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年读完的第35本书,作者以风趣的文字和图画轻松地给读者讲述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是一本极有意义的科普读物,为此,我点了“推荐”,因为本书确实能让人学到知识,于人有益。 但就个人情感上来说,我不太喜欢读这本书,幽默归幽默,但是不太能让我看的进去,一大堆的身体器官、细胞名称和生理健康知识中的专业名词让我看的晕头转向,许多图画也充满了专业性,可能对于优秀聪慧的人来说,掌握它们很简单,对我这样的人就真是过目而已、不曾入心了。思想成熟的部分成年人尚且有如此感触,给孩子看多少也会存在个别晕头转向的例子吧! 个人觉得,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知识,其实真不必了解的那么专业、透彻,哪个细胞到哪儿了引起这个激素泛滥激活了那个器官,没有意义。作为八零、九零后的父母来说,不会再像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和师长一样对青春期、身体发育、两性等话题去刻意回避,很多父母甚至会早早地对孩子进行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教育。我觉得我能在孩子幼时做到关爱备至,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等到多年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遇到了生理上的变化,我们只需要温柔地安抚,并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情,是你长大成人的体现,再为孩子准备妥当所需要的物品,让孩子远离惊慌平常心对待就行了。如果说确实有些孩子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兴趣,想要钻研个明白,那就在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后自己再去正式地学习一下这门课程,自己去看一些专业性的书籍,去获取更多知识,谁有兴趣谁学即可,这些就不该是家长必备的技能了。所以对我来说,这本书作用不大,而且内容也没能吸引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不作给他人的建议,毕竟客观来讲,书本身是很有科普性的,是有用的,只是于我这个读者不太适合!
一下子思绪飞远了,想要以后给我的孩子讲。 青春期的什么事情爸妈也不会怎么跟孩子讲,孩子问也是吱吱呜呜,讲不清楚。或者干脆不讲。疑惑也得不得解决,造成一些困扰。 其实我妈都没怎么跟我讲过这些,完全都不知道,第一次来例假,我以为我上火了。后面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没有记住第一天是多久。很多东西妈妈也不会给我说,要不是就说我太小了,要不是就说我以后就懂了。 还记得之前看《红与黑》男生和女生结婚之后,女生就离家出走了,说男生做了非常那种的事情,但是男生完全不明就里,还一直在找女生。但对男生的言谈一直在疯传,说教授竟然做出那种事情。但其实就是女生完全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很平常都事情。更是看出来性知识的重要性。只是我只看了一点点,就没有看了。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啃😅。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快乐长大。虽然以后的事情还很早😼🤔。
想到读书时代的青春期教育,初中时,我记得老师把男生女生分开,分别单独和我们讲,“月经”之类,那时候我还没到年龄,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懵懵懂懂的,但是有一些女同学又很神秘的在偷笑,我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总觉得不跟着笑得话显得有点不适合,所以也跟着一起笑。老师突然严肃起来,说,可以笑,但是同学们,没必要笑,这是每个同学的必经之路,还说的特别小声,神神秘秘的。无非也就是讲了“月经”“大姨妈”,除此之外并没有讲什么。 后来上生理卫生课,我还记得是上科学课的老师,老师一上课就让我们自己看书,看完了就自己写作业,我们就翻开书来,看见那些书上画的器官,我的感觉是很新奇,但整个班上飘着一股奇怪的微妙的气氛,老师不讲,也没有强调重要性,同学们也不好意思看(其实我很想很认真的看),但最后还是匆匆放下书本,开始写数学作业,也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后来有男同学带了透明的“气球”计到学校,在里面灌水,我寒假那个“气球”质量很好的,因为他们把它吹到超级大,在空中扔来扔去也不会坏,没有一个女孩子凑热闹,因为男生的表情笑的很奇怪,甚至有点诡异。过了几天我才知道那是计生用品。还有男同学带来所谓的“科普视频”分享给班上的同学,关于青春期的知识就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就这么懵懵懂懂的过去了。 所以这一次看《半小时漫画青春期》是第一次从头到尾认真了解生理知识,这本科普读物寓教于乐,特别有趣,把一些晦涩的知识点转换成风趣幽默的语言,如果这时候的我穿越回初中,我会把这本书放到科学老师的案头,老师会推荐我们看。或者把这本书放在那位喜欢科普的同学手里,他会拥有完整的知识,相互传阅,那么其他人也会了。 会推荐给弟弟妹妹们,或者很久很久以后自己的孩子。
看书收获九宫格: ❶前列腺素帮助增厚的子宫内膜脱落剥离,“痛经”也是因为前列腺素的“暴力拆除”。止痛药原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注:大部分止痛药没有明显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服用后半小时就能起效。 ❷发育成熟的胸部大概百分之九十都是脂肪,且发育大小由遗传基因决定。 ❸身体上毛发少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要长途追杀猎物,毛发多闷热影响发挥。 腋下和裆部毛发多是为了减少皮肤摩擦,保护皮肤。 ❹说话发出的高音低音,靠杓状软骨来调节。喉结大小受甲状软骨大小影响。 ❺神经系统覆盖大脑、脊髓、神经纤维。 ❻催产素男女均可分泌,能使男女之间产生信任、安心感,萌发依恋之情。 ❼卵子外有两层东西: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释放特殊蛋白质将其化解——顶体反应。 ❽双标的另一个词:证实偏见 ❾人们会说脏话,有种解释是:人类负责理性的前额叶一直在努力帮助我们不做出格的事,而说脏话相比于其他出格的事(比如违法乱纪),后果较轻,但能让前额叶获得一定休息。有学者认为,人类在漫长的狩猎历史后,保留下部分攻击本能,而相比于真刀真枪的攻击,说脏话是一种相对轻松的发泄手段。但是请注意,虽然自己释放了攻击欲,但也可能引起别人的攻击欲。
叛逆的背后,是日渐成长的身体和头脑,以及想要独立自主的愿望。
我其实是《半小时漫画》的忠实粉丝,它的每一本漫画我都追过,当然也买过我当时的全套,不过现在不是全套了! 随着岁数的增加,唯独好看课外书的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就是人在很累的时候,我以前是刷会手机,基本是一刷到睡眠前。非常地痛苦,现在基本已经改为当自己的身心很累的时候看会半小时漫画。 既能增加知识,又很放松。 知识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脑子! 比如:玩游戏为什么上瘾? 大脑有两个组织叫VTA(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身体行动和让身体产生更多快乐分子! 这两个组织看以往做这件事情的数据调动身体的积极性。 这就是我们想做一件事或者不想做一件事的起因。 而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做这件事情的数据没有办法预测,而腹侧被盖区和伏隔区就会把做这件事的最大数值最为参考。 再加上游戏套路多,登录奖励,获胜,升级。 而且打游戏还会耽误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想做一件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1.我为什么要玩? 2.不玩行吗? 3.准备玩多久?
一名24➕的妹纸表示此书相见恨晚…… 书中所写的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确实如此,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变化,对异性的关注,对认可的渴望,莫名的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追星,游戏,渴望独立的叛逆,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机制…… 走过青春期才了解青春期…… 但一些变化至今仍然,因为感觉除了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了,心理的发育虽然也以势不可挡之势涌来,但前额叶还非常不成熟,对于自我的了解和控制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机制,对于外界认可和自我认可的平衡,叛逆了,然后呢,还是很迷茫,甚至想倒退回不叛逆的时候,且称为后青春期吧…… 不过俗话说三十而立,距离进入成熟平稳的状态好像还有机会!那现在看到这本书也算是很幸运,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本能的生理反应,以及更好地调节控制运用自己的心理机制,期待三十而立。 不得不说的是,书中反复提到了运动的好处,仿佛一切问题面前,运动都是一剂良药,嗯要重新开始搞运动!还有书里提到的面对挫折,面对注意力不集中,面对和父母的叛逆冲突,恋爱中多巴胺和催产素的巧妙配合,很多建议都很好。 “与其说这是成长的代价,不如说这就是成长”,每一个生命也许都曾不甘平凡渴望灿烂,但最终会在山重水复后体会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才是生命之道。
昨天和真正的青春期少年一起读完这本半小时漫画,希望从生理到心理都对正在成长的她有所裨益。我已经过了青春期的阶段了,当时还不那么发达的前额叶抵挡住了激素对我的考验,也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的书让我了解这背后的原理。如今我的前额叶更厚了,是成熟的大人了,虽然有时仍然幼稚,但我能以更成熟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了。希望我的外甥女这个11岁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平安地长大🌹最近我们俩都游戏上瘾,多巴胺控制不了,但是我们能控制游戏时长啊,加油👏
很感谢半小时漫画,让我明白了很多生理,和青春期的故事,以前年轻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青春期是什么样的,到现在这个年纪还是不太懂,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触,我感觉我现在的很多症状都和书里面描写的差不多,他也跟着我很多启迪。像为什么会叛逆,然后怎样才能够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我很好的解答。
已读。
打分:4.8/5 早已过了青春期的我,回来看这本青春期,回顾自己的青春期,确实有很多之前无法解释的内容说得通了,这本书诙谐幽默,很容易让人看得进去,等小孩长大之后,再和小孩一起再来看看。但是,漫画的缺点也是知识不密集,我整理下书中的主要观点,以作后续回顾。 #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生理篇 ## 三 一到青春期,长毛就算了,还老长痘痘? * 长毛、出油 * 怎么产生? 毛母细胞、皮脂腺细胞 * 作用: * 长毛:减少伤害、阻挡紫外线、锁住热量 * 出油:对内:减少水分蒸发,让皮肤保持湿润。对外:油里含有酸性物质,能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 青春期为啥疯狂长毛? * 人一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力量更强了,运动过猛会导致有些地方的皮肤就磨破皮了,尤其是腋部和裆部。 * 青春痘是咋来的? * 雄激素刺激下,产油变多,没有及时排出,形成粉刺。 * 痤疮丙酸杆菌把油当食物,免疫细胞与其战斗,死亡细胞形成脓包 ## 四 奋斗的精子的一生! * 梦遗 * 到了青春期,越来越多的雄激素从睾丸的间质细胞里分泌,促进精子发育,量多了之后,无法存储,就完成射精。 * 梦遗时间:一般发生在10~12岁 ## 五 男生到了青春期,就变公鸭嗓? * 声音的来源 * 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拉扯声带,通过空气形成震动。 * 为啥会变声 * 雄激素变多,导致发声器官成长,而甲状软骨比声带长得更快会导致声带被强行拉扯,就会充血、肿胀。声带—肿,振动起来费劲,发出来的声音,就显得嘶哑又粗糙。 ## 七 大人老怕我早恋,那爱情究竟是个啥? * 一到青春期,多巴胺、催产素就开始活跃了起来。 * 多巴胺 * 谈恋爱会生产多巴胺,会产生快乐,我们对多巴胺源源不断的渴望,会导致上瘾。 * 边际递减(一件事一遍遍地重复干,就会使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少) * 当多巴胺带来的激情渐渐退去,接下来就需要靠催产素,让爱情继续充满温情! * 催产素 * 作用:催产素的分泌,能使男女之间产生信任、安心感,进而使他们萌发出不同于激情的依恋之情。 * 怎么产生:肢体接触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比如爱的抱抱。 * 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体内的催产素含量更高,所以她们更喜欢亲亲、抱抱、举高高。 #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 * 青春期,身心在快速增长,但是身体又比心理长得更快,导致不知道咋处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有时我们会陷入不安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 ## 一 一到考试就焦虑,怎么办? * 为什么会焦虑? * 青少年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无法压制杏仁核产生的焦虑 * 怎么缓解焦虑? * 做运动,释放焦虑情绪 * 接受现实,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会产生喜悦的感受,能够更好的坚持) * 深呼吸 ## 二 以前情绪挺淡定,现在咋动不动就爆发? * 为什么会一点就炸? * 稳定情绪的信号闸,出毛病了。当杏仁核产生情绪的时候,会由相关神经元产生降低信号,缓解情绪 * 进入青春期,不仅学业越来越忙,每天接触的人也变多了,压力变大,杏仁核每天都在产生大量情绪。 * 青春期时,全身的细胞都在快速发育,包括神经元,会产生不合格的信号神经元,且由于性激素从中作梗,导致信号神经元无法降低信号,还会增强信号,导致一点就炸。 ## 三 追星那么开心,为啥还要我小心? * 青春期为啥会追星? *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许多迷茫:未来的自己是啥样?自己的理想型是啥样? 这时,偶像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他们看起来充满优点、积极向上,在这个世界闪闪发亮。 于是,我们开始被这些光芒吸引,有的人因此走上追逐的道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这么不经意间,渐渐有了未来的形状。 但是我们也要小心,不让自己的喜欢被人带偏,别影响自身的生活。毕竟追星这事,一开始都是为了快乐嘛!祝大家在追逐“星光”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积极的力量,最终——成为自己世界的星星! ## 四 总担心别人在背后笑我,是我想多了吗? * 为啥青春期会更在意评价? * 在青春期,我们会越发在意别人的评价,除了可能是受人类抱团生存的本能的影响,还预示着我们前额叶的成长。(到了青春期,前额叶开始快速成长,我们越来越能理解对方的情绪,但阅读理解做多了,一不留神也会过度解读) ## 六 不就是多玩几把游戏,咋还扯到上瘾? * 游戏为什么会上瘾? * 短期内相同的刺激重复发生,身体的反应会逐渐变弱,此现象被称为:惯化。有些事,我们干着干着就不想干了,因为在不断重复下,快乐分子数量不断减少(多巴胺分泌减少)。 * 但是,游戏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结果有输有赢,快乐分子数量也起起伏伏。脑子最后取最高值作参考,而且游戏套路多,如果不加以控制,我们的心里可能只剩下玩手机这一件事了。适度游戏确实能获得快乐,放松身心,但沉迷其中可能会越玩越焦虑。 ## 七 好好学习,不许走神! * 为啥会分神? * 青少年的注意力网络神经元还嫩得很,不容易专注。 ## 八 大人老是说我叛逆,叛逆是个啥? * 身体迎来了三“长”:长高、长熟、长脑! * 个子一高,我们的眼光也更高了,再也不把自己当成小屁孩,也更期待被当成大人对待。 * 身体的成熟,也让我们更想以大人的方式生活:女生偷摸刷起护肤视频,男生暗自练习咋刮胡子不破皮。 * 前额叶让我们拥有自我意识。 * 矛盾产生 * 家长觉得我们没长大,得听他们的;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听自己的。正是因为这个矛盾,我们常常在心底积压着各种小情绪。而一旦情绪积得太多,可能在某个时刻,就会忍不住爆发! * 叛逆的背后,是我们日渐成长的身体和头脑,以及想要独立自主的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是因为我们太想自己做主,一时之间情绪没收住,让家长措手不及;有时也因为家长没发觉我们的成长信号,所以常常觉得我们叛逆。
用漫画的形式进行性教育,既有生理篇,又有心理篇,真是不错!尤其适合国人,避免尴尬😊😊
我们不过是激素的仆人,激素是基因的奴隶,基因是什么的马前卒呢?
半小时系列漫画确实不错,可以培养综合知识,推荐~
从稚嫩走向成熟,了解这个过程中,关于身体和心理的一些困扰,本书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没能早点看到这本书确实是件憾事。随便还复习了一下高中的生物知识点,拓展了生物知识面。
这是2024年读完的第35本书,作者以风趣的文字和图画轻松地给读者讲述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是一本极有意义的科普读物,为此,我点了“推荐”,因为本书确实能让人学到知识,于人有益。 但就个人情感上来说,我不太喜欢读这本书,幽默归幽默,但是不太能让我看的进去,一大堆的身体器官、细胞名称和生理健康知识中的专业名词让我看的晕头转向,许多图画也充满了专业性,可能对于优秀聪慧的人来说,掌握它们很简单,对我这样的人就真是过目而已、不曾入心了。思想成熟的部分成年人尚且有如此感触,给孩子看多少也会存在个别晕头转向的例子吧! 个人觉得,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知识,其实真不必了解的那么专业、透彻,哪个细胞到哪儿了引起这个激素泛滥激活了那个器官,没有意义。作为八零、九零后的父母来说,不会再像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和师长一样对青春期、身体发育、两性等话题去刻意回避,很多父母甚至会早早地对孩子进行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教育。我觉得我能在孩子幼时做到关爱备至,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等到多年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遇到了生理上的变化,我们只需要温柔地安抚,并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情,是你长大成人的体现,再为孩子准备妥当所需要的物品,让孩子远离惊慌平常心对待就行了。如果说确实有些孩子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兴趣,想要钻研个明白,那就在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后自己再去正式地学习一下这门课程,自己去看一些专业性的书籍,去获取更多知识,谁有兴趣谁学即可,这些就不该是家长必备的技能了。所以对我来说,这本书作用不大,而且内容也没能吸引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不作给他人的建议,毕竟客观来讲,书本身是很有科普性的,是有用的,只是于我这个读者不太适合!
一下子思绪飞远了,想要以后给我的孩子讲。 青春期的什么事情爸妈也不会怎么跟孩子讲,孩子问也是吱吱呜呜,讲不清楚。或者干脆不讲。疑惑也得不得解决,造成一些困扰。 其实我妈都没怎么跟我讲过这些,完全都不知道,第一次来例假,我以为我上火了。后面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没有记住第一天是多久。很多东西妈妈也不会给我说,要不是就说我太小了,要不是就说我以后就懂了。 还记得之前看《红与黑》男生和女生结婚之后,女生就离家出走了,说男生做了非常那种的事情,但是男生完全不明就里,还一直在找女生。但对男生的言谈一直在疯传,说教授竟然做出那种事情。但其实就是女生完全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很平常都事情。更是看出来性知识的重要性。只是我只看了一点点,就没有看了。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啃😅。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快乐长大。虽然以后的事情还很早😼🤔。
想到读书时代的青春期教育,初中时,我记得老师把男生女生分开,分别单独和我们讲,“月经”之类,那时候我还没到年龄,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懵懵懂懂的,但是有一些女同学又很神秘的在偷笑,我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总觉得不跟着笑得话显得有点不适合,所以也跟着一起笑。老师突然严肃起来,说,可以笑,但是同学们,没必要笑,这是每个同学的必经之路,还说的特别小声,神神秘秘的。无非也就是讲了“月经”“大姨妈”,除此之外并没有讲什么。 后来上生理卫生课,我还记得是上科学课的老师,老师一上课就让我们自己看书,看完了就自己写作业,我们就翻开书来,看见那些书上画的器官,我的感觉是很新奇,但整个班上飘着一股奇怪的微妙的气氛,老师不讲,也没有强调重要性,同学们也不好意思看(其实我很想很认真的看),但最后还是匆匆放下书本,开始写数学作业,也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后来有男同学带了透明的“气球”计到学校,在里面灌水,我寒假那个“气球”质量很好的,因为他们把它吹到超级大,在空中扔来扔去也不会坏,没有一个女孩子凑热闹,因为男生的表情笑的很奇怪,甚至有点诡异。过了几天我才知道那是计生用品。还有男同学带来所谓的“科普视频”分享给班上的同学,关于青春期的知识就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就这么懵懵懂懂的过去了。 所以这一次看《半小时漫画青春期》是第一次从头到尾认真了解生理知识,这本科普读物寓教于乐,特别有趣,把一些晦涩的知识点转换成风趣幽默的语言,如果这时候的我穿越回初中,我会把这本书放到科学老师的案头,老师会推荐我们看。或者把这本书放在那位喜欢科普的同学手里,他会拥有完整的知识,相互传阅,那么其他人也会了。 会推荐给弟弟妹妹们,或者很久很久以后自己的孩子。
看书收获九宫格: ❶前列腺素帮助增厚的子宫内膜脱落剥离,“痛经”也是因为前列腺素的“暴力拆除”。止痛药原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注:大部分止痛药没有明显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服用后半小时就能起效。 ❷发育成熟的胸部大概百分之九十都是脂肪,且发育大小由遗传基因决定。 ❸身体上毛发少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要长途追杀猎物,毛发多闷热影响发挥。 腋下和裆部毛发多是为了减少皮肤摩擦,保护皮肤。 ❹说话发出的高音低音,靠杓状软骨来调节。喉结大小受甲状软骨大小影响。 ❺神经系统覆盖大脑、脊髓、神经纤维。 ❻催产素男女均可分泌,能使男女之间产生信任、安心感,萌发依恋之情。 ❼卵子外有两层东西: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释放特殊蛋白质将其化解——顶体反应。 ❽双标的另一个词:证实偏见 ❾人们会说脏话,有种解释是:人类负责理性的前额叶一直在努力帮助我们不做出格的事,而说脏话相比于其他出格的事(比如违法乱纪),后果较轻,但能让前额叶获得一定休息。有学者认为,人类在漫长的狩猎历史后,保留下部分攻击本能,而相比于真刀真枪的攻击,说脏话是一种相对轻松的发泄手段。但是请注意,虽然自己释放了攻击欲,但也可能引起别人的攻击欲。
叛逆的背后,是日渐成长的身体和头脑,以及想要独立自主的愿望。
我其实是《半小时漫画》的忠实粉丝,它的每一本漫画我都追过,当然也买过我当时的全套,不过现在不是全套了! 随着岁数的增加,唯独好看课外书的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就是人在很累的时候,我以前是刷会手机,基本是一刷到睡眠前。非常地痛苦,现在基本已经改为当自己的身心很累的时候看会半小时漫画。 既能增加知识,又很放松。 知识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脑子! 比如:玩游戏为什么上瘾? 大脑有两个组织叫VTA(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身体行动和让身体产生更多快乐分子! 这两个组织看以往做这件事情的数据调动身体的积极性。 这就是我们想做一件事或者不想做一件事的起因。 而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做这件事情的数据没有办法预测,而腹侧被盖区和伏隔区就会把做这件事的最大数值最为参考。 再加上游戏套路多,登录奖励,获胜,升级。 而且打游戏还会耽误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想做一件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1.我为什么要玩? 2.不玩行吗? 3.准备玩多久?
一名24➕的妹纸表示此书相见恨晚…… 书中所写的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确实如此,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变化,对异性的关注,对认可的渴望,莫名的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追星,游戏,渴望独立的叛逆,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机制…… 走过青春期才了解青春期…… 但一些变化至今仍然,因为感觉除了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了,心理的发育虽然也以势不可挡之势涌来,但前额叶还非常不成熟,对于自我的了解和控制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机制,对于外界认可和自我认可的平衡,叛逆了,然后呢,还是很迷茫,甚至想倒退回不叛逆的时候,且称为后青春期吧…… 不过俗话说三十而立,距离进入成熟平稳的状态好像还有机会!那现在看到这本书也算是很幸运,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本能的生理反应,以及更好地调节控制运用自己的心理机制,期待三十而立。 不得不说的是,书中反复提到了运动的好处,仿佛一切问题面前,运动都是一剂良药,嗯要重新开始搞运动!还有书里提到的面对挫折,面对注意力不集中,面对和父母的叛逆冲突,恋爱中多巴胺和催产素的巧妙配合,很多建议都很好。 “与其说这是成长的代价,不如说这就是成长”,每一个生命也许都曾不甘平凡渴望灿烂,但最终会在山重水复后体会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才是生命之道。
昨天和真正的青春期少年一起读完这本半小时漫画,希望从生理到心理都对正在成长的她有所裨益。我已经过了青春期的阶段了,当时还不那么发达的前额叶抵挡住了激素对我的考验,也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的书让我了解这背后的原理。如今我的前额叶更厚了,是成熟的大人了,虽然有时仍然幼稚,但我能以更成熟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了。希望我的外甥女这个11岁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平安地长大🌹最近我们俩都游戏上瘾,多巴胺控制不了,但是我们能控制游戏时长啊,加油👏
很感谢半小时漫画,让我明白了很多生理,和青春期的故事,以前年轻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青春期是什么样的,到现在这个年纪还是不太懂,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触,我感觉我现在的很多症状都和书里面描写的差不多,他也跟着我很多启迪。像为什么会叛逆,然后怎样才能够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我很好的解答。
已读。
打分:4.8/5 早已过了青春期的我,回来看这本青春期,回顾自己的青春期,确实有很多之前无法解释的内容说得通了,这本书诙谐幽默,很容易让人看得进去,等小孩长大之后,再和小孩一起再来看看。但是,漫画的缺点也是知识不密集,我整理下书中的主要观点,以作后续回顾。 #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生理篇 ## 三 一到青春期,长毛就算了,还老长痘痘? * 长毛、出油 * 怎么产生? 毛母细胞、皮脂腺细胞 * 作用: * 长毛:减少伤害、阻挡紫外线、锁住热量 * 出油:对内:减少水分蒸发,让皮肤保持湿润。对外:油里含有酸性物质,能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 青春期为啥疯狂长毛? * 人一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力量更强了,运动过猛会导致有些地方的皮肤就磨破皮了,尤其是腋部和裆部。 * 青春痘是咋来的? * 雄激素刺激下,产油变多,没有及时排出,形成粉刺。 * 痤疮丙酸杆菌把油当食物,免疫细胞与其战斗,死亡细胞形成脓包 ## 四 奋斗的精子的一生! * 梦遗 * 到了青春期,越来越多的雄激素从睾丸的间质细胞里分泌,促进精子发育,量多了之后,无法存储,就完成射精。 * 梦遗时间:一般发生在10~12岁 ## 五 男生到了青春期,就变公鸭嗓? * 声音的来源 * 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拉扯声带,通过空气形成震动。 * 为啥会变声 * 雄激素变多,导致发声器官成长,而甲状软骨比声带长得更快会导致声带被强行拉扯,就会充血、肿胀。声带—肿,振动起来费劲,发出来的声音,就显得嘶哑又粗糙。 ## 七 大人老怕我早恋,那爱情究竟是个啥? * 一到青春期,多巴胺、催产素就开始活跃了起来。 * 多巴胺 * 谈恋爱会生产多巴胺,会产生快乐,我们对多巴胺源源不断的渴望,会导致上瘾。 * 边际递减(一件事一遍遍地重复干,就会使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少) * 当多巴胺带来的激情渐渐退去,接下来就需要靠催产素,让爱情继续充满温情! * 催产素 * 作用:催产素的分泌,能使男女之间产生信任、安心感,进而使他们萌发出不同于激情的依恋之情。 * 怎么产生:肢体接触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比如爱的抱抱。 * 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体内的催产素含量更高,所以她们更喜欢亲亲、抱抱、举高高。 #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 * 青春期,身心在快速增长,但是身体又比心理长得更快,导致不知道咋处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有时我们会陷入不安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 ## 一 一到考试就焦虑,怎么办? * 为什么会焦虑? * 青少年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无法压制杏仁核产生的焦虑 * 怎么缓解焦虑? * 做运动,释放焦虑情绪 * 接受现实,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会产生喜悦的感受,能够更好的坚持) * 深呼吸 ## 二 以前情绪挺淡定,现在咋动不动就爆发? * 为什么会一点就炸? * 稳定情绪的信号闸,出毛病了。当杏仁核产生情绪的时候,会由相关神经元产生降低信号,缓解情绪 * 进入青春期,不仅学业越来越忙,每天接触的人也变多了,压力变大,杏仁核每天都在产生大量情绪。 * 青春期时,全身的细胞都在快速发育,包括神经元,会产生不合格的信号神经元,且由于性激素从中作梗,导致信号神经元无法降低信号,还会增强信号,导致一点就炸。 ## 三 追星那么开心,为啥还要我小心? * 青春期为啥会追星? *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许多迷茫:未来的自己是啥样?自己的理想型是啥样? 这时,偶像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他们看起来充满优点、积极向上,在这个世界闪闪发亮。 于是,我们开始被这些光芒吸引,有的人因此走上追逐的道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这么不经意间,渐渐有了未来的形状。 但是我们也要小心,不让自己的喜欢被人带偏,别影响自身的生活。毕竟追星这事,一开始都是为了快乐嘛!祝大家在追逐“星光”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积极的力量,最终——成为自己世界的星星! ## 四 总担心别人在背后笑我,是我想多了吗? * 为啥青春期会更在意评价? * 在青春期,我们会越发在意别人的评价,除了可能是受人类抱团生存的本能的影响,还预示着我们前额叶的成长。(到了青春期,前额叶开始快速成长,我们越来越能理解对方的情绪,但阅读理解做多了,一不留神也会过度解读) ## 六 不就是多玩几把游戏,咋还扯到上瘾? * 游戏为什么会上瘾? * 短期内相同的刺激重复发生,身体的反应会逐渐变弱,此现象被称为:惯化。有些事,我们干着干着就不想干了,因为在不断重复下,快乐分子数量不断减少(多巴胺分泌减少)。 * 但是,游戏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结果有输有赢,快乐分子数量也起起伏伏。脑子最后取最高值作参考,而且游戏套路多,如果不加以控制,我们的心里可能只剩下玩手机这一件事了。适度游戏确实能获得快乐,放松身心,但沉迷其中可能会越玩越焦虑。 ## 七 好好学习,不许走神! * 为啥会分神? * 青少年的注意力网络神经元还嫩得很,不容易专注。 ## 八 大人老是说我叛逆,叛逆是个啥? * 身体迎来了三“长”:长高、长熟、长脑! * 个子一高,我们的眼光也更高了,再也不把自己当成小屁孩,也更期待被当成大人对待。 * 身体的成熟,也让我们更想以大人的方式生活:女生偷摸刷起护肤视频,男生暗自练习咋刮胡子不破皮。 * 前额叶让我们拥有自我意识。 * 矛盾产生 * 家长觉得我们没长大,得听他们的;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听自己的。正是因为这个矛盾,我们常常在心底积压着各种小情绪。而一旦情绪积得太多,可能在某个时刻,就会忍不住爆发! * 叛逆的背后,是我们日渐成长的身体和头脑,以及想要独立自主的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是因为我们太想自己做主,一时之间情绪没收住,让家长措手不及;有时也因为家长没发觉我们的成长信号,所以常常觉得我们叛逆。
用漫画的形式进行性教育,既有生理篇,又有心理篇,真是不错!尤其适合国人,避免尴尬😊😊
我们不过是激素的仆人,激素是基因的奴隶,基因是什么的马前卒呢?
半小时系列漫画确实不错,可以培养综合知识,推荐~
从稚嫩走向成熟,了解这个过程中,关于身体和心理的一些困扰,本书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没能早点看到这本书确实是件憾事。随便还复习了一下高中的生物知识点,拓展了生物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