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古典文库)

李宝嘉
本书列“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代表了晚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清末是我国封建社会总崩溃的时期,朝政的黑暗,官场的腐败,都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官场现形记》用如椽之笔,全方位、多角度地尽情揭露了当时官场的种种丑行:吃喝嫖赌,卖官鬻爵,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营私舞弊,压榨百姓,草菅人命,媚外求荣……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犹如一幅幅官场群丑图,笔墨酣畅,入木三分。而且,《官场现形记》对官场丑行的无情揭露,并没有停留在对有关官僚个人行为的道德谴责上,而是尝试着将封建官僚体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官僚体制的种种
浙版数媒

● 《古典文库: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全书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 ●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 故事中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 ● 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作者是清代的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生于同治六年,死于光绪三十二年享年四十岁。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之快,极为少见。少随伯父从宦山东,对官场风习颇为谙熟。后因累试不第。乃赴上海办《指南报》,后又办《游戏报》,上海于是遂有小报出现。其后他将《游戏报》出售,又另办《繁华报》。自1903年起,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1906年以瘵卒。李宝嘉长于写小说,又工篆刻。主要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中国现在记》、《庚子国变弹词》和《芋香印谱》等。 本书1903年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有1904年粤东书局石印本、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本次整理,以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为底本,并参校粤东书局石印本。全书分为五编,每编十二回,共六十回。以如椽之笔,全方位、多角度地尽情揭露了清末官场的种种丑行,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笔墨酣畅,入木三分。

万文典

作者有名言,道破世间相。酸甜苦辣,滋味遍尝;嬉笑怒骂,皆为文章。 1.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忽然而已,白驹过隙。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区区一人身,如盲龟穿木,名利和权势,愁苦和病态,蝇营狗苟,熙熙攘攘,名利本为浮生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试问哪个人,能不为名利所累,堕落在利门名路的牢笼中呢?! 2. 官财棺材,升官发财,有棺有材,梦幻空花,并非没有,甚荧惑人。更有甚者,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日暮西山,弥留之际,抵死不悟,举世滔滔,大有人在。这是多痴的人,要多高的枕头,才能做此黄粱美梦?!即便如此,虽九死还魂于轮回转世,三界六道贫子正迷家,殊堪可叹,至可怜悯! 3. 大成至圣先师,言者谆谆善诫。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晚年戒之在得。色斗得三字真言,只盼听者勿藐藐。一、莫将容易得,反作等闲看。二、莫作闲学解,埋没祖师心。否则那可真真是,对牛弹琴般鸡同鸭讲: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4. 南怀瑾先生曾有言:假如学者没有书生气,军人没有粗暴气,商人没有铜臭气,这是第一等人。出世入世,两两相忘,维摩居士,逍遥快活,可得道妙,三十六宫,如沐春风,得大自在。

乖小孩就很乖

感觉跟之前看的《儒林外史》行文结构很相像,人物都是移步换景似的出,没有贯穿全文的主角,写到哪个是哪个,也算是“官场百态,众官百相”。 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人物,首先是庄大老爷,我个人认为他是全文最有头脑的,办事严谨城府极深,虽说未必是一个完全的好官,但能做到保全自己又不至于完全泯灭良心,也算是圆滑世故而不令人生厌; 其次是庄大老爷手下的捕快头儿,好一个聪明机敏的破案能手,可惜只有一个假名高升,作者也没有好好给他个名字; 文七爷,全文唯一一个作者三番五次夸样貌的,文中说他“不要说女人见了欢喜,就是男人见了也舍他不得”,我是真忍不住好奇这男人到底有多好看; 刁迈彭,为人心思缜密、惯于钻营、手段毒辣,对他印象深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多正派的人物,实在是这人实在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占人遗产,欺负人家遗孀,他是真不怕张守财半夜去找他; 着墨不多的安徽抚台,处事不卑不亢有骨气,不会因为对方是长官的女婿就上赶着巴结,面对当时国人的孱头情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单道台,办事手段跟庄大老爷有几分相似,却是让人觉得讨厌多了,庄大老爷心里多少装点百姓,他这人可好,一心为己绝不为民,且演技极佳,演艺圈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于舅太爷,虽然算是在文章末尾出现的一个人物,但他为人正直朴实,全文难得一个没有做过投机倒把之事的人,身边要是能有这样一个长辈或者朋友,也是很幸运了。 文中有一句话挺有意思——“我们当佐班的竟不晓得是些什么东西,养出来的儿子都如此的下作!” 这句话让我难过了很久,因为我很轻易就联想到了底层命运的轮回,而我就是其中一轮。 有点矫情了,止住。 好人未必有好报,恶人未必有恶报。 读完《官场现形记》,感悟挺多的,但是只能意会,有些话实在辛辣,值得细琢磨。也不禁感叹中国人都是顶会做官的,也不能说中国人,凡是官场,到了一定的阶段,腐败的情形都不相上下。 最后,作为一个现代人,真诚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法治清明,社会长治久安! 清末会是永远的过去式。

乡村振兴

这本书我读了一半,现在打算弃书,怎么说呢,这本书里面的政治生态就是,你不管去哪里,都要有钱,有钱你能买官,有钱你能买命,有钱你能买人,在这本书里,好像就是觉得钱在书里都不是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点小算盘,一点小差事都能捞不少油水,跟现在的社会确实差了好多了。 其实就当前来讲,现实中的社会、尤其是体制内而言,到处都是审计审查、选人用人专项审查、巡视巡察啥的,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做事情很多也是要干部自己贴钱去搞,搞不好还要上纲上线问责处分,更不可能说是捞油水了。虽然央视、人民日报啥的天天都会有发谁谁谁被查,谁谁谁被双开之类的,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是以前的那些劣迹斑斑曝光出来了而已。 就我们这代体制内的人而言,不可能会有大富大贵的,刨除家里有矿的另说,就我们这代人而言,等我们老了,谁要是家里很阔绰,不用怀疑,一定有搞其他什么副业或者是有其他贪腐的情况出现的。 因为这本书的内容篇幅实在过长,看了好久下来,都觉得这本书其实来来回回都是在讲谁谁谁花钱,买了什么官,买官发生什么事,又得罪了谁,去找谁帮忙,怎么花钱怎么送礼,怎么找小姐怎么瞒家人,怎么联姻壮大势力,怎么保住帽子,怎么压榨百姓,怎么捞钱,怎么勾结外国人一起捞钱等等,一来是整体大环境跟我们目前是完全不同了,二来是远远不是我们这些小打工人能够触及的层次,三来是我们如果看的越多,会越觉得官场黑暗厌恶,如果没有清醒认识的人,可能还会动摇自身的制度自信呢。

~_~ghost

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这本书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 这本书是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一系列官场故事,刚开始读的很费劲,因为里面有不少官场上的专有名词看着云里雾里,虽然不影响对故事整体含义的理解。但感觉还是带标注的版本看起来会省力一些。 本书中各个故事的主人公,作者为他们起的名字都很有意思,颇具讽刺意味。 下面这些名字转自豆瓣用户油菜花先生 1• 魏翩仞——>为骗人 2• 魏翘,表字竹冈——>敲竹杠 3• 单舟泉——>善周全 4• 蒋大化——>讲大话 5• 梅飏仁——>没样人 6•卜琼名——>剥穷民 7• 施步彤——>诗(实)不通 8• 萧卣才——>小有才 9• 申守尧——>伸手要 10• 随凤占——>随风站(类于顺风倒) 11• 贾世文——>假斯文 12• 时筱仁——>实小人 13• 胡周——>胡绉 14•萧二多——>小耳朵 15• 贾筱芝——>假孝子 16•区奉人——>趋奉人 17•刁迈彭——>刁卖朋 还有什么黄二麻子什么的,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另外本书最经典的地方就是结尾,借小说人物梦境景象反映真实晚清官场臭气熏天,丑态百出,魑魅魍魉,形形色色的人物跃然纸上。作者将寻找政通人和,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之法门留与后人解决,某种程度也算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与怀揣希望吧。 这是本好书,值得推荐,但具体感受就不说了,见仁见智。

WWW

在2020年过年时候开始看的,那时候正是负面新闻满天飞的时候,对照此书,心中甚至感觉这个世界依然无可救药,这部小说里号称被烧掉下半部书,竟似永远写不出了。 但是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以后,我们中国还是给出了最后的答案,在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大事,政府透明运行高效协同的情况下,黑暗的世界正在一步步展现光明。 我相信现在依然存在的那些昏暗的故事一定会得到光明的答案,不管是苏州的许某某,还是山东的鲍某某,还有那些迟迟没有调查结果的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事件,一定会被揭开盖子,还人民群众一个朗朗乾坤。

我笑着呢

清末的官场,行之将死,随处可见的腐败弥漫在整个官场之中,上至总督巡抚,下至县令典史都在疯狂的为自己牟利!你有钱你就能平步青云、利益集团官官相护疯狂的蚕食着大清那虚弱的身体。科举主考官不是去选拔人才,而是去选拔“人财”、上位者不再看你有没有能力,而是看你有没有能“利”……真可谓,官场如商场,疯狂用钱买!!!官场之人、谨小慎微、谄媚上级、剥削下级…… 开篇以寻常百姓不知官为何物,却知当官有钱赚起,可谓把当时官场腐败早已深入人心描写的淋漓尽致…… 卖官鬻爵这是当时官场常规操作,暂且不提,且说有统领为吃空饷,使得兵营从不满员,上面检查便找一些泼皮无赖充数,本就是无赖再披上一身官家皮更加无法无天,让百姓叫苦不堪!出兵剿匪,匪未见一人,只有兵患如匪更甚匪,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统领为自己官位竭力辩护,当地县令为讨好统领而尽力隐瞒,官官相护,朗朗乾坤下,头顶却似一片乌黑! 为讨上司欢心出卖女儿,四询老太认二十桃李年华女子为母只为了一官半职…… 为了自己利益,侵吞兄弟家产,让百姓倾家荡产,自己却平步青云,为官不保护百姓财产而是图谋百姓财产,为弟不保护嫂子而是算计嫂子,实乃不仁不义、无道无德,可笑至极!! 为一己私欲便出卖国家,使得国家主权丧失却还沾沾自喜,认为无伤大雅,对待洋人如儿子般不敢有丝毫怠慢,真是奴颜媚骨,贱骨头。 当官的吃的满嘴流油、肥头大耳,调任时仍以清官自居犹如当时妓女本以靠身体吃饭却仍称清倌人一样如此表里不一、实乃可笑! 内有腐败之蛆不断蚕食,外有列强之狼眼冒绿光,真乃皇朝将死、命数已定……! 虽是小说,恐有夸大,但为官的害处却不见得就文中所写,人性如此罢了。

lzislz

刻画晚清官场的丑态众生,转场十分丝滑,各式人物涵盖很全,各有特点。书中最后一点点比喻的写法,堪称全书总结。 原来这山上并不光是豺、狼、虎、豹,连着猫、狗、老鼠、猴子、黄鼠狼,统通都有;至于猪、羊、牛,更不计其数了。老鼠会钻,满山里打洞,钻得进的地方,他要钻;倘若碰见石头,钻不进的地方,他也是乱钻。狗是见了人就咬,然而又怕老虎吃他,见了老虎就摆头晃尾巴的样子,又实在可怜。最坏不过的是猫,跳上跳下,见了虎、豹,他就跳在树上,虎、豹走远了,他又下来了。猴子是见样学样。黄鼠狼是顾前不顾后的,后头追得紧,他就一连放上几个臭屁跑了。此外还有狐狸,装做怪俊的女人,在山上走来走去,叫人看了真正爱死人。猪、羊顶是无用之物。牛虽来得大,也不过摆样子看罢了。我在树林子里看了半天,我心上想:‘我如今同这一班畜生在一块,终究不是个事。’又想跳出树林子去。无奈遍山遍地,都是这班畜生的世界,又实在跳不出去。

人类观察者

《游戏主人》 小说作者是李宝嘉,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名字多取吉利含义,又彰显那时的诸多规矩。若说那名字是老天爷定的,是那”封建的糟粕“罢,这位仁兄的笔名可真真是惊煞到我了——游戏主人。乍一看我还以为这是哪位当代网络文学大家的笔名,之后,在阅读中逐渐理解了这个笔名的真正含义。 《官场现形记》,初闻标题便觉得与备受鲁迅推崇的《儒林外史》关系不浅。说到吴梓轩的《儒林外史》,那我可熟,当时就是在初中“误读”此文,对自己身处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更是对官场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回归正题,都知道《儒林外史》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祖师爷,我仔仔细细对比了这”爷孙“两部小说,”爷爷“的文章构造精妙,文辞也更显得有文化些且不论,重点,是这”孙子“,还确实争气! 怎么说呢? 仅从书表面的厚度上看,《官场现形记》就比《儒林外史》厚了近一倍。我左思右想,恍然大悟:“大人,时代变了!”(一句黑话)吴老先生出生在“康乾盛世”,虽同是科举落榜的“沦落人”,终究到底恨的不过是官场、是小人、是自身命运;而李宝嘉不同,他接触的思想和他本人的经历让他的恨,更深。他恨的是制度,是时代,而这个时代让他恨的边界更广,接壤了西洋,甚至回应了世界。 或许是时代太复杂,世界太疯狂吧,我居然感到李先生的恨落不到实处。是恨赵书生的懦弱天真吗?是恨百姓永远愚昧而精明吗?还是恨各层官员汲汲于名利呢?荒谬的是,人人都偏偏有着追求,而在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隅,所有或高尚或世俗的追求目标都被合理化,而其追求的手段和路径又都彻底扭曲了。这或许便是所谓——世界是歪的,我只要歪了,那一切就正常了吧? 《官场现形记》,到底是畜生变成了人呢,还是人变成了畜生?《世界繁华报》,是谁的世界呢,又是谁的繁华?我们的世界逐渐病了,谁人又有错呢?或者说,谁还能认识到错呢? 一点点题外话,和历史系的同学聊近代史,谈到晚清,她说晚清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最后一次的不体面。我突然不寒而栗,我理解了她的话外之音——中国的体制稳固如斯,封建社会存续了千年,硬是被外力打破,才恍恍然有人跳出体制思考问题。晚清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不是毁于“自己人”,这实在恐怖,我曾醒时梦时都思考过,在一个扭曲的社会怎么存活,后来发现,我能找到的问题都是无解,都早被社会默认了。在一次次大人恼羞成怒时,在一次次同伴缄默不言时。 所以,回看李先生的选择,还是游戏人生吧,虽做不了什么改变社会的事,也做不了什么把握自己的命运。可在游戏上,倒是能肆意一番,做一回主人。

Shine_Lee

讲述了清末官场中的林林总总,从京都到省城再到地方,卖官鬻爵,吸食鸦片,欺压百姓,谄媚洋人,把官场中种种丑陋的嘴脸都扒开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吾辈在位的,以此为镜,为百姓为国家多做贡献,而不是想着学习里面的门门道道!

Booker

官场现形,何物现形?牛鬼蛇神之现形。 西游记中师徒途径八十一难,妖魔鬼怪要来害你便是直来直去,少见有妖怪一见师徒便大献殷勤,明里灿烂笑容,背里想法设法地敲骨吸髓?如此想来,鬼怪相比于人真是单纯得多,一脸人畜无害的现形之人才是猛于妖魔鬼怪。 书中人物颇多,虽已唤不上名来,但其中人物故事着实令人开眼。 竟有人能如此会钻营,人情世故研究的通透,一遇机会便能翻身把歌唱。 竟有人能如此心思细腻,八面玲珑,一场危机竟能转化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 竟有人能如此演技了得,把两头人蒙在鼓里,自己得了实在,还能让两头人称赞。 竟有人能如此糊涂,跟你称兄道弟的人伙同你的枕边人骗你钱财,他将你所遇困难解决,你感激万分,献上重金,殊不知这坑便是由其设计。 唐僧师徒不是只有去西天取经才会遇到妖怪,俗世中又何尝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他们有的表面衣冠楚楚,高高在上,众人膜拜,私下却龌龊不堪;有的跟你称兄道弟,要好的不得了,私下却搜肠刮肚地想把你敲骨吸髓。 时过境迁,我们眼前是旧时代的新世界,也将会是新时代的旧世界,但无论何时,豺狼虎豹,牛鬼蛇神还是无疑轮回于每一代人身上,光明中是人,阴影中现形。 谁能好得过人?谁能坏得过人? 谁能精明得过人?谁能糊涂得过人?

没有河没有岸

只看了二十回,三分之一的内容,先放下书本,容我缓缓。为什么提笔写点评,写的是官场,但我看到的满纸的利欲熏心,看到的最原始的人性,看到有点看不下去,黑漆漆的有点窒息。 小说从陕西同州府的一个乡试考生开始,我以为极为巧妙。科举自隋唐开始,就是众生入仕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途径。而隋唐文化中心就在三秦大地,开场极为精细地描写了赵温一家中举之后种种行为,我觉得李伯元就是以此为引子,就是在说中国官场文化的历史源头,从源头就开始烂了,入仕之后只会更烂。 前二十回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山东对外经贸委的陶子尧,怀揣公款来到魔都,怎么一步步地被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腐化,从给自己打气不叫局吃花酒,到最后鼠首两端沆瀣一气。一波波出来的所有人物,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把“利”这个大字几乎都刻在脑门上。 这是一部分不清年代的官场纪实报道,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报告文学。如果你没有看清世界,随时都可以翻开读读。但如果看清了又颓丧了,建议再去看看鲁迅,愿年轻人都摆脱冷气,向上走。

申思涵

小时候家里就放了一本旧书,是这本《官场现形记》,里面的纸很脆,是泛黄的,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旧漆墨和潮湿霉菌混合的气味。书的页一页之间是线缝合的,这是老爸读书时候留下的应该是。一直到高中,我的语文水平才允许我开始读这本书。当时借用课间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迷迷糊糊地读完了,只记得挺好看的,具体有什么收获全全不记得了。现在工作一年了,又想再读一遍,可惜之前的那本老爸的旧早已找不到了。 为人处事的哲学反思,清末小说,值得一读❤️ 全书的高潮:“原来这山上并不光是豺、狼、虎、豹,连着猫、狗、老鼠、猴子、黄鼠狼,统通都有;至于猪、羊、牛,更不计其数了。老鼠会钻,满山里打洞,钻得进的地方,他要钻;倘若碰见石头,钻不进的地方,他也是乱钻。狗是见了人就咬,然而又怕老虎吃他,见了老虎就摆头晃尾巴的样子,又实在可怜。最坏不过的是猫,跳上跳下,见了虎、豹,他就跳在树上,虎、豹走远了,他又下来了。猴子是见样学样。黄鼠狼是顾前不顾后的,后头追得紧,他就一连放上几个臭屁跑了。此外还有狐狸,装做怪俊的女人,在山上走来走去,叫人看了真正爱死人。猪、羊顶是无用之物。牛虽来得大,也不过摆样子看罢了。”

东风无界

一切新闻皆旧事。此书看见了疲惫世道下的人心机巧,却也道不尽千百年来难免小人得志。 人生来本无相,继而有了思想和改造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本相发于情,人相生于欲。有相施非恩,无相事无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我们这些自以为能人的人啊,只是有了更复杂的相,终究是渡人不如渡己。即便是打着干实事名号的情怀,有时也掺杂了以外界成就自我的虚妄之心。 作为在复杂环境中生长过的人,挺过来容易迷信自己的能力,而忘记了自己的自励自律。确当怀有仁恕之心,始终保持一分对欲生相的敬畏。今天我们看别人笑话,却时常因自己能就肆意妄为,何知就不会堕落到邪魔外道上呢。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还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无法达到目的的时候,当看自己修为够不够,而不宜擅动干戈,结果毁了别人又未必成就自己。做事做的是内在修为啊。

Cat D

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才把这本读完,因为听了许子东老师的20世纪中国小说课,他花了差不多2讲的时间来讲这本。确实也是刻画了清末的官场生态,形形色色相关的人物,读的时候感触很深,太阳底下无新事,现在的官场也基本上还是这样,欺上瞒下,每个人都在算计自己的利益和心思。 全本很长,但是故事其实算是几话一个独立的章节,读起来不枯燥,白话文也比较好读,可以消遣的读读看。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