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如它的名字一样美。 尹建莉老师别出心裁地把她的教育精华以及教育圣贤们的箴言凝聚成一本教育日历(纸质版超级精美~适合收藏馈赠),可以当成每日一翻的枕边书,陶冶性情。 没有坚持读书习惯的家长朋友,还可以借此“微习惯”的读书方式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一举两得。如果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尹建莉老师的育儿方法,强烈建议再去读她的开山之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当我们远远地站在孩子背后,才能真正看见孩子。 陪孩子慢慢长大,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周末有缘翻到此书《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花了一早上读,看到 专家尹建莉很多精辟的句子,对于正在养育子女的父母,适合作为一本枕边书。 对于从事教育的老师们,看看以下笔记,相信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多份从容! ◆ 文前 2023/12/10 发表想法 真爱有两个标准: 对对方无条件,对自己无委屈。 >> 童年和财富无关,和快乐有关。 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 真爱有两个标准: 对对方无条件,对自己无委屈。 ◆ PART 1 爱孩子不仅仅是给予,还要允许 2023/12/10 发表想法 世上没有邪恶的儿童,只有从小被邪恶对待、扭曲的成年人。 >> 世上没有邪恶的儿童,只有从小被邪恶对待、扭曲的成年人。 2023年 1月04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十三 孩子的生活是自己的 孩子是我们的,但孩子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 ——惠芙乐 2023/12/10 发表想法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 >>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 把教育和惩戒放到一起说,反映的只是某些成年人意识上的不成熟和自相矛盾。惩戒就是惩罚,加上什么修饰词也不能改变其本质。 2023年 1月21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教育不是技术,也不指向特别具体的目标。教育是以人性唤醒人性,使人成为自己。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只要我们面对孩子时给出慈悲心和同理心,孩子就会成长得健康而优秀。 >>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只要我们面对孩子时给出慈悲心和同理心,孩子就会成长得健康而优秀。 2023年 1月23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初二 任何对儿童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 忌 严苛 就像世上不存在“国王般的奴隶”或“香甜的屎”一样,世上也不存在“惩戒教育”这回事。教育就是教育,惩戒就是惩戒,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任何人,只要对此有异议,只需诚实地自问一句:领导或配偶看我什么事没做好,用这个方法来“惩戒”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什么是理想的家长? 自爱且给出厚爱,自足且给出丰足,自在且给出自由,自正且给出中正——这不是必须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不断逼近的标准。这个过程就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你不必做得完美,但只要以平和心、谦卑心一直向标准靠拢,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和幸福。 >> 宜 平和、谦卑 什么是理想的家长? 自爱且给出厚爱,自足且给出丰足,自在且给出自由,自正且给出中正——这不是必须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不断逼近的标准。这个过程就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你不必做得完美,但只要以平和心、谦卑心一直向标准靠拢,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和幸福。 2023年 1月31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初十 自由的人,才能成为自觉的人 ◆ PART 2 与孩子相互尊重 2023/12/10 发表想法 你要允许每个人走自己的路,绕自己的弯,跌自己的跤。可以给出路标,但不设关卡,在对方走了很大弯路、错路时,也不批评,不指责,只给出安慰和理解。 一个生命,可能会遇到不少崎岖、坎坷、泥泞,他只要一直在走,是流动的,就是好的,远远好过一根又一根拦路横杆造成的经常性刹车。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 >> 一个生命,可能会遇到不少崎岖、坎坷、泥泞,他只要一直在走,是流动的,就是好的,远远好过一根又一根拦路横杆造成的经常性刹车。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 2023年 2月07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七 [插图]阿德勒诞辰 我们口出恶言是为了让对方遵从我们的意愿 我们不是因为一时气昏了头而口出恶言,而是为了操纵、支配对方,想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和期望,创造与利用了名为“愤怒” 2023/12/10 发表想法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 他一方面被欲望控制,另一方面想去控制别人,他的行为正是长期压抑的后果。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2023年 2月18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廿八 2023/12/10 发表想法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柯林斯 >> 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成功者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柯林斯 柯林斯,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连续两任美国总统请她做教育部长,她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更是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及无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代表作有《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2023年 2月23日 星期四 农历二月初四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 [插图]雅斯贝尔斯诞辰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他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代表作有《大学之理念》《生存哲学》《什么是教育》。 2023年 2月24日 星期五 农历二月初五 2023/12/10 发表想法 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而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施泰纳 >> 星期一 农历二月初八 [插图]施泰纳诞辰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 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而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施泰纳 施泰纳(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奥地利哲学家、改革家和教育家,也是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 PART 3 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地方 2023/12/10 发表想法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不必做完美的父母,首先做柔软的、有温度的父母。 >>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不必做完美的父母,首先做柔软的、有温度的父母。 2023年 3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二月十九 对于孩子来说,不搞破坏的家长就很完美了 忌 捣乱 不要试图做好人,只要保持不做坏事就行。不要试图做完美家长,只要不做破坏型家长就足够完美了。 2023/12/10 发表想法 成为你想成为的父母 宜 换位思考 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 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2023年 3月15日 星期三 农历二月廿四 “为你好”掩盖不掉孩子受伤的事实 宜 自省 2023/12/10 发表想法 若说恩情,是父母和子女相互给予,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爱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带着爱出生,而不是带着债出生。通过爱孩子而让孩子学会爱,才能获得孩子的爱,爱里自然有感恩;无爱却要孩子感恩,是勒索和绑架。 >> 若说恩情,是父母和子女相互给予,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爱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带着爱出生,而不是带着债出生。通过爱孩子而让孩子学会爱,才能获得孩子的爱,爱里自然有感恩;无爱却要孩子感恩,是勒索和绑架。 2023年 3月18日 星期六 农历二月廿七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让父母成长的过程 2023/12/10 发表想法 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孩子是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体会至深的爱和美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 宜 自我成长 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孩子是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体会至深的爱和美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2023年 3月19日 星期日 农历二月廿八 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教育中同等重要 宜 配合 2023/12/10 发表想法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 >> 宜 视角互换 几乎所有亲子沟通问题最后其实都是一个“视角”问题,即“同理心”问题:它既简单,又复杂;它是一个母亲的一念之差,也是一些父母永远不能觉悟的高度。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 2023年 3月29日 星期三 农历闰二月初八 2023/12/10 发表想法 早教无非是这样一些内容 宜 运动 一、让孩子充分玩耍(独自玩儿、和家长玩儿或找小朋友玩儿); 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包括经典背诵、自然常识阅读等); 三、经常带孩子做运动(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或任其疯跑乱跳); 四、不训斥孩子。 总之,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动起来,并且让孩子情绪愉快,这“两动一愉快”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平衡, 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给孩子施压。 >> 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平衡, 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给孩子施压。 ◆ PART 4 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2023/12/10 发表想法 向孩子内心灌注力量的办法: 一、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而不是常常假意地竖大拇指; 二、真诚地信任孩子,而不是动不动投去怀疑的眼光; 三、给孩子自由,而不是处处给孩子设置规定; 四、看到孩子犯错误的价值,而不是处处要求完美; 五、每天和孩子海阔天空聊一会儿,而不是天天给孩子讲道理。 >> 一、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而不是常常假意地竖大拇指; 二、真诚地信任孩子,而不是动不动投去怀疑的眼光; 三、给孩子自由,而不是处处给孩子设置规定; 四、看到孩子犯错误的价值,而不是处处要求完美; 五、每天和孩子海阔天空聊一会儿,而不是天天给孩子讲道理。 2023年 4月13日 星期四 农历闰二月廿三 放心去爱,孩子惯不坏 宜 鼓舞 ◆ PART 5 没有糟糕的错误,只有糟糕的对待错误的方式 2023/12/10 发表想法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泰戈尔 >>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泰戈尔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在儿童生命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也进行了教育实践,为儿童生命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家庭与世界》《园丁集》《飞鸟集》。 2023年 5月08日 星期一 农历三月十九 大人凡事都提醒和唠叨,教给孩子的就是胆小和苛刻 ◆ PART 6 了解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建立学习驱动力 2023/12/10 发表想法 功课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对付功课需要的是智力和毅力,对付孩子需要的是智慧和爱,这是两类不同的力量。 >> ,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2023年 6月08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一 学霸为什么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 宜 智慧和爱 学霸为什么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 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功课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对付功课需要的是智力和毅力,对付孩子需要的是智慧和爱,这是两类不同的力量。 学霸在功课上的成就特别容易让他们把这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推广到孩子身上,把活的孩子等同于死的功课来对付,挫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 ——叶芝 >> 这是非常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希望更多的老师和校长能看到这一建议。 2023年 6月13日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六 [插图]叶芝诞辰 教育的意义 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 ——叶芝 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他主张写自己主观的切身体验,而非对外界的客观观察。代表作有《摩沙达》《凯尔特曙光》。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夏丏尊 >> 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夏丏尊 夏丏尊(1886年6月15日—1946年4月23日),浙江绍兴上虞人。名铸,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代表作有《白马湖之冬》《文艺论ABC》《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等。 2023年 2023/12/10 发表想法 用功”和“主动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乐学习”要创造的正是这两样。 >> 学习能力是要从儿童时期培养的核心竞争力,“用功”和“主动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乐学习”要创造的正是这两样。发现知识的魅力,发掘对学科的兴趣,呵护上进心,激活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自愿自觉地为学习而用功——这就是“快乐学习”的基本含义。教育学中的快乐学习理论是在这个框架中展开的。 2023年 6月17日 星期六 农历四月三十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 >> 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人,即独立自主、平等、自由、自食其力的人。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2023年 6月29日 星期四 农历五月十二 孩子会对信息进行加工 宜 考虑他人感受 ◆ PART 9 自信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认可的家长 2023/12/10 发表想法 凡你相信的,都能得偿所愿,无论好坏。 >> 人的每一种才能、每一种命运都是千百种因素共同造就。测试往往不能给孩子以正面激励,却会产生诸多不良暗示,对儿童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和心理基础,用正面心理看孩子,信任孩子,剩下的,就交给未来吧。 凡你相信的,都能得偿所愿,无论好坏。 2023年 9月09日 星期六 农历七月廿五 做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自信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任何时代,那些最终活出自我的人大抵都有这样的品格:永远保持对某个事业的热情无论其贵贱,永远保持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永远保持正直和勇敢而不失善意和纯朴,永远把向社会提供贡献和谋求个人利益看得一样重,永远保持爱和诚实。 >> 不赢面子,才能赢得人生 忌 要面子 拥有自己的爱好,活出自己的样子,表达自己的个性,成为自己,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不赢面子,才能赢得人生。 任何时代,那些最终活出自我的人大抵都有这样的品格:永远保持对某个事业的热情无论其贵贱,永远保持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永远保持正直和勇敢而不失善意和纯朴,永远把向社会提供贡献和谋求个人利益看得一样重,永远保持爱和诚实。 2023年 9月13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适度努力 “上进”犹如美食,是生活的必需。适宜是最好的,太多了,人会变形,也会增加生病的危险。“适宜”不是消极,而是智慧。 太执着于什么,就被什么控制。执着于一个人,就被这个人控制;执着于名,就被名控制;执着于财,被财控制;执着于收藏,被收藏控制;执着于修行,被修行控制;执着于观念,被观念控制……所有的执着都是对自我的丢弃和降低,都是自我慢性伤害。 >> 宜 适度努力 “上进”犹如美食,是生活的必需。适宜是最好的,太多了,人会变形,也会增加生病的危险。“适宜”不是消极,而是智慧。 太执着于什么,就被什么控制。执着于一个人,就被这个人控制;执着于名,就被名控制;执着于财,被财控制;执着于收藏,被收藏控制;执着于修行,被修行控制;执着于观念,被观念控制……所有的执着都是对自我的丢弃和降低,都是自我慢性伤害。 2023年 9月20日 星期三 农历八月初六 2023/12/10 发表想法 自由滋生自觉,欣赏产生自信,信任培养自律,宽容营建自尊;控制就是诱惑,担心就是诅咒,严厉就是削弱,唠叨就是扭曲。 和孩子相处中,输入多少前者,就收获多少后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永恒的定律,于一些人是一张纸的厚度,轻点即可顿悟;于另一些人是高山,甚至终身无法逾越…… >> 宜 善解人意 把一个孩子变成魔鬼很容易,变成天使也很容易,关键是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拿出的是魔鬼还是天使的面孔。 自由滋生自觉,欣赏产生自信,信任培养自律,宽容营建自尊;控制就是诱惑,担心就是诅咒,严厉就是削弱,唠叨就是扭曲。 和孩子相处中,输入多少前者,就收获多少后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永恒的定律,于一些人是一张纸的厚度,轻点即可顿悟;于另一些人是高山,甚至终身无法逾越…… 2023年 2023/12/10 发表想法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找到自己 宜 坚持自我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在洗脑式的低水平的控制之下,被控制的孩子长大后若还有反抗意识,说明控制者不够严密,还留有缝隙,生命的绿草还有可能从某个地方伸展出来。 如果年轻一代丝毫感觉不到控制的痛苦,还成为控制的拥护者,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他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 ◆ PART 10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自由的灵魂才有真正的自我思考 2023/12/10 发表想法 “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爱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 ——甘地 >> 自由最大化的时空里,人活得最自在,也最守规则。 2023年 10月02日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八 [插图]甘地诞辰 被爱过的人,才知道爱有多伟大 “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爱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 ——甘地 2023/12/10 发表想法 所谓自由,其实简单,就是家长尽量闭嘴,做好榜样,剩下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必要的时候支持孩子一下 >> 现在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普遍增强,但教育水平并不见得同步增长。人们已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高学历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业或心理方面反而很不如意。原因是一个有能力的破坏者,其破坏性要超过一般人。 高质量地爱孩子,就是把自由应用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所谓自由,其实简单,就是家长尽量闭嘴,做好榜样,剩下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必要的时候支持孩子一下。 2023年 10月06日 星期五 农历八月廿二 不应害怕孩子玩游戏 ◆ PART 12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 2023/12/10 发表想法 农耕有时,花开有序。面对一粒不起眼儿的种子,有的人仅仅看到它单调、弱小,感觉横竖不顺眼;有的人却看到它里面潜藏着繁茂的枝叶、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智慧的分水岭,也是教育的分水岭。 >> 急功近利的时代,让许多人都变得浮躁、浅薄而短见,包括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态度。 农耕有时,花开有序。面对一粒不起眼儿的种子,有的人仅仅看到它单调、弱小,感觉横竖不顺眼;有的人却看到它里面潜藏着繁茂的枝叶、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智慧的分水岭,也是教育的分水岭。 2023年 12月05日 星期二 农历十月廿三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中有一种障眼法就是,当我们以为是为了孩子而执意要他如何如何时,其实背后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还要清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感,父母不为面子活着,就不会把孩子搞得太累。 >> 星期三 农历冬月初八 “放手”的原则 宜 相信孩子 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只要他的选择在两条底线之上——第一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第二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是“放手”的原则。 教育中有一种障眼法就是,当我们以为是为了孩子而执意要他如何如何时,其实背后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还要清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感,父母不为面子活着,就不会把孩子搞得太累。 2023年 12月21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以宏大的爱做微小的事, 天下将不再有难事。 在自由、民主、安全、宠爱的家庭氛围中 长大的孩子 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 在一切关系中,都不要长期陷入虚假的奉承,彼此必须有较为平等的沟通和流动,才能让关系变得健康。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可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尊重。用真诚、善意和智慧完善自己,然后用这些对待他人——如果说世上真需要讨好的技巧,自爱就是你对世界最高级的讨好。 以宏大的爱做微小的事, 天下将不再有难事。 在自由、民主、安全、宠爱的家庭氛围中 长大的孩子 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孩子没有不懂事,只有不成熟。 真正需要成长的是父母!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1.爱不只是为他提供些什么,更是允许他做些什么。 2.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3.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错误比犯错误更重要。 4.孩子天然具有不断进步的本能。 5.消灭孩子的错误,就是阻碍他的成长。 6.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 7.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翻看自己读这本书时写的一些想法,基本上都是旧观点的复盘,没有耳目一新的东西。 整本书偏向于观点输出,有些散乱,没有太多理论做根基,也没有提到实践内容。像“挫折教育”、“内驱力和创造力”、“有个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只要是教育类书籍,基本上都会有所提及。 读的过程中,感觉部分叙述有些咬文嚼字,定义也不清晰。就让我想到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谈语言学概论,说做研究如果只懂学前但没有基本的文字功底那也是不行的,当然了,越优秀的作品越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 此外,书中部分内容也让我脑海里浮现出另外两本书籍,一本是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一本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有些问题如果想深入探讨,这两本书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总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这本书理论输出浅显,没有太多知识上的扩充;作为想要get育儿技能的家长,这本书未能理论实践相结合,指导作用也不大。 此书更适合对幼儿教育没有了解的新手,教育孩子,科学的教育理念输入是第一步。
推荐吧,尹建莉是我最喜欢的教育专家之一,就其教育理念的高度,尹的任何一本书都能超越很多东拼西凑的“砖家”教育书。本书以尹建莉和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语录为主,因我较多阅读过尹的其他几本书,对比之下感觉本书可读性略差,有“故事少(案例少)说教多”的感觉。至于日历式的宜干啥忌干啥编排,对读者意义不大——宜的事天天宜,忌的事天天忌。阅读尹建莉作品还是首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要给孩子尊重和爱,自由和自主权,不要轻易发脾气,不要要求孩子完美无缺,不要控制欲望太强,不要惩罚孩子,不要讲道理,自己以身作则,榜样是最好的示范和教育,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本书比较零散的总结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怎样去做父母,简单明了,不过很好读,想起来有次看见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同事一样就可以了,我认为是在界限感的方面,不要事无巨细的控制孩子,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有不少较为深刻的见解。比如,接纳自己的平凡,不要定义孩子的“平凡”,分清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做好自己角色赋予的任务,别自我感动等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孩子是未知的,平凡或不平凡不是你现在可以决定和预料的。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当下你只需做个正常家长。
早期读过几本尹老师的书,使我对当时已上初二的孩子不再执着,开始放手,之后又读了很多关于育儿,青春期教育的书。现在充分给他自由,不再纠结于他的学习,更注重引导他去表达,去发泄,去说他感兴趣的内容,尽量去做一个倾听者和支持者。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我还没完全体会到,但自由的孩子更有生机,更多元化、多样化我体会到了。本书更像语录体、心灵感悟,语言优美,但案例不多,冲着对作者的喜爱读完书,更多案例或系统性阐述可能适读性会更好一些。
在众多育儿书中,我最喜欢尹建莉的作品,简单易学,读来心安。天知道现在妈妈养育一个孩子有多少阻力,有多少人会插手,就连陌生人都有可能跟你说一嘴。 顺其儿童成长规律,用心呵护孩子成长。这是我育儿的坚定信念。事实证明,这样的养育方法,孩子真的很好!
尹老师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如此真诚和实在,都能够让我切切实实的去运用到生活中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从小读到大》《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包括这一本书都让我学会如何和孩子相处:在安全和道德的前提下,尊重理解包容无条件的爱孩子。要时刻记住,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 与其他的教育类书籍不同,尹老师的书总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读来发人深省,又极其具有实用性,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向您看齐。
可以快读,跳读,读目录 焦虑的时候看看,挺好的。 道理学起来倒是不难,难在实践
孩子需要鼓励,积累自信,然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从容面对。遇到的每一本关于小孩子的书,我尽量去看,不仅是为了柚柚,更是让自己成长。我接受孩子是平凡人,但是希望依旧,希望其早日找到自己定位,活出自己精彩,愿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推荐本书,通过这本书,你会遇到更多的书。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时不时看看这样的“洗脑”书,既是治愈自己,也是让自己更稳定、平和、从容的回到日常中与孩子好好相处。
这本书如它的名字一样美。 尹建莉老师别出心裁地把她的教育精华以及教育圣贤们的箴言凝聚成一本教育日历(纸质版超级精美~适合收藏馈赠),可以当成每日一翻的枕边书,陶冶性情。 没有坚持读书习惯的家长朋友,还可以借此“微习惯”的读书方式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一举两得。如果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尹建莉老师的育儿方法,强烈建议再去读她的开山之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当我们远远地站在孩子背后,才能真正看见孩子。 陪孩子慢慢长大,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周末有缘翻到此书《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花了一早上读,看到 专家尹建莉很多精辟的句子,对于正在养育子女的父母,适合作为一本枕边书。 对于从事教育的老师们,看看以下笔记,相信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多份从容! ◆ 文前 2023/12/10 发表想法 真爱有两个标准: 对对方无条件,对自己无委屈。 >> 童年和财富无关,和快乐有关。 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 真爱有两个标准: 对对方无条件,对自己无委屈。 ◆ PART 1 爱孩子不仅仅是给予,还要允许 2023/12/10 发表想法 世上没有邪恶的儿童,只有从小被邪恶对待、扭曲的成年人。 >> 世上没有邪恶的儿童,只有从小被邪恶对待、扭曲的成年人。 2023年 1月04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十三 孩子的生活是自己的 孩子是我们的,但孩子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 ——惠芙乐 2023/12/10 发表想法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 >>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 把教育和惩戒放到一起说,反映的只是某些成年人意识上的不成熟和自相矛盾。惩戒就是惩罚,加上什么修饰词也不能改变其本质。 2023年 1月21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儿童在什么事情上没做好,后果本身已给了他教训,成年人此时去体恤一下,给予理解和善意指导,孩子不但在事情本身上能汲取经验,也能从成人的态度中学到善意和胸襟,一举两得。 教育是引领,是有温度的行动,可激活儿童内在的潜能,使其茁壮成长。惩戒就是惩戒,是冷冰冰的制裁,它可以让儿童畏惧,却不能使其成长,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扭曲,能量枯萎。教育不是技术,也不指向特别具体的目标。教育是以人性唤醒人性,使人成为自己。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只要我们面对孩子时给出慈悲心和同理心,孩子就会成长得健康而优秀。 >>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只要我们面对孩子时给出慈悲心和同理心,孩子就会成长得健康而优秀。 2023年 1月23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初二 任何对儿童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 忌 严苛 就像世上不存在“国王般的奴隶”或“香甜的屎”一样,世上也不存在“惩戒教育”这回事。教育就是教育,惩戒就是惩戒,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任何人,只要对此有异议,只需诚实地自问一句:领导或配偶看我什么事没做好,用这个方法来“惩戒”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什么是理想的家长? 自爱且给出厚爱,自足且给出丰足,自在且给出自由,自正且给出中正——这不是必须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不断逼近的标准。这个过程就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你不必做得完美,但只要以平和心、谦卑心一直向标准靠拢,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和幸福。 >> 宜 平和、谦卑 什么是理想的家长? 自爱且给出厚爱,自足且给出丰足,自在且给出自由,自正且给出中正——这不是必须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不断逼近的标准。这个过程就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你不必做得完美,但只要以平和心、谦卑心一直向标准靠拢,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和幸福。 2023年 1月31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初十 自由的人,才能成为自觉的人 ◆ PART 2 与孩子相互尊重 2023/12/10 发表想法 你要允许每个人走自己的路,绕自己的弯,跌自己的跤。可以给出路标,但不设关卡,在对方走了很大弯路、错路时,也不批评,不指责,只给出安慰和理解。 一个生命,可能会遇到不少崎岖、坎坷、泥泞,他只要一直在走,是流动的,就是好的,远远好过一根又一根拦路横杆造成的经常性刹车。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 >> 一个生命,可能会遇到不少崎岖、坎坷、泥泞,他只要一直在走,是流动的,就是好的,远远好过一根又一根拦路横杆造成的经常性刹车。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 2023年 2月07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七 [插图]阿德勒诞辰 我们口出恶言是为了让对方遵从我们的意愿 我们不是因为一时气昏了头而口出恶言,而是为了操纵、支配对方,想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和期望,创造与利用了名为“愤怒” 2023/12/10 发表想法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 他一方面被欲望控制,另一方面想去控制别人,他的行为正是长期压抑的后果。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2023年 2月18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廿八 2023/12/10 发表想法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柯林斯 >> 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成功者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柯林斯 柯林斯,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连续两任美国总统请她做教育部长,她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更是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及无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代表作有《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2023年 2月23日 星期四 农历二月初四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 [插图]雅斯贝尔斯诞辰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他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代表作有《大学之理念》《生存哲学》《什么是教育》。 2023年 2月24日 星期五 农历二月初五 2023/12/10 发表想法 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而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施泰纳 >> 星期一 农历二月初八 [插图]施泰纳诞辰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 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而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施泰纳 施泰纳(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奥地利哲学家、改革家和教育家,也是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 PART 3 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地方 2023/12/10 发表想法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不必做完美的父母,首先做柔软的、有温度的父母。 >>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不必做完美的父母,首先做柔软的、有温度的父母。 2023年 3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二月十九 对于孩子来说,不搞破坏的家长就很完美了 忌 捣乱 不要试图做好人,只要保持不做坏事就行。不要试图做完美家长,只要不做破坏型家长就足够完美了。 2023/12/10 发表想法 成为你想成为的父母 宜 换位思考 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 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2023年 3月15日 星期三 农历二月廿四 “为你好”掩盖不掉孩子受伤的事实 宜 自省 2023/12/10 发表想法 若说恩情,是父母和子女相互给予,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爱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带着爱出生,而不是带着债出生。通过爱孩子而让孩子学会爱,才能获得孩子的爱,爱里自然有感恩;无爱却要孩子感恩,是勒索和绑架。 >> 若说恩情,是父母和子女相互给予,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爱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带着爱出生,而不是带着债出生。通过爱孩子而让孩子学会爱,才能获得孩子的爱,爱里自然有感恩;无爱却要孩子感恩,是勒索和绑架。 2023年 3月18日 星期六 农历二月廿七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让父母成长的过程 2023/12/10 发表想法 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孩子是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体会至深的爱和美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 宜 自我成长 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孩子是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体会至深的爱和美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2023年 3月19日 星期日 农历二月廿八 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教育中同等重要 宜 配合 2023/12/10 发表想法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 >> 宜 视角互换 几乎所有亲子沟通问题最后其实都是一个“视角”问题,即“同理心”问题:它既简单,又复杂;它是一个母亲的一念之差,也是一些父母永远不能觉悟的高度。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 2023年 3月29日 星期三 农历闰二月初八 2023/12/10 发表想法 早教无非是这样一些内容 宜 运动 一、让孩子充分玩耍(独自玩儿、和家长玩儿或找小朋友玩儿); 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包括经典背诵、自然常识阅读等); 三、经常带孩子做运动(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或任其疯跑乱跳); 四、不训斥孩子。 总之,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动起来,并且让孩子情绪愉快,这“两动一愉快”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平衡, 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给孩子施压。 >> 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平衡, 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给孩子施压。 ◆ PART 4 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2023/12/10 发表想法 向孩子内心灌注力量的办法: 一、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而不是常常假意地竖大拇指; 二、真诚地信任孩子,而不是动不动投去怀疑的眼光; 三、给孩子自由,而不是处处给孩子设置规定; 四、看到孩子犯错误的价值,而不是处处要求完美; 五、每天和孩子海阔天空聊一会儿,而不是天天给孩子讲道理。 >> 一、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而不是常常假意地竖大拇指; 二、真诚地信任孩子,而不是动不动投去怀疑的眼光; 三、给孩子自由,而不是处处给孩子设置规定; 四、看到孩子犯错误的价值,而不是处处要求完美; 五、每天和孩子海阔天空聊一会儿,而不是天天给孩子讲道理。 2023年 4月13日 星期四 农历闰二月廿三 放心去爱,孩子惯不坏 宜 鼓舞 ◆ PART 5 没有糟糕的错误,只有糟糕的对待错误的方式 2023/12/10 发表想法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泰戈尔 >>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泰戈尔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在儿童生命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也进行了教育实践,为儿童生命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家庭与世界》《园丁集》《飞鸟集》。 2023年 5月08日 星期一 农历三月十九 大人凡事都提醒和唠叨,教给孩子的就是胆小和苛刻 ◆ PART 6 了解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建立学习驱动力 2023/12/10 发表想法 功课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对付功课需要的是智力和毅力,对付孩子需要的是智慧和爱,这是两类不同的力量。 >> ,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2023年 6月08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一 学霸为什么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 宜 智慧和爱 学霸为什么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 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功课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对付功课需要的是智力和毅力,对付孩子需要的是智慧和爱,这是两类不同的力量。 学霸在功课上的成就特别容易让他们把这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推广到孩子身上,把活的孩子等同于死的功课来对付,挫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 ——叶芝 >> 这是非常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希望更多的老师和校长能看到这一建议。 2023年 6月13日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六 [插图]叶芝诞辰 教育的意义 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 ——叶芝 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他主张写自己主观的切身体验,而非对外界的客观观察。代表作有《摩沙达》《凯尔特曙光》。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夏丏尊 >> 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夏丏尊 夏丏尊(1886年6月15日—1946年4月23日),浙江绍兴上虞人。名铸,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代表作有《白马湖之冬》《文艺论ABC》《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等。 2023年 2023/12/10 发表想法 用功”和“主动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乐学习”要创造的正是这两样。 >> 学习能力是要从儿童时期培养的核心竞争力,“用功”和“主动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乐学习”要创造的正是这两样。发现知识的魅力,发掘对学科的兴趣,呵护上进心,激活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自愿自觉地为学习而用功——这就是“快乐学习”的基本含义。教育学中的快乐学习理论是在这个框架中展开的。 2023年 6月17日 星期六 农历四月三十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 >> 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人,即独立自主、平等、自由、自食其力的人。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2023年 6月29日 星期四 农历五月十二 孩子会对信息进行加工 宜 考虑他人感受 ◆ PART 9 自信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认可的家长 2023/12/10 发表想法 凡你相信的,都能得偿所愿,无论好坏。 >> 人的每一种才能、每一种命运都是千百种因素共同造就。测试往往不能给孩子以正面激励,却会产生诸多不良暗示,对儿童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和心理基础,用正面心理看孩子,信任孩子,剩下的,就交给未来吧。 凡你相信的,都能得偿所愿,无论好坏。 2023年 9月09日 星期六 农历七月廿五 做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自信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任何时代,那些最终活出自我的人大抵都有这样的品格:永远保持对某个事业的热情无论其贵贱,永远保持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永远保持正直和勇敢而不失善意和纯朴,永远把向社会提供贡献和谋求个人利益看得一样重,永远保持爱和诚实。 >> 不赢面子,才能赢得人生 忌 要面子 拥有自己的爱好,活出自己的样子,表达自己的个性,成为自己,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不赢面子,才能赢得人生。 任何时代,那些最终活出自我的人大抵都有这样的品格:永远保持对某个事业的热情无论其贵贱,永远保持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永远保持正直和勇敢而不失善意和纯朴,永远把向社会提供贡献和谋求个人利益看得一样重,永远保持爱和诚实。 2023年 9月13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适度努力 “上进”犹如美食,是生活的必需。适宜是最好的,太多了,人会变形,也会增加生病的危险。“适宜”不是消极,而是智慧。 太执着于什么,就被什么控制。执着于一个人,就被这个人控制;执着于名,就被名控制;执着于财,被财控制;执着于收藏,被收藏控制;执着于修行,被修行控制;执着于观念,被观念控制……所有的执着都是对自我的丢弃和降低,都是自我慢性伤害。 >> 宜 适度努力 “上进”犹如美食,是生活的必需。适宜是最好的,太多了,人会变形,也会增加生病的危险。“适宜”不是消极,而是智慧。 太执着于什么,就被什么控制。执着于一个人,就被这个人控制;执着于名,就被名控制;执着于财,被财控制;执着于收藏,被收藏控制;执着于修行,被修行控制;执着于观念,被观念控制……所有的执着都是对自我的丢弃和降低,都是自我慢性伤害。 2023年 9月20日 星期三 农历八月初六 2023/12/10 发表想法 自由滋生自觉,欣赏产生自信,信任培养自律,宽容营建自尊;控制就是诱惑,担心就是诅咒,严厉就是削弱,唠叨就是扭曲。 和孩子相处中,输入多少前者,就收获多少后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永恒的定律,于一些人是一张纸的厚度,轻点即可顿悟;于另一些人是高山,甚至终身无法逾越…… >> 宜 善解人意 把一个孩子变成魔鬼很容易,变成天使也很容易,关键是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拿出的是魔鬼还是天使的面孔。 自由滋生自觉,欣赏产生自信,信任培养自律,宽容营建自尊;控制就是诱惑,担心就是诅咒,严厉就是削弱,唠叨就是扭曲。 和孩子相处中,输入多少前者,就收获多少后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永恒的定律,于一些人是一张纸的厚度,轻点即可顿悟;于另一些人是高山,甚至终身无法逾越…… 2023年 2023/12/10 发表想法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找到自己 宜 坚持自我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在洗脑式的低水平的控制之下,被控制的孩子长大后若还有反抗意识,说明控制者不够严密,还留有缝隙,生命的绿草还有可能从某个地方伸展出来。 如果年轻一代丝毫感觉不到控制的痛苦,还成为控制的拥护者,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他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 ◆ PART 10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自由的灵魂才有真正的自我思考 2023/12/10 发表想法 “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爱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 ——甘地 >> 自由最大化的时空里,人活得最自在,也最守规则。 2023年 10月02日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八 [插图]甘地诞辰 被爱过的人,才知道爱有多伟大 “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爱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 ——甘地 2023/12/10 发表想法 所谓自由,其实简单,就是家长尽量闭嘴,做好榜样,剩下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必要的时候支持孩子一下 >> 现在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普遍增强,但教育水平并不见得同步增长。人们已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高学历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业或心理方面反而很不如意。原因是一个有能力的破坏者,其破坏性要超过一般人。 高质量地爱孩子,就是把自由应用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所谓自由,其实简单,就是家长尽量闭嘴,做好榜样,剩下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必要的时候支持孩子一下。 2023年 10月06日 星期五 农历八月廿二 不应害怕孩子玩游戏 ◆ PART 12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 2023/12/10 发表想法 农耕有时,花开有序。面对一粒不起眼儿的种子,有的人仅仅看到它单调、弱小,感觉横竖不顺眼;有的人却看到它里面潜藏着繁茂的枝叶、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智慧的分水岭,也是教育的分水岭。 >> 急功近利的时代,让许多人都变得浮躁、浅薄而短见,包括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态度。 农耕有时,花开有序。面对一粒不起眼儿的种子,有的人仅仅看到它单调、弱小,感觉横竖不顺眼;有的人却看到它里面潜藏着繁茂的枝叶、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智慧的分水岭,也是教育的分水岭。 2023年 12月05日 星期二 农历十月廿三 2023/12/10 发表想法 教育中有一种障眼法就是,当我们以为是为了孩子而执意要他如何如何时,其实背后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还要清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感,父母不为面子活着,就不会把孩子搞得太累。 >> 星期三 农历冬月初八 “放手”的原则 宜 相信孩子 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只要他的选择在两条底线之上——第一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第二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是“放手”的原则。 教育中有一种障眼法就是,当我们以为是为了孩子而执意要他如何如何时,其实背后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还要清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感,父母不为面子活着,就不会把孩子搞得太累。 2023年 12月21日 2023/12/10 发表想法 以宏大的爱做微小的事, 天下将不再有难事。 在自由、民主、安全、宠爱的家庭氛围中 长大的孩子 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 在一切关系中,都不要长期陷入虚假的奉承,彼此必须有较为平等的沟通和流动,才能让关系变得健康。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可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尊重。用真诚、善意和智慧完善自己,然后用这些对待他人——如果说世上真需要讨好的技巧,自爱就是你对世界最高级的讨好。 以宏大的爱做微小的事, 天下将不再有难事。 在自由、民主、安全、宠爱的家庭氛围中 长大的孩子 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孩子没有不懂事,只有不成熟。 真正需要成长的是父母!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1.爱不只是为他提供些什么,更是允许他做些什么。 2.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3.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错误比犯错误更重要。 4.孩子天然具有不断进步的本能。 5.消灭孩子的错误,就是阻碍他的成长。 6.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 7.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翻看自己读这本书时写的一些想法,基本上都是旧观点的复盘,没有耳目一新的东西。 整本书偏向于观点输出,有些散乱,没有太多理论做根基,也没有提到实践内容。像“挫折教育”、“内驱力和创造力”、“有个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只要是教育类书籍,基本上都会有所提及。 读的过程中,感觉部分叙述有些咬文嚼字,定义也不清晰。就让我想到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谈语言学概论,说做研究如果只懂学前但没有基本的文字功底那也是不行的,当然了,越优秀的作品越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 此外,书中部分内容也让我脑海里浮现出另外两本书籍,一本是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一本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有些问题如果想深入探讨,这两本书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总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这本书理论输出浅显,没有太多知识上的扩充;作为想要get育儿技能的家长,这本书未能理论实践相结合,指导作用也不大。 此书更适合对幼儿教育没有了解的新手,教育孩子,科学的教育理念输入是第一步。
推荐吧,尹建莉是我最喜欢的教育专家之一,就其教育理念的高度,尹的任何一本书都能超越很多东拼西凑的“砖家”教育书。本书以尹建莉和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语录为主,因我较多阅读过尹的其他几本书,对比之下感觉本书可读性略差,有“故事少(案例少)说教多”的感觉。至于日历式的宜干啥忌干啥编排,对读者意义不大——宜的事天天宜,忌的事天天忌。阅读尹建莉作品还是首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要给孩子尊重和爱,自由和自主权,不要轻易发脾气,不要要求孩子完美无缺,不要控制欲望太强,不要惩罚孩子,不要讲道理,自己以身作则,榜样是最好的示范和教育,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本书比较零散的总结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怎样去做父母,简单明了,不过很好读,想起来有次看见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同事一样就可以了,我认为是在界限感的方面,不要事无巨细的控制孩子,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有不少较为深刻的见解。比如,接纳自己的平凡,不要定义孩子的“平凡”,分清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做好自己角色赋予的任务,别自我感动等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孩子是未知的,平凡或不平凡不是你现在可以决定和预料的。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当下你只需做个正常家长。
早期读过几本尹老师的书,使我对当时已上初二的孩子不再执着,开始放手,之后又读了很多关于育儿,青春期教育的书。现在充分给他自由,不再纠结于他的学习,更注重引导他去表达,去发泄,去说他感兴趣的内容,尽量去做一个倾听者和支持者。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我还没完全体会到,但自由的孩子更有生机,更多元化、多样化我体会到了。本书更像语录体、心灵感悟,语言优美,但案例不多,冲着对作者的喜爱读完书,更多案例或系统性阐述可能适读性会更好一些。
在众多育儿书中,我最喜欢尹建莉的作品,简单易学,读来心安。天知道现在妈妈养育一个孩子有多少阻力,有多少人会插手,就连陌生人都有可能跟你说一嘴。 顺其儿童成长规律,用心呵护孩子成长。这是我育儿的坚定信念。事实证明,这样的养育方法,孩子真的很好!
尹老师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如此真诚和实在,都能够让我切切实实的去运用到生活中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从小读到大》《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包括这一本书都让我学会如何和孩子相处:在安全和道德的前提下,尊重理解包容无条件的爱孩子。要时刻记住,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 与其他的教育类书籍不同,尹老师的书总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读来发人深省,又极其具有实用性,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向您看齐。
可以快读,跳读,读目录 焦虑的时候看看,挺好的。 道理学起来倒是不难,难在实践
孩子需要鼓励,积累自信,然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从容面对。遇到的每一本关于小孩子的书,我尽量去看,不仅是为了柚柚,更是让自己成长。我接受孩子是平凡人,但是希望依旧,希望其早日找到自己定位,活出自己精彩,愿秉性纯良,胸怀坦荡。 推荐本书,通过这本书,你会遇到更多的书。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时不时看看这样的“洗脑”书,既是治愈自己,也是让自己更稳定、平和、从容的回到日常中与孩子好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