想逃避日趋无聊的晚年生活,乔治想逃避毫无希望的学业,我想逃避离婚后遗症。离岸这么远,可我每天都在船上想着陆地上的事——做错的、做对的、该做的、没做的、思念的、悔恨的……思考成了航行的必修课。懦弱、自私、骄傲、自卑、嫉妒、懒惰、愤怒,所有的弱点在这个远离陆地的世界里被集中修理着。如果陆地上的人生是一条起伏和缓的山路,那么这里就是让人应接不暇的过山车道,所有最糟糕的状况都会在顷刻间铺天盖地而来,要想活命,只能挣扎起身,仓皇迎战。 “我们要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跨越一片大洋,这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可是当我们抬头看这些星星的时候,会突然觉得地球其实也很小,不是吗?”晚风中,我听见乔纳森说道。 这宇宙,时间漫长久远到以亿万年计。 悲喜不过朝露之间。 沧海尽头,唯有时间永恒。 而你我,又何从忧惧? 人生际遇也似夜海行船,交会的时间或长或短,但最终总是免不了告别。那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同舟共济的船友也好,我的母亲也好,青春年少也好,最终,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远走,不断地从我身上抽离。没有谁能够陪你到最后。人生这长长的一路,就是要不断学习如何好好告别。从噙啜着泪水,到举重若轻。 就算心被打碎再多次,我都可以连吭都不吭一声。但一到挥手告别,我却总是心有戚戚焉,默默伤感,无法潇洒面对。也许,强大并非意味着不会难过。 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饿就吃饭,爱也不必撒谎。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只要你一直追寻自己的梦想, 你离开时的世界,会比来到时更美。”
Love me little,love me long: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 世间众生最后都不过是不知归处的尘埃。 唯有时间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想到首诗:Love me little,love me long. 人生也好,航行也好,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如果你还是不习惯,那么多经历几次就会好了…… 自我放逐…… 我仿佛陷入了和庄周一样的困惑:我究竟是在这摇晃的船舱里做了一个关于家的梦,还是我在家里做了一个漫长的关于海上的梦? 年少不知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这一生,最大的礼物也许就是知道自己总是要死的。 时间虽短,它却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次靠岸。 爱是太平洋。 我哭了好多次,又哭了好久。 人生不就是海上航程,方终方始,方生方尽。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若是无心比赛,此处就是世界尽头的天堂。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back to the real world?”认真翻译过来总是觉得有点儿好笑——回到现实世界之后,你打算做些什么? 难道我们在这船上,不过是黄粱一梦吗? 回到彼岸,祝你睡个好觉。 回伦敦的路上,若不出意外,又将是一场“期末考试”。 风浪暴涨,要换帆。彼得爸爸带了两个人下到底舱往上送帆,我带了我们组剩下的几个人到前甲板去把帆接上甲板,再在风浪中挂上前支索,降下2号帆,升上3号帆。我一直在船头,下一个铜扣我就大声报一个数给大家鼓劲儿。风浪拍得越大,我就笑得越大声。大浪一个接一个地从背后拍打过来,巨浪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抛到半空中。只见我们双脚腾空而起,然后全靠安全索把人拉回甲板。救生衣在大浪的拍打中自动爆开,等拖着帆爬回中舱,新水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操作,向我们投来敬佩的目光。 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狂乱的风浪中,这条彩虹出现得恰到好处。 我趴在甲板上筋疲力尽地望着它,忍不住笑起来——就这样了吗?考完了吗? 我累得四仰八叉,歪在湿漉漉的甲板上,受伤的手指和脚踝隐隐作痛。仰望无边的、不断摇晃的蓝天,我觉得自己帅爆了。 换值的时候,乔纳森经过我的身边,夕阳中,那张总是紧绷着的扑克脸似乎多了一丝柔和。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我的眼睛说:“祝你睡个好觉。” 活着像上钟,死亡像下值。 “乔纳森……祝你值班愉快。”我愣了,条件反射似的回答。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上了甲板。 休息舱里的空气开始变得温暖而浑浊,沉重的呼吸声在耳边此起彼伏。一种说不出的安全和舒适感在摇摇晃晃中蔓延。一层船壳之外,流动的波浪声是水手们不休的眠歌,起起落落,无穷无尽。 我在黑暗中合上眼睛,想象着船舱里每一个人的面容。就算直到最后我都学不会好好告别,但我起码可以努力记清楚每份感受。多年之后,当我回忆起这一幕,气味和温度都会触手可及。 黑暗中,整个世界随着床铺有节奏地摇晃。我的“怪兽”在夜色中奔跑——它的心,巨大而温柔,沉默无语,一路守护。漫天的星河灿烂,我们在无垠的银色大海上奔驰,忘了时间,忘了来处。清凉的海风穿过发丝,雪落在蒙特布朗的山峰,形成六芒星的形状,金黄的树叶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声响,波光粼粼的深海,鲸鱼在月光下一跃而出。无穷无尽的星空,无穷无尽的文明,诞生又湮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将生将死,将死将生。 我终于陷入沉睡,两个世界在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中,合二为一。
允许一切自然发生,也是一种勇气。 如果生活是我们穿着风衣,在挟风带雨中不知去向的旅途。也许我们需要停下来看看周遭的环境、内心的喧嚣和走过的路。 结果毕竟只是一时的,过程的喜悦、困难、害怕才能带来成长,才能教会我们在面对时的勇气。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话, ——“我的呼吸随着海浪起伏,我的感知随着风在延伸。放下虚荣,放下内疚,放下自己,深深呼吸,融入这条船。我被海风推搡,被浪花刷洗,褪去虚荣,变得透明。我渐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稳。”(摘自本书) 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渴望真理,知道自己的渺小才会憧憬自然的伟大。 瑰丽的星辰是不知多少光年之外的一个个奇迹,神秘的海洋是不知多少海流一双双共舞的神奇,而你已经多久没有面对自然,静静的出神了。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无知的人,每时每刻都在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活着。饿就吃饭,爱也不必撒谎”——《不为彼岸只为海》 感谢你的观看。 易初 2023年10月2日
网上有人曾经计算过一个概率的问题:“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么重复100次至少成功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呢?”答案是63%。看似小概率的事情在反复尝试中,其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可见,坚持向着你的目标迈进,会得到令人惊讶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只要你坚持下去,就有实现的可能。 有一位普通的青岛女孩就是这样完成了一件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环球航行。 这个女孩就是宋坤。她把自己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不为彼岸只为海》。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跟随宋坤的脚步走遍世界各地的海,而且还能深切地体会到一路走来宋坤所经历过的一切悲欢。对于她面对种种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忍更是佩服不已! 刚刚结束了八年婚姻生活的宋坤身心疲惫,遍体鳞伤。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命运女神的玩笑不止这一个,偏偏这个时候,她深爱的母亲病倒了。已然是肝癌晚期,不得不立刻住院治疗。走投无路的宋坤,顿觉生活无望,唯一支撑着她的,就是心心念念的环球航海梦。 在妈妈的大力支持下,好心人的赞助下,这个黄皮肤的东方女孩宋坤就这样开始了这次环球航行。 每天与20多个来自各国的水手一起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分昼夜地工作至少12小时,一路上千辛万苦,历经磨难:在凶险蛮荒的大海上与风浪殊死搏斗;在狂风巨浪、船身颠簸中艰难地修补球帆;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睡觉,连内衣都带着腥臭的海水味;在大风巨浪的颠簸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累得人总是想哭,甚至连船上的食物,永远都是单调乏味的,让人食同嚼蜡……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船上受伤也是习以为常。有一次她在做饭的时候,一个大浪袭来,她的一根手指头差点被全部削掉!还有一次因为船身太过颠簸,她没有站稳,结果导致尾椎骨裂,疼痛得无法行走,无法翻身,甚至连梦里都在痛得直冒冷汗。然而,尽管如此,可是因为船上人手不够,每次她都是简单处理好伤口以后,就忍受着身体的疼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身体的痛苦倒不算什么,最让人难过的是心理上煎熬。在酷热无风的天气里,一船人被困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抵达目的地,还面临着随时断粮的风险,在无望的日子里,一船人被折磨得意志消沉、焦躁不安,火药味十足。 除此之外,在航行的过程中还要面临随时失去生命的危险。 环球航行的困难和凶险让很多人陆陆续续地选择了中途退出,然而柔弱娇小的女孩宋坤却从未想过放弃。 她说:“关于退出,我是想都不会想的,死也要死在船上。妈妈期待的眼睛望着我,我退不起。” 就这样,她挺了下来。 这场环球冒险结束以后,这个平凡的女孩不仅收获了爱情,还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中国女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是,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那么的漫长而又坎坷不平。于是, 有些人总是习惯性地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喝;还有些人则会因为一些种种原因选择了退缩,因为放弃远比坚持容易得多。 而宋坤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别人在想着怎样放弃时,她却在想着怎样坚持下去。 由此可见,坚持,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径。
在老同学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回家后每天看一点儿,一开始并没太在意(向作者致歉,失敬失敬~),之后越来越迫不及待要看完。阅读的过程中,恰逢自己挑战自己的体力极限失败,被迫在家里养腿,一个坐下的动作就疼的想叫出声儿,看到作者在不同航段的内心起伏与整个心境的变化,不禁佩服,也不止一次感受到海上的环境与生活、职场环境的如出一辙。作者的语言虽简洁直接,但因流于内心巨大的感动而极易引起人共鸣,许多地方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作者在航行即将结束时躺在甲板上大笑,自问“就这样完了吗?考完了吗?”仿佛这还没到头,还没有过足瘾,这和航行过程中屡遭险情时那种“期待赶快回家吧”的心态截然不同,大海向人展示了严酷的一面,也让人经历了成长,真是应了罗曼·罗兰那句话,世界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读罢全书我的腿也恢复正常行走了,祝福作者,也感谢她让我宅在家中也享受了一把特别的精神航海之旅。(ps. 书中穿插的小视频太酷了,千万不要错过。)
励志!值得推荐。
🌹👍👍太阳的光芒从刺眼转变为温和,柔和的海风拂面而过,陆地从繁华的都市大厦变为郊野的绿地,又渐渐地变成一片模糊的绿色。浪花拍打着船舷,哗哗作响,我坐在船舷上,偷偷打量这群奇奇怪怪的人,从此就要和他们亲密无间、朝夕相处了。无论男女老少,我们被命运牵连到了一起,从此在一条船上荣辱相依
No.22/2023 看这本书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向死而生的环球帆船赛事。美丽悲壮。前程未卜,诱惑与危险并存。 勇敢的水手们上路了。 如果全书某一处配上一张航线地图,就完美了。为了弥补遗憾,我在快读完时, 下单了一个地球仪。穷补一下我的地理知识。 增加一个遗愿清单,一定要去看一看世界。 也许是一年一个国家。也许是gap year ,一次性游几个国家。 总的来说,从文字部分来看,这本书写的一般,我读的走马观花,无法让画面想象的具象的。因为我希望尽快读完它。 但它无限激发了我对帆船赛事的好奇,对海的向往,增加了我去看世界的决心。 文章中贴心的在适当的位置配了视频。但查看不是很便利。 我觉得这个很适合拍成纪录片。 无论如何,宋坤,英雄。 (补充;一个阅读过程的发现,读到觉得失去兴趣的书,也想读完它,选择快速读。读到产生心流的书,愿意慢慢读,不舍得读完。也是不错的阅读策略。都挺好,不评价自己。)
📚《不为彼岸只为海》~不为结果只为经历。 📚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让我为之震惊😨换成我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佩服至极! 📚感恩遇见
也许每个人都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生活琐碎又现实,说走就走是一种奢望。 而读书则不同,每读一本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蛙,生活圈子、人生阅历有限,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而书籍就仿佛寓言故事里那只海龟,可以带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风情。 《不为彼岸只为海》是记录作者宋坤环球航行的书籍,打开这本书,我就开启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海上孤岛式生活。 读完此书,感悟如下: 1. 美食的治愈和慰藉不分国界; 书中提到,tea time 是受所有船员重视和欢迎的享乐。即便船舱极为逼仄,喝茶依然讲究,每个人喝什么口味的茶,红茶、绿茶、花草茶、薄荷茶,加什么样的辅料,一茶匙糖、两茶匙糖、牛奶或蜂蜜,都被详细地写在茶单上,贴在厨房里,以保证每个人的口味得到最大的满足。 此外,在船上,大家轮流做饭。因为食材有限,主食常常是意大利面,而且是偏甜的西方口味。某日队友乔恩当值做饭,他给中国胃的宋坤准备了中国风味的泡面,让宋坤感动到愿意为乔恩这样的队友赴汤蹈火。 果然,这世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阳光、音乐、艺术、美食,其蕴藉和治愈力是不分国界的。 2. 即便远离尘世,所有的红尘法则仍然适用。 宋坤所在的船,仅仅70英尺长。在这样狭小的空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的十几个人要朝夕相处若干月,并不容易。 表面上他们远离尘世,但其实所有的红尘法则在这里都适用。 正如原文所写:“哈利·波特有斯内普,林黛玉有薛宝钗,奥特曼有小怪兽……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区区十几口人的船上,也总会有你的死对头跳出来保持‘生态平衡’。” 3. 美好浪漫的背后是艰辛和苦涩,但艰辛苦涩中也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甜。 环球航海,听起来无比浪漫美好。但就像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蚤子。 真实的航海生活是:像滚筒洗衣机一样颠簸的船舱,晕船导致的呕吐,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一个月不能洗澡,无比沉重笨拙的航海服,时而阴冷潮湿时而烈焰炙烤的甲板,即便骨折了也只能靠止痛片续命直到下一次船靠岸,各种状况百出,惊险致命的、莫名无奈的…… 表面美好浪漫的背后其实都是艰辛和苦涩。 当然,艰辛苦涩中也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甜。 比如,船员们看到了璀璨闪耀的银河,看到了灯笼般巨大的水母群,路过了只有三百多居民的海上“桃花源”——达库哈岛,甚至,为了逃避离婚苦痛的作者宋坤还重新收获了爱情。 生活就像一杯咖啡,三分甜七分苦,但苦的存在是为了让甜更甜。 所以,每一寸光阴都值得珍惜,每一种境遇都值得感恩。
“你不知道为什么去远航,但你一定会去远航”。 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跟随宋坤参与了一场环球航海之旅,在惊涛骇浪中一起迎击风暴,仰望星空。跌宕起伏的381天,船员们历尽常人无法承受的艰险,每天面临的未知挑战,体味蓝色星球的忽而柔情和瞬间暴戾……手不释卷地读完,宋坤善良坚毅隐忍,在险象环生的航行中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做为全程船员完成了这次史诗一样的壮举,为她感到骄傲。看完结尾的视频,不禁致敬和郭川一样热爱航海、征服海洋的勇敢的人们,他们是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