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快活,独自一人也快活。” 看着这段诗,不由想起Alfred神父的《快乐是一段旅程》: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Dance, like no one’s watching.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摆脱忧虑的书。卡耐基的书在国内版本和内容范围比较杂,人性的优点原名就叫《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果麦出版的这个版本,内容与其他书差不多,排版却比《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要好太多,规整规整把51条装进了这里。 如果做个ppt的话,大概框架就是: 忧虑真是有伤身体。 分析分析你在忧虑什么。 忧虑是种习惯,要试着打破这种习惯。 怎么打破? 1.调整心态,保持心态平和。 2.如何看待他人的批评评价,不因此焦虑。 3.如何避免身心疲惫和失眠,别再心力交瘁了。 然后,着眼当下。努力工作,妥善理财。 其中要点,30条也好,51条也罢,就不列举了。因为,虽然书读薄了就这些,对于正处在忧虑中的人来说,不如回到书中,看看案例和说解,让这些原则在心中越读越厚内化了,也就真正获得了力量,摆脱了忧虑。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喜欢书中的几句话 听着,只要你还能吃,能走,不受病痛折磨,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你应当坐下来,冷静地面对现实。如果你能把一半用于担心的时间用在解决问题上,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了。忧虑只是你自己养成的一个坏习惯。 当我恐惧的事情真正到来之时,我就会被赋予迎接它的能力和智慧。 我熬得过昨天,就熬得过今天。我不允许自己去想明天会怎么样。 不公的言论是变相的赞美,因为人红才会是非多。 告诉他:“上帝,我无法再独自战斗下去了。我需要你的帮助、你的爱。请宽恕我犯过的错,涤清我心中的杂念。请指引我通向平和安康的道路,让我内心充满爱” 请记住,感恩是教养的结果。如果你希望子女懂得感恩,就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人“不仅要学会在逆境中忍耐,还要学会爱上逆境” 艾默生《论自立》中所言:“随着学识渐长,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意识到:嫉妒即无知,模仿等同于自杀。无论是好是坏,都必须接受自我。尽管广褒宇宙中充满了善与美,但只有在上天赐予的这块自留地上辛勤耕耘,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个人身上蕴藏的潜力都独一无二,除了自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你有能力做什么,如果你不亲自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胜任什么。”和我们原本能够成为的样子相比,人类只觉醒了一半。我们只运用了身心潜能的一小部分。每个人都拥有广阔的开端,却活得越来越局限。人类拥有许多潜能,却被习惯性地漠视。 感恩之情是教养的产物,在粗鄙人身上见不到。 想让过去对现在产生价值,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从中受益,然后把它忘记。 愿上帝赐予我安宁,接受无法改变之事;赐予我勇气,改变能够改变之事;并赐予我分辨二者的智慧。 当我们不再与已发生的事情作对的时候,才有力量开创更丰富的人生。 如果我们抱怨、反抗,心生怨恨,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唯一会被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境遇本身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是我们对境遇的反应了我们的感受。 “法律对琐事不以为意。”忧虑的人们喏想得到心灵的安宁,也应该这样做。 忧虑袭来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当你有事要做的时候,而是当一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那是,你思虑万千,极尽想象之能事,提出所有荒诞的可能性,夸大每一个细微错误。你的心绪就像空驶的汽车,在路上狂奔,威胁要把轴承耗尽,甚至把自己撕成碎片。而治疗忧虑的方法是让自己全心投入建设性的工作。
如何停止忧虑这书我开始看时,其实是不喜欢的,因为我看了上面的讲述,觉得如果要我写一页都不用,我就能写完的,他居然还反反复复的给我讲几十页,觉得他挺啰嗦。而且其实要让他的故事情节,其实最后的变好变坏,完全是掌握在作者手中的,根本没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上面的故事不够生动。不过还好后面的几个故事我也看了,写的很好,才让我最终决定给它四颗星。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忧虑时,我们需做的是这几点。 第一:对于已经发生但却无法挽回的事情,懊恼没有用,我们此刻该想的应该是三点(1)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2)事情已经发生该怎么做(3)怎么避免再次犯下此类过错。 第二:我们该为自己的忧虑设置止损线,当我们为某件事持续烦恼时,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在担心的这件事对我到底多重要。(2)我们该将止损线放在何处,从而才能忘记这件事。(3)我在这事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经历到底有没超出它的价值。 第三:过去的已然翻篇,要做的是从过去的事中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现在。 第四:对待忘恩负义的人,我们得记住三个原则。(1)记住其实单纯的给予不求回报,这样在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才是最开心的。(2)感恩是教养的结果,如果我们希望子女知恩图报,就要好好教育他们。 第五预防疲劳,保持精神充沛的六种方法。(1)上床睡觉时,不要等到累了才休息,学会好好躺下,放松自己的大脑,自然而然就能够入睡。(2)学会在工作中小憩。(3)学会清理自己的书桌,在书桌上只需留下自己手头的相关文件。(4)遇到事情时,得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事物,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决策所需的信心,就立即着手解决,不要拖延。 第六把自己做过的蠢事一件件的列举出来,时常自我批评。既然我们无法做到事事尽善尽美,那就主动去寻求公正有益的一些建设性批评。 第七在生活中我们还得学会如何为自己做一个生活小账本。而且还得每天逐一按照自己的花费记账。从而学习如何为自己做预算,学会如何明智消费,量入为出。 第八: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情况大致分为这几类。(1)房租太贵,开店除成本,别说赚钱,要是不亏本那都是万幸。(2)人类懒惰的速度,让现在的很多人都已经不愿再跑到实体店去消费,直接在网上,动动手指就能货到付款,方便且实惠。而且现在科技的速度越快,人工只能的速度越快,人类也就只能成为二级分化,勤劳的大脑越宜勤劳,而懒惰的家伙,可能也会随着手脚的安逸舒适让自己的大脑也渐渐开始停止工作。(3)我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需要回到过去,因为时代在发展进步,所以我们还得顺应潮流,跟上步伐,想想我们的以后该做些什么。(4)流量是客流量的天敌,传统店铺讲的是客流量,而互联网讲的是流量,虽然传统店铺正在被互联网消灭。但许多只有用人才能做到的像按摩,还有洗脚,看电影,吃饭,理发等等这些只有自己的亲身体会才能完成的消费,可以永远做。 你我都站在过去与未来二个永恒的交汇点上,浩瀚的过去永远存在,而未来也将永远前进,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也不可能活在永恒。因此任何尝试都将损毁我们的体阔。所以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好心情,满意的活在当下,活在我们唯一拥有的这个时刻。因为这份良好的心态,通常会让我们好好考虑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让我们有逻辑,并且有建设性的计划。还有最后要时常想想自己的所得,若想战胜忧虑,开创新生活,就得多想想你得到的
#读书打卡 2023一季度36/45 书名:人性的优点: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 作者:[美]戴尔·卡耐基 译者:陶曚 出版时间:2017-07 按照下述步骤,解决你眼下的某件烦心事。 问题一:我在担心什么? 问题二:我能做些什么? 问题三:我将采取哪些步骤? 问题四:什么时候开始付诸实践? 为什么“保持忙碌”这么简单的行为能够赶走焦虑?因为它符合心理学揭示的一个基本规律:无论多聪明的人,都无法同时思考多件事。 “如果没有规划,生活将失去意义;如果没有意义,生活将以崩溃告终。” 原则1:用忙碌驱逐忧虑。行动是治愈忧愁的最佳药方。 原则2:不要为琐事烦恼。不要让生活的鸡毛蒜皮毁掉你的幸福。 原则3:用概率排除忧虑。问问自己:“这件事发生的概率究竟有多高?” 原则4:接受无法避免之事。如果事情不是你的能力能够改变的,告诉自己:“事成定局,没有其他可能。” 原则5:为忧虑设置止损线。判断事情值得焦虑多久,不要浪费更多时间。 原则6:把过去留在过去,不要试图做无用功。 「不想因为别人不知感恩而生气或忧虑,就记住这三个原则: 1.与其担心别人忘恩负义,不如不要抱有期待。 2.请记住,获得幸福的唯一方法并不是期待回报,而是单纯地为了给予的快乐而付出。 3.感恩是教养的结果。如果我们希望子女知恩图报,就要好好教育他们。」 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的人“不仅要学会在逆境中忍耐,还要学会爱上逆境”。 我对成功人士的生平了解越深入,就越确信大部分人的成功源自逆境。逆境刺激他们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从而得到超越常人的回报。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我们的弱点意外地帮助了我们。” 为什么日行一善能够对行善者产生惊人的影响呢?因为取悦他人能够让我们不再总想着自己,而焦虑、恐惧和忧郁正是源于对自己的过度关注。 倾诉能够收获建议和同情,但真正起作用的,是语言的巨大治愈能力。 「想要减少财务忧虑,请遵照下述十一个原则: 1.坚持记账; 2.按自己的需求合理制定预算; 3.学会明智地消费; 4.量入为出; 5.如果需要借钱,借这个机会累积信用额度; 6.为疾病、火灾等意外情况做好保障; 7.不要让你的人寿保险以大额现金形式结算给受益人; 8.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 9.开源节流,用烤箱挣点儿外快吧; 10.永远不要赌博; 11.如果财务状况无法改善,至少对自己好一些,不要为了无法改变的事情郁郁寡欢。」 费尔普斯教授的五个方法小结如下: 1.充满激情,活得有滋有味。“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来对待。” 2.读一本有趣的书。“我一度抑郁了许久……阅读了《卡莱尔的一生》……我沉浸在这本书的阅读中,以至于把自己的抑郁情绪抛在脑后。” 3.运动。“另一段情绪低落的时间里,我强迫自己每天都让身体动起来。” 4.工作的时候心态放松。“我很早就懂得在匆忙、焦虑和高压下工作是一件愚蠢的事。” 5.遇到困扰的时候,换个角度这样问自己:“两个月以后,现在的坏运气就烟消云散了,那我现在为什么还要为这件事忧虑呢?不如现在就用两个月之后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吧!”
卡耐基是20世纪最负有盛名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听闻这本书经过了作者几十年的整理,为克服焦虑 困惑,提出一套简明易懂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觉得还是挺享受的,确实改变了心境。这本书对于困惑的心灵或者不困惑的心灵,的确都带来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的作用。为了使印象更加深刻, 提炼出了一部分内容。 1 忧虑的基本事实 摆脱忧虑:“重点不是聚焦于模糊的未来,而是着手于清晰的当下。” 人类的救赎之日就是当下。如果终日对未来忧心忡忡,那么能量消耗、精神苦闷和紧张忧虑将与我们如影随形…… 用古罗马人有一个词形容这个道理——“及时行乐”,或“把握今天”。是的,把握今天,并活到极致吧! 2 分析忧虑的基本技巧 遇到令你担心焦虑的问题,请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运用威利斯·H.卡里尔的神奇法则。 1.问问自己:“最坏的可能是什么?” 2.万一发生了最坏情况,做好接受它的心理准备; 3.冷静地着手改善最坏情况。 一旦我们接受了最坏情况,也就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这意味着情况只会更好。 3 打破忧虑的习惯 四个步骤可以摆脱了90%的忧虑: 1.清晰地写出我在担心的事情; 2.写出我能做些什么; 3.决定应当怎么做; 4.立即按照决策执行。” 其中第三个步骤是整个方法的重中之重:做些什么。 除非最终付诸行动,否则任何分析都是浪费精力。 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一旦做出决定并且把执行提上日程,就把其他职责抛到一边,也不要在意结果。 4 打破忧虑的习惯 你需要保持忙碌。忧心忡忡的人们只有在忙碌中忘记自我,才能避免在绝望中凋零。 萧伯纳的见解再正确不过了。他用这句话概括了忧虑的本质:“痛苦源自有时间琢磨自己是不是快乐。” 英国政治家迪斯雷利曾言:“生命如此短暂,不值得为琐事计较。”接受无法避免之事。 如果事情不是你的能力能够改变的,告诉自己:“事成定局,没有其他可能。”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名言:啊,像草木与动物一样,接受夜晚、风暴、饥饿、嘲笑、意外和拒绝吧! 5 心态平衡的七个方法 原则1:让心中充满平和、勇敢、健康与希望,因为“思想塑造人生”。 原则2:不要报复敌人,因为得不偿失。让我们像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样,不要浪费一秒钟时间想那些我们讨厌的人。 原则3:与其为别人忘恩负义而烦恼,不如不对别人抱有期待。请记住,耶稣在一天之内治好了十个麻风病患者,却只得到了一人的感谢。我们凭什么期待自己比耶稣得到更多感谢呢? 请记住,获得幸福的唯一方式,是享受给予的快乐,不期待对方的感激。 请记住,感恩是教养的结果。如果希望子女懂得感恩,就要以身作则。 原则4:多想自己的收获,少想自己的烦恼。 原则5:不要模仿他人。找到自我,从容做自己,因为“嫉妒源自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 原则6:如果命运交给我们一颗酸柠檬,试着用它榨出柠檬汁。 原则7:让我们忘记自己的不幸,试着为他人创造幸福。“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6 战胜忧虑的黄金法则 治愈忧虑的最佳疗法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种精神价值,正如威廉·詹姆斯的形容,它带给我“一种全新的对生活的热忱……更多层次的生活,更广阔、更丰富、更令人满足的生活”。信仰带给我信念、希望和勇气,把压力、焦虑、恐惧和担忧阻隔在外。它赋予我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极大地增加了我的幸福感和生命力。它帮助我“在生命的流沙中”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安宁的绿洲” 祷告都能够满足人们这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 1.祷告让我们把内心的忧虑用语言表达出来。 2.祷告让我们感觉身上的重负有人分担,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3.祷告是行动的助推剂,我想没有人会每天祈祷收获,却从不作为。祷告是人能产生的最有力的能量形式。 7 如何避免因批评而焦虑 原则1:不公的言论是变相的赞美,因为人红才会是非多。 原则2:尽力而为,然后撑起内心的伞,无论风吹雨打都置之不理。 原则3:把自己做过的蠢事写下来,时常自我批评。既然我们无法做到事事尽善尽美,不妨学学利特尔先生,主动寻求公正有益的建设性批评。 8 防止疲累和忧虑的六个方式 原则1:不要等到累了才休息。 原则2:学会在工作时小憩。 原则3:家庭主妇要学会如何在家里休息,进而保持青春。 原则4:培养下述四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①清理书桌上所有资料,只留下和手头工作相关的文件。 ②按照轻重缓急处理事务。 ③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决策所需的信心,就立即着手解决,不要拖延。 ④学会组织、委任和监督指导。 原则5:以工作热情击败忧虑和疲劳。 原则6:请记住,没有人会因为失眠而死,为失眠担心对你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失眠本身。 9 怎样找到令你快乐的事业并取得成功 如果你喜欢你在做的事情,哪怕工作再长时间,你都不会觉得这是工作,反而觉得像是消遣。” 对自己的工作抱有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对他做的事情毫无兴趣,甚至认为自己被安排在错误的位置,自己做的事情没人赞赏,才华被浪费,那么必定会导向精神疾病或有诱发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出于同样的原因,人同样会在职场上精神崩溃。如果商人厌恶自己做的生意,也很可能会亲手毁了它。 10 如何减少财务方面的烦恼 70%的忧虑与金钱有关 1.坚持记账; 2.按自己的需求合理制定预算; 3.学会明智地消费; 4.量入为出; 5.如果需要借钱,借这个机会累积信用额度; 6.为疾病、火灾等意外情况做好保障; 7.不要让你的人寿保险以大额现金形式结算给受益人; 8.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 9.开源节流,用烤箱挣点儿外快吧; 10.永远不要赌博; 11.如果财务状况无法改善,至少对自己好一些,不要为了无法改变的事情郁郁寡欢。 11 战胜忧虑的故事 其中之一:费尔普斯教授的五个方法小结如下: 1.充满激情,活得有滋有味。“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来对待。” 2.读一本有趣的书。“我一度抑郁了许久……阅读了《卡莱尔的一生》……我沉浸在这本书的阅读中,以至于把自己的抑郁情绪抛在脑后。” 3.运动。“另一段情绪低落的时间里,我强迫自己每天都让身体动起来。” 4.工作的时候心态放松。“我很早就懂得在匆忙、焦虑和高压下工作是一件愚蠢的事。” 5.遇到困扰的时候,换个角度这样问自己:“两个月以后,现在的坏运气就烟消云散了,那我现在为什么还要为这件事忧虑呢?不如现在就用两个月之后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吧!” 6/熬得过昨天,就熬得过今天! 其中之二:接受已发生之事,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如果你已经跌入低谷,接下来唯一的方向就是向上 其中之三: 底特律的一位著名心理专家告诫告诉我无论是在工作、开车、用餐还是准备入睡,我都不能忘记放松。他还说,不懂得放松神经就等同于慢性自杀。 最后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就在今日 1.就在今日,我决定快乐起来。让我们相信亚伯拉罕·林肯所言不假:“大部分人决定多快乐,就会有多快乐。”快乐是内心的感受,并不取决于外部条件。 2.就在今日,我要试着让自己适应世界的步伐,而不是要求世界适应我的欲求。我会坦然接受我的家庭、事业和运气,调整自己适应它们。 3.就在今日,我要好好爱惜身体。我会锻炼身体,关心它,呵护它,不滥用它,也不忽视它的需求,这样身体才能完美地执行我的指令。 4.就在今日,我会试着强化头脑。我会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做精神空虚的人。我要阅读一些需要刻苦、思考和专注的书籍。 5.就在今日,我要通过三种途径磨炼灵魂:我要做好事而不被人知道,还要遵从威廉·詹姆斯的建议,为了磨炼自己,主动做至少两件不想做的事情。 6.就在今日,我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我要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衣着得体,言谈谦逊,举止文雅,不吝惜夸奖,不苛求他人,不对任何事物吹毛求疵,也不尝试控制或改变任何人。 7.就在今日,我会试着活在当下,不再奢求一次性解决所有人生问题。如果让我坚持一辈子,我大概会望而却步,但是坚持当下的十二个小时我一定做得到。 8.就在今日,我要开始制定计划,写下每小时的安排。我或许不会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但至少计划会帮我避免仓促行事和优柔寡断这两大难题。 9.就在今日,我会花半小时安静地放松独处。这半小时里,我要想想上帝,促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生活。 10.就在今日,我将不再畏惧。我要敢于快乐,敢于享受美好的事物,敢于爱,敢于相信我爱的人也同样爱我。
这绝对是我看到最容易读下去的书籍,你永远可以相信戴尔·卡耐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趣,不枯燥,没有什么难懂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个个故事教会我们如何战胜忧虑。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收获满满,实用性极强,经过了一番实践,我真的发现生活变得更好了(其实只是改变了一下看事情的心态)。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战胜忧虑,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原则其他人都总结的很好,我只说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悟。 1,人并不是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被讨厌的勇气》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与人对事物的看法差别很大,其实事件本身并没有好坏,重要的是如何去看待一件事,并赋予这件事什么样的意义。 2宗教并不是一无是处,任何东西的存在一定有存在的意义,所谓存在即合理。我在之前一段时间认为宗教是坏的,是不好的东西,我只信奉科学,但是好景不长,我的精神状态渐渐下降,我先后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些经历让我痛苦不堪,我不知道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活着失去了方向。在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书,其中王德峰教授讲的哲学对我帮助很大,他当时讲了《六祖坛经》,听完以后,我感到我的内心有着前所未有的轻松,我好像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只有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富足,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在那以后,我深入的了解了佛学,看了《心经》和一些别的书,每次看完都感觉到内心无比宁静,而且非常富足,那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所以非常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对于提高幸福感非常的有用。 书中有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 听着,只要你能吃能走,不受病痛折磨,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人性的优点》是卡耐基先生的作品,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类共有的弱点,并提供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有效方法。 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提升自我、改善人际关系的实用技巧。 书中提到的“忧虑”这一人性弱点,让我深感共鸣。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过去的失误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忧虑不已,这种情绪不仅消耗了我们的精力,还影响了我们的健康。 书中告诉我们,要克服忧虑,就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问题本身。 这一观点使我明白了,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沉溺于忧虑之中。 书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要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努力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些原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赢得他人的好感,还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我将把这些原则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一个善于沟通、受人欢迎的人。 书中还讲述了如何改变他人而不伤害感情的方法。 这让我认识到,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和技巧,以温和的方式影响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观点使我明白了,改变他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过程。 《人性的优点》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弱点,实现自我提升。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认真践行书中的原则,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反思自己,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人性的优点》是美国著名作家卡耐基的一部经典之作,该书以人性的优点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以下是本人对《人性的优点》的书评。 如果你处在人生低谷时期,或者情绪低落,强烈建议你看一看这本书,很多具体实用的方法,可以帮你走出来,走上人生赢家之路。 卡耐基在书中对人性的优点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阐述。他明确提出,人性中的优点,如爱心、善良、坚强等,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发扬这些优点,人们可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观点启发了读者,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潜能,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其次,书中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人际沟通技巧和方法。例如,卡耐基提倡用感恩、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善于调节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方法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此外,卡耐基在书中还强调了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他鼓励读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弱点,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培养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这一观点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之,《人性的优点》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作品,对于那些追求成功、希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品质的读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中的人生哲理和实用方法,对于拓宽视野、调整心态、激发潜能等方面都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阅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自己整理了三十条本书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学习。1.痛苦源自有时间琢磨自己是不是快乐。保持活力,让自己忙起来吧!2.听着,只要你还能吃,能走,不受病痛折磨,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3.你应当坐下来,冷静地面对现实。如果你能把一半用于担心的时间用在解决问题上,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了。忧虑只是你自己养成的一个坏习惯。4.当我恐惧的事情真正到来之时,我就会被赋予迎接它的能力和智慧。5.我熬得过昨天,就熬得过今天。我不允许自己去想明天会怎么样。6.只要我躺的好好的,不乱想,我就是在休息。7.不公的言论是变相的赞美,因为人红才会是非多。8.告诉他:“上帝,我无法再独自战斗下去了。我需要你的帮助、你的爱。请宽恕我犯过的错,涤清我心中的杂念。请指引我通向平和安康的道路,让我内心充满爱”9.主啊,我愿遵从你的旨意,求你决定我的道路吧。10.请记住,感恩是教养的结果。如果你希望子女懂得感恩,就要以身作则。11.优秀的人“不仅要学会在逆境中忍耐,还要学会爱上逆境”12.艾默生《论自立》中所言:“随着学识渐长,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意识到:嫉妒即无知,模仿等同于自杀。无论是好是坏,都必须接受自我。尽管广褒宇宙中充满了善与美,但只有在上天赐予的这块自留地上辛勤耕耘,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个人身上蕴藏的潜力都独一无二,除了自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你有能力做什么,如果你不亲自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胜任什么。”13.和我们原本能够成为的样子相比,人类只觉醒了一半。我们只运用了身心潜能的一小部分。每个人都拥有广阔的开端,却活得越来越局限。人类拥有许多潜能,却被习惯性地漠视。14.感恩之情是教养的产物,在粗鄙人身上见不到。15.人等同于他每日的所思所想。16.想让过去对现在产生价值,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从中受益,然后把它忘记。17.愿上帝赐予我安宁,接受无法改变之事;赐予我勇气,改变能够改变之事;并赐予我分辨二者的智慧。18.当我们不再与已发生的事情作对的时候,才有力量开创更丰富的人生。20.如果我们抱怨、反抗,心生怨恨,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唯一会被改变的是我们自己。21.境遇本身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是我们对境遇的反应了我们的感受。22.所有的苦恼与哀愁几乎全部源自想象,而非现实。23.“法律对琐事不以为意。”忧虑的人们喏想得到心灵的安宁,也应该这样做。24.如果没有规划,生活将失去意义;如果没有意义,生活将以崩溃告终。25.忧虑袭来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当你有事要做的时候,而是当一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那是,你思虑万千,极尽想象之能事,提出所有荒诞的可能性,夸大每一个细微错误。你的心绪就像空驶的汽车,在路上狂奔,威胁要把轴承耗尽,甚至把自己撕成碎片。而治疗忧虑的方法是让自己全心投入建设性的工作。26.无论多聪明的人,都无法同时思考多件事。27.到某个时间点,再多调查和思考反而变得有害。到那个时候,我们必须决定、行动,并且永不回头28.问题的思考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发困惑和忧虑29.对问题充分阐述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30.如果人们把时间用于弄清客观事实,那么忧虑将在知识之光的照射下烟消云散。31.提醒自己,为了烦恼付出健康的代价是不划算的。“不知道如何战胜忧虑的企业家往往英年早逝”32.柏拉图曾言:“医生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他们努力医治身体,却不尝试医治灵魂;然而灵与肉本为一体,又怎么能分开对待!”33.要学会接受现实......接受既成现实是走出灾难的第一步34.关上过去和未来的铁门。活在“今天”这个舱室中。不妨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并把答案写下来:①我是否习惯逃避现实,担心未来?我是否总在幻想“地平线另一端那座梦幻的玫瑰花园”?②我是否会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懊悔,结果让当下变得痛苦?③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有没有决心“把握当下”,把这24小时活到极致?④我能不能“活在当下的密室中”,更充分地利用生活?⑤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下个星期?明天?还是从今天开始35.敬黎明,珍视今日!36.对聪明人而言,每天都是新生活37.我们要让这些事情像沙子通过那样依次进行,否则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平衡38.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事39.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式,就是发挥全部的才智与热情,专注完成今时今日的工作。这是我们唯一能为未来做的准备
仿若物体运动的惯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维,因循自己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思维定势。本书举例了成千上万个真实的事件,还原人们是如何战胜忧虑,从而找到生活的力量和信念。通读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打破自己长久以来错误的思维定势,有意识地培养出面对问题,面对忧虑积极的思维定势! 1、问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2、如果别无选择,那你就接受它。 3、然后冷静面对,设法改善最坏的结果。 有了头绪,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愿你从此和忧虑诀别 愿你人生从此开挂!
“他多快活,独自一人也快活。” 看着这段诗,不由想起Alfred神父的《快乐是一段旅程》: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Dance, like no one’s watching.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摆脱忧虑的书。卡耐基的书在国内版本和内容范围比较杂,人性的优点原名就叫《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果麦出版的这个版本,内容与其他书差不多,排版却比《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要好太多,规整规整把51条装进了这里。 如果做个ppt的话,大概框架就是: 忧虑真是有伤身体。 分析分析你在忧虑什么。 忧虑是种习惯,要试着打破这种习惯。 怎么打破? 1.调整心态,保持心态平和。 2.如何看待他人的批评评价,不因此焦虑。 3.如何避免身心疲惫和失眠,别再心力交瘁了。 然后,着眼当下。努力工作,妥善理财。 其中要点,30条也好,51条也罢,就不列举了。因为,虽然书读薄了就这些,对于正处在忧虑中的人来说,不如回到书中,看看案例和说解,让这些原则在心中越读越厚内化了,也就真正获得了力量,摆脱了忧虑。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喜欢书中的几句话 听着,只要你还能吃,能走,不受病痛折磨,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熬得过昨天,就熬得过今天。我不允许自己去想明天会怎么样。 不公的言论是变相的赞美,因为人红才会是非多。 优秀的人“不仅要学会在逆境中忍耐,还要学会爱上逆境” 昨天之事已然过去,未来之事尚未发生,当下这一刻才是实实在在的,不为过去后悔,不为将来烦忧,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每时每刻,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焦虑忧虑只会慢慢吞噬你的健康,消耗你的生命,你的精力,其他一无是处。没有什么事可以打倒你,除了你自己,我们都要变得勇敢又乐观,迎接一切挑战,世事无常,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热爱生活,好好体验。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忧虑时,我们需做的是这几点。 第一:对于已经发生但却无法挽回的事情,懊恼没有用,我们此刻该想的应该是三点(1)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2)事情已经发生该怎么做(3)怎么避免再次犯下此类过错。 第二:我们该为自己的忧虑设置止损线,当我们为某件事持续烦恼时,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在担心的这件事对我到底多重要。(2)我们该将止损线放在何处,从而才能忘记这件事。(3)我在这事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经历到底有没超出它的价值。 第三:过去的已然翻篇,要做的是从过去的事中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现在
注意作者卡耐基生于1888~1955年,美国经历了高速发展到经济大萧条阶段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人们走出迷茫和困顿的最有力的支撑。他的思想和观点影响着美国人,甚至改变着世界。
我读《人性的优点》 真是想不到的,我竟然在凌晨将这本书读完!昨天还在想着在昆明完成阅读,竟在返还小区后无门禁,而滞留在24小时便利店内,不得不使用充电宝完成阅读! 读完后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已经在心里,结合这次旅行,就好像正在修行书中的理论!这本书里仍然是以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人性的部分内容作延伸,比如人都有贪念,不知道感恩,利己,不懂得换位思考以及最近讨论很热的“情绪价值”。文后译者的表述我很喜欢,从生存到生活是一种修行。在我理解,人性的弱点更像是生存,由自身向外,着重影响他人,赞美他人,当然也有向内比如其实在间接的提升自我影响力。而人性的优点,我理解为更多的向内寻求自我。这本书里的核心主旨,即寻找忧虑并改变之。我们发现到自己忧虑或焦虑或担忧,其实是最简单的,但其原因我们可能大多数人从未重视过,就比如我!而本书强调为若想自己思想和行为得以升华,那就要正视忧虑!克制的办法主要是3步: 找到忧虑的原因和最坏的结果,调整心态接受它和最坏的结果,平和的心态去努力改变最坏的结果。这是实际存在的忧虑,而卡耐基的调查很有意思,他说:人一生中90%的担忧情况都不会出现,也就是庸人自扰的情况居多。我理解这和人的无知很有关系,大多数的担忧都和不了解事实有直接关系。 边读边实践感受更深!读过这本书,我发现更多的认识了自己!想到,说到,做到,中间总有一段距离!愿做一位实践者,能想到能说到能做到! 2024.05.16
这是一本教人们如何面对、战胜忧虑的书,短短几百页纸张,却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法: 1.斩断过去与未来,只活在当下,你不必为已经过去的和没有到来的事情担心。 2.想象你面对事情的最坏结果,努力接受它,并尝试尽可能改变它。 3.健康是忧虑付出代价之一,这是不划算的。 4.写下你所担心的事情,认真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的?你能做些什么?什么时候行动? 5.问自己: 问题是什么? 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有哪些措施能解决? 你采取哪个措施? 6.保持忙碌,让自己没有时间烦恼 7.“生命如此短暂,不值得为琐事烦恼” 8.你担心的事情有多大概率会发生? 9.接受无法避免之事,“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10.积极的思考,快乐的做事,人都是主观的。 11.永远不要报复敌人,这对自己的伤害远大于敌人。 12.与其担心别人忘恩负义,不如不抱有期待。 13.别总想着自己的不如意,想想你得到的,你拥有的。 14.无需模仿别人,重要的是发现自我,成为自己。 15.想想把不利变成有利 16.忘记自我,关心他人,每天做一件让他人微笑的好事。 17.建立信仰,向神祷告吧。 18.不公的言论,是变相的赞美,因为嫉妒你才会诽谤你。 19.面对不公正的批评,一笑置之。 20.时长自己批评,自我反省 21.主动休息,在疲惫之前就停下来休息。 22.防止疲劳和忧虑的四个工作习惯: 清理桌面,只保留当前工作相关 把事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处理 掌握信息,立即决策,不要拖延 学会组织,指派分配任务给别人 23.你的兴趣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把单调的工作变得有趣。 24.摆脱失眠的焦虑: 睡不着就起床工作 失眠不会死去 尝试祷告 放松身体,多锻炼 25.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你将如何谋生? 你将与谁度过余生? 26.减少财务忧虑: 知道钱花去了哪里 合理制定预算 量入为出 为疾病和灾害留下保障 不要赌博 27.多读读历史书,从悲观到乐观只需要一小时 感谢卡耐基先生不朽的生活智慧。