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中的美学突围

包妍
本书将有关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考察,具体落实到对三个重要思潮的讨论,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热与主体性问题,来探讨“美学热”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中诸论争背后关联着的共同情感和精神,梳理其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说“手稿热”中表现出理论话语在意识形态体制之内寻找突破的意图,那么这种意图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自觉。李泽厚从哲学美学角度表达了对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刘再复在文学主体性问题上最终发出的个体之音,完成了对20世纪80年代主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